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汇总501550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671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汇总501550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汇总501550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汇总501550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汇总501550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汇总501550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汇总501550条.docx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汇总501550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汇总501550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汇总501550条.docx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汇总501550条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501~800条):

  501.强迫观念多表现为同一意念的反复联想,患者明知多余,但欲罢不能。

  502.强迫意向是一种尚未付诸行动的强迫性冲动,使患者感到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

  503.强迫行为较为常见的表现有强迫性洗涤、强迫性检查、强迫性计数及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504.避免激惹强迫症病人,尊重病人的行为模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及时疏导和安慰。

  505.分离和转换症状是癔症主要的临床表现。

  506.在接触癔症病人和治疗过程中应避免环境中的不良暗示。

过多的人围观、对症状过分关注,对病人病情发展表现出强烈的紧张不安,都会使病人寻求注意的倾向增强,从而使病情恶化。

  507.对于癔症病人注意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不要给病人施加更大的压力;尊重、关心病人但不能过于强化症状。

  508.失眠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人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到疲乏或缺乏清醒感。

  509.失眠症治疗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的原则是按需间断使用,首选代谢半衰期较短的药物,连续使用一般不宜超过4周。

  510.嗜睡病人表现过度的白天或夜间的睡眠。

  511.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痴呆综合征。

  512.记忆障碍是AD的早期突出症状或核心症状。

其特点是近事遗忘先出现,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对原有工作不能胜任。

主要累及短时记忆、记忆保存和学习新知识困难。

  513.多奈哌齐(安理申)可改善AD病人的认知功能,主要不良反应为:

腹泻、肌肉痉挛、乏力、恶心及失眠等。

  514.艾斯能是选择性地作用于脑皮质和海马的乙酰胆酯酶抑制剂。

艾斯能治疗可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症状的进展速度,可在6个月内没有恶化。

  515.石杉碱甲(哈伯因)对AD病人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有改善。

主要不良反应是消化道症状。

  516.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护理应做好基础护理和安全护理。

  517.机械性损伤是最常见的致伤因素。

  518.开放性损伤常见于刺伤、切割伤、撕裂伤及火器伤等。

  519.闭合性损伤常见于扭伤、挫伤、震荡伤及挤压伤等。

  520.刺伤多由于尖锐物之所致,伤口小而深,已发生厌氧菌感染。

  521.挫伤常见于钝力所致,常发生浅表软组织感染,局部可出现肿胀、皮肤紫青、明显压痛等,但无骨折。

  522.切割伤常见于锐器所伤,易引起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损伤。

  523.撕裂伤常有不同方向的力作用所致,伤口多不规则,易发生坏死和感染。

  524.挤压伤常见于机体大范围皮下组织或肌组织受巨大暴力捻挫或者挤压引起,严重者可出现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血症、高血钾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因此存在挤压伤者特别注意尿的颜色。

  525.影响创伤愈合的常见因素有感染(最常见)异物存留、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最重要)存在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526.实施清创术时伤后6~8小时内实施、污染轻或者局部血运丰富时l2~24小时内实施的清创可实现一期缝合。

  527.实施缝合时清洁或者已彻底清创的污染伤口可出现一期缝合,污染较重或者处理时已超过8~12小时的伤口可做二期缝合,较深的伤口或者二期缝合伤口内可酌情放入引流物。

  528.感染伤口处理原则是控制感染,加强换药。

  529.换药时厌氧菌感染选择3%过氧化氢。

  530.坏死组织较多时创面换药选择优琐。

  531.皮肤造口时保护皮肤可选择氧化锌。

  532.厌氧菌感染创面换药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

  533.处理肉芽过度增生创面选l0%~20%硝酸银。

  534.局部软组织闭合性创伤早期处理是局部制动,抬高患肢,早期冷敷(减少局部组织的出血和肿胀),口服跌打丸、止血药,禁止按摩。

24~48小时后热敷、理疗(促进血肿和炎症的吸收),局部使用消炎止痛剂。

对于较大血肿者,应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

  535.健康肉芽组织呈粉红色,较坚实,表面呈细颗粒状,触之容易出血,可用生理盐水或者凡士林砂条覆盖。

  536.水肿肉芽组织呈淡红色,表面光滑,触之不易出血,可用3~5%盐水湿敷。

  537.休克是伤后48小时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伤后2~3小时最为急剧,6~8小时达高峰,随后逐渐减缓,至48小时渐趋恢复。

