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3160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

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小题3分,共60分)

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

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据此完

成1~3题。

1.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

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D.13时25分

2.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820千米B.1020千米

C.1220千米D.1420千米

3.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

A.年降雪量较大B.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强D.年均风力较小

解析:

第1题,南极中山站位于东五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区时比东五区快3

小时,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第2题,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经度相差很小。

纬度相差约11度。

同一经线上,每个

纬度差的水平距离约111km。

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第3题,昆仑站与中山站相

比,纬度更高,更靠近高气压中心,接近下沉气流区,风速较小,且深居内陆,降

水少。

昆仑站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较中山站低,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

答案:

1.C 2.C 3.D

(2011年广东茂名)读下图,回答4~5题。

4.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5.下列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A.从乙引水到丙B.从丁引水到乙

C.从戊引水到甲D.从丁引水到戊

解析:

第4题,瀑布形成在河谷地区,有陡崖的地点,只有乙地符合。

考查等高线的判断,基本地形要能正确认识。

第5题,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条件是由高处到低处,甲处海拔800米以上,乙处600米以上,丙处1100米,丁处300米,戊处300~200米之间。

只有丁处高于戊处,可行。

考查常识性问题,从图中可判断。

答案:

4.B 5.D

(2011年浙江文综)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6~7题。

IPF

6.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解析:

通过观测可知的有溪谷的坡度、溪流的水深和流速、堆积物粒径大小等。

而溪谷的蒸发量及台风降雨量在台风过后的实习中无法得知。

答案:

D

7.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B.甲、丙

C.乙、丁D.乙、戊

解析:

由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丙两地位于溪谷(山谷),乙、丁、戊三地位于山脊。

答案:

B

(2011年江苏单科)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

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亚热带低山、丘陵,有可能会有茶园分布,故C项正确。

①地附近河流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④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④地为瀑布上游,不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故A、B、D三项错误。

答案:

C

9.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

A.450米B.500米

C.550米D.600米

解析:

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定该考察路线最低点为右下角居民点(100~200米),最高点为④处附近(500~600米),计算可知高差为300~500米。

故A项正确。

答案:

A

右图中,M、N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45°N纬线圈的交点,OE⊥MN并交于P

点,据此完成10~12题。

10.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时

B.2时

C.13时

D.14时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正午12时的经线为105°E,所以北京时间为13时。

答案:

C

11.当OP最长时,该日是(  )

A.3月21日B.6月22日

C.9月23日D.12月22日

解析:

OP最长即北半球白昼最长,只有6月22日时才是。

答案:

B

12.当OP最短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日在北京看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B.非洲大陆上的动物向南迁徙

C.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达一年中最高值

D.南极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5°

解析:

OP最短即全球昼夜平分,由此可得答案。

答案:

A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

界点设为N,下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

A.47°B.23.5°

C.94°D.66.5°

解析:

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点即晨线和昏线相接点。

一年中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最

低纬度为极圈(66.5°),最高纬度为极点(90°),其差值约为23.5°,故选B。

答案:

B

14.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①

解析:

M为晨昏线与北半球某纬线的切点,若为正午,则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刚好出现极夜现象。

该时间段应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故选D。

答案:

D

下图是某地夏至日全天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图。

据此回答15~16题。

15.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78°17′N,120°EB.66°34′N,120°E

C.78°17′N,116°ED.23°26′N,116°E

16.当天,该地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分别是(  )

A.正北升起,正南落下B.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C.正北升起,正北落下D.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解析:

第15题,当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12时,太阳直射120°E23°26′N,正好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为66°34′N,该地太阳最低是11°43′,根据太阳高度逐渐递减的规律,该地纬度与66°34′N相差11°43′,且纬度高,即66°34′+11°43′=78°17′,因此选择A。

本题难度较大,要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16题,该日出现极昼现象,正午时刻太阳位于正南,0时位于正北,太阳高度最低,也就是升起的方位和落下的方位。

考查太阳的方位,空间想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答案:

15.A 16.C

下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

读图后完成17~18

题。

17.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10°N,0°B.20°N,0°

C.20°N,180°D.10°N,180°

18.B点正北333千米处的某点,该日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是(  )

A.3°~37°B.3°~30°

C.16°~37°D.16°~42°

解析:

第17题,全球是同一日期,180°经线既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又是零时经线,太阳直射的是0°经线,曲线ABC是晨昏线,与70°N相切,且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它互余,故太阳直射20°N。

因此选择B项。

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

第18题,B点正北处333千米,纬度相差1度是111千米,某点纬度为73°N,太阳高度最高时为正午,最低为0时,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最高为37°,太阳高度最低时与70°N相差3度,70°N太阳高度为零,73°N为3度,选择A项。

考查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答案:

17.B 18.A

(2011年江苏单科)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下题。

  时间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9∶00

23∶00

8∶58

23∶02

7∶19

18∶41

7∶20

18∶40

5∶40

18∶48

5∶39

18∶49

19.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①③D.③①②

解析:

按当日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出①②③地的昼长分别是14小时、11小时22

分、13小时8分,并且昼长与12小时差值越大纬度越高,据此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20.(2011年山东基本能力)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江山如画,景象万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风向因素决定小麦的成熟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起潮落与月球密切相关

