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0840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docx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docx

中药鉴定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

中药鉴定之重点药材及对比药材

1、A大黄 RadixetRhizomaRhei

【来源】为蓼科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 、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根及根茎 

【产地】掌叶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等地,主要为栽培,产量占大黄的大部分;

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西藏及四川地区,野生或栽培。

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等省,栽培或野生,产量较少。

【性状鉴别】根茎呈类圆柱形或块片状。

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去外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习称“锦纹”。

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

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

具髓部维管束的异常构造。

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外木质部,内侧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韧皮部中有大型粘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大型草酸钙簇晶。

粉末:

掌叶大黄粉末淡黄色。

1草酸钙簇晶多而大,直径21~125μm,,

棱角大多短钝。

2    淀粉粒单粒或复粒。

3导管多为网纹,非木化。

【成分】游离蒽醌衍生物:

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甲醚(physcion)等,为大黄的抗菌成分。

结合性蒽醌衍生物:

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苷或双蒽酮苷,系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

双蒽酮苷为番泻苷A、B、C、D、E、F(sennosidA、B、C、D、E、F)等,泻下作用强。

大黄苷(rheinosideA、B、C、D),亦为泻下成分。

鞣质类物质约5%:

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d-儿茶素等,为收敛成分。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的甲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以45%乙醇展开,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与土大黄苷等的芪类化合物区别)。

(2)粉末微量升华得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2、B黄连RhizomaCoptidis

名称

味连

雅连

云连

来源

毛茛科 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根茎

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 根茎

云南黄连CoptisteetaWall.根茎

产地

四川石柱县,湖北、陕西、甘肃等省亦产。

主为栽培品,为商品黄连的主要来源。

主产于四川洪雅、峨眉等省,栽培,少量野生。

主产于云南德钦、碧江及西藏地区,原系野生,现有栽培。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10~11月)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晒干,撞去须根。

云连在干燥后,再喷水使表面湿润,用硫黄熏12~24h,干燥。

形状鉴别

根茎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

表面黄褐色。

断面鲜黄色。

根茎多单枝,较粗壮,似蚕形“过桥”较长。

表面棕黄色。

断面黄色,有的中空。

根茎单枝,较细小,略弯曲,蝎尾形,表面棕黄色。

断面黄棕色。

显微鉴别

①木栓层:

为数列扁平细胞,外则有时可见鳞叶组织。

②皮层:

较宽,单个或成群;常可见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

③中柱鞘纤维:

成束存在

④维管束:

外韧型,断续环列;韧皮部狭窄;形成层细胞扁平射线明显,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均木化,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木纤维较发达。

⑤髓部:

由薄壁细胞组成。

⑥薄壁细胞均含淀粉粒。

薄壁组织中有石细胞散在,中柱鞘纤维或拌有少数石细胞。

髓部无石细胞。

髓部尚有多数石细胞群。

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粉末特征

①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及纹孔明显。

②中柱鞘纤维鲜黄色,多成束,纺锤形或长梭形,较粗短,壁厚末端尖,壁孔明显。

③木纤维鲜黄色,成束,较细长,壁稍厚,纤维管胞,具缘纹孔明显,韧形纤维单纹孔。

④导管:

主要为孔纹导管,少见具缘纹孔。

⑤鳞叶表面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略呈长方形或类方形,无细胞间隙,壁呈微波状弯曲或连珠状增厚。

主要成分

三种黄连均含有多种生物碱:

主要为小檗碱(berberine),呈盐酸盐存在,

3、A人参RadixGinseng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生精固脱,强心安神”。

李时珍:

“因根如人形而得名”。

【来源】为五加科PanaxginsengC.A.Mey.  根及根茎

【产地】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

栽培品习称“园参”。

野生品产量甚少,习称“山参”。

【性状鉴别】人参 一般分芦、艼、体、腿、须等部。

其上部的根茎称“芦头”,芦头上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芦头上不定根,习称“艼”,多为2一3支。

