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专题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18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5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专题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汉语专题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汉语专题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汉语专题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汉语专题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专题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

《汉语专题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专题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专题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docx

汉语专题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

汉语专题

(二)

《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复习指导  

汉语专题

(二)《古汉代语知识教程》(以下简称《古汉代语知识教程》)的

学习即将结束了,这里主要谈谈期末复习的问题。

  

一。

考试的特点与复习的要求  

谈期末复习,首先要谈考试。

《古汉代语知识教程》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的形式,这是与以往《古代汉语》考试不同的地方。

考试闭卷与开卷,对复习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闭卷考试,题目一般比较直白,在教材中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闭卷考试要求熟记知识点,只要把知识点背下来,就可以通过考试。

而开卷考试,虽然有些题目的答案也在教材中,但题目不那么直白,会变换不同角度来提问。

这样考试,要求我们学习和复习时要扎扎实实地透彻理解和熟练掌

握教材的内容。

 

什么叫扎扎实实?

所谓扎扎实实就是学习教材时不要一目十行,而是要逐字逐句地学习。

尤其要注意重要的知识点和各种例证。

比如音韵部分“反切的系联”中讲到了反切系联的方法,我们不能仅仅知道“反切的原理是:

把反切上字的声母跟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结合,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它的前提是:

反切上字跟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跟被切字相同。

”对教材中讲到的“被切字是零声母时,反切上字必须是零声母字,但是介音不一定跟被切字一致,被切字的介音还要凭切下字来决定。

”等问题也要掌握,否则你就无法运用反切的原理来拼出字音。

再比如例证。

如果要求解释“近臣谏,远臣谤。

”中“谤”的意思,回答不出来就说明学习不扎实,因为答案就在教材159页上。

 

什么叫透彻理解?

所谓透彻理解,就是能够从各个角度理解教材所讲授的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比如,教材文字部分2、2、1说;金文字体与甲骨文有很多不同:

第一,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

第二,从笔势上看,由于金文是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至是充实的团块,而甲骨文是刀刻,一般将圆形改为方形,团块则只勾勒轮廓。

第三,金文与甲骨文一样,形体不规范。

同一个字,往往有多个形体。

第四,与甲骨文比,金文的书写款式比较规整,或正或反、或斜或倒的情况比起甲骨文来少得多了。

金文早晚期的形体也不尽一致。

晚期金文有的已经接近篆文。

“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一些美术字体,一是故意将笔划拉长,甚或作曲折宛转之势。

这种曲折宛转不是按物体的形态“随体诘诎”,增强形象性,而是故作姿态。

”“二是在字形之外,加画鸟虫之类的装饰品。

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东方和南方的国家。

”这段话看似说的是“金文字体与甲骨文有很多不同”,但同时也是讲金文的特点。

如果直接问“金文字体与甲骨文有什么不同?

”当然好回答,直接抄下来就可以了。

但如果问“金文字体的特点是什么?

”就要动一些脑筋。

并且除了这四点以外,还要答上“早晚期的形体不尽一致。

晚期金文有的已经接近篆文。

”“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一些美术字体。

”再比如这段话中说的:

金文中出现一些美术字体“故意将笔划拉长,甚或作曲折宛转之势。

这种曲折宛转不是按物体的形态“随体诘诎”,增强形象性,而是故作姿态。

”这句话说的是这类美术字的一个特点,但如果问:

“金文中出现一些美术字体和象形字有什么区别?

”那么至少应该知道“金文中美术字体的曲折宛转不是按物体的形态“随体诘诎”,而是故作姿态。

象形字是按物体的形态“随体诘诎。

”这样学习教材就是我们所说的“透彻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什么叫“熟练掌握”?

最起码的要求是知道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

比如看到“金文字体与甲骨文有什么不同”这道题目,你就应该知道它在教材的第几章第几节。

当然,这也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学习教材时做好笔记,把重要的名词概念以及重要问题做个索引就行了。

 

由于对古代汉语比较生疏,很多同学在开学之初就担心考试过不了关。

其实,只要认真、扎实地学好教材,透彻理解和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至少要熟悉教材所讲授的知识点的位置),顺利通过考试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因为试卷的题目以教材的内容为主,约占分数的%80,课外内容约占分数的%20。

 

从考试目的来说,试卷中约%80的题目考察的是学习教材的情况,约%20的题目考察的是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情况。

这部分题目主要考古文的标点和翻译,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这方面的练习(不少10篇短文)。

做练习的目的是发现自己常犯(或容易犯)的错误,找出原因,提醒自己注意。

 

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就能够比较好地做好古文的标点和翻译。

总之,只要认真学好《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就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二、《古代汉语知识教程》知识要点的提示与练习

为了帮助大家搞好期末复习,我们将《古代汉语知识教程》的知识要点作一简单的提示,同时提出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简答题)和一些词语方面的练习题。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练习题与平时的作业虽然有重复,但互补的为多(不论题目形式还是内容),如果忽略了平时作业上的题目,那是一个极大的疏漏。

简答题的答案参见教材,练习题的答案附在全书之后。

如有疏漏和错误,以教材为准。

  

第一部分文字

文字部分一共五章,讲述汉字的性质、产生、字形结构及发展演变的基本知识,主要注意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同时注意理解和掌握教材所举的例证。

  

简答题:

第一章汉字的产生

1.什么是文字?

 

2.什么是结绳?

什么是契刻?

什么是八卦?

