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8817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docx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

第一模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神州大地,处处弦歌之声,诵读经典,蔚然成风。

在传统文化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的背景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了“把推广普通语和推行规范汉字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向全社会发出倡议,通过经典诵读民族血脉,在诵读中经典,在诵读中中华文化,在诵读中中华文明。

A.传承亲近热爱弘扬B.亲近传承弘扬热爱

C.热爱弘扬亲近传承D.弘扬热爱传承亲近

【答案】A

【详解】A.“传承”:

通过传授和继承的方式使之得以延续、发展;“亲近”:

信任接近;“热爱”:

形容爱的程度很深;“弘扬”:

大力宣扬。

根据语境可知,第一空用“传承”,意思是使民族血脉得以延续发展;第二空用“亲近”经典;第三空用“热爱”,表明对中华文化爱的程度很深;第四空用“弘扬”,意思是在诵读中大力宣扬中华文明。

故选A。

2.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41位“逆行英雄”代表在武汉龟山南麓的洗马长街义务植树点,共同种下一片“希望林”。

B.全国人民与我们并肩战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C.赤水独竹漂的传承人将民族舞和汉服引入非遗的直播视频,获得了超77万多次的点击量。

D.2020年春节期间,电影《囧妈》在网络首映,让院线方切身感受到了危机。

【答案】C

【详解】C.语义重复,去掉“超”或“多”;故选C。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世界大同,人类一家,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理想世界,从理想的阳光照耀进现实世界,是困难的,但也存在历史性机遇。

B.食无定味,适口为佳。

美好语言的标准必须遵循两条:

有效、悦耳。

在人人想着创新的年代,自觉认知与坚守语言的底线,才能让我们的母语故乡变得更加美好。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说“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

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提供有效帮助。

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需要修订的,并且告诉学生教师所认为的最好的答案。

【答案】A

【详解】A.“世界大同,人类一家,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理想世界”语意完整,“理想世界”后面的逗号要改为句号。

故选A。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最好的中文是谁创造的

连岳

王小波先生曾说,最好的中文是翻译家创造的。

我深表赞同。

有段时间,我曾尝试翻译,试图将之作为写作的调剂,但很快放弃了。

信、达、雅的标准,全要完成,翻译极其烧脑。

找到一个贴切的动词,可能得花半个小时;为尊重外文的语法结构和句式,不得不写一些长句子,但这些长句子又得让习惯用短句子的中文读者不觉得陌生,不产生排异反应。

译一段话的时间,我自己能写一篇文章了,性价比很低,所以浅尝辄止。

写作的难度是无中生有,脑子里一点模糊的想法,得把它具体化,就像雾中的靶子,你看不清楚,但开一枪,要击中它,最好打六环以上。

有时不停重写,就是你老脱靶,甚至误伤旁边的人,无比沮丧。

翻译的难度是一仆二主,两个主人语言不通,性格迵异,但你得同时伺候,两个主子都要觉得开心。

谁不开心都可以骂你。

大翻译家的译文,好就好在,有一种被迫的精确的成长。

有一种日常用语与传统文字里没有的新现象,反而特别实用,特别精致,特别美。

日常语言,热烈、随机,充满朝生夕死式的时髦。

一个人的写作,脱离日常语言,就失去了交流基础,但被日常牵着走,追逐最新的词汇与段子,明天,下个星期来看,就会变得尴尬。

传统有很多好文字,《庄子》好,《红楼梦》好,但你要他们的口吻来写现在的文章,人们就会觉得你脑子有一点问题,说话怪怪的。

翻译,刚好给文字的生长一段冷静期。

译文是面向当下读者的,肯定选择现在的日常语言,但翻译又需要时间,可以过滤掉日常语言的泡沫,只把最真实的成长保留下来。

如果对文字有追求,那需要经常看一看大翻译家的译文。

我选中的是汝龙先生译的《契诃夫小说全集》,不时翻一翻,功能类似于洗澡或理发,半小时后,感觉神清气爽。

看的时候会不停这么想:

这个动词用得好!

两句话顺序调整一下,效果竟然好很多!

这个词又日常又精致,我却忘了,下次要用起来……最终选中这套书的理由是:

契诃夫我很喜欢。

他描绘的,就是日常生活,日常人性。

这种体裁,语言就必须日常,用日常语言出彩,是极难的挑战。

他不讨厌他所写的每一类人,有同情,有悲悯,这种暖基调,看了人不会变坏。

他也不喜欢他所写的每一类人,知道他们软弱、虚荣、残忍,这种冷色调,看了人不会变傻。

他不开药方,不下决论,他只是人世间一个高明的记录者。

我很喜欢汝龙先生,他几乎穷尽一生心力翻译契诃夫,先是从英文译,后再学俄文译,所谓的工匠精神,这是最好的例子。

这样打磨出来的中文,结合了契诃夫与汝龙两大高手之力,独一无二,作为一个写作者,非常感谢他们两个人带来的最好的中文,虽然契诃夫可能不识一个中文,这就是文明成长的奇特之处,一个杰出的创造者,令所有人受益。