主根称体,纺锤形或圆柱形,支根为腿,分支为3一5不等,腿生有细须根,其上有小突起,习称“珍珠点”。

体轻,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形成层环棕黄色,皮部有棕色点状树脂道和放射状裂隙。

气香而特异,味微苦、甘。

(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显微鉴别】主根横切面:

①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窄;

②   韧皮部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外侧常有裂隙。

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

③   形成层成环。

④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

⑤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

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

①   树脂道碎片易见,内含黄色块状分泌物。

②   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

③   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直径2~20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6个分粒组成。

(红参中淀粉粒已糊化)

④   导管多网纹或梯纹,直径10~56μm。

⑤   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细波状弯曲。

【成分】1.人参皂苷(ginsenosides),约4%:

是14种以上皂苷的混合物,称为人参皂苷

【伪品】

(1)豆科植物野缸豆,无芦头,具有晶纤维,豆腥气。

(2)商路无芦头,巨罗盘纹,麻口,无参味。

(3)菊科山莴苣含有菊糖,无碳酸钙结晶。

(4)茄科植物华山参,有异常维管束。

4、C柴胡(RadixBupleuri)

南柴胡

北柴胡

来源

伞形科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的根 

为伞形科柴胡Bupleurumchinense.的根

产地

主产于东北(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北、四川、安徽等省。

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省。

性状鉴别

根较细,多不分枝,根头顶端有细毛状枯叶纤维。

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

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

具败油气。

呈长圆锥形,下部分枝,根头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

无毛刷状纤维,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

气微香,味微苦。

显微特征

①皮层油管较多而大。

②木纤维少而散列,多位于木质部外侧。

①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下为7~8层栓内层细胞。

②   皮层、韧皮部散有油管。

③   形成层成环。

④   木质部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排列成2~多个断续环状。

【粉末特征】

 

白木香黑棕色。

①  纤维状管胞长梭形,多成束,直径20~30µm,有具缘纹孔,纹孔相交成十字形或斜裂缝状。

②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30µm,具缘纹孔排列紧密,导管内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

③   木射线细胞单纹孔较密。

④   内函韧皮部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质,细胞壁非木化,有时可见纵斜交错纹理及菌丝。

⑤   韧型纤维壁上具单斜纹孔。

⑥   草酸钙柱晶,长69µm,直径9~15µm。

9、A肉桂 (CortexCinnamomi)

 【来源】 为樟科 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 的树皮

 【产地】 主产于广东、广西等省区,云南、福建等省亦产。

多为栽培。

【性状鉴别】 呈浅槽状、卷筒状或板片状。

外表面灰棕色;内表面红棕色,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

断面不平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

有浓烈的香气,味甜、辣。

嚼之渣少。

【显微鉴别】 横切面:

①       木栓细胞数列,最内一层木栓细胞的外壁特厚,木化。

②       皮层较宽厚,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粘液细胞。

③       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排列成近于连续的环层,石细胞的外壁较薄,具壁孔及孔沟;石细胞层外侧时有纤维束存在。

④       韧皮部约占皮的1/2厚度,油细胞随处可见;粘液细胞亦较多。

⑤       射线细胞宽1~2列,细胞内常散在多数细小针晶;厚壁纤维常单个稀疏散在或2~3个成群;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

粉末:

红棕色。

①       石细胞,三面壁增厚,一面壁菲薄。

②       纤维长梭形,平直或波状弯曲,壁极厚,纹孔不明显,木化。

③       油细胞类圆形,含黄色油滴。

④       草酸钙针晶较细小,于射线细胞中尤多。

⑤       木栓细胞多角形,一边壁较薄,含红棕色物质,细胞壁木化。

 

10、C黄柏(CortexPhellodendri)

川黄柏

关黄柏

【来源】 

为芸香科 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meid.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   除去栓皮的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产地】

黄皮树主产于四川、贵州等省。

黄柏主产于吉林、辽宁等省,以辽宁产量最大。

【性状鉴别】

 

