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472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8开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

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单项选择题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2:

教育法规的形式渊源即是教育法规演进的历史渊源。

()

判断题

3:

考试的核心环节是()。

单项选择题

A、选择题型

B、命题

C、确定评分方法

D、阅卷

4:

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对象应当面向()。

单项选择题

A、问题学生

B、优秀学生

C、每位学生

D、个别学生

5:

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6:

作业分析的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的技能。

()

判断题

7:

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容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行为主义学说。

()

判断题

8: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内因论的典型代表。

()

判断题

9:

组织教学仅仅在上课开始时进行。

()

判断题

10: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单项选择题

A、建立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评定学生操行

D、指导本班班委会、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

11:

()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业的影响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单项选择题

A、布朗

B、福勒

C、罗森塔尔

D、维纳

12:

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

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

A、陈述式

B、例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表式

13: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单项选择题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育方法

14: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影响。

判断题

15:

“教无定法”说明教师的教学要具有()。

单项选择题

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16:

下列不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独特的创造性

B、科学性和艺术生

C、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D、极强的功利性

17:

最古老、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践法

18: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称为()。

单项选择题

A、教学方法

B、教学模式

C、教学策略

D、教学方式

19:

每个人的品德特质在任何场合下都是一致的。

()

判断题

20:

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单项选择题

A、《论语》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学记》

21:

分数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判断题

22:

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说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单项选择题

A、稳定性的特征

B、整体性的特征

C、顺序性的特征

D、差异性的特征

23: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单项选择题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2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

判断题

25: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单项选择题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26:

影响学生新的学习和后继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程度。

()

判断题

27: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是()

单项选择题

A、价值取向问题

B、个人发展问题

C、思想方法问题

D、社会发展问题

28:

盲人的听觉一般都比较灵敏,这一现象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中的()

单项选择题

A、顺序性规律

B、阶段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互补性规律

29: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管理现代化

C、教师素质现代化

D、教育内容现代化

30:

课堂播放教学法主要有两种,他们分别是演播法和()

单项选择题

A、现场直播法

B、录制播放法

C、插播法

D、程序教学法

31:

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单项选择题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32: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

判断题

33:

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必须经历认知、依从和内化三个阶段。

()

判断题

34: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

判断题

35:

无论是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是教师的集体风貌,都有独特的示范性。

()

判断题

36: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学校学生国家教师

单项选择题

A、学校

B、学生

C、国家

D、教师

37:

有的班主任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

单项选择题

A、学生在知、情、意、行诸方面统一发展的规律

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38:

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单项选择题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39: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单项选择题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40:

是教师职业道德最起码的要求。

()

单项选择题

A、热爱学生

B、热爱教育事业

C、团结协作

D、提升自身修养

41:

成功教学法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

()

判断题

42: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单项选择题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43:

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师申诉制度

B、学生申诉制度

C、学校事故

D、法律救济

44:

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强化方式是语言强化。

()

判断题

45:

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班级环境布置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

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46:

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三个层次。

()

判断题

47:

参观法与讲授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参观教学

B、教育教学

C、现场教学

D、感知教学

48: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学德育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

判断题

49:

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陶冶

B、惩罚

C、人格感化

D、说服教育

50:

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可以减少教师精力的消耗,延缓疲劳的产生,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

判断题

知满天参考答案

1:

答案B

2:

答案错误

3:

答案B

考试分为三阶段,核心是命题。

4:

答案C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差异,有效地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5:

答案D

6:

答案正确

7:

答案正确

略。

8:

答案错误

“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9:

答案错误

10:

答案A

11:

答案C

12:

答案D

13:

答案A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4:

答案正确

孟子的母亲之所以一再迁移住所,是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环境对孟子的影响。

所以说明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影响。

15:

答案C

16:

答案D

17:

答案C

讲授法是以某种主题为中心,有组织、有系统的口头讲授。

讲授法中包括讲解、讲述、讲演等不同的讲授形式,讲授法是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法,同时又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

18:

答案B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19:

答案错误

虽然一个人的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同时还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有不一致的表现。

20:

答案D

21:

答案错误

22:

答案C

23:

答案B

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4:

答案正确

25:

答案D

26:

答案正确

27:

答案A

价值取向问题是教育目的确立的根本问题。

28:

答案D

盲人的听觉一般都比较灵敏,这一现象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互补性规律。

29:

答案C

30:

答案C

31:

答案C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存在于动物界。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32:

答案正确

33:

答案正确

34:

答案正确

35:

答案正确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独特的示范作用,无论是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是教师的集体风貌。

36:

答案C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

37:

答案A

动之以情:

用真情打动对方。

晓之以理:

用道理说服对方。

导之以行:

用行为去引导对方。

持之以恒:

长久坚持下去,有恒心、毅力坚强。

这四句话反映的是德育过程中学生在知、情、意、行诸方面统一发展的规律。

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38:

答案C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能够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概括、判断和推理的抽象思维能力。

39:

答案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40:

答案B

41:

答案正确

42:

答案C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43:

答案A

略。

44:

答案正确

因为语言是使用最方便的一种强化形式,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也使用的最多。

45:

答案D

班级文化是集体问题,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不包含在内。

46:

答案错误

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四个层次。

47:

答案C

在现场中一边参观一边进行讲解,是典型的现场教学特征。

48:

答案正确

49:

答案D

50:

答案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