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006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docx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docx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

3.5.3.1混凝土工程简介

本标段主要由4个单体工程组成——南广场地下停车场及公共换乘区工程、地铁6号线、地铁4号线、西青道下沉东段工程。

许多部位属超长、超厚结构,经归纳总结,其典型构件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如“表3.5.3-1主体结构工程构件表”所示:

表3.5.3-1主体结构工程构件表

序号

剖面简图

构件尺寸

南广场地下停车场及公共换乘区工程

板厚:

300mm;

主梁:

850×2400、1000×1500、

750×1500

次梁:

550×1200、450×1000

转换梁高:

750×4000

均采用C40混凝土。

竖向结构——

框架柱:

1200×1200、1000×1000

φ1200、φ1000

采用C40混凝土。

外墙:

700厚,采用C40S8混凝土。

底板:

1500mm,采用C40S8混凝土

灌注桩:

φ800,L=17m,971根

采用C30混凝土。

地铁6号线

板厚:

600mm;

主次梁:

1600×1600、750×1600

采用C40混凝土。

竖向结构——

框架柱:

φ1000钢管柱

采用C50混凝土。

外墙:

600厚,采用C40S8混凝土。

底板:

1800mm,

底梁:

1500×1800,C40S8混凝土。

灌注桩:

φ2200,L=66m

采用C30混凝土。

地铁4号线

板厚:

600mm;

中梁:

1500×1300

顶梁:

750×1500、400×900

采用C40混凝土。

竖向结构——

框架柱:

φ1000钢管柱

采用C50混凝土。

外墙:

1000厚,采用C40S8混凝土。

底板:

2000mm,

底梁:

1500×2500,C40S8混凝土。

灌注桩:

φ2200,L=98(66)m

采用C30混凝土。

西青道下沉东段工程

单箱四室

8.5+13.5+13.5+8.5

顶板/底板厚度1000mm

顶梁/底梁厚度1000×1400

框架柱:

500×1100

外墙800mm,中隔墙500mm

均采用C40混凝土

灌注桩:

φ1000,L=8~21m

采用C30混凝土。

U型槽底板厚度分1000、800、500三种;侧壁厚1000。

3.5.3.2施工组织流程

由于轨道交通地铁4号线设备层顶板、6号线顶板与南广场地下停车场及公共换乘区的结构底板为同一标高(-5.650m),且地铁4号线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6号线、西青道下沉工程采用明挖法施作,所以大致分为4个大区穿插组织进行。

1流水段的划分

公共换乘区结构底板-5.650标高处:

公共换乘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区共计17个小段;地铁4号线分为五个施工段;地铁6号线分为四个施工段,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安排混凝土分项工程的流水段,并在各施工段分界处设置温度后浇带(地铁4、6号线设置沉降缝),其底板结构混凝土组织顺序如图3.5.3-1、2所示。

计划从2010年6月初插入西青道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同时,为了兼顾南广场公共换乘区和地铁4、6号线主体结构的正常施工,需保留临时道路,因此,西青道先施工S1-18~S1-14段隧道和东侧U形槽段主体结构,待S-14段主体结构施工完毕,防水及土方回填后,将临时道路转移至S-14段隧道上方,再组织S1-13/12/11段隧道主体结构的施工,图3.5.3-3所示。

图3.5.3-1地铁4、6号线、公共换乘区结构底板(-5.650标高)砼浇筑顺序图

公共换乘区结构顶板5.600/3.100标高处:

根据温度后浇带和西站主楼与南广场之间的沉降缝将公共换乘区分24个小段;西青道下沉路按设计沉降缝位置,分为18个小段,公共换乘区顶板结构与西青道下沉路平行组织施工,如图3.5.3-3所示。

图3.5.3-2地铁4、6号线、公共换乘区结构底板(-5.650标高)施工分区图

图3.5.3-3公共换乘区顶层结构(5.600/3.100)、西青道施工分区图

2施工缝留置位置

地铁4号线采用盖逆法施作,此工艺要求墙体需设置4条水平施工缝,如图3.5.3-4所示;地铁6号线采用正施法施作,单由于其层高较高、结构构件较大,我们也设置了2条水平施工缝。