  538.脓毒症是烧伤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

发生于烧伤48~72小时后,及伤后2~3周。

  539.手掌法烧伤面积计算是指患者本人五指并拢的一个手掌面积为l%。

适用于小面积的烧伤。

  540.儿童头部烧伤面积占体表百分比%的计算是9+(12-年龄)。

  541.儿童双下肢烧伤面积占体表百分比%的计算是9×5+1-(12-年龄)。

  542.浅Ⅱ。

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

  543.浅Ⅱ°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明显,形成大小不一的水疱,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

  544.深Ⅱ。

烧伤伤及皮肤的真皮层。

  545.深Ⅱ°烧伤临床表现是有水疱,水疱壁较厚。

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546.Ⅲ°烧伤是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

  547.Ⅲ°烧伤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碳化,痛觉消失。

  548.吸入性损伤往称“呼吸道烧伤”,多发生于在相对封闭的火灾现场。

面、颈、口鼻周常有深度烧伤,鼻毛烧伤,声音嘶哑。

  549.烧伤现场救护原则是迅速使病人脱离致热源,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鼻和呼吸道分泌物,吸氧。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护创面,用干净的布单或无菌敷料包扎,手足烧伤可用冷水浸泡或者冷水冲洗(不能水洗的有生石灰),预防休克,可口服淡盐水,不能饮用白开水。

在控制休克、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迅速转送病人到有条件的医院。

  550.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包括:

烧伤失衡量:

成人每1%烧伤面积(Ⅱ°+Ⅲ°)补1.5ml/kg(儿童1.8ml/kg,婴儿2.Oml/kg);生理需要量:

成人每日补2000~2500ml。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00条(551~600条):

  551.烧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是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一半加生理需要量。

  552.烧伤患者液体一般补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胶体液(首选血浆),其比例中、重度烧伤为2:

1,特重度烧伤为1:

1,生理需要量:

用5%或l0%葡萄糖溶液。

  553.烧伤患者创面护理原则为Ⅰ°烧伤无需特殊处理能自行消退,主要保护创面,避免再损伤;小面积浅Ⅱ°烧伤清创、保持创面清洁,小水泡可保留,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搐内液,一般选择包扎疗法,多能自行愈合。

  554.深度烧伤早期切痂或削痂,并立即皮肤移植。

  555.包扎疗法适用于躯干和四肢的Ⅱ°烧伤,在手部和足部,指与趾应分开包扎。

  556.暴露疗法护理适用于头颈部、臀、会阴部等不易包扎部位及Ⅲ°创面,污染重、绿脓假单胞菌或感染创面。

  557.蛇毒可分为三类:

神经毒、血液毒及混合毒素。

神经毒素对中枢神经和神经肌肉节点有选择性毒性作用;血液毒素对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引起出血、溶血,休克或心力衰竭等。

  558.毒蛇咬伤后可出现疼痛、烦躁小安、头晕目眩、呼吸困难、语言不清、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或全身虚弱、口周感觉异常、肢体软瘫或麻木、腱反射消失。

  559.毒蛇咬伤后局部处理包括:

(1)伤口排毒:

就地先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挤出毒液;伤口较深者可用尖刀在伤口周围多处切开、深达皮下,再用拔火罐或吸乳器抽吸,促使部分毒液排出。

若伤口流血不止,则忌切开。

(2)局部降温:

将伤肢浸于冷水中(4~7℃)3~4小时,然后改用冰袋,一般维持24~36小时。

  560.毒蛇咬伤后为促进蛇毒排泄应:

