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6427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832管理学原理】

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并能够以此对管理实践做出合理分析。

1、管理的本质、管理者的认知、管理职能与技能;2、管理环境、21世纪企业环境的新变化及企业的应对方式;3、管理决策、管理决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管理决策的基本方法;4、企业的目标体系、企业目标设置与分解过程、目标管理;5、计划及其作用与类型、计划编制的过程、战略规划;6、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方案、组织权力配置;7、人员的招聘与甄选、绩效管理、员工培训、职业生涯;8、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组织变革的策略与方法;9、领导基本概念、领导基本理论、领导行为与艺术;10、激励的基本概念、激励理论与实务;11、沟通基本概念、人际沟通、组织沟通;12、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的基本过程、有效控制的方法;13、控制基本方法、质量控制、管理信息控制;14、创新基本概念、创新的动力、过程与管理、企业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15、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新思潮。

【811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主要考查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及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组成部分。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念。

供给和需求理论。

要求掌握供求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蛛网模型、供求弹性的理论及其运用;要求具有计算均衡价格和产量及各类弹性的能力。

能够分析政府干预市场供求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消费者行为理论。

要求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理解需求曲线的推导。

生产者行为理论。

要求理解生产函数的内涵,掌握短期、长期生产函数及其相关规律,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经济学中成本的意义,掌握短期、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领会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理论。

要求掌握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厂商在各种市场结构条件下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价格歧视的概念、形式和条件;能够比较分析和评价不同的市场结构。

理解寡头厂商的几个重要模型:

卡特尔、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

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生产要素理论。

要求掌握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及其要素的供给原理;理解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要求掌握市场失灵的概念、市场失灵的原因、在市场失灵时政府应采取的干预措施。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要求掌握国民收入的概念、核算方法、与国民收入相关的概念及计算。

了解与国民收入相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能够正确评价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要求掌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均衡国民收入的概念和变动、乘数理论、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理解缺口理论与宏观经济是失衡、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要求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意义和不足。

金融、货币和利率的决定。

要求掌握货币的职能、金融市场的作用、货币供给与需求理论及利率水平的决定。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

要求能推导IS、LM曲线;掌握IS、LM曲线斜率和发生移动的因素,能运用IS-LM模型进行相应的政策效果分析。

总供求模型。

要求掌握总供求概念、曲线的推导;能用总供求模型分析现实经济。

失业和通货膨胀。

要求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概念、类型、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理解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

要求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运行机理。

了解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并能对之进行评价。

 

【812统计学概论】

一、绪论

(一)统计的含义,统计学科性质和作用

(二)统计数据的类型、特征以及计量尺度

(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一)统计数据收集的方式、方法

(二)统计分组方法

(三)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三、变量分布特征的描述

(一)集中趋势与平均指标

(二)离中趋势与离散指标

(三)分布形状与形状指标

四、抽样估计

(一)抽样分布的含义与分布定理

(二)抽样误差及其度量

(三)区间估计原理与置信区间

(四)样本容量的确定

五、假设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含义、原理与步骤

(二)常见的建设检验

(三)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六、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相关关系的含义

(二)相关的测定

(三)回归分析的原理

(四)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七、时间数列分析

(一)时间数列的含义与种类

(二)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三)平均速度指标

(五)长期趋势的测定

(六)季节变动的测定

八、统计指数分析

(一)统计指数的含义与分类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

(三)平均指数的编制

(四)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

(五)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九、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一)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基本问题、增加值核算、最终产品使用核算、GDP总体核算及其扩展

(二)投入产出核算: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内涵、编制投入产出表的调查方法及非调查方法、投入产出表的应用

(三)资金流量核算:

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问题、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非金融投资核算、资金流量表及应用分析

(四)资金流量核算――金融交易:

金融资产与金融交易、金融交易核算及核算表、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部分的分析应用

(五)资产负债核算:

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问题、资产负债时点存量核算、资产负债存量变化核算、资产负债表的应用

考试题型:

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

 

【8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名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适用专业:

统计学(授理学学位)

内容要求: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

1.排列,重复排列;组合,重复组合。

2.加法公式,乘法公式,条件概率。

3.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独立性。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几何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

