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283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docx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docx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

李登海:

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

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

  日前,中宣部授予李登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以表彰他40余年致力于高产玉米的育种、攻关和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笔者自18年前采访李登海以来,一直有个问号萦绕在脑海:

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可以成为育种家、企业家,为民族种业做出如此贡献。

  在不断的采访调研中,笔者愈发感受到,成就背后是精神信念的力量!

正是李登海超乎常人的志向、精神、毅力和理念,使他最终成为了“时代楷模”。

  志向: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时势造英雄,时代楷模必然沐育时代精神。

李登海青年时代,一直受董加耕、邢燕子等模范人物的精神鼓舞。

1972年,在莱州市西由公社后邓村农科试验队担任队长的李登海,偶然间在一份报告中看到美国农民华莱士创出春玉米亩产2500斤的纪录,是当时李登海家乡玉米产量的十倍。

  巨大的差距,极大地激发了李登海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

“美国农民能办的事,我们中国农民也能办到”。

此后40余年,李登海一直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守着为国家而科研的人生信念。

直至他获得“时代楷模”殊荣的今天,仍不改初心:

“面对32亿元的资产,我个人没有感觉,将来我准备设立‘李登海科学创新基金’。

  精神:

学无止境、学以致用

  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要干玉米高产攻关的事,比登天还难,怎么办?

答案是无止境的学习!

“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和教授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有实践经验的农民和科技人员学习。

”李登海说。

  白天他带领农科队员在田里搞高产攻关试验,晚上点着煤油灯,自学农技知识。

县里、社里每次组织的专家学者的农业科学技术讲座,不论跑多远的路,李登海都要赶去听讲求教。

1974年,李登海到莱阳农学院进修,用一年时间就拼命似的学完了《作物栽培学》和《植物生理学》等十二门课程。

  在边学习边高产攻关中,李登海发现,仅靠改善栽培条件、强化栽培措施突破不了平展型玉米产量极限;必须育新种、改新型。

于是李登海理论结合实际,率先打破了栽培与育种的学科界限,将二者在高产攻关实践中有机地统一起来,相辅相成,成就了他率先提出并确立我国紧凑型杂交玉米的高产之路。

  毅力:

太忙了、太苦了、太累了

  40余年持续高产攻关,没有毅力根本坚持不下来。

用登海种业人的话说,李登海“太忙了,太苦了,太累了,贡献太大了”。

  李登海曾在海南育种连续度过了37个春节。

每年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的鞭炮声中,他都是忙碌在玉米地里。

他没有星期天、节假日、没有八小时工作制,天亮就下地,天黑才收工,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以上。

即使外出开会,晚上回来也要打着手电到试验田转一转、看一看。

李登海的实验室主要在田间,每年为玉米套袋200万个,都要逐个观察、纪录、选择、分析,全凭手工操作。

春争日,夏争时,玉米授粉最紧张的时候,他的作息时间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

  理念:

创新、引进、再创新

  在自主研发的同时,李登海抓住机遇,在我国率先开始了对国外新种质资源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选育出一批新的高产优良品种和自交系。

  美国和我国玉米育种界曾尝试利用半矮生的br2基因来降低株高、提高密度而增加产量,但都没有成功。

李登海“独辟蹊径”走多基因之路降低株高。

目前,他已经育成10多个超级玉米品种,其中2个通过国家审定,5个通过省级审定。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宋同明认为:

“这种玉米类型代表了世界现代玉米育种的大趋势和大方向。

这是李登海在确立我国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育种方向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具有世界玉米高产育种趋势性、方向性的新途径。

”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称:

“李登海已经跨入精准快速玉米育种的自由王国。

” 宋逊风

再干二十年再增亿吨粮——记玉米育种家李登海和他的登海种业

本报采访组

  登海,是一个人名。

他是农民,只有初中学历,穿着解放鞋,戴着草帽子,种了一辈子玉米;他也是育种家,现任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他所培育的高产玉米品种已累计为国家增产1亿吨玉米,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并被评为“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登海,是一个企业。

脱胎于一家科研试验站,以2万元起家,是我国第一个民营玉米产业化种子企业,以“登海种业”为名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目前总资产已达37亿元。

它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是全世界仅有的两家连续多年进行玉米高产攻关探索的企业之一。

  登海,是一个品牌。

“登海605”,自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颁布以来,首个推广面积突破千万亩的民族玉米品种;“登海618”,创下了亩产1151.65公斤的百亩方全国高产纪录。

“登海”名下的高产品种,将我国土地亩均养活人数从1人提升到4.5人。

  “登海”的故事,要从1972年讲起。

  登海其人——为了高产、高产、更高产

  经历过忍饥挨饿年代的人,对粮食产量数字格外敏感,对高产更有着近乎信仰的推崇。

  1972年,普普通通的农民李登海,无意中接触到一份我国农业专家赴美考察的报告。

报告里,一个名为华莱士的农民,创出了亩均2500多斤的全美玉米高产纪录。

而在李登海的家乡山东莱州,年景好的时候,每亩地也仅能打下300斤玉米。

  近10倍的差距!