告知病人多饮水;快速输液或应用利尿药物;若发现病人出现血红蛋白尿,应根据医嘱静脉点滴5%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发生肾衰竭。

  561.一旦发生蛇咬伤,自救或互救措施包括:

伤肢下垂;立即取坐位或卧位,不奔跑,不乱动肢体,以免加快血液循环,增加毒素的吸收;绑扎伤处近心端的肢体,如手指被咬伤可绑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伤可绑扎肘关节下,大腿被咬伤可绑扎大腿根部,松紧度适宜,以能阻断静脉血和淋巴回流为度;用手从肢体的近心端向伤口处反复推挤,使部分毒液排出,或将伤处浸入凉水中,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内的蛇毒和污物;伤口冲洗后,用锐器在咬痕处挑开,扩大创口使毒液外流。

  562.按腹壁有无伤口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563.腹内实质脏器位置比较固定,结构致密、血供丰富,受到暴力因素作用后,比其他内脏器官更容易破裂。

实质脏器损伤的排序依次为脾脏、肾脏、肝脏和胰腺。

  564.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失血性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

  565.空腔脏器损伤以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

  566.上消化道穿孔或破裂可出现剧烈的刀割样疼痛。

疼痛最明显处常是损伤所在的部位。

  567.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是诊断准确率较高的辅助性诊断措施。

  568.腹腔穿刺液形状是判断腹腔内空腔脏器和实质性脏器损伤的最重要依据。

  569.穿刺抽出的血液迅速凝固,多系穿刺针误刺血管或血肿所致。

  570.十二指肠损伤、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胆囊及肝总管穿孔时抽出液为草绿色,镜检有脓细胞、红细胞少并可有食物残渣。

  571.腹部损伤院前急救中,首先维持患者的基础生命,处理危及生命的因素如窒息、心跳骤停、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等。

  572.开放性腹部损伤如有肠管脱出,可用消毒或清洁碗覆盖保护后包扎,切勿现场还纳,以防污染腹腔。

若有大量肠管脱出,应先将其还纳入腹腔,暂行包扎,以免伤口收缩使肠管受压缺血,也可避免肠系膜受牵拉引起或加重休克。

  573.开放性腹部损伤伤口上损伤物嵌在组织内,不能将其拔出,应将其适当固定后送医院。

  574.腹部损伤非手术治疗适应证:

诊断已明确,为轻度的单纯浅表实质性脏器损伤,生命体征稳定或仅轻度变化;通过上述各项检查,一时不能确定有无腹腔内脏器损伤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收缩压在90mmHg以上,心率低于100次/分;无腹膜炎体征;未发现其他脏器的合并伤者。

  575.腹部损伤非手术治疗措施:

输血、补液:

扩充血容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对于未明确诊断或者疑有空腔脏器破裂或者明显腹胀者予以禁食和胃肠减压。

诊断不明时不能使用镇痛剂。

  576.腹部损伤病情观察重点是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程度和范围,以及肠鸣音、腹部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的变化情况;根据病情发展,可复查B超或CT等,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577.根据以上观察,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出现,都应考虑腹内器官损伤:

早期发生休克,或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的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逐渐加重,肠鸣音逐渐减弱或消失;有腹膜刺激征,呈扩散趋势;有气腹表现(X线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或肝浊音界缩小),或出现移动性浊音;有呕血、便血、尿血等,或胃肠减压抽出血性液体;血常规红细胞计数进行性降低;直肠指检、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等有明显阳性发现。

  578.腹部损伤手术治疗:

腹部疼痛较重,且呈持续性,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早期出现明显的失血性休克表现者;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者;腹腔积有气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者;腹部明显胀气,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者;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者;有便血、呕血或尿血者;直肠指检发现前壁有压痛或波动感,或指套染血者。

  579.腹部损伤手术方法主要为剖腹探查术。

  580.一氧化碳俗称煤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于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与红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