2.分布律,分布函数,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3.随机变量的方差与标准差。

三、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联合分布,边缘分布,条件分布与独立性。

2.随机变量和的分布,独立随机变量最大值、最小值的分布。

3.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矩和协方差矩阵。

四、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1.大数定律。

2.中心极限定理。

3.随机变量序列的收敛性。

五、统计量及其分布

1.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顺序统计量。

2.三大抽样分布。

六、参数估计

1.矩法和最大似然法。

2.无偏性、有效性和相合性。

3.区间估计。

七、假设检验

1.两类错误。

2.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考试题型:

计算题和证明题。

【843会计学】

财务会计及其特征、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财务报告要素、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存货(取得存货的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计划成本法、存货的期末计量)、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户、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取得、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处置)、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确认、无形资产的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及处置)、资产减值(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负债(流动负馈、非流动负债、借款费用)、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概述、投入资本、留存收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所得税(所得税会计概述、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概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会计调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题型及成绩分布:

名词30分、简答40分、论述30分、实务50分。

【833旅游学概论】

一、旅游发展史

1、考核内容

  了解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营市场的变化及其演进原因。

2、考核范围

(1)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

(2)古代旅游发展史

(3)近代旅游发展史

(4)现代旅游发展史

(5)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二、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1、考核内容

掌握旅游活动的界定以及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统计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旅游的概念

(2)旅游活动的类型、性质和特点

(3)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

三、旅游者

1、考核目的和要求

  掌握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游客范围的划定和解释,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和主观因素及其认识意义,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2、考核范围

(1)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2)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客观因素

(3)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四、旅游资源

1、考核内容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认识意义;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熟悉其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遵循的原则,认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2、考核范围

(1)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2)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五、旅游业

1、考核内容

  了解旅游业与传统产业在划定标准上的差异,熟悉旅游业的构成,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旅游业的一般特点,熟悉旅游业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并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2、考核范围

(1)旅游业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3)旅行社

(4)饭店与住宿业

(5)旅游交通

(6)旅游景点

(7)旅游产品

六、旅游组织

1、考核内容

  了解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以及对旅游发展行使干预的必要性;熟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手段;掌握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职能;熟悉我国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并了解同我国有关系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

2、考核范围

(1)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

(2)国家旅游组织

(3)我国旅游组织

(4)国际旅游组织

七、旅游市场

1、考核内容

  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以及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定的必要性、意义和常用的划分标准;熟悉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并能据以分析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动规律;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的基本状况,熟悉选择海外客源市场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并能够分析和认识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

2、考核范围

(1)旅游市场的概念和划分

(2)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

(3)我国旅游业的入境、国内和出境旅游市场

八、旅游的影响

1、考核内容

  既要应当熟悉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产生一系列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所带来的基本表现之外,还应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因以及决定其程度大小的条件,从而为探讨和认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打下基础。

2、考核范围

(1)旅游的经济影响

(2)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3)旅游的环境影响

【611法学综合1】

法学综合

(1)包括法理学和宪法学两大部分,考试内容和范围如下:

一、《法理学》

(一)法学导论。

包括:

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中、西方法学发展的历史;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法的本体。

包括:

法的概念;法的形式与效力;法的要素;法律体系;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

(三)法的起源与发展。

包括:

法的起源;法的历史类型;法律发展;法制现代化;法治与法治国家。

(四)法的作用和价值。

包括:

法的作用;法的价值;法与利益;法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效率;法与正义。

(五)法的运行。

包括:

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制监督;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程序。

(六)法与社会。

包括:

法与文化;法与经济;法与政治;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二、《宪法学》

(一)宪法总论。

包括: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宪法的分类;宪法与宪政;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结构;宪法的制定与修改;宪法解释;违宪审查等。

(二)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包括:

外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三)国家性质与国家结构。

包括:

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包括:

基本权利的内涵和特点;平等权;政治权利;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社会经济权利;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

(五)选举制度。

包括:

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民主程序。

(六)国家机构。

包括: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

【842法学综合2】

法学综合

(2)包括民法学(民法总论部分)和刑法学(刑法总论部分),考试内容和范围如下:

一、《民法学》

(一)民法调整对象;性质;渊源;效力。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与功能;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意义;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物权请求权的关系。

(四)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自然人居所;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法人的概念和特征;法人的分类;法人的民事能力;法人的机关和分支机构;法人的成立、变更和终止;法人的登记;非法人组织。

(五)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征;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有价证券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智力成果概念、特征和类型。

(六)民事行为与法律行为的概念;民事行为特征;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情谊行为、事实行为和准民事行为的关系;民事行为的分类;民事行为的形式;意思表示的概念与构成要素;意思表示的分类及意义;意义表示解释的含义、原则与方法;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意思表示不自由;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的含义和要件;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形态和效果。

(七)代理的概念和特征;代理的分类;代理权与授权行为;代理权的行使与滥用;代理权的消灭;无权代理的概念、特征、类型和效力;表见代理的概念、原理、构成、类型和效力。

(八)时效的概念、作用和类型;诉讼时效的含义、效力与适用范围;诉讼时效的分类;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中止、中断与延长;除斥期间的概念、特征、性质与作用;除斥期间的适用范围;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期限的概念、特征、确定与计算方法。

二、《刑法学》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范围。

(二)犯罪与犯罪构成。

包括:

犯罪概念;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三)正当行为。

包括: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四)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五)共同犯罪和罪数形态

(六)刑事责任与刑罚。

包括:

刑罚的概念、功能;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刑罚的消灭等。

 

【825生物化学】

一、绪论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涵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生物化学的地位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糖类化学

生物体中糖的种类,结构特点,主要理化性质,淀粉、糖原、果胶等常见多糖的组成与结构以及生理作用。

三、脂类化学

脂类化合物的种类,脂肪的结构与性质,复合脂、固醇的结构与功能。

四、蛋白质化学

蛋白质的种类和一般组成,天然氨基酸的名称(包括英文缩写)、种类、结构、重要的理化性质、分离制备及分析方法,肽的结构和命名、理化性质、天然存在的生物活性肽、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结构的四个层次、一级结构的特点、测定方法,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概念、类型、结构特点,维持蛋白质分子结构的重要的化学键、蛋白质重要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五、核酸化学

核酸的概念、类别、功能及组成特点,核酸的一级结构特点及测定方法,核酸的二、三级结构特点,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核酸的生物功能和实践意义,核酸的分离、合成及鉴定原理。

六、酶化学

酶的概念、命名及分类,酶的化学本质与特性,酶的结构与功能,酶的专一性和作用机制,酶的分离纯化和活力测定,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调节酶、诱导酶、同工酶及多酶体系的概念,酶的制备和鉴定,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维生素化学

维生素的概念与种类,B族维生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

八、激素化学

激素的概念与种类,常见动物激素的功能,激素的作用机制。

九、生物膜与细胞器

模式细胞的微观结构、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十、代谢总论

新陈代谢的概念,高能化合物与ATP

十一、糖代谢

糖原、淀粉、葡萄糖的生物合成,葡萄糖的分解代谢(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及其调节,糖原合成代谢。

十二、脂质代谢

脂质的酶水解,甘油的分解代谢和生物合成、脂肪酸的β-氧化,酮体代谢,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脂代谢调节。

十三、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的共同分解代谢,尿素循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十四、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核酸的酶解,核苷酸从头生物合成的原料、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补救途径、嘌呤环和嘧啶环原子的来源

十五、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的概念与一般原理,主要类型,生物氧化过程中能量的产生与转移。

十六、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

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代谢调节的涵义、重要性,酶合成的诱导及阻遏作用,酶的别构效应、共价调节,反义核酸的调节,相反单向反应对代谢的调节,酶的分布区域化对代谢的调节

十七、DNA的生物合成

DNA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的过程、机理、参与的酶,DNA逆转录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DNA损伤和修复的机制,DNA复制的忠实性,DNA生物合成的调节

十八、RNA的生物合成

DNA转录的过程、机理及参与转录的酶与辅助因子,RN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十九、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遗传密码、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一般特征,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蛋白质多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和折叠,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二十、基因表达的调控

