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7552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育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保育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保育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保育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保育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育员.docx

《保育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育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育员.docx

保育员

保育员

-----职业资格鉴定

一.保育员的职业道德: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问题.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保育员首先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渊博的知识,总体来说应突出博,精,活几个字;二是要有高尚的品德.

二.保育员的职业守则:

1.爱岗敬业,热爱幼儿(最基本要求)

2.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3.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4.尊敬家长,热情服务

5.文明礼貌,团结协作

三.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我国学前教育的性质:

即“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

在古代社会还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个别进行的.

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命名为”幼儿园”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机构,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三.学前儿童发展特点和规律:

1.身体娇嫩,发展迅速(主要特点)

2.活泼好动,热爱游戏

3.喜爱模仿,勇于实践

4.好奇好问,喜欢探索

5.个性独特,充满差异

四.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

1.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2.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室组织教育活动

3.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室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4.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五.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婴幼儿胸腔狭窄,肺泡数量少,容量也小,呼吸频率快,年龄越小,呼吸次数越多

婴幼儿在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营养和热能的需要量都较大,所以婴幼儿的膳食应该少食多餐,在一日三餐以外,还应增加1~2次的加餐

婴幼儿皮肤娇嫩,保护技能差,在皮肤上涂抹药物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剂量,不得过量

婴幼儿的眼球是生理性远视,5岁后逐渐转为正常

婴幼儿时期是治疗视觉异常的最佳年龄

婴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可塑期最强的时期也是预防和治疗视觉异常的最佳年龄

六.婴儿的心理发展

1.婴儿期语言发展可以分为:

单词句阶段(1~1.5),多词句阶段(1,5~2)和简单句阶段(2~3)

2.婴儿情绪的特点为:

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易外露

3.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幼儿之间的交往比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4.模仿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对人和事表面现象的学习

七.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征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识性占优势

3.幼儿的情绪外露,易变,不稳定

4.幼儿的个性开始初具雏形

八.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通常的行为方式.只是个1.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2.幼儿经常”牛皮吹破天””睁眼说瞎话”是因为认知水平低.

3.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保育人员应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九.怎样培育幼儿的观察力: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标

2.观察的对象要有吸引力

3.指导幼儿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

4.鼓励幼儿独立地观察

5.保护幼儿的感观

一十.幼儿情绪的培养:

1.保育员应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2.保育员应帮助幼儿认识情绪;

(1)帮助幼儿认识什么是情绪;

(2)帮助幼儿接受自己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

(3)指导幼儿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3.保育员应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1)指导幼儿平时注意事物的变化和将会发生的变化

(2)帮助幼儿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力

(3)给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4)为幼儿安排好各种活动

十一.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处理

婴幼儿的体温比成人的略高;正常体温(腋表)约为36~37.4摄氏度,给婴儿测试体温时要测腋下,这样既安全又卫生,测体温最好在进食30分钟以后,安静状态下进行.

常用的退烧方法有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两种.

冷敷法是将小毛巾折叠数层,放在冷水中浸泡,拧成半干,敷在前额或腋下等处,一般5~10分钟换一次。

十二.入园后的定期健康检查:

0~1岁,每季度体检一次,共四次。

1~3,每半年体检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

3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量一次身高和视力一次,每季度侧量体重一次。

为了早发现视力异常,每半年应为幼儿测一次视力。

十三.1岁以内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

1.循序渐进,逐步适应;

2.辅食应在喂奶前添加,防止婴儿吃饱饭后不吃辅食;

3.炎热的夏季或婴儿生病时,应暂时延缓添加辅食;

4.辅食的种类,添加量应适合月龄,健康状况及营养需要而定,可增可减,灵活掌握。

十四.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存使体重超过正常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

轻度肥胖:

超重20%~30%

中度肥胖:

超重30%~50%

高度肥胖:

超重50%以上

体重(kg)=年龄x2+7(或8)

身高(cm)=年龄x5+75

十五.分发餐具的正确方法:

1.碗正对着椅子

2.勺子或筷子应放在盘子上

3.分发时应抓住的位置是勺子柄

分发餐具的时间不能过早,避免污染

婴儿班和幼儿阶段小班应由保育员分发餐具,中班由值日生分发

十六.接待幼儿入园活动:

1.教师要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要相互问好

2.教师应有礼貌地向家长问好,用简洁的语言向家长了解儿童的情况,听取家长的要求和意见

3.教师利用晨间接待的机会与幼儿亲切交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个别教育,对不爱活动,性格孤僻的幼儿要具体关照,给予帮助。

十七.保育员在幼儿离园时应做哪些工作:

1.协助教师检查或帮助幼儿整理衣装及带回家的物品

2.稳定幼儿情绪,与教师配合做好交接幼儿的工作,确保幼儿安全

3.整理活动室,做好结束工作

4.照顾好个别家长迟接的幼儿

十八.清洁与消毒:

1.常用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

2.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式有煮沸法,蒸汽法,日晒法,药品消毒法

3.桌椅,门把手的消毒应每天进行

十九.生活管理

幼儿园晨间检查的方法:

一看,看脸色,看皮肤,看眼神,看咽喉

二摸,摸摸是否发烧,摸腮腺是否肿大

三问,问幼儿在家吃放情况,睡眠是否正常,大小便有无异常

四查,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

婴幼儿着装的基本要求是保暖,舒适,方便,安全,美观

婴幼儿常见的不良睡姿有跪睡,缩成一团睡,蒙头睡

二十.药品与设备管理

1.保育员应当做到每件物品来路明,销路清,不丢失

2.班级常用的教育按主题活动或学科分类编号,放在分类柜中固定的位置,便于拿取和归位

3.对儿童的活动情况,保育员要如实地记录下来,不能作主管的判断,不解释儿童的行为表现

4.对幼儿的作品要妥善保存,帮助每个幼儿整理好作品档案是保育员应尽的职责

二十一.配合教育活动

纠正婴幼儿不正确的姿势

针对婴幼儿姿势的不同情况,采取集体提醒,个别辅导的方法纠正婴幼儿不正确的姿势。

纠正的步骤:

1.示范2.讲解要领3.要求模仿

5.日常检查提醒

二十二.室外教育活动场地,材料的准备和收拾

整理的工作程序:

1.室外活动场地,材料的准备工作

(1)了解活动目标及对场地和设备,材料的基本要求,对场地和设备进行初步的检查,以确保安全

(2)帮助教师设计和布置活动场地,根据教育的要求做好物质材料的准备工作

(3)帮助婴幼儿检查服饰和鞋帽,并根据天气情况随时提醒,帮助幼儿增减衣服

(4)在婴幼儿到室外进行活动时,保育员要为班里开窗通风

2.活动结束后的收拾整理工作,保育员要帮助婴幼儿整理好衣服和玩具,材料;及时把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及其他有保留价值的物品进行归类,整理,标上日期收到档案盒,以便日后查阅;做好活动场合的清洁卫生工作。

二十三.安全工作

1.加强活动场所的安全,努力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幼儿园中的设备和用具,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符合以下卫生要求:

使用安全;便于清洗与消毒,结构设计以及在环境中的设置较合理

3.急救的原则是挽救生命,防止残疾,减少痛苦

二十四.幼儿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伤害时如何处理

1.稳定幼儿情绪

2.根据伤口情况,通知保健医生进行处理

3.情况严重时,报园领导并送医院治疗

4.告知幼儿家长,做好交流解释工作

5.事后自查原因及总结

二十五.婴幼儿遗尿症的预防和矫治:

1.唤醒排尿

2.避免过度疲劳

3.控制饮水量

4.消除导致婴幼儿精神紧张不安的因素

5.进行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二十六.保育员设计和制定玩具和教具

1.确定需要制作的玩具和教具的种类和数量

2.收集和选择合适的材料

(1)根据教育的要求,注意收集制作玩具和教具所需的材料;

(2)了解并根据教育的要求,有目的的购置材料

(3)发动婴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材料

(4)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玩具和教具

3.与教师和学期前儿童共同制作玩具和教具

4.注意保养玩具和教具

二十七.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指保育员有目的,有计划的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开展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为目的地教育活动,它是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2.利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进行随机教育

3.充分利用各种游戏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

4.在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

5.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幼儿园的协同作用搞好教育

6.注重个别教育,以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