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0449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docx

《故都的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故都的秋.docx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

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使文章枯燥无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见郁达夫的写作手法已经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称佳作。

 

内容简介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密勒士评选》曾评出当时中国文坛最具知名度的五位作家,郁达夫位列其中。

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出版家,并且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同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和出版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在小说和散文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个人生活的轨迹,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

故都的秋-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896年12月7日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达夫3岁丧父,7岁入私塾启蒙,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1年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不及半载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

翌年进入杭州蕙兰中学,因绝望于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遂回家闭门苦读。

 

  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1914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开始接触西洋文学,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

1919年7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成立了创造社。

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

其中小说《沉沦》为其代表作,深刻地表现了受压迫的留日学生的苦闷与彷徨,并塑造了一个性格忧郁和心理变态的青年形象,具有强烈的反旧礼教色彩。

1922年3月《创造季刊》创刊,主编第1期。

同年7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

 

  1923年5月,《创造周刊》创刊。

同月发表《文学上的阶级斗争》,引起广泛注意。

7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

同年作品集《茑萝集》出版。

1923~1926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

1927年1月因发表政论《广州事情》引起创造社内部争论,从而声明退出创造社。

1928年春秘密加入太阳社,9月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作为发起人在上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2年2月与鲁迅、茅盾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

同年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其中游记尤为出色。

1935年发表《出奔》,描写尖锐的阶级斗争。

1938年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携妻儿抵新加坡,主编《星州日报》等报刊副刊,发表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政论、短评和诗词声援抗日斗争。

1942年5月由于日军进逼撤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

曾被日军强迫任翻译七八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

1945年9月17日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年仅50岁,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

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

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

在艺术上,则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与愤激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一、诵读提示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

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二、整体感知 

1.本文题旨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本文结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

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

“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

“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

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

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三鉴赏要点 

1.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

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2.描写 

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

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

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

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

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也表明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时心情非常愉快。

 

3.人物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

想必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觉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4.文化氛围 

本是写景文字,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

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

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

 

5.排比句 

文中有许多排比句,具有语言整饬之美,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抒情味很浓厚,表现作者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解题指导 

一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写故都之秋选择的平常景物:

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北国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

 

融入的思想和生活情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

 

体会作者融入的思想和情趣,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中表现力极强的语句,特别是主观感情色彩极浓的语句。

 

二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写景抒情的妙处。

 

学生作答只要涉及听觉、视觉和触觉,并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就可以,不必求得一致见解。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三这是一道延伸拓展题,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发表创见。

学生写诗歌散文或有关诗文的鉴赏文章,可以自由发挥。

 

教学建议 

本课用两课时教学。

 

这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

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文是比较典型的抒情散文,也便于教师与学生一道,通过解读、品评,总结出一些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作些提示。

 

一提倡美读 

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的美味。

最好是朗读。

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强烈、深厚的感情一样。

一些优美的句段、精警的句段,最好能熟读成诵。

美读是为了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课文鉴赏说明”中的“诵读提示”作了一些介绍,可以参看。

 

二品赏景物描写 

从文章标题就能看出,“故都的秋”是写景抒情散文。

如何欣赏其中的景物描写?

可以用理性的、分析的方法概括出“课文鉴赏说明”提及的五种景况,不过要注意让学生自己概括。

也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品赏出景物描写的精彩细腻。

作者调动了多种感觉来描写景物,给读者以多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写之景,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少而精。

可见写景贵在精选,以一当十。

在写法上,都非常具体,形象感很强,容易唤起读者的想像。

可以鼓励用感性的、动情的读法,感悟出景物描写中渗透的浓浓情意。

本文写景不是那种客观冷静式的,而是主观热情式的,学生应能较为容易地感悟出作者感情,例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是一种提示,领起下文的来去匆匆的秋雨描写,这些提示话显然带着作者热情的赞美和浓浓的赏雨趣味。

 

三揣摩精警语句 

从有关资料和文章本身看,本文的写作是一气呵成的。

作者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的、精彩的语句很多,值得认真品味。

例如开篇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除“课文鉴赏说明”中说的作为文眼的意义外,还可以进一步品味其中的深厚意味,不妨试作简省:

“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

”稍作改动,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又如上文提到的秋雨景象,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还有许多排比句,“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譬如廿四桥的明月……”“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都颇显文采。

一些字词也很见功力,如“想饱尝一尝这‘秋’”“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四消除时代隔阂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

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

也许在学生看来,“清”“静”是“正面”的感受,与之相应的该是“优闲”“欣喜”之类“正面”情绪、情感,所以“悲凉”好像是“清”“静”之后的一大转折。

可以提示学生,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

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

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的。

《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让学生想像着郁达夫久有品赏故都的秋的心愿,又久经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终于回到故都北平的天地里,自然有多种复杂的感受,包括“负面”的感受。

还要指导学生反复读,带着深情读,渐渐感悟到作者的心态意绪,便是进入了课文的情境。

 

五感受人文精神 

培养人文精神是当代语文教学重要任务。

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这里试着对本文的人文精神作一些例释。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

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三《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黄清华)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

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

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

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

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在评论古人悲秋时,文章写道: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将上述富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汇集起来:

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

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画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

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

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意创造诗一般的意境,但大多在对客观生活的描绘中完成,郁达夫却注重从主观感受上来展示北平秋的特色,恐怕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如果把以上的主观色彩称为“理智的思索”,需要借助读者的文学素养和一定的鉴赏能力才可完成的话,那么,也可以把《故都的秋》对客观色彩的描绘称为“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

这篇散文,对于自然风物,既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也没有对色彩层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事点染,便把自然力赋于北平秋天的种种神韵和盘托出给了它的读者,既映衬出秋的底色,又和谐着文间的基调。

你看: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

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

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

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

从表面看,作者只是信笔而至的点缀,其实作者对色彩的选配是颇具匠心的。

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

若改用红、黄、橙等“热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

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再看对枣树的描写: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这节是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特征的,是从动的角度描绘色彩的。

读者可依靠文中色彩的细微变化展开想像,从而认识事物。

很显然,前面的画面是由空间的若干色点来组成的。

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无疑是一条线上的色彩,宛如物理学上的光谱图,轻度的差异都能分辨出来。

若不是对事物观察得细致,感触得入微,是难以如此准确表现出来的。

 

《故都的秋》像一块晶莹的玻璃,还透射出了一些不曾着色的颜色,请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上面几句,并没有直接表现色彩的词句,但由于作者将一些具有某种色彩的特征性事物展示给了读者,读者可以根据作品的艺术境界,加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给事物“补”上它的色彩(客观或主观的)。

不是吗,透过上面的叙述,人们会在脑海里呈现出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的形象;看到沙尘灰土的飞扬,读者也会和作者一样,生出“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的冷落荒凉的悲感。

文章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向内部开拓,逐渐显示出它的深度。

再如“廿四桥的明月”“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也同样具有这种特征。

 

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

韵律本是诗歌的专门术语,这里借以揭示这篇散文的诗意美。

 

关于散文的自然韵律,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作过明确的阐述。

他说:

“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

”这就是说,自然万物的运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规律和节奏,这便是一种自然的韵律,作为描绘自然风物的散文,自然是可以具备这一美学特征的。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时,正是为“良友”图书公司编选散文二集的前夕,因而这篇作品是较好地体现着这种艺术主张的。

 

先看作品对秋雨的描写: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读了这两段,谁不觉得作者在写诗?

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

首先作者选择的事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雨、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无声无息的落蕊),亦情亦景。

行文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

王渔洋所说的“神韵”也巧妙地蕴藉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中,蕴藉在“微细柔软”的落蕊里,或有声或无声,或状物或寄情,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韵律。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

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

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

“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叶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一个修饰语用得有力,其结果不但被修饰的词,而且连动词甚至插入语也显得十分强劲有力。

”(《论创作》)由于《故都的秋》里很多词语具有这个特点(如上文的“润”“淡”等),读起来显得很有节奏。

再看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