失去他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语言,将乏味得多。

4.对作者放弃翻译尝试的原因,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译文要完全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是极困难的。

B.要找到准确的词语,往往要耗费较长时间。

C.为尊重外文的语法结构和句式,不得不写一些会产生排异反应的长句子。

D.译一段话的时间与自己写一篇文章相比,显得性价比太低。

5.为什么作者认为最好的中文是由翻译家创造的?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翻译家的译文,有一种被迫的精确的成长。

B.翻译家的语言过滤掉日常语言的泡沫,只把最真实的成长保留下来。

C.与日常用语和传统文字相比,翻译家的文字显得特别实用、精致和美。

D.大翻译家的译文,能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功能类似于洗澡或理发。

6.对于作者喜欢《契诃夫小说全集》的原因,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诃夫描绘的,就是日常生活,日常人性。

B.契诃夫的用词又日常又精致,让作者时有收益。

C.契诃夫是一个高明的记录者,客观地再现他所写的每一类人。

D.《契诃夫小说全集》,结合了契诃夫与汝龙两大高手之力,独一无二。

【答案】

4.C

5.D

6.B

【详解】

4.本题考查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

C.原文第2段的表述为“为尊重外文的语法结构和句式,不得不写一些长句子,但这些长句子又得让习惯用短句子的中文读者不觉得陌生,不产生排异反应”,“不得不写一些会产生排异反应的长句子”错误;故选C。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文中第9段“不时翻一翻,功能类似于洗澡或理发,半小时后,感觉神清气爽”有个时间限制“半小时后”,“类似于洗澡或理发”也只是为了说明上文中“可以过滤掉日常语言的泡沫,只把最真实的成长保留下来”;故选D。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契诃夫的用词又日常又精致”错误。

“又日常又精致”是作者是对契诃夫小说译文的评价,是举例说明“如果对文字有追求,那需要经常看一看大翻译家的译文”;故选B。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接交代了时令、地点、人物、事情,突出了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B.颔联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有声”“无语”显示出山村傍晚的宁静,富有情趣。

C.颈联描写了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

“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的更艳,白的更纯,给读者带来极唯美的视觉感受。

D.诗人乘兴而游,胜景触目,可是吟完诗句,一丝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答案】A

【详解】A.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

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

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故“首联直接交代了时令、地点、人物、事情”的表述错误,故A错误,选A。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者游,旬朔之间③,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⑥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

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搴⑦答邢词曰: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⑧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

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暗疏:

默写。

②滑稽:

诙谐善辩。

指行为放荡、玩世不恭的酗酒者。

③旬朔之间:

指十天一月之内。

④惩艾:

惩戒。

⑤曩:

读nǎnɡ,从前。

⑥寻绎数终:

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⑦搴:

读qiān。

⑧勒:

编。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负此自放放:

放纵B.败吾业者业:

学业

C.心善其说善:

善于D.庶几以此补之补:

补救

9.为文中划波浪线部分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年轻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默写也没有大的差错。

B.到了年长一些的时候,作者已经没有从前十一二岁时那么聪明了。

C.作者在《齐史》中读到:

“我三千精锐的骑兵,就足以抵挡你的数万羸弱士卒。

D.作者从“经”“传”“子”“史”中摘取了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编成《精骑集》。

【答案】

8.

C

9.D

10.B

【分析】

8.C.句意: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

善,认为……好,赞许。

故选C。

9.本题考查断句。

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

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现在每当看到一手书卷,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样反复读此都记不住。

故断句为;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选D。

10.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意为:

几乎不如年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

“十一二”指的不是十一二岁,而十分之一二。

故选B。

【参考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的下。

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

但是我却凭借此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

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

所以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

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年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现在每当看到一手书卷,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样反复读此都记不住。

所以现在虽然有了勤苦的用功,学业却因为健忘荒废了。

唉,荒怠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

最近我读《齐史》的时候,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

“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数万瘦弱的士兵。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啊!

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

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6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答案】因此我虽然记性好,却常常因为不勤奋而荒废了学业。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

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

故,所以、因此;虽,虽然;之,的;而,却;废,荒废;于,由于。

 

五、(26分)

阅读《傅雷家书》的节选部分,完成12、13题。

亲爱的孩子,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地恢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乐与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昨儿整整一天若有所失。

孩子,你一天天地在进步,在发展:

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

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作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

你得千万爱护自己,爱护我们所珍视的艺术品!

遇到任何一件出入重大的事,你得想到我们——连你自己在内——对艺术的爱!

