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5912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1

  【背景知识】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

儿童诗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

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是儿童诗有别于成人诗的最显著的艺术特征,这首诗的作者程宏明是一个成人,但他仍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描写生活。

  2、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为了与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法相适应,这首诗就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因此这篇课文十分符合《语文新课标》第四条教材编写建议:

“选文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3、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韵律。

这是由两方面的要求决定的;一是儿童诗语言的表达需要,即它必须是诗的语言;二是儿童诗还承担着语言训练的任务,即它必须规范、得体。

《雪地里的小画家》文质优美,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学情分析】

  1、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朗朗上口的韵文,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学生一般比较喜欢读。

  2、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大部分都是“高频字”,例如“啦、用、几、为、加”等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接触过,“认读障碍”不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防止“识字教学零起点”现象的发生,即预先假设所有学生都不认识这些字,要求所有学生统一经历教师设计的“识字步骤”。

  3、在内容方面,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熟知,但与动物脚印之间的联系似乎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因此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加以启发引导。

  【教学理念】

  1.实现学问性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的重心转移:

新课程强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教学实践,本课的教学就是要强调通过图画、表演、想像、朗读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体验的频度,加深学生体验的深度。

尤其要强调让学生通过“朗读”这种语文形式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在与文本的直接接触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2.实现内容性知识向方法性知识的重心转移:

“新课程标”明显提升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本课的教学志在让学生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副画”;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动物冬眠情况和冬天更多的特点。

后面的结果固然要紧,但“朗读、观察、讨论、查阅资料”等得出结果的方法和过程更是凸现在我们的教学视野之内。

  3.实现学科性知识向综合性知识的重心转移:

新课程标准倡导开展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体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本课的教学鼓励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到大自然中观察,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11个生字以及“虫、目”这2个偏旁,会写“几、用、鱼”3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副画”;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动物冬眠情况和冬天更多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内心喜欢这种朗朗上口的儿童文学作品,愿意主动背诵;向往冬天,有一种要发现冬天更多秘密的迫切愿望,渴望到大雪纷飞的冬天,到雪地上去尽情地嬉戏、玩耍。

  教学重点:

  指导同学学会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激发同学对自然美的欣赏。

  教学难点:

  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同学的观察、说话和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生词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精彩片段设计】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学生背儿歌《四季》。

  2.学生欣赏美丽的雪景。

  3.同学们,看着这雪景,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你最想干什么?

有一群小画家,看着这美丽的雪地,高兴地画起画来。

他们是谁?

都画了些什么?

想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看拼音读课文,用铅笔画出本课生字,拼读三遍。

  2.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教师做恰当点播、引导。

  3.再看拼音读几遍课文,要求记住生字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4.数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指名分句读课文。

  5.学生齐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二句。

  

(1)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有()、有()还有()。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和()。

  

(2)理解“一群”。

  2.学习第三句。

  

(1)这一群小画家分别画了什么?

在书上用“――”画出来。

  

(2)指名读一读。

  (3)你知道了谁画了什么吗?

(教师随机播放课件)看图:

竹叶、鸡爪。

学生用“因为……所以……”说句子。

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

  (其他三个同上。

  (4)指导读第三句。

  3.学习第四句。

  

(1)读句子。

  

(2)我们画画用什么?

  (3)小动物们画画用什么呢?

(课件演示)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

的确,这些小动物们可真有本领,不用颜料不用笔,只用它们的爪子或蹄子或脚掌在雪地上走几步,就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怪不得把它们称为“雪地里的小画家”。

  (4)指导读句子。

  4.学习第五、六句。

  

(1)读句子。

  

(2)学习“参加”。

  (3)学生交流冬眠知识。

(课件)

  (4)指导读最后两句。

  四、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1.齐读课文。

  2.借助插图或板书,自由背诵。

  3.指名背诵。

  五、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1.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

画什么?

  2.你可以学习本课,也来编儿歌。

(提示-----画----------画----------画-----)也可以把它们画的画画下来。

  3.作品展示。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想想学习这篇课文之后,你增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竹叶枫叶梅花月牙

  附:

学生仿写作品

  仿写一: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下画家。

  企鹅画树叶,

  松鼠画小花,

  熊猫画扇子,

  小狼画梅花。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小刺猬怎么没参加?