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等,厚3~7mm。

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向浅裂纹,皮孔横生,偶有残存的灰褐色的粗皮。

内表面暗黄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

体轻,质硬,断面深黄色,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

气微,味甚苦,粘液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通常较川黄柏薄,厚约2~4mm。

外表面绿黄色或淡棕黄色,偶有暗灰色的栓皮残留,栓皮厚,有弹性,

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粉末鉴别】

川黄柏粉末不同于关黄柏的特征是:

石细胞大多呈分枝状,呈圆形者直径40~128μm,纹孔沟可见。

黄色粘液细胞多单个散离,遇水渐膨胀呈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40~72μm,壁薄,有时胀裂,胞腔可见无定形粘液汁。

呈绿黄色或黄色。

①       纤维鲜黄色,直径16~38μm,常成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②       石细胞众多,鲜黄色,长圆形、纺锤形或长条形,直径35~80μm,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钝尖,壁厚,层纹明显。

③       草酸钙方晶极多,直径12~24~30μm。

④       粘液细胞可见,呈类球形,直径32~42μm。

【显微鉴别】

①       未去净外皮者可见木栓层由多列长方形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质。

栓内层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

②       皮层比较狭窄,散有纤维群及石细胞群,石细胞大多分枝状,壁极厚,层纹明显。

③       韧皮部射线宽2~4列细胞,常弯曲而细长

④韧皮部占树皮的极大部分,外侧有少数石细胞,纤维束切向排列呈断续的层带,又称硬韧部,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

⑤薄壁细胞中含有细小的淀粉粒和草酸钙方晶,粘液细胞随处可见。

 

关黄柏与川黄柏相似,不同点是关黄柏木栓细胞呈方形,皮层比较宽广,石细胞较川黄柏略少,射线较平直,硬韧部不甚发达。

 

10、A肉桂、C黄柏、C厚朴粉末比较

肉桂

黄柏

厚朴

颜色气味

红棕色,气芳香,味甘,辣粘液性。

绿黄色或黄色,川黄柏为黄色;味极苦,带粘液性。

棕色,有香气,味辛微苦

石细胞

类圆形或三角形,壁常三面增厚,一面菲薄

成群分布,壁极厚,呈不规则形状(分枝状)

众多,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分枝状

纤维

单个散在,长梭形

散在纤维束,含晶鞘纤维

成束存在,壁厚,呈波浪或锯齿状

油细胞

类圆形或者长圆形

较大,细胞壁木栓化,含黄棕色油状物

粘液细胞

多见

可见,呈类球形

草酸钙晶体

针晶或柱晶,成束或零星散在,在射线细胞中尤多

方晶众多,鲜黄色,长园形、纺锤形

放晶或棱晶少见

 

 

11、C厚朴(CortexMagnoliaeOfficinalis)

【来源】为木兰科 厚朴MagnoliaeoffiinalisRehd.Wils.凹叶厚朴MagnoliaeofficinalisRehd.var.biloba干皮、枝皮和根皮。

【采收加工】 4~6月剥取生长15~20年的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再蒸软,卷成筒状,晒干或烘干。

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

【性状鉴别】干皮 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

断面外部颗粒性;内部纤维性,富油性,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厚朴酚结晶)。

气香、味苦带辛辣感。

根皮(根朴) 呈单筒状,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显微鉴别】 厚朴干皮横切面:

 ①木栓层;栓内层为石细胞环带。

 ②皮层中散有多数石细胞群,石细胞多呈分枝状;靠内层有油细胞散在,壁稍厚。

③韧皮部占极大部分,油细胞颇多,纤维束众多,壁极厚。

射线宽1~3列细胞,向外渐宽。

薄壁细胞中淀粉粒多已糊化,有时可见少数草酸钙方晶。

粉末:

棕黄色。

①   石细胞众多,有的呈不规则分枝状。

②   油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0~85μm,含黄棕色油状物,细胞壁木化。

③   纤维壁甚厚,平直,孔沟不明显,木化。

④   稀有草酸钙方晶。

 

12、番泻叶(FoliumSennae)