  “美国农民能办的事,中国农民也能办到!

”暗下决心的李登海,往玉米地里一钻,开启了一场跨越大洋的赶超征程。

“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明确了人生目标,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一干就是一辈子。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我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高产栽培,一件是品种选育。

”李登海平静地告诉记者,过去44年中,他共进行了790多次高产攻关试验,完成了121代品种选育工作。

  1972年夏,小麦收获后,李登海等9人带着玉米种子,拉着一头牛来到地里。

原本很快就能种完的1亩2分地,他们用了好长时间才播下:

开沟播种方式、种植密度、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方法……时间都花在了研究上。

  水分、温度、密度、养分、光合能力,每一项都与产量紧紧挂钩;浇水、抢播、调行株距、施肥去雄、测量叶向角,李登海用尽了洋知识、土办法,反复地做高产攻关试验。

  在那个“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年代,靠着“没有肥料就挖厕所”的一股子劲儿,李登海硬是用120多块高产攻关田里的试验,把玉米亩均产量提高到了500公斤以上。

  玉米单产上扬的曲线,很快就停在了660公斤的刻度上。

李登海用各种办法试种了100多个平展型玉米杂交种,但是,包括当时国内最好的品种在内,没有一个可以解决空秆和倒伏的难题。

  高产攻关的瓶颈,卡在了品种上。

李登海的人生课题,也就相应地衍伸到品种选育上来。

  方向是育种的关键,李登海在高产攻关实践中发现了这把钥匙。

起点是他与山东省农科院专家合作对玉米植株进行的一次改型试验。

试验的结果是“一增一减”:

平展型改为紧凑型后增产21%,而紧凑型改为平展型后减产了20%。

原因在于紧凑型玉米叶片上冲,阳光斜射,叶面温度低,气孔闭合少,不影响CO2进入,光合作用能正常进行,而平展型叶片则恰恰相反。

这一发现,不仅为李登海此后38年的育种找到了方向,而且在我国率先证实和确立了紧凑型玉米品种选育是杂交玉米育种的主流,推动了我国杂交玉米由平展型向紧凑型的历史性转变。

  此后,杂交玉米品种的选育始终围绕“紧凑型”这个关键词:

  ——1979年,“掖单2号”以亩产776.9公斤创下了我国夏玉米单产新纪录,获“国家星火一等奖”;

  ——1989年,“掖单13号”以亩产1096.29公斤首创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并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殊荣;

  ——2005年,“登海超试1号”亩产达到1402.86公斤,将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提高了305.57公斤;

  ——2014年,“登海618”突破了1151.65公斤,创我国夏玉米百亩丰产方高产纪录,连同当年小麦产量,一亩地可养活4.5人。

  从不到700公斤,到1500多公斤,紧凑型高产品种较平展型亩产提高一倍多,是我国农作物高产能力提升的最大幅度的创新。

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紧凑型玉米等突破性优良品种的推广,被视为农作物种业取得的一项长足发展。

  “李登海是中国杂交玉米(紧凑型)育种第一人。

”这是今年7月,美国先锋公司负责亚太地区杂交玉米遗传育种的高级专家威尔逊对李登海的赞誉。

而这家名为“先锋”的世界种企巨头,正是当年那个触动李登海的美国农民华莱士所创办的。

  登海种业——创新、创新、再创新

  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一同成长起来的企业,大多带有鲜明的企业家烙印。

育种家李登海所创办的登海种业,骨子里带着科研创新的基因。

  “登海”二字作为企业名称,始于1998年的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但其前身还要再向前追溯十几年。

1985年4月,李登海拿出自己攒下的2万元资金,又四方筹集了共10多万元,在我国率先成立了集杂交玉米品种育繁推为一体的民营农业科研单位——后邓试验站。

  整整20年后的2005年4月,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002041”为代码,在资本市场上接受全社会的检阅。

今年8月,登海种业发布半年报显示,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37.03亿元。

  从2万元到37亿元,登海种业靠的是什么?

