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阅读牵挂等八篇答案综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3293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 阅读牵挂等八篇答案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 阅读牵挂等八篇答案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 阅读牵挂等八篇答案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二 阅读牵挂等八篇答案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二 阅读牵挂等八篇答案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 阅读牵挂等八篇答案综述.docx

《二 阅读牵挂等八篇答案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 阅读牵挂等八篇答案综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 阅读牵挂等八篇答案综述.docx

二阅读牵挂等八篇答案综述

班级:

姓名: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0分)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

“爸,什么事?

”老王连忙问:

“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

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

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

“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

“知道了,知道了。

”说完就放下电话。

||

||老王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

“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

”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的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打了一个大喷嚏。

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已经感冒了吧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

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愣。

1、给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分)

急忙——()到达——()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分)

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

A、拉B、牵涉C、挂念

4、短文已用“||”分成三段,第一段主要写的是:

5、给短文加一个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填序号)(1分)

A、母亲的电话B、父亲的唠叨C、牵挂D、电话

6、文中表现老王和老母亲说话时共同特点的一个词语是。

(1分)

7“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

”含义是什么?

(2分)

二、课内阅读。

(6分)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织,织,织,织呀!

织,织,织,织呀!

”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分)

2.在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相近的词语。

(1分)

融洽(      )      特别(      )

3.上文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2分

4.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人家又会是怎样的一道风景线?

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2分)

◆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雨珠往下滴。

(扩句)

  (                 )雨珠(                   )往下滴。

 2、 沉睡一年的花儿忽然打了苞。

(缩句)

    

   3、花生的外表不太好看。

花生的用处很多。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合成一句)

     

 ◆修改病句。

 

(1) 山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

        

(2) 李婷唱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声。

班级:

姓名:

三、课外阅读。

(8分)        

   

一群大雁要飞到暖和(héhuo)的地方去过冬。

他们整齐的队形像写在天上的“人”字。

有一天,一只年轻的大雁突然离开队伍,自己飞走了,他一边飞一边想:

我为什么要排着队呢?

多不自由啊!

他飞呀飞呀。

渐渐地,他感到吃力了,身体越来越重(zhònɡ chóɡ)了,这时,他才后悔不该离开集体。

正在这时,一只年长(chánɡ  zhǎnɡ)的大雁飞来接它。

他奇怪地问:

“为什么离开了队伍就飞不动呢?

年长的大雁和蔼可亲地告诉他  大家排队飞行  把周围空气扇(shànshān)动起一股向上和向前的气流  借着这股气流   每只大雁飞起来都省一点力  你离开了队伍 没法利用气流帮忙  所以很快就累了

年轻的大雁明白了,他跟在年长的大雁后面,去追赶队伍。

⒈在文前的横线上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1分)

⒉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1分)

⒊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分)

⒋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分)

后悔(    )    和蔼(    )  暖和(    )

⒌年轻的大雁离开队伍飞不动了,他向年长的大雁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1分)

⒍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分)

   四、课外阅读(15)     

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

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节。

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

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

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

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

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

他感到很快乐。

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

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

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

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

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

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

“”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

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

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

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到别人面前。

1.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写在最后以自然的横线上。

(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分)

悄无声息:

体无完肤:

3.在第6段中,结合上下文猜猜西家的主人会怎么说,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2分)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4、5、自然段的意思。

(4分)

5.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从这2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分)

6.举例子,写出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3分)

 

班级:

姓名:

五、课外阅读。

(15分)

天空因尘埃而蔚蓝

一束阳光照进教室,教光学的老师指着那束阳光问我们:

“阳光中有什么?

阳光是透明的,阳光中会有什么呢?

我们说:

“什么也没有。

”“真的什么也没有吗?

你们再仔细看看。

”老师说。

于是我们全班50多位同学一个个瞪大着眼睛盯着那束阳光,我们终于发现,阳光中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飞舞。

“有尘埃!

