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8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1053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8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8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8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8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8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8课.docx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8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8课.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8课.docx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18课

1种子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

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

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

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

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五、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

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

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

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

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六、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

为什么?

      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

因为“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

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

”“浅黄”、“豆绿”什么意思?

说明从颜色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

     “掺杂着荚皮和角柄”写出了从成色上看不纯,杂质多。

一些同学只追求上交的树种的数量,而不注意质量。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

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

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

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

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

为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

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1种子

饱满凝望

种子乌黑小姑娘虔诚

光泽专注

2只拣儿童多相处

教学目标:

   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要求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出示春天的画面)

   2、谁知道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

   3、出示诗“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

”齐读,猜诗意。

     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拣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

他们以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

在她62岁那一年的春天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儿去找春天的呢?

 

  二、板书课题,读中审题

    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书情况。

     因课文比较长,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3、教师相机教学生字词。

  四、围绕“行”字理思路

   1、默读课文,划出作者游览的行踪顺序

     板书:

      园门口 知春亭 玉谰堂

  五、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练习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围绕“儿童多处行”学1——4自然段。

  过渡:

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1、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儿童多”,把这些句子找出来画下来。

  2、想象着读读,想想该怎样读?

学生练习朗读。

  引导学生读:

假如你是这些孩子,沐浴在美好的春光里,你的心情怎样?

读读。

  3、指导朗读(随机出示)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

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2)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3)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4)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5)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6)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学生畅谈体会。

 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乐园,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海洋。

他们尽情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个个忙得鼻尖冒汗,却又那么欢畅活泼,不知疲倦。

他们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充满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字里行间还能体会到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

三、学习5、6自然段   

  1、春天如此让人心醉,快来读读课文。

请你找到描写春天的段落,把描写春天的句子画出来。

 出示这两段话: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体会读。

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

用一个词说说。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

  再读读。

 3、想象读。

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指名描述。

  展现海棠树图。

  小结:

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

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

  出示:

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齐读)

四、学习第7自然段

  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从这段中的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那样的喜爱儿童?

  小结:

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原来儿童多处春光美。

  板书:

  冰心奶奶 把儿童和春光怎样联系起来的。

五、比较儿童和花的特点

  1、出示第8自然段

  2、花儿和儿童都有怎样的特点?

  反复朗读,感悟相通之处:

生命力都很旺盛,让人都感到快乐。

  3、指导朗读。

谁来把这一段美美地读一读。

  儿童就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说海棠花是春光,那么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板书:

儿童是最美的春光

  引读最后一段。

朋友,春天在哪里?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

  进行句式变换。

  4、回顾全文。

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

  指名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灿烂,儿童充满朝气、富有感染力;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为冰心奶奶喜爱儿童。

所以冰心奶奶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六、拓展,运用语言

  出示(春天的图)让学生用语言描绘。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课后搜集阅读以下作品。

     作品一:

《纸船》——体现爱母亲

     作品二:

《片段》——体现爱大海

板书设计

2只拣儿童多相处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儿童多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3 钓鱼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出示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出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谁在钓?

钓到鱼了吗?

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

……)

  二、初步了解课文

  1、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

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

谁来告诉大家:

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

    (板书:

钓鱼放鱼启示)

  三、练习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

    导语:

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3、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

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

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语句:

啊!

这样大的鱼!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分角色读

   4、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

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

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

父亲做得对不对?

为什么?

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鱼”指的是什么?

(“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三、课堂小结

    填空:

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四、拓展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

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

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会有很多,我们该如何去做?

    比如:

     在家里:

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你……

     在学校:

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张以“诚实”为主题的小报。

板书设计

3钓鱼

钓、赏、放

我鲈鱼

得到教育、启示

(道德的是与非)

4爷爷的芦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自然环境的有关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课文蕴涵的感情。

   

    4.了解文章叙述顺序,了解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以芦笛为主线,展开教学。

    2.以读为主,抓住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课文蕴涵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爷爷良苦用心的爱。

  教学准备

    出示小黑板、配套音乐(海浪的声音、芦笛的声音、暴风雨的声音)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讲读课文第一段。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作者写作目的。

   2.感受第一段中描绘的美景,体会强强对爷爷小屋的向往。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体会笛声的特点。

   2.感受第一段中描绘的美景,体会强强对爷爷小屋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

出示课件:

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想听吗?

课件播放。

   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芦笛,听爷爷吹芦笛的时发出的美妙声音。

因为这芦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大家一起《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边读边想:

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作者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三、检查初读,了解学生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正音。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及揣摩到的写作目的,并读出体现写作目的的语句。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这悠扬的笛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边在文中。

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并归纳笛声的特点:

悠扬、清脆、神奇

   3、以芦笛为线索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五、学习第一次芦笛声。

   1、过度:

悠扬的芦笛声是在哪一段提到的?

   2、指名读第一段:

其他同学思考:

第一次芦笛声是强强亲耳听到的吗?

(不是,是想象的)你从哪知道的?

(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

     好玩在哪里?

谁来读一读。

     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

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光闪闪烁烁。

    ①指导朗读:

碧海蓝天,海鸥翱翔,星星闪烁,多么富有诗意的景致啊!

你能体会后,再来读一下吗?

(板书:

美丽)

    ②出示图片欣赏,自己练习,齐读。

    ③引读:

更有趣的是?

?

……

     过渡:

在美丽的大海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丛里,和最疼爱自己的爷爷一起做芦笛、吹芦笛,这样的生活多么令人?

……(羡慕、渴望、盼望着去看一看、玩一玩)强强对爷爷的小闸屋充满了(向往)。

(板书:

向往)(如果你是强强,你会怎么想?

    ④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自己的体会吗?

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指名读)

  六、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2、抄背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研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课文蕴涵的感情。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体会爷爷良苦用心的爱。

   3.了解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爷爷良苦用心的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并指名背诵第一段。

   2.揭示: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第二次,第三次芦笛声给小主人公强强带来了怎样的不同的感受呢?

  二、研读课文,深入思考:

    第二次芦笛声

   1.过渡:

让我们先来学习文中提到的第二次芦笛声。

转眼就到了苇叶葱茏的五月,强强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爷爷的小闸屋,看,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2.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

   3.集体交流。

    

(1)、出示“五月间的海水变得柔和温润。

……拂过强强的脸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