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登海种业。

”在这个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所有人都明白创新对种业意味着什么。

  每一个自主育种研发的企业,都有一个远在“天涯海角”的故事,登海种业也不例外。

1992年,用推广紧凑型玉米品种挣得的收入,登海育种团队在“育种圣地”海南承包下29亩丘陵地,开始了育种基地建设。

  “挖了1300多棵树根,压断了30多条扁担,撅烂了50多把铁锹。

”李登海向记者回忆道,当时登海育种团队的30多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3个多月,靠着南泥湾精神,建起了大寨式梯田,登海种业有了第一个海南科研基地。

  在“强化企业创新技术主体地位”的今天,始终坚持创新立企的登海种业,除了海南育种基地外,还在莱州建设了高标准种质资源库,在山东青岛投建了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同时率先利用国外种业公司带来的新种质资源进行原始创新,从“千里马”中优中选优。

  在科研上白手起家的李登海,比任何人都清楚:

设备不是研发,技术不是品种。

先进如分子育种平台,像一辆装载了导航系统的车,但毕竟不能代替人走路。

只有不怕吃苦的育种人才,才是企业最大的一笔“资产”。

  海南育种刚起步时,科研人员腿上套一条麻袋,防着毒蛇咬,头上再套一条,防着蚊子叮。

就这样白天干活,晚上巡逻,困了就在地垄沟里躺一会儿。

  如今,登海种业招聘研究人员,第一条还是看能不能吃苦。

凌晨4点半下地,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授粉,晚上八九点钟收工,东北春播一批,山东春夏各播一批,广西春秋各播一批,海南连播4批,李登海率领的科研团队每年9个批次选育3-4代品种,从1973年到现在共进行了121代选育,相当于完成了在我国北方需要121年的科研工作量。

  掖单2号、掖单13号,登海605、登海618……掖单系列、登海系列等90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正是登海种业创新、创新、再创新的成果。

  “我不会退休,再干20年,干出60-80年的科研创新业绩,争取再为国家增产1亿吨粮食做贡献,等于再活一辈子。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在李登海看来,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奉献给国家。

同样的,在他所一手创办的登海种业,当年后邓试验站成立之时所确立的使命,仍未褪色:

“不向集体伸手,不向国家要钱,自负盈亏搞科研,以科研养科研,把科研成果献给国家,为农业科研和种子推广体制改革闯出一条路子来。

  登海品种——农民、农民、还是农民

  过去两三年,种子行业风生水起,而市场行情则是寒意料峭。

2013-2014年,在杂交玉米种子积压严重,库存量居高不下的行情下,登海种业的经济效益连续两年在全国种业上市公司中位居首位。

今年上半年,经济效益又较去年同比增长9.9%。

  种子市场行情从来都是结构性的。

品种的市场是农民,农民最关心的是高产。

农民认可的品种,是没有销售淡季的。

  山东临邑县的农民魏德东,是“登海系”玉米品种的受益者。

这位承包了数千亩土地的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曾靠“登海605”摘下了“山东粮王”的桂冠。

  2013年,中国农科院玉米栽培专家李少昆率领玉米高产团队,利用“登海618”品种,在新疆奇台县创造了亩产1511.74公斤的全国春玉米高产纪录。

  初秋,观摩玉米品种试验成果的好季节。

在登海种业赫赫有名的“十六试验场”,李登海与记者谈起他的成果观:

“通过了品种审定,但是推广不出去的成果,都是‘假成果’。

我们要做地里的成果、农民能用的成果、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的成果。

  李登海身后,试验场分区划片整整齐齐,不仅有登海新品种筛选试验,还有黄淮海品种比较试验、机收新品种展示,俨然一个中国玉米品种博物馆。

记者最感兴趣的,是试验场里的单株生产力测试和亩均4500株-8000株的密度试验。

  “不同品种从单株到不同密度上的试验,为下一步品种推广打下了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对登海种业的密度试验赞不绝口。

  “我们不但要看这个品种的极限产量,更重要的是要看它在田间推广时,到底密度多大最好,比较效益最高。

”登海种业公司董事李小霞告诉记者,种子最终是要种到大田里的,只有高产了,农民得利了,才算是出成果了。

  农民即市场,农民的需求决定了企业的育种方向。

“比第四代中晚熟品种早熟7天”,这是登海种业基于农民种植规模加大、机械化收获程度提高的现实而提出的新的紧凑型高产玉米育种目标。

  时间缩短7天,而且是秋高气爽、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的7天,意味着玉米将错过光合产物积累达到高产的黄金时段,怎么办?

  每亩增加1000株-2000株的种植密度,可以增加光合面积,弥补产量损失。

但是,这样就把因密度增加而带来的倒伏风险丢给了农民,而且机械收获最怕的正是倒伏。

又该怎么办?

