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精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5906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精选.docx

《《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精选.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精选.docx

《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精选

济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2013年6月

 

《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才的培养越来越被重视,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重新修订,提出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课题从研究小学生独特的生活环境和体验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克服学科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

学校教育绝不仅仅是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仰和力量。

让学校成为孩子一生的精神家园。

二、课题的界定

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它与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一样,对学生的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激动、抑郁、仇恨、悲伤、厌恶、美感等等。

积极情感:

是指正向的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快、信任、感激、庆幸等。

人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化的情知合一的高级动物。

由此可见:

积极情感就是鼓励人们上进,激励人为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支柱,是人类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动力之源。

积极情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实施教育和定向培养。

小学生积极情感培养策略研究:

学校教育绝不仅仅是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仰和力量。

本课题将研究学生情感态度的发生与发展,坚持以理育情,以美育情,以行育情的基本策略,进一步探索培养小学生积极情感的方法、途径。

努力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具有科学的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

古罗马的昆体良(M.F.Quintlianus)是一位教育理论家,他非常重视家庭、学校在儿童心理健康、情感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学校里,紧张的智力活动与游戏、休息应交替进行,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多加鼓励,避免体罚孩子,充分考虑孩子身心健康,15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Vittorino)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他把自己创办的宫廷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校园地处郊外湖滨,四季花香,绿草如茵,校园内孩子的生活充分自治,教师的教学手段生动有效,教育目标旨在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汉朝的王充等就学习心理也有不少精辟的阐述。

这些早期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

2.心理学理论依据

《心理学》指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也就是学会学习。

(具体见《小学生心理学》)学生只有既“会学”,又“爱学”,才能使学习活动高效而顺利地进行。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学生情感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愿意学、乐意学。

3.积极心理暗示理论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拉图认为,人总是按照他自己的估计,他自己头脑中的自我形象去行动的。

他认为当一个人内心有了一个非常高大、非常健康、非常良好的自我形象时,他的自身素质便会提高,他的行为将越来越走向健康和阳光。

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马克思语)积极心理暗示是遵循学生心理特点,运用教育教学不同的载体和渠道,探索、激发、挖掘学生自身内在的教育潜质,变心理的被动承受者为心理的积极自我维护者和积极应对者,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做到自悟、自导,形成一种有针对性、实效性、具渗透特点的“心理生态效应”,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塑造学生的自我教育人格。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较长时间、较大面积的数据研究、实验研究,将积极情感的培养融入小学各科教学及活动中来,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积累、轻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应试教育模式。

促使学生不仅乐学、好学、善学,更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坚强的意志。

同时,从真正意义上转变教师的观念,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找寻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构建初步的理论框架,加速积极情感培养的实践化,用现代教育理念塑造现代人。

1.探索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有效途径,让学生爱学、乐学,切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改革我们的课堂,建立新的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学科教学模式和激励机制,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找寻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初步的理论框架,加速情感培养的实践化,从而构建乐学、会学型校园,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提升学校品位,扩大影响力,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积极建议,做出有益探索。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通过教师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研究,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找寻合理的教学策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推进策略,从而构建初步的理论框架,加速情感培养的实践化,分析小学生的心理,探索小学各学科积极情感培养的特点,总结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努力在各个不同的学科上探索出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模式。

1.小学生情感教育的调查分析

2.小学生积极情感的理解和思考研究(内涵、特质、特征等)

3.小学生积极情感培养策略研究(以理育情,以美育情,以行育情)

4.小学生积极情感的评价研究

5.提升教师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能力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各班级中学生有哪些情感因素,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分析,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2.观察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游戏中的活动表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3.个案法。

教师通过详尽搜集厌学学生的有关资料,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4.资料文献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探讨,为实践指明方向。

5.经验总结法。

总结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分析与研究中,树立系统观、整体现,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透过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从中找出主导性的因素与线索,从而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2.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动态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生,力求通过动态考查把握学生情感的变化过程和问题症结,不能静止地看待某些表面现象或行为表现,应由果溯因,以动态的视野寻求其心理机制的运行和外部影响的发展脉络,防止用僵化的模式去分析研究。