每条水平施工缝内,均安装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并在侧墙铺贴防水加强层,如图3.5.3-5所示。

图3.5.3-4地铁4号线逆作施工缝留设示意图

图3.5.3-5地铁6号线施工缝留设示意图

公共换乘区结构底板约有22000㎡,超厚超长、面积较大,且与地铁4、6号线顶板结构紧密连接,未避免温度应力集中和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裂缝,我们设置了若干条后浇带。

为了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我们采用快易收口网作为模板,其力学性能优良、自重轻,成型效果好(混凝土凝固后无需剔凿),如图3.5.3-6所示:

图3.5.3-6后浇带快易收口网加固示意图

3施工关键技术要求

1)本工程部分结构构件属超长、超大、超厚结构——南广场地下停车场及公共换乘区工程施工范围为132.65×175.5m,需留设施工缝或后浇带,涉及“有补偿收缩混凝土”施工;

2)底板厚度有1000mm、1500mm、1800mm、2000mm四种,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施工中的混凝土连续浇筑措施、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措施、混凝土测温技术和控制温差措施是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要点之一。

3)本工程部分钢管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高抛免振自密实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对影响混凝土性能的矿物组成、材料形态、外加剂的全面优选和试配。

在此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配置出填充性良好、高抛不离析的自密实混凝土。

4资源组织

在混凝土施工前,为确保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各项资源安排与准备,包括布置好混凝土施工机械和小型机具、性能检查,准备混凝土施工需要的各种防雨雪材料、混凝土养护材料,安排充足的混凝土施工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等。

我方将详细考察市区现有混凝土供应商,从中选择混凝土质量好,供应量有保证的供应商,并报监理、项目管理单位、业主审定。

混凝土施工所需的主要人、材、机资源情况详见表3.5.3-2所示。

表3.5.3-2混凝土施工资源需用量

序号

内容

数量

备注

1

管理人员

6人/班

浇筑量大、协调难度大时适当增加

混凝土操作人员

15人/泵·班

卸料、前台布料、振捣、抹光人员两班倒

辅助人员

8人/班

钢筋、模板维护工,水电维护工

 

塔吊、布料机操作人员

每一机械每班2人

机械数量视浇筑情况而定

输送泵操作人员

1人/泵·班

试验检测人员

2人/班

普工

5人/班

2

设备

机具

混凝土搅拌输送车

10辆/泵

搅拌站至至现场,数量视浇筑量大小调整

混凝土输送泵

3台拖式泵

通过泵管泵送混凝土至浇筑层,

46m汽车泵浇筑地铁4线-Ⅳ、Ⅴ段,灵活机动。

混凝土布料杆

3台(HG15,R=15m)

混凝土布料至浇筑部位

泵管

200m/泵(Ø125)

插入式振动器

45套(Ø50)

混凝土振捣

30套(Ø30)

平板振动器

6台

3

材料

混凝土养护用材料

据养护面积而定

塑料薄膜、阻燃草帘被等

3.5.3.3施工方法与工艺

1工艺流程

2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各项技术准备内容详见表3.5.3-3所示。

表3.5.3-3混凝土施工技术准备

序号

类别

工作内容

1

熟悉技术资料明确掌握施工工艺

①仔细研究图纸及施工技术要求,掌握混凝土各种参数和业主对混凝土施工方面的要求。

②收集并了解混凝土施工的规范、规程,作为混凝土施工的依据和标准。

③针对本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实际情况,结合各项标准、图纸设计、业主要求,编制详细的专项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前向业主代表提交,业主代表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④技术交底:

根据图纸和施工方案组织分级技术交底,包括混凝土浇筑平面布置、浇筑方向、操作要点、施工注意事项,以及混凝土施工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等要求。

⑤在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混凝土的标号、浇筑部位、浇筑数量、混凝土坍落度、初凝时间、是否掺加掺和料和外加剂、混凝土罐车数量等要求告之搅拌站,搅拌站必须及时提供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结果、原材检验报告等资料,我方将报送业主代表和监理单位审核。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本工程混凝土标号有C30、C40、C50等,抗渗标号有S6、S8,在施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并适时调整。