  利用根系发达、茎秆坚韧、穗位低的新种质资源育成自交系来解决杂交种抗倒伏的难题,以“登海618”为代表的第五代紧凑型玉米高产品种,终于对上了农民的胃口——如过去44年里,“登海”孜孜以求的那样。

  这,就是登海的故事。

李登海:

怀揣报国信念,立志开拓中国玉米高产道路

在登海种业的实验田里,矗立着三座玉米棒形的汉白玉石碑,碑体上镌刻着三句话:

玉米高产从这里走向全国,为了国家我们将继续努力;紧凑型玉米从这里走向全国,为了国家我们将继续探索;超级玉米从这里开始走向全国,为了国家我们将继续创新。

三座石碑、三句话、一个目标,那就是为了国家。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这三句话并不是什么政治口号,而是根植在李登海内心深处最真诚的情感和最庄严的诺言。

  李登海说,他们这代人,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非常深,毛泽东曾经说过:

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魄,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正是这样的精神和信心鼓舞着李登海一路走过来。

李登海从1972年就开始做玉米高产研究这项工作,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条路不那么好走。

开创一个中国玉米高产的道路不容易,必须发奋图强,努力拼搏。

开拓玉米高产道路,成为李登海人生的重要课题。

  玉米能不能通过杂交达到高产,这在今天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但在三十几年前,中国却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当时的玉米亩产不超过100公斤。

1972年,在后邓村农科队工作的李登海从一本资料上意外得知国外的玉米亩产最高已达1250公斤,高出我国产量的近十倍。

这个巨大的差距,激发了23岁的农村青年李登海的梦想,他暗暗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

外国人能办到的事,中国人民也能办到!

要自力更生,要让中国的玉米产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

  年轻的李登海正是靠着这股神圣的民族责任感和不甘落后的精神,开始了他的玉米研究之路。

他和他的伙伴们,身背萝卜丝咸菜和猪大油来到了几千公里之外的海南岛开垦荒地,进行加代繁育。

从1972年开始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李登海培育出了100多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实现了玉米单产从100多公斤到1400多公斤的突破,7次创造和刷新了夏玉米高产纪录,开创了我国高产玉米育种栽培紧凑型的发展方向,为祖国的黄土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李登海说,要想在农业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开拓中国玉米高产发展的道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依靠新品种的出现;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借鉴别人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股不认输、不服输的坚持精神。

  这位玉米地里成长起来的农民科学家,为了让祖国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在紧凑型玉米攻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始终坚守着一切为了祖国的目标,锲而不舍地进行创新研究;在由平展型玉米到紧凑型玉米再到超级玉米领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项重大技术创新过程中,李登海都贡献出非凡的精力和智慧。

  李登海说:

人生所追求的科技创新永远是无止境的,科技创新和进步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最大的奖赏,科研成果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是人生最美好的。

现在的李登海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依然和年轻人一样每天忙碌在玉米地里。

李登海说,前半生他为国家贡献了1000个亿,他希望后半生还能再为国家贡献1000个亿。

现在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再次刷新由他保持的世界夏玉米1400公斤/亩的高产纪录,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再迈上一个新台阶,为中国民族种业的强大再作出新的贡献。

李登海:

玉米地里走出世界级科学家

 ——记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专家李登海

 

     ■■新华社记者董振国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来临之际,我国粮食生产的成就举世瞩目:

以不足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我国粮食的高产稳产不能不提到两个重要人物:

“南袁北李”,即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和玉米育种高产专家李登海。

  李登海在世界玉米育种及高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世界玉米目前有两个高产纪录:

一是美国人保持的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另一个就是李登海保持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据测算,他培育的玉米种,使我国每亩土地由养活1个人提升到养活4.5个人;他的玉米种子已累计在全国推广10亿多亩,直接增加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

  “华莱士能开创美国的玉米高产道路,我也能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

  在位于山东省莱州市的试验田里,记者见到了李登海:

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一双黄胶鞋上沾满泥土。

尽管他的头上有很多耀眼的光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上市公司董事长,但他依然保持着一个农民的本色和生活习惯。

  李登海像侍弄婴儿一样疼爱自己的玉米。

他一见到玉米,就两眼放光,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喜爱。

看到一棵得意的玉米,他就会兴奋地向别人夸耀:

“看这玉米长得多漂亮!