C.“月下檐西,日出篱东”,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绕地球运动周期相同

D.“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南坡暖北坡寒是世界各地都存在的现象

解析:

南风促进了小麦的成熟而不是“决定”,A项错误;月球的引力与潮起潮落密切相关,B项正确;天体(日月星辰)绕地球运动周期并不相同,C项错误;南半球北坡暖南坡寒,D项错误。

答案:

B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0分)(2011年上海黄浦模拟)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图示日期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日前后,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O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

(3)A地经度是________,该日A地的夜长约________小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

(5)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________。

解析:

从经纬线的分布来看,本区域为南半球局部示意图,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则表示O点和70°S纬线切点地方时为0时,A经线为180°,70°S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出现的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B是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由上题可知O点地方时为0时;图中的经度差为30度,A点日落,此时地方时为20时,根据夜长公式可以判断为8小时;太阳直射的经度由A点180度经线为20时,计算得出12时的经度为60°E,直射纬度由晨昏线和70°S相切,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纬度为20°S;A地为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直射该纬度,为90度,最小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43°08′,一年中相差46°52′。

答案:

(1)冬至(12月22日) 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 

(2)6 0 (3)180° 8 (4)60°E 20°S (5)46°52′

22.(10分)(2010年课标全国卷)(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

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解析:

(1)由题干信息知,雪期是指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

可理解为当地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

读图中经纬度,结合轮廓特点可知图示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

图中等雪期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增,且在中部地区向北凸出。

凸高为低,说明中部雪期较东西两侧短,即中部地区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

联系影响气温的因素,回忆气温高低与地形地势的关系,按题干要求组织答案即可。

(2)看清图右下角的图例,结合甲、乙两地的雪期和降雪量线的数值,不难得出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

雪期长短主要由气温决定,降雪量主要受水汽多少影响。

联系甲、乙两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找到差异的原因。

答案:

(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

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

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

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

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23.(10分)(2011年盐城调研)读图(图1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在图1中作(标)出:

①用字母P标出太阳直射点位置;

②用虚线表示南北回归线;

③用虚线表示南北极圈。

(2)根据图1,在图2中画出:

①晨昏线;

②用斜线标出夜半球。

(3)根据图1,回答①~③题。

①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时全球有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1/2的地区与北京就处于同一日期。

解析:

(1)题,寻找太阳直射点的方法是:

将太阳光线延长,经过地球中心的那一条线就是太阳直射的光线,该线与地球的交点即是太阳的直射点。

在此基础上,再画出南北回归线,画出晨昏线,根据晨昏线再画出南北极圈。

(2)题,先通过地球自转的方向,确定该半球为北半球,再由图可确定出135°E为正午12时,那么,45°E和135°W两条经线同赤道的交点,即为晨昏线同赤道的交点,又由于北极地区要出现极昼,这样就可以画出晨昏线。

第(3)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的特点是北半球昼长夜短,而南半球则昼短夜长。

计算新的一天的范围,只要计算出东十二区的时间是几点,新的一天就是几个小时,如本题,由前面可知,135°E为12时,那么,东十二区的区时为15时,即同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的范围是15个时区,大于1/2的地区。

答案:

(1)

(2)答案见下图。

(3)①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赤道上昼夜等长

③大于

24.(1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新网2008年9月25日电 北京时间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点火第12秒时,火箭向东稍偏南的方向实施程序拐弯。

此时,火箭距地面高度为211千米。

据专家介绍,飞船升空后,进入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约347千米的椭圆轨道。

(1)“神舟”七号升空时,地球位于公轨轨道的位置是(  )

(2)假若纽约某记者准备到酒泉(约98°E)现场报道发射情况,从纽约乘飞机到酒泉需10个小时,该记者应乘坐哪一航班(当地区时)的飞机比较合适(  )

A.9月24日23时10分

B.9月25日23时10分

C.9月24日20时10分

D.9月25日20时10分

(3)“神舟”七号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北京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

C.伦敦正是阳光灿烂的清晨

D.此后悉尼白昼将逐渐变长

(4)点火第12秒时,火箭向东稍偏南方向实施程序拐弯,目的是(  )

A.有利于地面跟踪观测

B.借助地球自转速度,减少发射所需能量

C.离发射目的地近

D.地球引力太大

(5)飞船升空后,进入一个椭圆形轨道,其公转情况为(  )

A.近地点公转线速度慢

B.近地点公转角速度慢

C.远地点公转线速度慢

D.远地点公转角速度快

(6)“神舟”七号绕地飞行一周需90分钟,当上海某天文爱好者再次看到太阳位于同一位置时,飞船绕地球转了________圈。

解析:

(1)题,“神舟”七号升空是9月25日,应是秋分刚过,结合地球公转可知应位于D处。

(2)题,时差计算即可,需注意应提前一段时间,因为从机场到发射基地也会耗时。

第(3)题,秋分刚过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南半球昼渐长;此时伦敦是中午。

第(4)题,目的是借助地球自转速度,节省燃料。

第(5)题,结合地球在近日点、远日点时公轨速度规律进行分析。

第(6)题,天文爱好者再次看到太阳位于同一位置时的(为一个太阳日)时间间隔为24小时,飞船绕地16圈。

答案:

(1)D 

(2)C (3)D (4)B (5)C (6)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