 【来源】 为豆科 狭叶番泻CassiaangustifoliaVahl尖叶番泻CassisacutifoliaDe1ile 小叶

【性状鉴别】 

狭叶番泻叶 小叶片多完整平坦,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0.4~2cm;叶端急尖,基部略不对称,全缘。

上面黄绿色,下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

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而稍有粘性。

尖叶番泻叶小叶片略卷曲或常有破碎。

呈披针形或长卵形,长2~4cm,宽0.7~1.2cm;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无叶脉压迭线纹,质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

【显微鉴别】 

粉末:

黄绿色。

①      上下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上下表皮均有平轴式气孔。

②      非腺毛单细胞,长100~350µm,壁厚,有疣状突起。

③      晶鞘纤维多,草酸钙方晶直径12~15µm。

④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组织细胞中,直径9~20µm。

⑤      等面叶组织碎片

(1、表皮2、6栅栏组织3、草酸钙簇晶4、海绵组织5、导管7、草酸钙棱晶8、非腺毛9、韧皮部

10、厚角组织11、中柱鞘纤维)

 

13、C大青叶(FoliumIsatidis)

【来源】 为十字花科 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叶

【性状鉴别】 

多用基生叶,叶片极皱缩,成不规则团块状,有时破碎。

完整的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倒被针形,全缘或微波状,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

上表面暗灰绿色,有时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

叶柄腹面略呈槽状。

气微,味微酸、苦、涩。

【显微鉴别】

1、上下表皮均为1列横向延长的细胞,外被角质层。

2、叶肉组织栅栏细胞3~4列,近长方形,与海绵细胞分化不明显,略呈长圆形。

3、主脉维管束4~9个,外韧形,每个维管束上下侧均有薄壁组织。

4、薄壁组织中含有芥子酶的分泌细胞,内含棕黑色颗粒状物质。

【粉末特征】

1、靛蓝结晶,蓝色,于叶肉细胞多见,呈细小颗粒状或片状,聚集成堆。

2、橙皮苷样结晶,呈淡黄绿色或无色

3、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成连珠状增厚,气孔不等式。

4、厚角细胞较多。

5、导管网纹或螺纹。

大青叶

路边青

马蓝

来源

十字花科菘蓝的叶

马鞭草科植物大青叶的干燥全株

爵床科马蓝的叶

性状鉴别

暗灰绿色,叶全缘,叶脉于背面较明显,叶质脆易碎,气微,味微酸,苦,涩

叶片多破碎,黄绿色,下表面色稍浅,全缘,叶脉上面平坦,下面明显隆起,气微,味微苦。

表面灰褐色,有细皱纹,叶缘有细小浅钝锯齿,背面叶脉明显,质脆易碎,气微味淡,粉末呈绿褐色。

粉末特征

1、靛蓝结晶

2、橙皮苷样结晶

3、气孔不等式

1、腺毛与非腺毛

2、石细胞

3、晶纤维

1、腺毛与非腺毛

2、含有碳酸钙钟乳体的晶细胞

3、气孔直轴式

14、C金银花FlosLonicerae

【来源】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产地】 主产于山东、河南,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性状鉴别】 

花蕾呈细长棒状,上粗下细,稍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花萼绿色,细小,先端5裂,裂片有毛。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

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

有清香气,味微苦。

【显微鉴别】 忍冬粉末:

浅黄色。

①花粉粒众多,黄色,球形,直径60~70μm,外壁具细剌状突起,萌发孔3个。

②腺毛有两种,一种头部呈倒圆锥形,顶部略平坦,由10~30个细胞排成2~4层,直径52~130μm,腺柄2~6个细胞,长80~700μm,另一种头部呈倒三角形,较小,由4~20数个细胞组成,直径30~80μm,腺柄2~4个细胞,长25~64μm。

腺毛头部细胞含黄棕色分泌物。

③非腺毛为单细胞,有两种:

一种长而弯曲,壁薄,有微细疣状突起;另一种较短,壁稍厚,具壁疣,有的具单或双螺纹。

④薄壁细胞中含细小草酸钙簇晶,直径6~20~45μm。

⑤柱头顶端表皮细胞呈绒毛状。

 