它们和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文字画?

文字画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说文字画还不是文字?

 

4.什么是图画文字?

图画文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

5.为什么说大汶口期的陶器刻划符号是文字了?

 

6.文字的产生和逐步成熟与社会历史的进程是什么关系?

  

7.为什么说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是很成熟的汉字体系?

 

8.如何判断一种文字的性质?

9.为什么说文字体系没有高级阶段与低级阶段之分,没有优劣之分?

10.为什么汉字没有演变成拼音文字?

能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

11.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

  

12.教材所说的“汉字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13.为什么说要想抛弃汉字的表意体系,用表音文字去取代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行不通的?

第二章汉字的字体演变

1.秦书八体的名称和各体的含义是什么?

  

2.秦书八体是如何分类的?

 

3.大篆的名称始见于哪里?

 

4.什么是籀文?

籀文和大篆是什么关系?

  

5.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经历了那些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6.为什么说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7.什么是楷书?

什么是草书?

什么是行书?

8.什么是甲骨文?

什么是甲骨卜辞?

王懿荣和甲骨学有什么关系?

  

9.每一片完整的卜辞记载的内容有哪几个方面,各方面的名称是什么?

  

10.卜辞记录的行款主要有哪些?

 

11.从字的形体上看,甲骨文主要有哪些特点?

 

12.甲骨文分几个时期?

  

13.研究甲骨文的重要著作有哪些?

  

14.什么是金文?

什么是钟鼎文?

  

15.最早搜集研究金文的著作是什么?

  

16.金文字体有什么特点?

17.金文字体与甲骨文有什么不同?

 

18.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的美术字体有什么特点?

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区的国家?

  

19.什么是秦系文字?

其特点是什么?

20.什么是石鼓文?

  

21.石鼓文、小篆与西周金文有什么关系?

 

22.为什么说小篆不是李斯创造的?

李斯对文字所作的整理主要有哪些?

23.六国文字有什么特点?

  

24.什么是隶书?

隶书是如何产生的?

25.古隶和今隶有什么区别?

  

26.隶书对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7.“隶定”和“隶变”有什么不同?

 

28.什么是草书?

广义草书和狭义草书的概念有什么区别?

29.说明楷书和今隶的异同。

 

30.行书是怎样产生的?

行书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汉字的字形结构  

1.什么是六书?

  

2.说明汉儒对六书的说明的异同?

 

3.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质疑的根据是什么?

他提出了什么理论?

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4.唐兰为什么提出“三书说”?

 

5.说明唐兰、陈梦家、刘又辛的三书说的异同。

6.什么是象形字?

其特点是什么?

7.如何分析象形字?

(注意掌握教材分析的象形字)  

8.什么是指事字?

其特点是什么?

与象形字、会意字有什么不同?

 

9.什么是会意字?

会意字有哪些类型,特点是什么?

  

10.如何判断会意字?

 

11.什么是形声字?

其特点是什么?

12.形声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13.如何认识声旁的表意作用?

第四章汉字的应用和发展

1.什么是假借?

2.什么是本字?

什么是假借字?

什么是假借义?

什么是通假字?

 

3.为什么说没有本字的假借,在文字产生的早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4.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

5.从假借字被借去表示的词的数目看,假借又可以分为几类?

 

6.构成假借字的条件是什么?

  

7.假借与引申有什么区别?

8.字义与词义有什么区别?

9.汉字在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分化的现象?

10.汉字的分别字主要有哪些情况?

11.什么是古今字?

古今字是怎样产生的?

  

12.汉字的简化主要有哪些方式?

 

13.为什么说汉字简化要有一定限度,不能一味简化,越简越好?

 

14.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与古今字有什么不同?

 

15.异体字构成方式有哪些?

  

第五章汉字的历史贡献

1.如何认识汉字的历史贡献?

  

2.为什么说汉字促进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稳定,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3.汉字书写为什么能成为一种艺术?

第二部分词汇  

学习要求:

词汇部分一共六章,介绍古代汉语词汇方面的一般知识,主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同时又要逐步学会运用掌握的知识分析古代汉语的词汇现象,解决阅读古书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简答题:

第六章对古汉语词汇的基本认识

1.认识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地位的特点对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意义?

2.汉语词汇的复音化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双音结构,两个语素的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大稳定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联绵词?

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4.分析联绵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5.什么是重言?

  

6.分析叠音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7.为什么叠音词在古代汉语中用得比较多?

 

8.什么是偏义复词?

 

9.偏义复词和一般并列复合词的区别是什么?

10.分析偏义复词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1.什么是“别言”?

什么是“浑言”?

  

12.通名和专名的关系有哪几种情况?

13.如何看待通名和专名?

第七章古代汉语中词汇与文字的关系

1.汉字简化之后在字和词的对应关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情况?

 

2.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表示词与字的什么关系?

  

3.异体字常见的字形结构类型有几种?

  

4.判定异体字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在判定异体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5.在对于异体字的具体处理是否可以采用两种标准?

 

6.什么是同形字?

同形字与所表示的词的关系与异体字有什么不同?

 

7.同形字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8.同形字和假借字有什么不同?

  

9.怎样判定假借字?

 

10.为什么不能把某个字简单地看作就是某个词?

  

11.什么是区别字?

为什么这里把古今字称作区别字?

 

12.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哪些类型?

 

13.区别字有什么功能?

14.什么是本原词?

什么是滋生词?

什么是借表词?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