不是说你应当时时刻刻想到自己了不起,而是说你应当从客观的角度重视自己:

你的将来对中国音乐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关系,你走每一步,无形中都对整个民族艺术的发展有影响,所以你更应当战战兢兢,郑重其事!

随时随地要准备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

你用在理解乐曲方面的理智,希望能普遍地应用到一切方面,特别是用在个人的感情方面。

我的园丁工作已经做了一大半,还有一大半要你自己来做的了。

爸爸已经进入人生的秋季,许多地方都要逐渐落在你们年轻人的后面,能够帮你的忙将要越来越少;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靠你自己的警惕,自己鞭策。

你说到技巧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愿你能把这句话用在人生的实践上去;那么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更丰满,更有力,更长久!

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谈了一个开场白。

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

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

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

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除了外界的原因没有能使你把假期过得像个假期以外,连我也给你一些小小的不愉快,破坏了你回家前的对家庭的期望。

我心中始终对你抱有歉意。

但愿你这次给我的教育(就是说从和你相处而反映我的缺点)能对我今后发生作用,把我自己继续改造。

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

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12.“这种境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请你用直白简洁的语言加以阐释。

(要求:

不超过12个字。

)(2分)

13.从傅雷“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分)

【答案】

12.【示例1】父子心心相印,有讲不完的话。

【示例2】父子同心同德。

【示例3】父子成为彼此最知心的人。

【示例4】父子思想和感情完全相同。

【示例5】父子心灵默契相通。

【示例6】父子思想感情同频共振。

1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或“克己为人”“关爱他人”“善待他人”“为别人着想”“无私”“利他”“为他人牺牲自己”“宽厚仁慈”等)

【分析】

12.根据第二段中的“好像只谈了一个开场白。

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可得:

父子心心相印,有讲不完的话。

根据“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

”可得父子同心同德,彼此知心,思想与感情完全相同。

根据“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可得:

父子二人心灵相通,思想与感情有共振。

13.“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意思是宁肯让天下人辜负我,我也不会辜负天下人。

从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

用相同语义的词语表述也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

①那日,看到一个朋友的微信朋友圈里贴着饮茶的照片:

清静的茶室,井栏壶,汝窑盏,瑞香袅袅,荷花含笑,好不自在。

她的文字说明却是:

一个重要客户跑掉了,一个正在冲刺的项目卡住了,马上又要出国,行李都没时间准备……整个人失去方向,干脆先出来喝一杯茶。

②我马上为她点了赞,并且评论了一句:

“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

③朋友搁置万难、及时行乐的下午茶,让我想起的是唐代李昌符的诗:

“此来风雨后,已觉减年华。

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

”其中这句“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可以引起无限的联想:

想到一个好去处想和大家聚一次,好不容易等到大家把工作安排妥当,谁都不出差、不旅行,家里老人的血压却高了;再等,进入夏天40℃的高温天气了;再等,谁谁谁感冒了……转眼一年过去了。

④想要事事停当再来赏花,忘记了花期易逝;想要万事俱备再求自由自在,忘记了人生苦短。

⑤关于赏花这件事,激起我共鸣的还有这首《伤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杨万里说,满以为今年春天可以饱览春花和美景,但结果还是辜负了这场东风。

多年来竟然都没有赏花的福气,不是在愁中无心看花,就是在病中无法看花。

⑥这不是在说我吗?

“年年不带看花眼”,这么多年,南京梅花山的梅花,只看了两次,其中一次还是3月底去的,梅花自然已经“零落成泥碾作尘”,我只好站在树下自己“脑补”出“香如故”;武汉大学的樱花,洛阳的牡丹,甚至就在上海本地的南汇桃花,我一次都没看成过。

杨万里的伤感和哀叹,我真是共鸣到“焉能知我至此”的地步。

⑦真心实意要赏花,总还是有办法的。

公务在身、率队策马而行的辛弃疾都能赏花。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

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好一个“花不知名分外娇”!

山中野花烂漫,也不知道是什么花——也许是词人无暇下马仔细辨认花的品种,也许是来自北方的词人对南方的花草感到陌生,但是辛弃疾不但在行旅匆匆之际注意到了这些花,而且捕捉到了它们的美和娇俏。

能被无法深究的美打动,也是人生在世的一种福气。

⑧曾获泉镜花文学奖的日本作家鹭泽萌,写过《连翘是花,樱也是花》,她大概是一个爱花的女子,在35岁时自杀离世,一生也像花一样夺目而短暂,令人惋惜。

她曾说过:

“每个人都有闪光的瞬间,此后漫长的日子也只是为了追忆那闪光的瞬间而存在。

”此话若借来说赏花,似乎也无不可,每一朵花都有闪光的瞬间,“此后漫长的日子也只是为了追忆那闪光的瞬间而存在”,倘若如此,那是否可以看作花仍然在追忆中陪伴着爱花的人?

