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睢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006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4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睢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睢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睢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睢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睢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睢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睢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睢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睢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睢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下图为甲河水系及该河干流下游某水文站各月径流量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河的流量变化是()

A.各月流量均较小B.夏半年流量较冬半年小

C.冬半年受信风影响,降水多,流量大D.季节变化与气压带移动有关

2.与甲河中下游地区相似的景观图是()

A.

B.

C.

D.

【答案】1.D2.B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甲河为亚马孙河,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气压带移动有关,所以D正确。

考点:

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此时()

A.图示地区日落的地方时晚于l8时B.亚欧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C.澳大利亚西南部的珀斯气候炎热干燥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有关图中海峡的地理特征是()

A.处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B.大陆性气候,封冻期长

C.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D.海峡两侧大陆日期相同

5.图中由P到Q走最短距离()

A.先东北后东南B.一直向东

C.先东南后东北D.先正北后正南

【答案】3.C4.B5.A

【解析】试题分析:

3.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时间早于18点;亚欧大陆上气温低于海洋,等温线应该向南凸出;珀斯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北印度洋的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4.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示海峡为白令海峡,属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该地区纬度偏高,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封冻期长,该地区没有寒暖流交汇;日界线经过白令海峡附近,两侧日期不同。

5.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应是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因此由P到Q走最短距离是先东北后东南,所以A正确。

考点:

地图的基本知识

西安某大学一名学生在手机中下载安装了软件“墨迹天气”。

2014年12月22日该软件显示信息:

最高气温:

5℃;最低气温:

-4℃;风力:

4-5级;日出时间:

7:

46。

据此信息和已有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6.该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日出方位是()

A.26.5゜东南B.50゜东北

C.66.5゜东北D.73.5゜东南

7.此日,下列城市中昼长和西安夜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新加坡B.悉尼C.利马D.巴西利亚

8.西安所在地区属于()

A.暖温带半湿润区B.暖温带湿润区

C.寒温带湿润区D.寒温带半湿润区

【答案】6.A7.B8.A

【解析】

6.该日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京的纬度40゜N,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26.5゜,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A对。

B、C、D错。

7.此日,北半球昼短夜长,西安位于北温带,昼长和西安夜长时间最接近的应是南半球对应纬度上的城市,应位于南温带。

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A错。

悉尼位于南温带,B对。

利马、巴西利亚位于南半球的热带地区,C、D错。

8.西安所在地区位于秦岭以北,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A对,B错。

寒温带是年平均气温低于0℃,同时最热月的平均气温高于10℃的地区。

C、D错。

点睛:

北京的纬度40゜N,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

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

西安位于北温带,昼长和西安夜长时间最接近的应位于南温带。

回归线和极圈之间是温带地区。

下图示意天山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谱。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ABC所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山地针叶林带

B.温带荒漠带——山地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10.正确反映图中所示信息的是()

A.甲坡为北坡,乙坡为南坡

B.丙地为准噶尔盆地,丁地为吐鲁番盆地

C.乙坡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气流的迎风坡,气候较湿润

D.甲坡雪线高于乙坡的原因是降水多

【答案】9.C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垂直自然带和新疆的地理知识,新疆深居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水平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从山麓到山顶,气温和降水组合的变化,形成了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9.A位于山麓地带,降水少,属于温带荒漠带,随着高度的增加,降水增多B为温带草原带C为山地针叶林带,选择C。

........................

读“某沿海地区气候资料图片(月降水量距平值等于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平均月降水量之差),完成下列各题。

11.形成该地气候特征的原因主要是该地()

A.受赤道低压带长期控制B.全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D.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12.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植被分别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B.温带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D.地中海气候常绿硬叶林

【答案】11.C12.C

【解析】

11.月降水量距平值等于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平均月降水量之差,正值说明高于平均月降水量,是雨季。

负值说明降水量低于平均月降水量,是旱季。

图示7月份降水多,1月份降水少,属于季风气候的特征。

形成该地气候特征的原因主要是该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C对。

受赤道低压带长期控制、全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降水量距平值小,季节变化不明显,A、B错。

