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诗鉴赏上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341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诗鉴赏上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诗鉴赏上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诗鉴赏上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诗鉴赏上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诗鉴赏上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诗鉴赏上2.docx

《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诗鉴赏上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诗鉴赏上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诗鉴赏上2.docx

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诗鉴赏上2

六年高考四年模拟试题分类:

诗鉴赏(上)2

10.(09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第

(1)-(3)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

醒。

(1)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__。

答案香山居士

解析没有任何技巧,完全是考察考生的识记能力,这也是最基本的文学常识。

(2)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答案B

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颔联告诉我们的是“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

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3)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答:

答案“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鉴赏这首诗当是长庆三年(823),诗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

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偿,心中自然快慰。

这首小诗,反映了诗人在杭州的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激动之情。

从诗的结构看,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后四句则是抒发诗人对早春气象的感受。

也许是因为诗人对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来了。

此时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大概是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的缘故吧,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

这四句通过晨光、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犬、鸟的传神刻画,在紧扣“早”字主旨的同时,又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诗歌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在这样春天气息越来越浓郁的环境下,产生的轻松愉快之感。

“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昨日饮酒甚多。

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乐事,以致诗人忘了自身的酒量,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

“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焕然一新,轻松爽快,所以说“体乍轻”。

“体乍轻”而“头仍重”,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际,当有头重脚轻、飘飘无定之感。

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又何尝不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了呢?

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致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

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

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11.(09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答: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

分析。

答:

答案

(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解析

(1)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

(2)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第一问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该字,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简要分析: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

炼字(用词巧妙),风格特色,意境。

“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炼数词,也可以炼特殊词,还可以活用词语。

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

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第一问:

“炼字”,提问方式:

某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生动)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作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

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

为什么?

3、甲诗中的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第二问:

第二问:

赏析“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表达技巧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赏析创作背景:

六十八岁的放翁,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

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

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

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

这里选了其中一首。

内容评析:

诗一开始劈空而来,气象森严。

山河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

但大好河山,陷于敌手,怎能不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

“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更含无限酸辛。

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尽?

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

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

结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

遗民苦盼,年复一年,但路远山遥,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

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

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

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

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

正如他的《示子�y》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浩气吐虹霓,壮怀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虫小技者能望及了。

他晚年退居山阴,而志气不衰,铁马冰河,时时入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在这首七绝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河”,指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岳,指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

巍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流入海。

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

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人民,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朝贵族铁蹄蹂躏之下,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

“泪尽”一词,千回万转,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企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

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

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

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叹!

后一层意思,在诗中虽未明言点破,强烈的批判精神则跃然可见。

2008年高考题

1.(08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注]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

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

(2)比喻。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

解析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

“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

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凰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

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

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那一时的�@赫,又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

陆游《入蜀记》云:

“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

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

”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

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

“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

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

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

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

陆贾《新语•慎微篇》曰:

“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2.(08福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清净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

解析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的情景。

首句说茅斋的低矮狭窄,“熟知”,是就燕子而言的。

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

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

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室内的活动:

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

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逼真的实感。

3.(08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

答案

(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解析这首五律写诗人幽居山中所见景物,表现其悠然闲适之情。

分析句中词语的表达效果,要联系词语所在诗句及整首诗的意境。

分析景与情的关系,应考虑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要注意联系诗人的个性与写作背景。

4.(08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

字�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

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

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

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中归去!

��

解析这首诗大约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到元符元年(1098)之间,诗人是时隐居黄州。

该诗从怀古开始,联想历史上的英雄借助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建立盖世功业,如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

后四句写眼前实景,写悠闲的白鹭、高飞云端的鸿雁,直抒自己对垂钓轻舟生活的羡慕。

(1)找出第三联中的传神字,即找诗眼,特别要注意其中动词的表现力。

(2)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要注意诗中意象闲适的特点。

5.(08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

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

这个想像、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解析首句“小雨丝丝欲网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面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

说雨丝如同网丝,将漫天丝雨想像成弥天大网,这还是比较平常的联想与比拟,但说雨丝“欲网春”,则是诗人的独特想像。

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竟网留不住。

眼前所见,惟有“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景象而已。

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

春残,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寂寞惆怅也更深了。

第三、四句转到诗人自身的处境: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这里用“张罗地”借指自己闲居之所,既表现门庭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

“宿鸟”应上“黄昏”。

宿鸟声在这里恰恰反托出了张罗地的冷寂。

“自掩门”的“自”字,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赖的意味,暗示像这样寂寞自处、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

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

6.(08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

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答案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

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解析这是谢枋得被强行送往大都时途经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的小孤山所作,借景抒情,寄托胸臆。

前四句描绘了小孤山险恶的地势及其遮挡狂澜的作用。

后四句借以抒怀,抒自己虽处在末世,身为孤臣,也要英勇杀敌,争取取得抗元斗争胜利的豪情。

7.(08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

�そ馕�《初入淮河四绝句》是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进入淮河后触景伤怀所写下的绝句,共有四首,所选为第三首,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

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一过淮河,似乎成了天然之界。

这里最幸运的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翻飞。

两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见。

8.(08宁夏•海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

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

~1119):

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

这里指水瓮。

④坞:

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

答案画面大概是:

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

��

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

解析本诗属题画诗。

解答时,先读懂全诗,找出构成画面的景物,串联在一起,进行描述,再从整幅画面中体会其气氛。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答案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

这样写的好处是:

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解析画面往往展现的是具体的物象,为静止的事物。

动的景物不能展现,如“水潺潺”和“秋风瑟瑟”。

由物象所感知到的东西也不能展现,否则就没有想像的余地了。

如诗中的“村”与“寺”。

9.(0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答:

答案

(1)屈原白居易

(2)内容:

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

⑤浮沉宦海的厌倦。

��

特点:

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

解析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

水国指的是蔡州。

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后还要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命运,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麻呢?

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总爆发,每一联又单独表达一层意思,颔联引屈原和白居易以自况,颈联是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包含了对小人的轻蔑,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

尾联袒露了作者在前途渺茫伸冤无望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情。

10.(08北京)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3)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①顾炎武:

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惊秋老:

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

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

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

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2)“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3)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A��

(2)肝胆:

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阅:

见证。

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

(3)①风格特征:

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

②简要分析:

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遇、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解析这是一首酬答诗,但与一般应酬之作不同。

它在抒写离愁别愫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切意深,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颇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1)“是日”,这一天,指九月九日季节。

“秋老”,指暮秋时节。

2004~2007年高考题

1.(07北京)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3)题。

�]�q①

采采�]�q,薄言②采之。

采采�]�q,薄言有③之。

��

采采�]�q,薄言掇④之。

采采�]�q,薄言捋⑤之。

��

采采�]�q,薄言�K⑥之。

采采�]�q,薄言礻颉⑦之。

��

【注】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q(fúyǐ):

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

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

得到。

④掇(duō):

摘取、拾取。

⑤捋(lu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