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683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真题及答案

◇本卷共分为4大题32小题,作答时间为150分钟,总分150分,90分及格。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单选题]史书记载,禹死后,“益干启位而启杀之…‘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这一史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行了禅让制

B.创立了分封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帝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其子夏启继位,益却坚持禅让制,夏启为维护王位将益杀死。

诸侯纷纷向夏启表示臣服。

夏启开创王位世袭制,取代原有的禅让制。

禅让制此时已结束,A项错误。

分封制的创立是在西周时期,B项错误。

皇帝制的确立是在秦朝建立后,D项错误。

2[单选题]有学者指出,孟子对于社会秩序思考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人性善”上。

下列言论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

C.释法术而以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D.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

【答案】A。

解析:

A项的大意是个人在赡养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后代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体现个体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爱,立论的出发点建立在“人性善”上。

B项的大意是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相互抱怨以致结下仇恨.进而产生离散之心,所以离散后亲密的关系不能复合。

这体现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C项的大意是放弃法律而凭个人主观意志治理国家事务,就算贤君的代表尧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这体现法律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D项的大意是人的生活不能脱离社会群体,个人结成社会群体而没有等级名分的限制就会发生纷争。

这体现等级名分对社会群体的重要性。

3[单选题]向汉武帝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儒家学者是()。

A.贾谊

B.晁错

C.董仲舒

D.主父偃

【答案】C。

解析: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城外设立太学,从地方官僚子弟中选拔人才到太学学习,以五经博士教授。

贾谊、晁错分别生活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与题干的汉武帝时期不符,排除A、B两项;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与题干的“兴太学”无关,排除D项。

4[单选题]东汉桓帝、灵帝之际,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歌谣:

“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

”其反映的状况是()。

A.中央权力加强

B.地方势力坐大

C.州郡割据混战

D.尊崇皇帝诏书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内容可知,东汉末年,皇帝的诏书到达地方后受到冷落,反映当时州牧长官掌控地方各项大权,不服从中央的节制。

A、D两项是对题干中歌谣内容的错误理解,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5[单选题]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文中的“此项制度”指的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中钱穆的观点,平民子弟通过长时间刻苦学习可以做到考试登第,可知该项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评价标准是真才实学。

由此分析各项内容。

军功爵制是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产的制度。

始于商鞅变法。

察举制是汉代中央选拔官吏的一种征召方式。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以个人品行和门第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建立并完善,以考试为形式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6[单选题]南宋《梦粱录》载:

“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杭州商业繁盛

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城镇人口激增

D.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可知,南宋时期杭州的生活区(即坊内)也有商业买卖活动,说明当时坊市界限已打破。

A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其产生的原因。

“户口浩繁”形容城市人口多,不能体现城镇人口的激增。

市民阶层的壮大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7[单选题]中国历史上有多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其中把税收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的赋役制度是()。

A.租庸调制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推丁入亩

【答案】C。

解析:

租庸调是唐朝赋役制度,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可以用绢或布代役,叫作“庸”。

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即重新丈量土地,按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和地主不得例外。

一条鞭法是明代张居正改革的内容之一,以土地作为征税对象,把田税、丁税、杂役等合并,摊入土地税折银征收。

摊丁入亩出现于清代雍正时期,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到田赋中。

8[单选题]

《中国现代的区域研究》中记载:

“188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候补知县戴华藻集股两万两白银,开办中兴矿局,约为商股。

”由此可以判断中兴矿局的经营方式是()。

A.官督商办

B.官办

C.商办

D.官商合办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李鸿章委派戴华藻作为中兴矿局的召集人,面向社会募集商股,这属于我国近代企业经营方式中的官督商办。

9[单选题]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是()。

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

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是亦可自行防守。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资料内容可知,该条约规定清政府划定专门的使馆区供各国外交人员居住.可以驻扎军队保护,禁止中国公民在界内居住。

联系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可知题干资料出自《辛丑条约》。

10[单选题]10.此题暂缺

11[单选题]

张謇指出:

“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营业之事,必日益增多。

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他倡导立法的真正目的在于()。

A.维护民族工业的利益

B.建立中外合资企业

C.向外国寻求资金援助

D.呼吁大力发展工商业

【答案】A。

解析:

题干中材料内容,反映张謇呼吁加强商业立法,确保中外合资企业创办过程中本国的商业利益,即维护民族工业的利益。

B、D两项是对题干的片面理解,C项在题干中没有相应体现。

13[单选题]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淮海战役

C.徐州会战

D.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观察题干图片,可以提取“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徐州”等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分别于1947年1月、l948年5月成立,两大野战军参与的是1948年底至1949年初的淮海战役。

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抗击日寇的战役,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长江防线的渡江作战,均与图片信息不符。

14[单选题]邮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图反映的是()。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广大亚非拉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

C.亚非国家寻求紧密的团结与合作

D.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片中的“万隆会议十周年”可知,题目考查的是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

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中国同广大亚非国家寻求紧密的团结与合作。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

1954年,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即日内瓦会议。

15[单选题]

梭伦写道: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为“使他们获得解放”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实行土地私有制

C.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D.实行陶片放逐法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中“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结合梭伦改革中的主要内容可知,通过废除债务奴隶制,古希腊因债务沦为奴隶的平民重新获得自由。

其他选项在题干中没有相应体现。

16[单选题]恩格斯认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答案】D。

解析:

罗马法是维护古罗马奴隶主利益的法律,不是资产阶级的法典,美国《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A项错误。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但与材料的含义不符合,排除B、C两项。

根据题干中“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可以判断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均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19[单选题]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

该措施的作用是()。

A.减少企业盲目生产

B.刺激生产与消费

C.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B。

解析:

罗斯福通过新政,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目的之一是增加就业,从而刺激社会消费和生产。

《全国工业复兴法案》和《社会保障法案》的实施,是导致A、C、D三项的原因。

20[单选题]

某国际文件写道:

“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该文件是()。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德黑兰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答案】D。

解析:

根据“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可知该国际文件重申了《开罗宣言》的相关内容。

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的国际宣言内容,可知《波茨坦公告》符合题干要求。

21[单选题]19世纪初提出“用进废退”的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家是()。

A.胡克

B.施莱登

C.达尔文

D.拉马克

【答案】D。

解析: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在19世纪初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原则: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英国科学家胡克提出力学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的“弹性定律”。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与德国生理学家施旺共同创立细胞理论。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22[单选题]下图为美国军费开支统计曲线,与这一时期变化相关的史事是()。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星球大战计划

D.科索沃战争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片中的数据可知,美国军费开支自1976年后逐渐上升,其主要原因是里根总统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发展高精尖武器需要大量科研经费。

朝鲜战争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

越南战争以1975年美军撤出越南宣告结束。

科索沃战争发生时间是l999年。

23[单选题]

梁启超曾说“不敢自承”所作《戊戌政变记》“悉为信史”,因为“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

上述言论说明确定史料的可靠性,要考虑的因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