  他在洞里睡觉了。

  仿写二:

  下雪了,

  下雪了,

  雪地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兔画小花,

  小猫小牛棉花,

  小牛画月牙,

  大象画圆盘。

  不用预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副画。

  小熊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洞里睡着啦。

  仿写三:

  下雪了,下雪了|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

  小猴画手印,大象画圆盘,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松鼠为什么没参加?

  它在洞里睡着了。

  课后反思:

  1.“他们为什么能在雪地里画画?

他们是怎么画画的?

”──这些在我们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对于缺乏相关生活经验的小朋友来说,却是需要探究才能得到答案的“为何”一类的问题。

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应该用简笔画分别画出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脚印,再画上竹叶、梅花、枫叶合月牙图案,请学生观察,了解脚印与图案的相似之处,连线理解为什么称小动物们为小画家,最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笔画一画。

  2.一旦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问题就会五花八门,但学生的问题出来了,我们就必须重视,不能搪塞。

因此,学生提的问题不同,教学过程就会有所改变,下面是对几个问题的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

他们画了哪些画?

──一年级的小朋友经常会问这些能在文章中直接寻找到答案的“是何”一类的问题。

当学生问出这类问题时,我应该温和地请他再读读想想,让他自问自答。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画画的时候高兴吗?

──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不能简单化处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下雪天的“幸福生活”,从而进入“小画家”的情感世界。

  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啦?

哪些动物也会像小鸡、小狗一样,来雪地“画画”呢?

(你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

它们像什么?

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啦?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动物?

)──这是一类需要学生查找资料或者到生活中亲身观察以后才能获取答案的“为何”一类的问题。

我应该及时肯定这些问题的价值,利用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并且把认识事物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

  3.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朗读时,要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

读前两句可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了,你们怎么做的?

由此想象出“小画家”们和我们一样兴奋地跑向雪地,边走边欢呼,朗读时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读第三句的四个分句语速可稍快,语调一起一伏,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画画场面。

第四句要表现出“小画家”们的自豪感,突出“几步就成”这个词语。

最后一句中“睡着啦”要读得轻松、稍慢,突出青蛙在冬眠呢。

  当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趣味,例如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配着欢快的儿童舞曲读等等。

  4.指导背诵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

可以让学生看着课件或者课文的插图来背诵;可以采用引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背诵,如:

下雪啦,()。

小鸡画竹叶,(),小鸭画枫叶,()。

不用颜料()。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也可给学生一个顺序:

“一群小画家来了──小画家们画画──青蛙呢。

  总之,这节课存在的缺点很多,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们的仿写成为这节课的亮点,这些观察点和观察视角是我也没有想到的,感谢孩子们给了我儿童诗教学的惊喜和信心!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啦、梅、蛙、睡等11个生字。

掌握虫字旁和目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3、借助儿歌了解小鸡、小鸭、小狗以及小马四种动物爪子(蹄)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等冷血动物要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揭题激趣

  1、开展画手印的游戏。

老师谈话:

小朋友爱画画吗?

上课前,老师先请小朋友根据要求,在白纸上画一画自己

  的小手掌印。

(共画三幅手掌印:

1、五指并拢:

2、五指张开;3、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

  2、揭题谈话:

冬天下雪了,大雪像厚厚的被子盖在大地上,瞧,这就是雪后的大地!

(出示雪景图片)在这美丽

  的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学生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3、鼓励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教师板书问题概要:

1、谁?

2、为什么?

  二、阅读探究,感悟理解

  1、初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读对课文;2边读边思考上述两个问题。

  

(2)读后反馈,结合训练:

1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

(板画动

  物图片)2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A、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B、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理解词语:

一群积累新词:

三五成群)

  2、再读探究。

  过渡语:

小朋友的学习还真有效率!

接下来请大家再一次去读读课文,要求还是边读边思考,想一想:

为什么称这

  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1)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学习成果。

  (3)读读议议,感悟理解。

  1、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从不同方面说说为什么称这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2、重点句朗读指导:

第三句话读时稍快,语调有起伏。

第四句话朗读时突出几步就成。

  3、讨论一:

小动物们为什么能画出不同的画面呢?