15、红花 FlosCarthami

【来源】 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干燥花。

【产地】 主产于河南、河北、浙江、四川、云南等省。

【性状鉴别】 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约1~2cm。

花冠红黄色或红色,简部细长,上部5裂,裂片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呈筒状;柱头顶端微分叉,微露出花药筒外。

质柔软。

气微香,味微苦。

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

【显微鉴别】 

粉末:

橙红色。

①    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萌发孔3个。

②    花冠、花丝、柱头各部可见长管状分泌细胞,常位于导管旁,直径约至66μm,含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

③    花冠顶端细胞分化成乳头状绒毛。

④    花柱表皮细胞分化成圆锥状单细胞毛。

⑤    薄壁细胞中偶可见小方晶。

16、C小茴香(FructusFoeniculi)

   【来源】 为伞形科 茴香 FoeniculumvulgareMill.果实

   【性状鉴别】 本品为双悬果,呈长圆柱形,两端稍尖,长0.4~0.8cm,宽2~4mm。

基部带小果柄,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花柱基。

表面黄绿色,光滑无毛。

果实极易分离成两个小分果。

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微隆起的纵棱线,腹面稍平,气特异芳香,具甜香气,压碎时更显著,味微甜。

【显微鉴别】 分果横切面:

①    外果皮为1列呈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

②    中果皮在接合面部分有两个椭圆形的油管,在背面的每二棱线间各有油管1个,共有油管6个。

棱线处有维管束柱,由2个外韧型维管束及纤维束连接而成,木质部为少数细小导管,韧皮部细胞位于束的两侧,维管束的内外两侧,围有多数大而特异的木化网纹细胞。

③    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细胞群呈镶嵌状排列。

④    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质。

⑤    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众多细小糊粉粒,每个糊粉粒中包有细小草酸钙小簇晶。

⑥    种脊维管束由若干细小导管等组成,位于接合面的内果皮和种皮之间。

粉末:

绿黄色或黄棕色。

①    网纹细胞壁厚,木化,具卵圆形网状壁孔。

②    油管黄棕色,分泌细胞呈扁平多角形。

③    内果皮细胞镶嵌状,由5~8个狭长细胞为1组,以其长轴相互作不规则方向嵌列。

④    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壁颇厚,含多数糊粉粒,每一糊粉粒中含细小簇晶1个。

 

17、A麻黄(HerbaEphedrae)

草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

来源

麻黄科草麻黄草质茎

麻黄科中麻黄草质茎

麻黄科木贼麻黄草质茎

性状鉴别

 

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

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的纵棱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常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为绿黄色,髓部呈暗红棕色,近圆形。

气微香,味涩、微苦。

小枝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

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

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小枝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

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mm,

裂片2(稀3),上部呈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显微特征

①表皮细胞外被较厚的角质层,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

②棱线处有非木化的下皮纤维束。

③皮层较宽,有纤维束散在。

④外韧维管束8~10个,韧皮部狭小,其外有星月形纤维束;形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呈三角状。

⑤髓部薄壁细胞常含棕红色块状物,偶见环髓纤维。

本品表皮细胞外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壁均有多数细小草酸钙方晶或砂晶。

维管束12~15个。

形成层环类三角形。

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木贼麻黄茎横切面:

维管束8~10个。

形成层环类圆形。

无环髓纤维。

 

粉末特征

草麻黄粉末:

棕色或绿色。

①表皮组织碎片甚多,细胞呈类长方形,外壁布满颗粒状细小晶体;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角质层极厚,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

  

②纤维多,木化或非木化,狭长,壁厚,胞腔狭小,常不明显,壁上附有众多细小的砂晶和方晶。

③导管分子端壁具麻黄式穿孔板。

④髓部簿壁细胞壁增厚,内含红棕色物,常散出。

成分

含生物碱:

麻黄碱(ι-ephedrine)、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等。

 

18、A冬虫夏草(Cordyceps)

【来源】 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e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产地】 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

甘肃、云南、贵州等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