只不过,眼睛看不见而已。

⑨说到眼,自然想到了“看花眼”。

过往岁月,“年年不带看花眼”,终究错过了太多的美好;漫长一生,若能“年年常带看花眼”,生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如果日常的纠缠是不能止息的风,就需要我们拥有像岩石一样不为所动的定力;守住内心的藩篱,细细品读生命之美;如果尘世的烦恼是下不完的雨,就需要我们拥有像荷叶或者竹叶一样的超脱心境,抖落心头的“雨珠”,静静品味生活之真。

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此生始终保有“看花眼”,让我们的生命和那些闪烁着生命美感、哲学启迪的花桑互相照亮。

(文/潘向黎,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4.第①段中,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所发的图文描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请简要概括。

(4分)

15.作者在第⑥段中说自己总是想赏花却不得,其原因是什么?

(6分)

16.⑦⑧两段中,作者借辛弃疾、鹭泽萌的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赏花?

(4分)

17.读第⑨段,说说我们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此生始终保有‘看花眼’”。

(6分)

【答案】

14.以下面语意为核心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搁置万难(或:

抛开烦恼、放下琐事),及时行乐(或:

忙里偷闲、轻松自在)。

15.以下面语意为核心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总想等事事停当再去赏花,以至于常常错过花期。

16.围绕以下要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随时赏花

(2)及时赏花

17.围绕以下要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拥有不被日常琐事纠缠的定力。

(2)拥有不被尘世烦恼所禁锢的超脱心境。

【分析】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阅读第①段,由“清静的茶室,井栏壶,汝窑盏,瑞香袅袅,荷花含笑,好不自在”可概括出“宁静、自在、轻松”;由“她的文字说明却是:

一个重要客户跑掉了,一个正在冲刺的项目卡住了,马上又要出国,行李都没时间准备……整个人失去方向,干脆先出来喝一杯茶。

”暂停繁重的工作,先放松一下,可概括出“忙里偷闲”“搁置万难、及时行乐”。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第⑥段,作者说自己总是想赏花却不得,可结合前文语境中“想要事事停当再来赏花,忘记了花期易逝”“多年来竟然都没有赏花的福气,不是在愁中无心看花,就是在病中无法看花。

”概括作答。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第⑦段,结合“但是辛弃疾不但在行旅匆匆之际注意到了这些花,而且捕捉到了它们的美和娇俏”分析,作者借辛弃疾的事例告诉我们要“随时随地赏花”;第⑧段“每个人都有闪光的瞬间,此后漫长的日子也只是为了追忆那闪光的瞬间而存在。

”“每一朵花都有闪光的瞬间”鹭泽萌的事例告诉我们要“及时赏花”。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第⑨段,结合“如果日常的纠缠是不能止息的风,就需要我们拥有像岩石一样不为所动的定力”可以概括出“拥有不被日常琐事纠缠的定力”;结合“如果尘世的烦恼是下不完的雨,就需要我们拥有像荷叶或者竹叶一样的超脱心境,抖落心头的‘雨珠’,静静品味生活之真。

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此生始终保有‘看花眼’”可以概括出:

拥有不被尘世烦恼所禁锢的超脱心境。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8、19题。

这几年,为“中小学生减负”呼声越来越高了,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今年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会主委吴志明领衔,崔玉英、邢善萍、雷春美、陈义兴、湛如、曹晖等108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联名,提交的《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让人眼睛一亮,或许能就如何给中小学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得到一些启示。

18.作为中学生,请你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3条合理的具体建议。

(3分)

(1)

(2)

(3)

19.结合上述你所提的建议中的任何一条,具体谈谈你的理由。

请你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

(100——120字)(5分)

【答案】

18.示例:

适当降低课程难度,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试不公布排名,减轻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减少部分学习内容,让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体育课等室外活动的课程,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适当减少在校学习时间,给中学生个性发展的时空……

19.言之成理、所提建议和陈述理由之间有合乎因果的逻辑关系。

【解析】

18.本题考查提建议能力。

提合理化建议注意扣住核心问题,所提建议要具体合理、有可行性,符合实际。

本题要求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3条具体建议,可以结合学习中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有针对性的去提。

如作业量大,课程难度大,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过长等,针对这些提出相应的建议即可。

如:

适当减少作业量,给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进行语言表达时注意紧扣主题,观点清楚,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本题要求对所提的建议中的任何一条,具体谈谈你的理由,首先选择一条建议,然后解释出因果关系即可。

示例:

适当减少作业量,给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

当前很多学校学生的作业量偏大,导致学生完成作业需要大段时间,而且作业质量不高,长期下去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成绩下降。

对此可以适当缩减作业量,尤其一些重复性的作业要少留或不留。

也可以分层次布置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