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337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docx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docx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

第一单元学做解放军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听赏《小号手之歌》,感受音乐节奏。

2、能够有感情得歌唱《共产儿童团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聆听《小号手之歌》,能够模拟小号手演奏的节奏型,并能随音乐做律动。

2、能够用自豪的情趣、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共产儿童团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培养学生热爱解放军、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自豪的情趣、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共产儿童团歌》。

2、在欣赏《小号手之歌》过程中,模拟小号手演奏的节奏型,学生不易掌握。

教学过程:

一、听赏《小号手之歌》

1、组织教学。

2、谈话导入。

教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这首歌曲,你们走的那么整齐,你们觉得自己像谁呀?

3、复听歌曲。

4、简介歌曲。

教师:

《小号手之歌》是动画片《小号手》中的主题歌,歌曲形象的再现了革命战争时期广大少年儿童战斗生活的场面,唱出了革命少年勇敢向前,永不后退的决心。

5、学生轻声读歌词。

6、再听歌曲。

7、指导随录音学唱歌曲。

二.学唱《共产儿童团歌》。

教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位小号手,下面老师在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他就是小海军。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初听歌曲。

2、引导学生说出这首歌曲和《小号手之歌》的共同之处。

3、复听歌曲。

把学生再次带入勇往向前、永不后退的小英雄的气概之中。

4、教师情绪饱满的范唱或带动作唱。

5、教师指导学生按多种形式有节奏朗读歌词。

6、教师弹奏旋律,师生用啦模唱歌曲。

指导学生用高位置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7、再放录音,师生一起加词轻声跟唱。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好节奏,并清晰的吐字。

8、学唱歌曲,引导学生体会演唱情绪,作到强而不生硬,声音轻巧而有弹性。

(教唱、听唱、接唱、小组唱、个人唱)。

9、用简单的肢体律动再次巩固歌曲。

10、小组合作,演绎歌曲。

引导学生结合书中插图的提示展开讨论,分组创编歌曲的丰富形象。

11、各组表演创编的表现形式(律动、演唱形式、自动伴奏)师生共同评议。

三、小结。

指导学生谈一谈学后感。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共产儿童团歌》。

2、音乐活动“学做解放军”。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音乐作品的学习,感受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培养

热爱解放军、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体会2/4拍的节奏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教师伴奏并指导学生复习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1、听歌曲《共产儿童团歌》,教师带领学生作律动,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2、模唱《共产儿童团歌》歌谱。

二、音乐活动“学做解放军”。

1、初听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2、复听歌曲,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欢快自豪的音乐情绪。

3、教师精神饱满的范唱,使学生再次体会歌曲的形象。

4、指导学生以清晰的吐字朗读歌词。

5、再次指导学生以清晰的吐字按节奏朗读歌词。

6、指导学生用啦模唱歌曲。

7、学唱歌曲。

指导学生唱好每个乐句的情绪。

8、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9页的活动。

9、指导学生按游戏中提供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10、指导学生把刚才的练习综合起来展示表演。

11、师生共同评议。

三、小结。

指导学生谈一谈学后感。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聪明的小精灵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受《可爱的蓝精灵》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能够富有感情得唱歌《小燕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可爱的蓝精灵》,《小燕子》,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

聆听《可爱的蓝精灵》。

教学重难点:

听赏歌曲《可爱的蓝精灵》,使学生感受不同的情绪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听赏《可爱的蓝精灵》。

1、教师: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群爱唱歌、爱跳舞的小精灵,它们就是蓝精灵。

创设情景导入。

2、听歌曲《可爱的蓝精灵》的录音,初步感受其活泼、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

3、再次聆听音乐,理解歌曲的意境。

教师:

这首歌是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歌,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动画片的片段,边看边欣赏歌曲。

4、教师:

你们喜欢蓝精灵吗?

为什么?

5、学生结合歌词和故事情节回答(因为蓝精灵善良、勇敢、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6、学生随着录音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哼唱旋律。

7、教师: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快乐的小精灵,让我们扮演成可爱的蓝精灵,随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8、学生随歌录音边唱边自由表演。

二、学唱《小燕子》。

9、学唱歌曲《小燕子》

教师:

同学们,你们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把可爱的小燕子都引来了,听!

它也唱起了动听的歌。

10、初听歌曲《小燕子》,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情绪。

教师:

小燕子的歌声是怎样的?

11、复听歌曲。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做拍手、跺脚、捻指等动作,体会三拍子的韵律。

12、学生用la模唱歌曲旋律。

13、教师范唱。

使学生再一次整体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

14、学生用甜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15、学生轻声跟琴唱歌词。

16、教师:

你们用优美的歌声唱出了对小燕子的爱,再演唱“除害虫,保庄稼”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跳跃)?