  他经常自豪地说,我现在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玉米地里,我这一辈子都离不开玉米地。

  李登海是共和国同龄人。

1949年出生在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西由镇后邓村。

1966年,初中毕业的李登海回到村里,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喜欢钻研农业技术的他被选入村里刚刚成立的农科队,由于表现突出,1972年,村里任命他为农科队长。

  在一位育种专家那里,一份材料引起他强烈震动。

李登海说:

“材料里介绍当时的美国先锋公司,他的老板叫华莱士,也是个农民出身,是搞玉米种子的。

当时他的玉米产量一亩地达到2500斤,而我们的产量才两三百斤,足足差八到十倍。

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我觉得咽不下这口气。

一个外国农民能做到的,我们中国农民也一定能做到。

华莱士能开创美国的玉米高产道路,我也能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

  从那时起,他便立下了终生的志愿———探索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他把能征集到的全国各地最好的玉米品种都拿来试验。

1972年,他用烟台农科院培育的一个杂交玉米种进行试验,创出了玉米单产512公斤的好成绩,是当地农民平均单产的3倍。

从此,李登海走上了38年持续不断创高产的道路。

  七次改写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两次刷新世界纪录

  自从搞玉米高产攻关,李登海的生命历程便开始用刷新纪录在书写:

玉米高产纪录从500公斤到700公斤,花去了他8年的时间;从7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他用了4年的时间;而从800公斤跨上了亩产1000公斤的台阶,他又用了8年的时间;从1000公斤攀登到1400公斤,他用了16年的时间。

其间,他七次改写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两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李登海说,要想创高产,必须做到三点:

一是要有优良的高产玉米杂交种;二是要有好的土壤肥力条件和排灌条件;三是要有科学的管理技术措施。

创高产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在1972年前后,土地薄、化肥少,土壤肥力不行。

“我们的土杂肥还不如美国肥沃土地的肥力。

另外美国是春播,我们主要是夏播,生育期短,自然灾害多,品种也不行,经验又少,进行玉米高产攻关的难度太大了。

  但这并没有让李登海退缩,“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为了培肥地力,在有机肥料不足和化肥奇缺的情况下,李登海想方设法找肥源,挖厕所、搞绿肥、积土杂肥,千方百计寻找化肥。

在买不到钾肥的情况下,就用草木灰来解决钾肥的不足。

  突然而至的自然灾害往往把他一年的希望毁灭。

李登海感叹地说:

“有时老天爷真是和你作对。

”有一年龙卷风挟着冰雹呼啸而至,高产攻关田的玉米一片片倒下。

捏着鸡蛋大的冰雹,李登海悲恸欲绝,含泪写下“胆裂心碎”四个字。

擦干眼泪,李登海咬咬牙,第二年继续努力。

像这样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在38年的高产攻关中有七八次,每次都是对他的一个沉重打击。

但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开创玉米高产道路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

 

从1972年到1979年的八年间,李登海和他的农科队选用了全国100多个优良杂交种攻关。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选用的是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种植密度上不去,始终没突破亩产700公斤这道关。

  1979年,在当时全国夏玉米平均亩产只有199公斤的情况下,李登海的一块夏播高产田经专家验收达到776.6公斤,在全国引起轰动。

这次创高产很重要的原因是选用了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从1980年开始,李登海认识到平展型杂交玉米很难再创高产。

此后,他的一系列高产纪录都是选用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发展紧凑型玉米,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和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提升和跨越。

  30年干了100年的工作做追赶太阳的育种人

  在探索玉米高产道路上,李登海认识到,要想玉米高产,必须从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入手。

为此,从1973年起,他一方面搞高产攻关,一方面搞玉米育种。

1974年,李登海来到莱阳农校进修,一年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钻研遗传学,使专业知识得到大幅提升。

  为了搞育种,李登海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到被育种家称为“天然大温室”的海南岛,进行加代繁育。

1978年,李登海带领3个伙伴,登上南下的火车,乘车换船,整整8天,才来到距三亚15公里的荔枝沟镇,租到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住进一间黎族人废弃的破旧茅屋里。

白天,烈日当头,要开垦荒地、去雄授粉;深夜,屋外黄羊号叫,屋内蚊虫叮咬。

特别是在万家团圆的春节,李登海还在育种地里忙着给玉米杂交授粉。

  李登海在莱州和三亚之间追逐着太阳。

每年9月来到三亚,一直呆到来年5月,其间播种收获三季,然后再带着海南培育的种子赶回莱州进行夏播,他就这样不停地种和收。

这比单在家乡育种的效率提高了三倍多。

从1978年至今,李登海已经连续30个春节在海南岛玉米育种基地度过,硬是将30年变成了100年。

  李登海选育出的“掖单”系列、“登海”系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为我国玉米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全国累计推广达10多亿亩,增产1000多亿公斤。

  2004年2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李登海培育的“掖单13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11月8日,亚太地区种子协会第二届年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种业界的“南袁北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