”我们齐声回答。

“这些尘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老师问。

“污染空气。

“但你们只说对了其一,”老师说,“其实,这些尘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它能使阳光变得更柔和,使天空变得更加蔚蓝。

空中的尘埃怎么会使天空变得更加蔚蓝呢?

老师见我们一个个疑惑不解的样子,便说:

“这些小小的尘埃,有折射和反射阳光的作用,在折射和反射的过程中,使阳光不断变得柔和、舒适。

同时,这些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了较弱的蓝光,这些蓝光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吸收反射和散射着,于是,天空变得更加蔚蓝。

老师见我们已明白了尘埃的作用,突然把话题一转:

“如果把我们的心灵比作天空,那么那些飞舞的尘埃不正如我们的缺点和不足吗?

但有了缺点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博大的心胸去容纳它,用阳光般透明的心灵去照射它,我们精神的天空会变得更加纯净和蔚蓝。

“天空因尘埃而蔚蓝”,透过形形色色的尘埃,我看到了世界的美丽。

1、找出文中带“射”字的词语有:

(2分)

2、阅读短文填空。

(2分)

阳光中的尘埃既能,更能。

3、按要求写词语。

(4分)

近义词:

博大()照射()反义词:

弱()吸()

4、空中尘埃的什么作用使天空变得更加蔚蓝?

(3分)

5、本文写尘埃的作用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用“”把它画出来。

(4分)

①、划线部分中的“尘埃”是指天空中的尘埃吗?

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尘埃是什么?

六、快乐阅读(共29分)

 

(一)故乡的山溪

 今年暑假,我随爸爸回到山东老家。

家乡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崭新的瓦房,清脆的蝉鸣……一下就让我陶醉了,但更使我陶醉的是村东的山溪。

 一天清晨,我闹着要爸爸带我去找山溪的源头。

走到一座山前,爸爸说:

“源头在山的那一边。

”我是无力爬上那座山峰的,只好跟着爸爸往回走。

我渴极了,蹲在溪边,捧一捧溪水,一饮而尽。

好凉爽的水啊,喝一口全身清凉;好清澈的水啊,蓝天、白云、野花、蝴蝶,都清晰地映在水中。

 山溪给了我欢乐。

我和村里的小伙伴经常到山溪里捉鱼摸虾,这里的鱼虾可真肥。

只一小会儿,小伙伴们就摸了不少,可我连个鱼鳞虾皮也没有摸到。

小伙伴告诉我,摸的时候不能着急,动作轻轻的,要不,鱼虾就会被惊跑的。

我照着做了,果然摸到一只好肥大的虾。

小伙伴们瞅着我笑,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好多天不下雨,田里的小苗儿卷起了叶子。

村里的孩子们就引山溪的水,主动浇一位军属老伯伯的田。

溪水潺潺地、潺潺地流着,浸透了田块。

多么听话、多么无私的山溪啊。

顿时,我觉得家乡这些天真无邪的小伙伴不就像那正在流淌的山溪吗?

 开学前,我不得不告别山溪。

故乡的山溪啊,一直在我心中流淌……

 1.写出反义词:

(4分)

 崭新(   )    陶醉(   )    清晰(   )    经常(   )

 凉爽(   )    清澈(   )    肥大(   )    无私(   )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2分)

 

(1)一口气就喝完了。

形容喝得十分爽快。

  (       )

 

(2)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       )

 3.仔细阅读文章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3分)

 (    )的蝉鸣     (     )的瓦房     (     )的山溪

 4.概括文章第2、3自然段的段意。

(2分)

 第2自然段的段意是                                                    

第3自然段的段意是                                                      

5.请找出第4自然段同时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划上“   ”,再完成练习(3分):

(1)这句话把    比作      ;

(2)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和感叹句:

陈述句:

              

感叹句:

           

