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792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全国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全国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全国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全国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docx

《全国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docx

全国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隐天蔽日夕日欲颓

B.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C.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D.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则素湍绿潭战则请从

B.春冬之时求之下流

C.自非亭午夜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飞漱其间其真无马邪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再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写出夏季水流的湍急。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春冬之时的清幽景色。

D.最后写渔人歌谣,间接表达了三峡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案】

1.A

2.A

3.B

4.

(1)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的趣味。

【解析】

1.A项意思同为“太阳”;B项白色的/未加装饰的;C项极/断;D项所以/旧的。

2.A项意思同为连词“就”;B项助词,的/代词,代石兽;C项连词,如果/介词,从;D项代词,代山峰/表加强诘问语气。

3.B错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以下关键词:

略无,毫无。

阙,通“缺”,中断。

良:

实在,的确,确实。

【点睛】

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到了夏天水涨,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绝了。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白天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了江陵。

中间间隔了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速度快。

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峰间。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是趣味无穷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峰间。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是趣味无穷。

每到天刚晴或刚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长叫,甚是凄凉。

空荡的山谷里回声阵阵,悲哀的啸声久久不消。

所以渔夫和船夫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2.古诗文阅读。

“读一本书,览一座城”,小明和你边读边走,兴味盎然。

梦赏心亭①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

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

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

②千门:

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

[南宋]萧山

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伤心长春草③,其心耳,骚人赏。

自高如虚。

何实而胜?

莫若王谢④高。

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

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

以调玉烛之明⑤,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

此之谓大赏,高哉!

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①几希:

很少。

②未央:

未尽。

③春草:

指离愁。

④王谢:

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

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

⑤玉烛之名:

指政治清明。

⑥金瓯:

指国土完固。

⑦张丽华:

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1.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

你告诉他()是正确的。

A.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

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

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

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地名,在今青海省。

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2.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3.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

小明:

读《赏心亭记》,我明白了,观看风景,只是普通的欣赏;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是“骚人赏”。

“赏”还有其他类型吗?

你:

还有像王谢两公那样“

(1)__________”的“大赏”。

(摘录原文句子填空)

小明:

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属于哪一种“赏”呢?

你:

(2)属于______,因为______

【答案】

1.A

2.示例:

古往今来外出游历的人很多,人们用眼睛欣赏,用口吟诵,而真正用心欣赏的很少。

3.

(1)用实心办实功

(2)骚人赏作者只是怀古伤今,虽期待与先贤同行,却不过是一场美梦而已,醒来后只能为朝代更迭、时代变迁而悲叹。

(如认为“大赏”,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1.考查理解词语意义。

“玉树音”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暗含统治者昏庸误国。

所以选A。

2.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重点词语:

游:

游历。

真赏以心:

真正用心欣赏。

3.考查理解文本内容。

“赏”有表层欣赏和深层欣赏。

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

而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

以调玉烛之明,为时和赏;以补金瓯之缺,为国寿赏。

此之谓大赏,高哉!

作者怀古伤今,感叹昏君误国,朝代更迭乃深层欣赏。

【点睛】

参考译文:

赏心亭,是江南美丽可以欣赏的地方。

古往今来游览的有很多。

人们眼里欣赏,嘴里吟诵,但是,真心欣赏的人很少。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千百年的信息,四十年朝代的兴衰,客人心中的悲伤之情未尽。

伤心离愁,油然而生,迁客骚人共赏。

自然太高如同虚幻,不如以实胜出。

不如像王谢,在新亭宴饮,是欣赏。

共同效力朝廷,光复神州是事实。

在丘壑放飞心情,是欣赏,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是事实。

用实在的心办实功,是两位高明的欣赏。

政治清明,为时和赏,来补全国土完固的缺陷,为国家增寿,这是大赏,高明呀。

赏心亭前有张丽华墓,一处欣赏必有一次告诫存在。

3.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

年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

”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

“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

高尚的德行。

②嘿:

同“默”,闭口不说话。

③征辟(bì):

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为蒲亭长(___________)

(2)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2处)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翻译句子。

(1)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彭端淑《为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仇香有哪些“至行”?

请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担任

(2)栖息,停留

2.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

(1)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2)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

(3)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

(1)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

(2)亲民(3)不慕名利(4)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需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本题中,“为”翻译成:

担当,“集”翻译成:

栖息,停留。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以根据文言虚词、语气词以及句意进行做答。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翻译为:

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据此断句为: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

(1)句难度不大,奉:

俸禄;以:

用,译文:

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2)句中的鄙翻译为边,边界,需要注意它的反问语气,译文: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

(3)句是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译文: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文中“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等句子可以归纳出仇香的“至行”,即品德高尚、不慕名利、善于说服别人、讲究礼仪。

【点睛】

译文:

有一个叫仇香的陈留人,虽德行高尚,但沉默寡言,乡里无人知道他。

年龄四十岁时,担任蒲亭亭长。

有个叫陈元的老百姓,一个人和母亲同住,他的母亲向仇香控告陈元忤逆不孝。

仇香吃惊地说:

“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说明他不是一个恶人,只不过没有受到教化,不知道如何做罢了。

你年轻时守寡,抚养孤儿,劳苦一生,而今年纪已老,怎能为了一时的恼怒,抛弃多年的勤劳和辛苦?

陈元的母亲哭泣着起身告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