指导学生用优美连贯——活泼跳跃——优美连贯的方法进行演唱。

17、用简单的肢体律动再次巩固歌曲。

18、小组合作,演绎歌曲。

引导学生结合书中插图的提示展开讨论,分组创编歌曲的丰富形象。

19、各组表演创编的表现形式(律动、演唱形式、自动伴奏)师生共同评议。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野蜂飞舞》。

2、音乐活动“萤火虫”。

教学目标:

聆听《野蜂飞舞》,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学生伴奏。

2、用肢体语言和声音模仿自己通过音乐所感受的动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教师伴奏并指导学生复习歌曲《小燕子》。

听歌曲《小燕子》,教师带领学生作律动,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音乐活动“萤火虫”。

1、初听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2、复听歌曲,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欢快自豪的音乐情绪。

a)教师精神饱满的范唱,使学生再次体会歌曲的形象。

b)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40页的活动。

c)指导学生按游戏中提供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d)指导学生把刚才的练习综合起来展示表演。

e)师生共同评议。

三、小结。

指导学生谈一谈学后感。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国徽、首都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听赏《雪莲献给北京》。

2、听赏《我爱北京天安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聆听《雪莲献给北京》,感受作品优美抒情的旋律以及浓郁的藏族音乐风格,准确体会作品情绪。

2、聆听《我爱北京天安门》,体会音乐欢快的节奏以及木琴演奏出的清脆明亮的音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聆听《雪莲献给北京》,感受作品优美抒情的旋律以及藏族音乐的风格。

2、聆听《我爱北京天安门》,感受木琴特有的音色,能够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听赏《雪莲献北京》。

1、教师: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跳支《藏族》舞。

创设藏族人民生活情景并导入。

2、听歌曲《雪莲献北京》的录音,初步感受其热情、欢快、音乐情绪。

3、再次聆听音乐,理解歌曲的意境。

教师:

这首歌是藏族人民为了表达向往北京、热爱领袖的深厚感情。

4、教师:

你们喜欢藏族人民吗?

为什么?

5、学生结合歌词和故事情节回答(因为藏族人民善良、勇敢、热爱祖国、热爱领袖……)。

6、学生随着录音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来哼唱旋律。

7、教师: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是热爱祖国的好孩子,让我们扮演成可爱的藏族人民,随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8、学生随歌录音边唱边自由表演。

二、听赏《我爱北京天安门》。

9、教师:

用木琴演奏《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师:

大家说这首曲子好不好听?

10、听歌曲《我爱北京天按门》,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情绪。

教师: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11、复听歌曲。

教师引导发学生书仪说一说《雪莲献北京》和《我爱北京天安门》这两首作品不同的情绪特点。

12、再听乐曲老师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13、学生为乐曲半奏。

使学生再一次整体感受歌曲所表现的藏族人民热爱祖国、向往北京天安门心情。

14、学生用甜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15、学生轻声跟琴唱歌词。

16、教师:

你们用优美的歌声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情。

17、学生按教唱、听唱、接唱、小组唱、个人唱等几种形式学唱歌曲,并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

热情、欢快。

18、用简单的肢体律动再次巩固歌曲。

19、小组合作,演绎歌曲。

引导学生结合书中插图的提示展开讨论,分组创编歌曲的丰富形象。

20、各组表演创编的表现形式(律动、演唱形式、自动伴奏)师生共同评议。

三、小结。

指导学生谈一谈学后感。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小朋友,爱祖国》。

2、唱歌《祖国祖国美丽》。

教学目标:

1、聆听《小朋友,爱祖国》,体会2/4拍的节奏特点,并随音乐进行律动。

2、认识音符唱名sol、la,掌握其唱名及音高位置。

教学重难点:

能够以崇敬的心情演唱《祖国祖国美丽》,感受作品中蕴涵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

一、听赏《小朋友,爱祖国》。

1、听《小朋友,爱祖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

2、复听歌曲,师生共同讨论听歌曲后的感受。

3、再听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游戏。

a)教师精神饱满的范唱,使学生再次体会歌曲的形象。

b)指导学生以清晰的吐字朗读歌词。

c)再次指导学生以清晰的吐字按节奏朗读歌词。

二、学唱《祖国祖国美丽》

1、听歌曲范唱。

2、复听歌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3、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4、再听歌曲学生随着音乐击拍、踏步,感受进行曲式的风格小结。

5、指导学生以清晰的吐字朗读歌词。

6、各组表演创编的表现形式(律动、演唱形式、自动伴奏)师生共同评议。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祖国花园歌儿多”。

教学目的:

能够通过“祖国花园歌儿多”,表达生活在祖国怀抱里幸福愉快的心情,得到音乐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难点: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完整准确的表现音乐作品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五星红旗》。

2、学生演唱下课准备的表现热爱祖国的歌曲如《娃哈哈》。

3、学生自由结组对歌曲进行创编表演(准备各种乐器、服饰)。

4、表演后,并谈谈心中感受。

5、复听歌曲,使学生边听边体验歌曲的节拍特点,进一步加深对歌曲情绪的理解。

a)教师精神饱满的范唱,使学生再次体会歌曲的形象。

b)教师弹琴,师生完整演唱。

指导学生以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

c)指导学生用按固定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学唱歌曲。

指导学生唱好每个乐句的情绪。

6、歌表演。

a)放歌曲伴奏,教师表演藏族舞蹈。

b)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授。

c)教师指导学生随音乐表演。

7、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展示,使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表演。

8、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

9、师生共同评议。

10、小结。

指导学生谈一谈学后感。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金色的秋天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