6.作者写故乡的山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               

我家的院子不算大,可是我很喜欢它。

 小院子一年四季的景色,给了我美的熏陶。

春天,院子里的柳树最先吐出绿芽儿,柔柔的柳枝低垂着,春风拂来,轻轻飘动。

夏天,最好的是院子中间的葫芦架。

葫芦晚上开花,挺白挺白的,像星星,在一大片绿叶上缀着,远看,好象掉下来一块天。

秋天,先是金黄的玉米进了家,接着是雪白的棉花,鲜红的辣椒……把小院打扮得好看极了。

冬天,我盼望下雪,好堆雪人。

还可以像鲁迅先生写的那样,扫出一块地来逮鸟。

可是我们从来不把鸟弄死,真的。

妈妈说过:

“它也一是个小生命呢,它妈妈也到处找它哩。

”看看、玩玩之后,我们就把鸟放了。

 早晨起来,我在牵牛花架下晨读,晶莹透亮的露珠静静地听着我的琅琅书声。

晌午,在葫芦架下,我打开收音机,听一会儿相声,学一会儿英语。

晚上,围着当教师的爸爸,听他讲文天祥、李大钊,讲黄河、长城,讲“航天飞机”、“外星人”,讲我国的二十年改革开放……下雨天,妈妈教我折纸船儿,我喜欢在院子里挖一条小河,让纸船漂出小院儿,漂向我神往的地方。

星期天,我喜欢从浓荫深处的水井里提来一桶桶清水,让妈妈教我洗衣服;或者学习养花种草,还要和它们说上一会儿悄悄话儿。

真的,小院是我学习知识的乐园,使我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

妈妈说小院就像个大摇篮一天天把你摇大了 她说得多好啊 我爱我家的小院

 1.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标点。

(2分)

 2.用“      ”分别划出第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2分)

 3.把短文分成三段,在每段末尾处划上“‖”。

(2分)

 4.填空。

(5分)

(1)第二自然段中写小院秋天景美,是通过写(   )景象来反映的,着重抓住景物的(    )特点在写。

(1分)

(2)第三自然段写小院是我学习的乐园,是通过写(           )来反映的。

(1分)

(3)文中划“     ”的部分中的“摇大了”有两层意思:

一是                   ;二是                                         。

(2分)

(4)从表达思想感情的角度考虑,给文章加个题目。

(1分)

 5.这篇短文中提到了文天祥、李大钊、黄河、长城……你都知道吗?

选一两个说说吧。

(2分)                                                                      

                                                             

(七)美丽的秋天

秋,是四季最凉爽的季节,也是个如诗如画、多姿多彩的季节。

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红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走进田野,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轻吻着大地。

农民们手挥镰刀,将一株株稻穗割下来,虽然忙得汗流浃背,却仍面带笑容。

走过了田野,踏进晒谷场,放眼望去,堆积如山的谷子呈现在眼前,这都是农民辛劳的成果。

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走到郊外,悦耳的鸟鸣,正此起彼落地传来,抬头一看,天空中,飘着三三两两的白云,深吸一口,淡淡的花香,已隐隐传来。

夜晚来临时,树木、草丛里,虫儿的音乐会开始了。

青蛙大声高唱着,仿佛它是一位歌王,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间穿梭着。

秋天,是个诗情画意的季节,它带给人们收获的喜悦,以及一段美好的时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呈现()辛劳()喜悦()

2、用“”线和“”线分别画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3、作者选取了哪些植物、动物来描绘秋天的美丽的景色?

植物:

动物:

4、抄写出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5.解释下列词语。

(1)悦耳:

(2)此起彼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情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将第二自然段分为三层,并写出每层的层意。

 7.根据文章意思填空。

  本文是围绕____和____这个中心来描写秋天,____秋天的,表达了作者____之情。

班级:

姓名: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0分)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

“爸,什么事?

”老王连忙问:

“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

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

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

“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

“知道了,知道了。

”说完就放下电话。

||

||老王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

“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

”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的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打了一个大喷嚏。

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已经感冒了吧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

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愣。

1、给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分)

急忙——(赶紧)到达——(抵达)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分)

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C)

A、拉B、牵涉C、挂念

4、短文已用“||”分成三段,第一段主要写的是:

5、给短文加一个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C)。

(填序号)(1分)

A、母亲的电话B、父亲的唠叨C、牵挂D、电话

6、文中表现老王和老母亲说话时共同特点的一个词语是絮絮叨叨。

(1分)

7“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

”含义是什么?