操纵子学说、原核生物翻译水平的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转录前、转录、转录后、翻译、翻译后水平)

【826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各种单元操作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运用这些理论并结合食品工业生产实际,正确进行过程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能力,及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选型、工程设计和定量过程分析的能力。

详细内容和要求如下:

1.流体流动和设备。

掌握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动规律,包括流体静力学和机械能守恒方程。

能够灵活运用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计算流体流动问题,包括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和管路计算。

掌握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及影响因素、泵的特性曲线、工作点和流量调节;能够进行涉及泵的基本计算。

2.机械分离和固体流态化。

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式及应用、不同过滤方式的操作计算。

了解典型过滤设备的结构和特点。

理解重力沉降运动的基本原理;了解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旋风分离器的性能。

掌握典型机械分离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3.传热及换热器。

掌握傅立叶定律及其一维稳态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平壁的热传导,圆筒壁的热传导;掌握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传热时对流给热系数的计算,换热器的热负荷计算、对数平均温度差的计算、总传热系数的计算;掌握换热器的设计型计算和换热器的核算型计算,能够根据计算结果及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换热器;掌握列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4.蒸发。

理解蒸发的定义、条件,掌握了解各种蒸发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能正确进行单效蒸发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了解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掌握多效蒸发和单效蒸发的比较、多效蒸发中效数的限制及最佳效数;了解其它提高蒸汽利用经济性程度的措施。

5.气液分离(吸收与精馏)与设备。

掌握气液分离中的相平衡基础,包括亨利定律与相图,能进行过程方向判断及推动力的计算;掌握分子扩散及费克定律,双膜理论,及相际间的传质基本方程;熟练掌握汽、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及总传质单元数计算方法;掌握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会利用图解法、逐板计算法求解理论塔板数。

熟练掌握吸收与精馏过程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

了解填料塔和板式塔的主要构件;掌握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状况和传质特性;熟悉常规塔设备的计算方法。

6.萃取。

了解萃取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操作原理;掌握萃取过程的相图表示方法;掌握单级萃取计算,了解多级萃取图解法;了解萃取设备的结构和使用特点。

7.干燥。

掌握湿空气的主要性质、定义和计算公式;掌握湿空气的“h—d”图应用及由状态点确定空气有关参量的方法;掌握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重点掌握湿物料的常压热风干燥过程。

掌握等焓干燥过程干燥器出口空气状态确定方法;正确理解干燥器的热效率和干燥效率。

了解物料中所含水分性质;掌握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的概念;掌握干燥速率的定义及干燥速率曲线;掌握临界水含量的概念;了解影响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的因素。

掌握恒速和降速段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

了解干燥器的主要型式及特点。

【827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考查:

⑴微生物的分类学方面。

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分类的基本理论与观点,以及用于微生物分类的经典方法和现代手段。

理解微生物分类学的意义和价值。

⑵微生物生态学方面。

着重强调对食品科学中的一些微生物生态学问题的理解,考查微生物与生境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资源化问题。

⑶遗传变异与育种方面。

微生物的遗传学是一个难点和重点内容,重点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以及各种育种手段和程序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实验方案的主动设计能力。

⑷微生物生理学方面。

包括微生物生长规律与培养模式、食品与发酵工业中的防腐消毒灭菌等微生物安全评价及作用机理。

微生物的营养及代谢产能(尤其是某些微生物独具的产能方式)。

⑸微生物的形态学方面。

要求掌握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病毒的主要个体特征、群体特征。

理解结构与功能相应关系。

【822信号与系统】

一、信号与系统

1、信号

2、信号的基本运算

3、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a)广义函数:

定义及运算b)奇异函数的性质

4、系统的描述:

数学模型,系统框图

5、系统的性质:

a)线性:

定义,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b)时不变性、因果性、稳定性

二、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1、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

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瞬态响应,稳态响应

2、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3、卷积积分:

卷积积分及图示

4、卷积的性质:

a)卷积的代数运算:

运算律及物理意义b)普通函数与冲激函数的卷积:

平移特性,梳状函数c)卷积的微分和积分

三、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1、LTI离散系统的响应:

a)差分方程的经典解:

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瞬态响应,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