(学生联系课前游戏说一说,然后完成文后练习读读连连。

  4、讨论二:

为什么小青蛙不参加画画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下列句段,进行阅读拓展。

  冬天到了,天气寒冷。

有些动物为了保持体内温度,开始了长时间睡觉,这就是动物的冬眠。

常见冬眠的动物

  有:

青蛙、蛇、狗熊

  三、课堂总结,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说说阅读课文时应边读边思考。

  2、教学生字。

  1读对生字;

  2记一记蛙、睡;

  3比一比,口头组词:

  月()儿()同()我()力()

  用()几()洞()成()为()

  四、教学板书

  雪地里的小画家

  谁?

为什么?

  小鸡图--------------竹叶(图)

  小狗图--------------梅花(图)

  小鸭图--------------枫叶(图)

  小马图--------------月牙(图)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3

  学习目标: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明白小动物脚趾的特点。

  3.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儿歌的美丽和雪景的美丽。

  教具准备:

  幻灯片、生字卡片。

  一.以图激趣,引入课题

  出示:

雪景图

  问:

小朋友,你们看到什么?

怎么想的?

想说些什么?

  雪虽然很冷,但雪地很美。

它还带给我们冬天的快乐。

  雪地太美了,就连小动物们也禁不住跑到雪地上来了。

你们看,谁来了?

  请听课件朗读课文。

  问:

小动物们到雪地干什么?

(画画)

  那么我们可以叫这些小动物们什么名称?

  他们在什么地方画画?

  出示课题。

朗读课题。

注意的字读轻声。

  二.学生初读课文

  这首儿歌美吗?

请小朋友们朗读课文。

要求:

  1.自己学会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顺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课件)

  其中哪些字你们以前就会读的?

  请说说你以前是怎么认识它的?

  你来教大家学这个字好吗?

  还有几个字谁愿意来教大家学?

  你们的识字本领真大!

  2.拿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四.学习课文

  1.小朋友,你们喜欢课文里的哪些句子,来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你喜欢它吗,那么你应该读出喜欢,让大家一听就知道你是真的喜欢。

  2.指导朗读第一句

  出示:

下雪啦,下雪啦!

  谁来读一读?

你为什么这样读?

他读得好吗?

  下雪时,雪花是轻轻的还是重重的?

  好,我们来轻轻地读一读!

  雪花美吗?

美在哪里?

(洁白,纷纷扬扬,漫天飞舞)

  好,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

  下雪了,你们喜欢吗,高兴吗,为什么?

  好,我们来高兴地读一读。

  如果你早上第一个发现下雪了,想告诉所有的人,你会怎么来读?

(高声)

  好,我们来告诉所有的人。

高声地读一读。

  3.你们的声音叫来了谁呀?

  出示第二句: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谁来读一读?

  一群什么意思?

  如果是很多小鸡,就叫(一群小鸡)

  很多小马就叫,很多小鸭就叫很多小狗就叫

  你还会说:

一群什么东西?

  4.出示最后一句: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洞里睡着啦。

  谁来读这一句?

  如果读得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如果不大好,问他这样读可以吗?

  青蛙睡着了,我们应该怎么读?

(轻轻地,不要吵醒它)

  谁再来试一试。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重点学习第三句

  青蛙睡着了,正在做美梦呢,我们不要惊醒它。

  我们回到雪地上来,看四位小画家的表演吧。

  出示: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大家读一读。

你明白了什么?

想知道什么?

  课件出示:

竹叶、梅花、枫叶。

  月牙是什么?

(弯弯的月亮)画一圆月,问这是月牙吗?

  小动物们用笔画的吗?

用颜料了吗?

  他们不用颜料不用笔,用什么画的?

  看课件演示,动物脚趾与画的相似。

  出示:

小鸡的脚爪像

  ,小狗的脚趾像

  ,小鸭的脚趾像

  ,小马的脚趾像

  6.引

  小朋友们,小鸡、小鸭、小马和小狗真是天才的小画家。

  雪地上还有没有其他的小画家跑来呀?

你们想象一下。

  如果它们来了,又会画些什么呢?

课后请你们画在纸上好吗?

下节课给全班小朋友们看看。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谁来给大家提个醒,这三个字哪些地方写字时需要注意的。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4

  教学目标

  1、运用学会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11个生字,正确书写3个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猫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

制作教学课件、动物卡片(生字)及课文插图

  学生:

了解雪后大地的变化、生字卡片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景”,“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

  课题质疑导学

  出示课件主题人物冬爷爷及冬天的雪景

  冬爷爷:

小朋友,你们好!