受副热带高压带7月标少,D错。

12.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区的最冷月气温大于0℃,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是常绿阔叶林,C对。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植被是常绿硬叶林,A、B、D错。

冰塔林(如图所示)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地貌景观。

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近乎直射的太阳光穿过这些裂隙深处,加深这些裂隙,也使得冰塔林变得更高。

冰塔林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地球某地的冰塔林已经退缩到海拔5800米的高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B.南极大陆

C.喜马拉雅山D.格陵兰岛

14.冰塔林对于登山者来说就是灾难,原因是()

A.坡度较大,不易攀爬B.结构脆弱,易崩塌

C.表面有融水,易滑落D.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15.为了监测冰塔林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RSB.GPS、GISC.RS、GISD.RS、GPRS

【答案】13.C14.B15.C

【解析】试题分析:

13.根据材料,冰塔林已经退缩到海拔5800米的高度,下垫面运动速度不同,应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喜马拉雅山,C对。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极大陆、格陇兰岛没有海拔这样高的山脉,且位于板块内部,不易出现运动速度不同的现象,见不到冰塔林景观,A、B、D错。

14.根据材料,冰塔林的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冰塔林结构脆弱,易崩塌,对于登山者来说就是灾难,B对。

坡度较大,不易攀爬、表面有融水,易滑落、气压较低,空气稀薄是能算是困难,算不上灾难,A、C、D错。

15.为了监测冰塔林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RS,通过拍摄遥感图像进行监测。

通过GIS对数据、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提早预测,提早预防灾害,C对。

不需要GPS进行定位、导航,A、B错。

GPRS是分组无线电技术,D错。

考点:

读材料分析能力,区域地理特征,地理信息技术。

【名师点睛】利用材料中信息,分析景观形成的条件。

不仅要考虑海拔高度,还要注意到冰塔林形成过程中,有下垫面的移动,推测到可能是板块交界地带。

了解板块构造及分布,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区位灾难和困难的区别,灾难可能导致生命或财产的损失。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

“一带一路”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16.“一带一路”建设应分阶段实施,近期目标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在这个阶段新疆的建设应该着眼于()

A.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B.火车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C.计算机制造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D.输气管线和油气加工中心

17.上图中各经济带和经济区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东北一蒙东经济区今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基础设施并承接产业转移

C.京津冀经济区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

D.海上丝绸之路将以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为主

【答案】16.D17.B

【解析】试题分析:

16.据题意可知应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新疆是我国通往中亚、欧洲地区的陆上通道,也是必经之处,为了实现“一带一路”的建设,现阶段新疆应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为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

故A正确。

17.东北—蒙东经济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错误。

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B正确;京津冀经济区,资源、能源不足,不适合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C错误;海上丝绸之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缺乏D错误。

【考点定位】区域经济发展。

【名师点睛】该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考查。

新疆是我国通往中亚、欧洲地区的陆上通道,也是必经之处,为了实现“一带一路”的建设,现阶段新疆应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为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

东北—蒙东东北-蒙东经济区科技水平不高,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位于中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京津冀经济区,资源、能源不足,不适合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

海上丝绸之路石油天然气资源缺乏。

掌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库拉索岛,面积约444平方千米,人口约17万。

1956年成为自由贸易区,首府威廉斯塔德成为加勒比海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威廉斯塔德港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

下图为库拉索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威廉斯塔德港成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优越B.经济发达

C.资源丰富D.技术先进

19.近年来威廉斯塔德港的港口吞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A.炼油工业技术进步B.石油贸易减少

C.跨印度洋中转船舶减少D.旅游业发展缓慢

【答案】18.A19.B

【解析】

18.威廉斯塔德港地处南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是南美洲大西洋沿岸国家经巴拿马运河至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南北美洲之间的物资中转中心和金融中心。

选A正确。

19.威廉斯塔德港早年进口南美洲石油加工后并输出石油,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近年来石油贸易减少,威廉斯塔德港的港口吞吐量减少。

选B正确。

读70年来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面积变化图(左图)和主要海湾自然岸线比例的变化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关于70年来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面积和自然岸线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海湾的面积均保持不变

B.自然岸线长度存在先降低后增长的态势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