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复习重点.docx
《诊断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复习重点.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诊断学复习重点
诊断学第七版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血液检验
1、贫血: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液中出现杆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核左移。
3、Auer小体:
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
4、类白血病反应:
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5、核右移:
外周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核右移。
6、网织红细胞:
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
7、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肾功能检测
8.Ccr(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9.莫氏试验(浓缩稀释试验);在日常或特定的饮食条件下,观察病人的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用以判断肾浓缩与稀释功能的方法(莫氏试验)。
10.肾前性氮质血症
11.肾前性少尿:
严重脱水,腹水,循环衰竭所至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灌注不足致少尿,此时BUN升高,肌酐升高不明显,BUN/Cr(mg/dl)>10:
1,经扩容尿量多能增加,BUN可自行下降。
尿常规
12.肾小球源性血尿:
红细胞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在肾小管中受到不同的PH,渗透压变化的影响,呈多形性改变
13.蛋白尿: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
14.血红蛋白尿:
又为溢出性蛋白尿,因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量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
15.乳糜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为乳糜尿。
16.管型:
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
17.肾小管性蛋白尿:
因中毒炎症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所致的蛋白尿
18.肾性糖尿:
血糖浓度正常,由于肾小管病变导致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即肾阈值下降产生的糖尿,又称肾性糖尿。
19.肾小球性蛋白尿:
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
20.肉眼血尿:
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
10、
21.镜下血尿:
如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平均大于3个,称为镜下血尿
22.肾衰竭管型:
由蛋白质及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碎片构成,外形宽大,不规则,易折断。
常见于慢性肾衰竭少尿期,提示预后不良。
23.镜下脓尿
浆膜腔积液检查
24.渗出液:
为炎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组织缺氧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液中大分子物质及各种细胞成分都能渗出血管壁。
25.漏出液:
为非炎性积液
血栓与止血
26.APTT: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7.PT:
在被检查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因子,观察血浆的凝固时间成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28.INR:
国际正常化比值
肝功能
29.A/G倒置:
清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增高均可引起A/G倒置,见于严重的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
30.“胆酶分离”现象:
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显著,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31.低蛋白血症:
血清总蛋白<60g/L或清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
32.甲胎蛋白:
胎儿早期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出生后合成受到抑制。
对诊断肝细胞癌、滋养细胞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一般检查
33.盗汗:
睡时出汗,醒时汗止。
34.急性病容:
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煽动,口疮疱疹,表情痛苦。
35.被动体位:
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
36.Virchow:
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
37.端坐呼吸:
患者坐于床沿上,以两手置于膝盖或扶持床边
38.强迫体位:
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踩取某种特殊的体位
39.蜘蛛痣:
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40.肝掌:
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退色
41.满月面容:
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有痤疮和胡须生长。
42.发绀:
是皮肤呈青紫色,常出现于口唇、耳廓、面颊及肢端。
肺部听诊
43.胸骨角(Louis角):
位于胸骨上切迹下约5CM,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
44.桶状胸:
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桶状。
45.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及震颤。
46.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之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47.啰音:
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
48.湿啰音;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
49.干啰音;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50.“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加,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51.Cheyne-Stokess:
呼吸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52、Biots呼吸;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气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心脏听诊
53.心尖搏动:
由于心室收缩,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成
54.器质性杂音:
是指杂音产生部位有器质性病变存在
55.心尖区抬举性搏动:
是指心尖区徐缓、有力的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与此同时心尖搏动范围也增大,为左心室肥厚的体征
56.震颤:
触诊时手掌感到细小的震动感,是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涡流造成血管壁,瓣膜或心腔壁震动传至胸壁所致
57.心包摩擦感:
急性心包炎时,心包膜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收缩时,脏层和壁层心包摩擦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58.心音分裂:
当S1与S2之间的间距延长,导致听诊闻及心音分裂为俩个声音即称心音分裂
59.二尖瓣型心:
梨形心,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大,使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如犁形。
见于二尖瓣狭窄
60.奔马律:
是一种额外心音发在舒张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存在的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的第一,二心音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奔马律
61.脉搏短绌: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产生原因是心室过早收缩,不能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周围血管所致
62.生理性杂音:
生理性杂音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只限于收缩期、心脏无增大、杂音柔和、吹风样、无震颤
63.心脏杂音:
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过程中异常声音
64、奇脉:
吸气时脉搏减弱或消失,是左室搏血量减少所致
腹部检查
65.蛙腹:
平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侧腹部明显膨出扁而宽,称蛙腹
66.舟状腹:
消瘦和脱水者严重时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使腹外形如舟状。
67.胃型或肠型:
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出各自的轮廓。
68.揉面感
69.反跳痛:
当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用并拢的2~3个手指压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常伴有疼痛表情或呻吟。
70.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
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
71.Murphy征阳性:
检查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咐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手指,即可引起疼痛。
72.移动性浊音:
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
脊柱神经系统检查
73.交叉性瘫:
为一侧肢体瘫痪及对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脑干病变。
74.肌张力:
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75.深反射:
刺激骨、肌腱经深部感受器完成的反射,也称腱反射。
76.杵状指:
手指或脚趾末端增生、肥厚、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状
77.匙状甲:
:
又称反甲,特点为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有条纹,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78.瘫痪:
肌力减弱或消失
79.病理反射:
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80.偏瘫:
一侧肢体瘫痪同侧脑神经损害
症状学1
81.中枢性发热:
有些致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源而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82.驰张热:
又称败血性热型。
高热在39℃以上
每日体温波动幅度大,最低体温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风湿热。
83.吸收热:
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常可引起发热。
84.稽留热:
高热在39-40℃以上,每日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呼吸困难
85.呼吸困难:
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86.心源性哮喘:
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
胸痛
87.牵涉痛:
内脏疾病除引起患病器官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该器官某部体表或深部组织疼痛。
症状学3
88.柏油便:
稀薄、粘稠、漆黑、发亮的黑色粪便,形似柏油成为柏油样便。
89.隐血便:
消化道出血每日在5ml以下者,无肉眼可见的粪便颜色改变。
90.里急后重:
即肛门坠痛感。
感觉排便未净,排便频繁,但每次排便量甚少,且排便后未感轻松。
心电图
91.窦性P波
92.病理性Q波:
异常Q波(时间≥0.04s,振幅≥1/4R)
93.逆行P波
94.低电压;6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一般不应都小于0.5mV,6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一般不应都小于0.8mV,否则称为低电压。
95.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s
96.文氏现象:
;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1个P波后脱落一个QRS波群,漏播后房室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的出现。
97.心律失常;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
98.代偿间歇:
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
99.二联律:
指期前收缩与窦性心搏交替出现
100、冠状T波:
上升肢与下降肢对称。
波形变窄,幅度增加。
顶端或底端变尖,成箭头样
101、期前收缩:
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又称过早搏动
102、清音:
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它是一种频率约为100~128次/秒,振动持续时间较长,音响不甚一致的非乐性音。
提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103、浊音:
是一种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持续时间较短的非乐音性叩诊音。
104、过清音:
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是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