4.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分析与研究中,既要重视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又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以利于发现厌学的根源,采用有效的措施。

5.指导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找到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在做出正确的判断之后,要组织力量(或家长或老师或其他重要人物)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必要的指导与教育,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他们发展。

6.异同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研究中,既要注意掌握对象的一般心理特点和行为发展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知识水平差异,理解接受能力差异、家庭环境差异等影响,努力做到共性、个性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7.保密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谈话内容结果予以保密,强调对研究对象的人格与利益的关系,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

8.主体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和尊重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和积极性。

9.寓教于乐原则

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学习。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6月)

(1)召开课题组研讨会议,听取专家及同行的建议和意见,着手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对人员进行分工。

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设计、课题立项申报,对课题研究全过程进行全面指导,课题组成员负责完成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家庭走访、个案分析、心理辅导、论文撰写和调查报告等工作。

(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培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明确本课题方案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方法和步骤。

(4)问卷调查。

了解学校内学生情感现状,作好数据统计,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2.研究阶段(2013年6月——2015年2月)

(1)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家庭教育情况。

(2)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讲解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

(3)向有关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研究对象的课堂表现,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自身教学方法作必要改进。

(4)了解研究对象的课堂表现,进行跟踪调查,并做好记载。

(5)课题组成员进行分析与研究,交流成果与经验,撰写个案。

3.总结阶段(2015年2月——2015年5月)

(1)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

(2) 召开有关专题研讨会,成果展示会。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4)成果的整理和出版。

如将研究过程中老师的有创新的、有价值的论文、课例、录像等加以整理、推广。

 

(5)结题鉴定

(6)在本地区内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专题论文。

研究人员、研究课题组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计划的撰写研究论文、教案等。

2.研究经验及总结。

每个阶段结束,研究人员及课题组撰写研究报告和经验材料。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和成员

(一)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副校长

副组长:

主任

(二)课题研究小组及分工

1.课题组长:

(1)全面负责本课题的开展、指导、组织、设计策划工作。

(2)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

(3)组织撰写“开题报告”、各阶段“研究成果报告”和“结题报告”。

(4)落实研究经费的筹措和管理使用,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

(5)审查课题相关材料,做好课题阶段性成果的汇总评审工作。

(6)写好阶段研究报告。

(7)做好课题研究信息审查报送工作。

2.课题组成员:

(1)负责各个子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制定和组织落实;

(2)负责“调查问卷表”的设计,信息资料的分析统计、收集整理工作;

(3)参与“开题报告”、各阶段“研究成果报告”和“结题报告”的撰写。

(4)积极参与研究成果集的编辑、校对。

(5)负责设计安排小专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和设计每项小专题的结题展示汇报工作。

(6)做好日常科研工作,观摩课、研讨课、专题展示的设计研讨等。

(7)写出各阶段各专题研究实验小结。

十一、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成立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山东省特级教师、济宁市教学能手,多年从事教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与同组的教师共同研究过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业务精湛,积极务实;课题组成员都具有本科学历,有很强的研究水平和教学经验,发表论文多篇,本团体通力协作,善于攻关,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热衷于新课程的实施和学校的教育教研,是学校教科研队伍中的坚实基础和中流砥柱。

完全有能力高质量的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参加教科研的教师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先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部分研究人员曾经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已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们定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稳扎稳打,确保该课题的顺利实施。

2.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1)研究调查数据保障:

近年来,随着学校环境不断改善和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学校各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

我校图书馆现有各类藏书10万多册,基本能够满足学生查阅资料积极充电的需要。

学校现已实施合作教学,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多方面的有效数据。

(2)研究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全力支持这个课题,要求我们全力以赴保质保量保时完成此课题。

(3)研究时间保障:

本课题准备用2年的时间来完成。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