①配合比设计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55-2000)进行配合比设计,由试验室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混凝土的不同标号和性能要求进行试配。

②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本工程混凝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材料规范、行业标准以及天津市的有关规定。

③控制碱骨料反应配合比设计

本工程设计年限为10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要求混凝土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氯离子含量和最大碱含量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3.4.2条的规定,详见表3.5.3-4。

要求采用低碱水泥、低碱外加剂和低碱活性集料配制混凝土,应对混凝土的碱含量做出评估。

④抗渗混凝土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外围结构混凝土均为抗渗混凝土,为满足其抗渗功能,必须对混凝土增加特别要求。

⑤高强自密实混凝土

本工程钢管混凝土柱C50高强自密实混凝土。

对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掺和料必须严格选择。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规定要求试配和确定后,还应用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强度。

⑥泵送混凝土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均采用泵送,在选择材料和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

⑦大体积混凝土:

地铁4、6号线和公共换乘区结构底板分别为2000mm、1800mm、1500mm,属大体积混凝土,选用低水化热水泥。

表3.5.3-4混凝土碱含量要求

环境类别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kg/m3)

最大氯离子

含量(%)

最大碱含量(kg/m3)

0.65

225

1.0

不限制

a

0.60

250

0.3

3.0

b

0.55

275

0.2

3.0

2)原材料准备

高强混凝土原材料除满足普通混凝土的一般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表3.5.3-5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要求

序号

砼原材料

质量要求

1

水泥

选用质量稳定、活性较高、需水量低、流变性能好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中C3S含量≥55%,C2S含量≥25%,C3A含量<8%,游离氯化钙、镁的成分越少越好,碱含量≤0.6%的低碱水泥。

细度模数适中,没立方水泥用量控制在450~550kg之间。

2

砂子

河砂,细度模数2.60~3.20,含泥量≤2.0%,内照射指数与外照射指数均≤1.0%Ⅱ区中砂,且为非碱活性或低碱活性集料(B类)。

砂率通过试配确定,一般控制在0.3~0.35之间。

3

石子

粗骨料的性能对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起到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应选用坚硬密实的石灰岩、花岗岩、玄武岩等,粒形与级配合格,5~25mm连续粒级碎石。

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0%,针、片状颗粒含量≤15%,压碎指标值≤10%,内照射指数与外照射指数均≤1.0%的石灰岩碎石,且为非碱活性或低碱活性集料(B类)。

对碎石的岩石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不应小于混凝土设计要求强度的1.5倍。

4

掺合料

掺加硅粉、提高水泥活性,增强混凝土强度,使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5

外加剂

采用氨基磺酸盐或萘系非引气型高效减水剂,掺量一般为水泥的0.8~2%,减水率大于20%,收缩率比≤120%,不含氯离子和氨根离子,且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同时掺加少量缓凝剂,掺量一般为水泥的0.01~0.08%,以弥补因掺加高效减水剂而引起的塌落度损失过快的缺点,控制早期水化,增加后期强度。

6

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饮用水。

3)现场准备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是否垫好,墙、柱等模板应在清除杂物等后再封闭。

并办完隐、预检手续,包括钢筋、模板、预留预埋等内容,在砼浇筑期间要做好钢筋和预埋件的成品保护工作。

明确混凝土罐车的行走路线,提前与市政、交通、电力、自来水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确保道路畅通,水电供应正常。

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泵管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合格,检查现场临时水电、照明、通讯等辅助措施的准备情况。

3混凝土供应及运输

为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和及时供应,我们计划选择的几家供应商均在工程附近15公里范围内。

具体要求:

(1)根据混凝土浇筑部位、方量等参数计算出混凝土罐车用量,提前协调混凝土供应商,并编号标识。

(2)当气候有变化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塌落度损失值,以便现场能够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保证混凝土自出机到浇筑完毕控制在初凝时间内,并保证浇筑作业面前后覆盖搭接符合规范要求,不出现“冷缝”。