(2分)

答:

含义是:

每一个做父母的首先想到的是对自己孩子的温情,却忘了对自己父母的关心和问候。

二、课内阅读。

(6分)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织,织,织,织呀!

织,织,织,织呀!

”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 )什么季节,( 都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分)

2.在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相近的词语。

(1分)

融洽(   和谐   )      特别(  独特    )

3.上文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2分

院落晚餐蟋蟀催眠曲

4.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人家又会是怎样的一道风景线?

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2分)

 

班级:

姓名:

三、课外阅读。

(8分)        

   

一群大雁要飞到暖和(héhuo)的地方去过冬。

他们整齐的队形像写在天上的“人”字。

有一天,一只年轻的大雁突然离开队伍,自己飞走了,他一边飞一边想:

我为什么要排着队呢?

多不自由啊!

他飞呀飞呀。

渐渐地,他感到吃力了,身体越来越重(zhònɡ chóɡ)了,这时,他才后悔不该离开集体。

正在这时,一只年长(chánɡ  zhǎnɡ)的大雁飞来接它。

他奇怪地问:

“为什么离开了队伍就飞不动呢?

年长的大雁和蔼可亲地告诉他  大家排队飞行  把周围空气扇(shànshān)动起一股向上和向前的气流  借着这股气流   每只大雁飞起来都省一点力  你离开了队伍 没法利用气流帮忙  所以很快就累了

年轻的大雁明白了,他跟在年长的大雁后面,去追赶队伍。

⒈在文前的横线上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1分)离群的大雁

⒉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1分)

⒊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分)

⒋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分)

后悔( 懊悔 )    和蔼( 和气 )  暖和( 温暖)

⒌年轻的大雁离开队伍飞不动了,他向年长的大雁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1分)

“为什么离开了队伍就飞不动呢?

⒍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分)

读了短文你明白了:

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要自以为是,不能离开集体,离开了集体就会失败.

   四、课外阅读(15)     

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

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节。

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

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

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

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

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

他感到很快乐。

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

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

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

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

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

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

“”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

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

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

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奉献到别人面前。

1.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写在最后以自然的横线上。

(2分)奉献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分)

悄无声息:

没有任何动静。

体无完肤:

形容全身没有一点完好的地方,这里指树枝被大风吹断了。

3.在第6段中,结合上下文猜猜西家的主人会怎么说,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2分)

等着,我给你家送些过来。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4、5、自然段的意思。

(4分)

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时,也将从东家伸过来的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

第5自然段的意思|两家相互送果子。

5.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从这2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分)邻居之间应和睦相处

6.举例子,写出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3分)

团结合作双赢,互助互爱双收!

是那些有爱心豁达之人和智者善于做到的,他们因此事业之树长青,生命之花溢彩!

班级:

姓名:

五、课外阅读。

(15分)

天空因尘埃而蔚蓝

一束阳光照进教室,教光学的老师指着那束阳光问我们:

“阳光中有什么?

阳光是透明的,阳光中会有什么呢?

我们说:

“什么也没有。

”“真的什么也没有吗?

你们再仔细看看。

”老师说。

于是我们全班50多位同学一个个瞪大着眼睛盯着那束阳光,我们终于发现,阳光中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飞舞。

“有尘埃!

”我们齐声回答。

“这些尘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老师问。

“污染空气。

“但你们只说对了其一,”老师说,“其实,这些尘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它能使阳光变得更柔和,使天空变得更加蔚蓝。

空中的尘埃怎么会使天空变得更加蔚蓝呢?

老师见我们一个个疑惑不解的样子,便说:

“这些小小的尘埃,有折射和反射阳光的作用,在折射和反射的过程中,使阳光不断变得柔和、舒适。

同时,这些尘埃还有过滤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