可爱的秋姑娘走了,我悄悄来到了你们身边,不知细心的小朋友们是否注意到,我来之后,大地都有哪些变化呢?

(教师利用儿童好奇的特点,,用主题人物的形式,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对冬天的认识,使学生感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

  课件展示白雪纷纷落下的情景。

  冬爷爷:

今天,动物王国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要在这白茫茫的大地上举行一次画展,你想知道哪些有关画展的情况呢?

  (引导学生质疑,教师随机加以归纳)

  生1:

我想知道动物是怎么画画的?

  生2:

我想知道都有哪些动物参加画展?

  生3:

我想知道它们画的作品像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自主合作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

  2、四人小组交流自学情况,可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读音,并交流各自认字的方法。

  (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倾听并及时给予指点。

  3、各小组汇报交流,抽查认读的词语和课文朗读,并组织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空,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并通过交流学习,发挥学生之间互动互助的作用。

  三.精读品味入境

  读中感悟体验

  1.课件展示雪地里走来一群“小画家”的情景

  

(1)把学生带进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交流自己的感受。

  

(2)看图自读,尝试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准备全班讨论。

  (3)在赏读中理解课文,体会3~4句的意思。

  并用比较法,配合观察课件画面的变化,

  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四种动物脚印的区别,想一想它们是怎样画画的。

  2.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课题中的一个问题,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思考问

  题,然后小组交流。

(教师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1~4句)

  (允许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利用阅读期待,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3.出示课文插图,创设课文情景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想一想该怎么读。

(2)请几个学生试读,其他学生当评

  委参与评价。

(3)教师引读第3句,速度稍快,语调一起一伏,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画画场面。

(4)教师指导和朗读第4句,读出小画家的自豪感。

(5)看课件青蛙冬眠情景,小组讨论青蛙睡眠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并指导朗读第5、6句,读得轻快、稍快。

  (重视朗读训练的层次性,重点处采用教师引读、示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4.边看课件“小画家”们画画的情景,边练习背诵课文。

(回归整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做课后“读读连连”

  四.巩固自主识字

  加强写字指导

  1、用“动物王国画展邀请卡”的游戏形式(动物卡片背后是生字),复习巩固本课新认识的字。

  2、认写3个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我会写”的生字,读一读,在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教师提醒学生“几”、“鱼”在书写上的不同点,重点指导练写“鱼”字。

(3)学生在课后田字格中描红临摹3个生字,教师巡视及时加以指导。

(4)展示部分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再各自练写。

  (鼓励学生运用学会的识字方法识好字,写好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组织者。

  五.自主归纳总结

  课外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并汇报。

  2.布置学生课后收集了解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小画家”,它们的“画”像什么。

  (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自然,多看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5

  一、教学要求

  学会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会认9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

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

“小画家”,就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脚印。

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趾形状不同。

青蛙没有参加“画画”,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竹叶、梅花、枫叶的图画或实物;观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爪(蹄),看看他们的脚印是什么样的。

  准备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放大的插图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准备竹叶、梅花、枫叶的图片或实物。

  

(二)识字、写字教学

  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读准生字“马、用、笔、加”和要求会认的字“枫、参、睡”的音。

  随生字“笔”的学习,认识偏旁“”(竹字头)。

  指导写字。

利用已学过的笔画和偏旁识记字形,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注意以下笔画的写法:

“用”字中间的两横与左右两边的撇和竖相离不相接;“笔”字中“”(竹字头)的第二笔是“”(横)。

  (三)朗读、背诵指导

  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

朗读时,要激发学生的情趣,带着童趣读出味道来。

可让学生边读边看图,或看多媒体课件,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再读正确、读流利。

“下雪啦,下雪啦!

”是儿童看到下雪时高兴心情的自然流露,可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然后通过范读或录音,指导学生读好这个句子。

中间两句描写的是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快活地跑来跑去,留下一串串“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

这些“小画家”“画”了一幅十分美的雪地“画”,所以要读得轻快些。

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模仿着读出轻快活泼的语气。

最后两句要读出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语气。

  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可借助图背诵课文。

背诵要在课内进行。

  (四)练习提示

  第三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