(3)现场调度与混凝土搅拌站调度要随时保持联系,确保混凝土供应速度。

(4)严格执行混凝土进场交货检验制度。

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人员向现场混凝土工长指派的人员逐车交验,交验的内容有目测混凝土外观色泽、有无泌水离析,试验员对每车的坍落度进行取样实验,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规定的技术要求,并作好记录。

混凝土供应与输送流程见图3.5.3-8所示。

(5)泵管布置

泵管布置原则:

必须坚持“路线短、弯道少、接头严密”的原则。

泵管由地面向下布置,大坍落度的混凝土拌合物就有可能在倾斜管段内产生因自重向下滑流。

此时,应在倾斜管的上端设排气阀,当向下倾斜管段内有空气段时,先将排气阀打开,压送排气,在下倾斜管段内充满混凝土拌合物,从排气阀排出砂浆时,再关闭排气阀进行正常压送。

在向下泵送,地上水平管段轴线应与Y形管出料轴线垂直。

见图3.5.3-9所示。

为了保证混凝土立管的稳定性,从出土口内侧搭设临时架体,如图3.5.3-10所示。

图3.5.3-10逆作施工甭管加固图

4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混凝土浇筑流程:

混凝土浇筑流程详见图3.5.3-11所示。

1)浇筑一般要求

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入模。

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并且不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本工程竖向结构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400mm以内。

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如底板、深梁等,可按1:

6~1:

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如图3.5.3-12所示。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在浇筑及静止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裂缝。

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

2)逆施法侧墙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地铁4号线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先施工地下一层顶板,随后施工地下一层底板,然后施工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侧墙,侧墙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地泵进行实施,按后浇带的位置分块浇筑,浇筑方法见图3.5.3-13所示:

图3.5.3-13逆作侧墙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混凝土的配比按一般泵送混凝土考虑,在理场应经常抽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在18±2cm为宜。

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摊铺高度,一般以50cm为宜,做到四周混凝土均匀上升。

混凝土浇捣到投料口时,应注意混凝土的两次浇捣,即第一次浇捣混凝土,稍停半小时至1小时(依气温而决定间隔时间)再振捣一次,有利于接缝处混凝土密实。

在每段内衬的分缝处,下段侧模要高出上段混凝土30cm。

作为混凝土的投料口,投料口的宽度应依据泵车软管直径而定,一般宜大于20cm,混凝土应浇至投料顶,依靠30cm的压差,使接缝处混凝土密实,拆模之后投料口一圈混凝土形成环形牛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应及时凿除。

3)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

基础底板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底”,具体详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4)柱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布料机配合泵送或塔吊吊斗吊运,同一排柱从两端向中间同时开始。

5)梁板混凝土采用泵送,布料机配合布料,梁板同时浇筑,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一起浇筑。

6)地下室外墙及剪力墙混凝土采用泵送、布料杆配合布料,或者在汽车泵直接泵送布料,分层连续浇筑。

7)振捣一般要求

混凝土振捣工具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使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

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以消除混凝土结构面层中的汽泡。

8)基础底板及厚楼板,采用直径50mm的棒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插点间距为300~400mm。

振动棒按三道布置,详图3.5.3-14所示。

9)柱、墙混凝土采用分层(不大于400mm)浇筑分层振捣,使用φ50和φ30插入式振捣器插入下一层厚度不小于5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10)梁混凝土采用直径φ50和φ30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梁柱、梁墙节点处钢筋较密,混凝土振捣可采用直径较小的Ø30的振动棒进行振捣。

11)楼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及平板振捣器振捣,先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边浇筑边振捣,振捣时振捣棒移动间距控制在400mm左右,振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第一次振捣后隔20~30分钟用平板振捣器进行二次复振平板振捣器移动方向应垂直于浇筑方向且压边至少100mm以上。

5混凝土养护与拆模控制

1)混凝土养护

本工程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构件采用针对性的养护工艺,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养护一般采取浇水养护或喷洒养护液。

对柱墙竖向混凝土,拆模后用麻袋或塑料薄膜进行外包并浇水养护,如图3.5.3-15所示。

梁、板等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进行保水养护,必要时在其上面盖塑料布或阻燃草帘子,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而使混凝土失水,同时在梁板底面用喷管向上喷水养护。

底板表面覆盖阻燃毛毡、塑料薄膜蓄水进行养护,梁板覆盖保水薄膜浇水养护。

对地下室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14d;对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6d;后浇带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必须考虑控制温差的措施并通过计算确定其养护措施。

当结构施工处于冬期施工阶段时,为了减小热量的散失过快,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在墙、柱、梁板等处的模板背楞间隙处塞阻燃聚苯板。

各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其混凝土表面要覆盖塑料薄膜和阻燃草帘。

如图3.5.3-16所示。

图3.5.3-16混凝土水平构件蓄热保温养护示意图

2)拆模强度的控制

侧模以拆模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控制拆模时间。

顶板拆模应在混凝土达到下表中强度以后方可拆除。

表3.5.3-6混凝土构件拆模强度要求

序号

构件名称

设计强度等级百分率

1

跨度≤2m

50%

2

跨度为大于2m小于8m

75%

3

跨度为8m及小于等8m

75%

4

承重结构

跨度大于8m

100%

5

悬臂梁和悬臂板

100%

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压报告,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时,经监理同意方可拆除。

结构施工处于冬期施工阶段时,在拆除墙、柱、梁、板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受冻临界强度4Mpa方可拆模;同时,模板和附加的保温板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由于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梁板构件除承受设计荷载外,还要承受施工荷载,即上部结构施工中的所有荷载,故在考虑梁板结构拆除时间时,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外,当上部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时,要计算混凝土梁板承受上部施工荷载的要求,验算拆模后梁板的承载力从而确定拆模时间。

为了确保安全,悬挑楼板的模板及支撑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且不承受大于设计荷载以外的荷载时方可拆除。

6混凝土成品保护

混凝土浇筑前,在预留钢筋上缠绕塑料膜防止钢筋被混凝土污染,柱墙拆模后用塑料护角条对柱、墙及门窗洞口处混凝土阳角部分进行成品保护;对楼梯踏步采用满铺木胶模板进行保护。

楼板浇筑完混凝土达到强度以后,方可允许操作人员在上行走,进行一些轻便工作,但不得有冲击性操作。

如下图所示。

图3.5.3-17上人警示示意图

对阳角等易碰坏的地方,应当有保护措施。

墙、柱阳角、楼梯踏步用硬塑料条或小木条包裹进行保护,满堂架立杆下端垫木枋。

利用结构做支撑支点时,支撑与结构间加垫木方。

图3.5.3-18柱、墙、楼梯踏步成品保护

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分布筋、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

在楼板上搭设浇筑混凝土使用的浇筑人行道,保证楼板钢筋的负弯矩钢筋的位置。

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人员上下应搭设脚手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对已经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对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流下的水泥浆要派专人及时清理干净,洒落的混凝土也要随时清理干净。

冬期施工在已浇的楼板上覆盖时,要在脚手板上操作,尽量不踏脚印。

3.5.3.4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的质量预控详见表3.5.3-7、8:

 

表3.5.3-7混凝土搅拌、运输过程质量监控表

序号

监控项目

监控措施

1

原材料的选用监控

尽可能采用同一厂家、同一牌号的水泥;尽可能采用旋窑生产的水泥;与水泥生产厂家保持良好的联络,及时将使用情况反馈给生产厂家,并要求其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等,以利于搅拌站及时采取相应的工艺应变措施;将水泥强度富余量、水泥强度标准差、标准稠度用水量、初终凝时间、对多数减水剂的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的优劣。

2

设备监控管理

定期对称量系统用砝码校验,遇质量异常波动时应及时复验,以保证混凝土按配合比准确地计量,同时必须保持控制室、各称量控制系统的清洁,必须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生产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认真做好搅拌机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搅拌机及其附件的完好,保证搅拌系统各项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