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5469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docx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

小学数学教案篇1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学问与实力:

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经验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中,学生能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驾驭比较大小的方法,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2、能够正确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打算挂图、小棒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创设情景,视察情景图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奇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

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

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

冰上有多少只贼鸥?

冰上有多少只企鹅?

学生试着估计一下,并说说是依据什么估计出来的?

二、提出问题

看样子南极的挚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挚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

三、解决问题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

2、把你的好方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

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

试一试。

4、信任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特别正确。

5、小组同学沟通想法,并用计数器演示。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计数器帮助演示数的写法,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加深数位意义的理解。

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

7、:

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觉?

揭示:

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四、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四周什么地方用到数字?

(全班学生的总数、男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等等)。

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把数字记录下来。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沟通写法。

3、“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整体视察这张表,有什么发觉?

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各空格里的数。

填完后,先让学生自己视察有什么发觉?

小组沟通。

全班汇报。

五、课堂:

今日你有什么收获?

(2)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在南极考察时看到了天上有47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看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自由提问。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假如出现“一共有多少只贼鸥?

”可以让学生想方法数出贼鸥的总数,假如有学生会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来,但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

假如学生不能提问出“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

二、解决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

有什么方法?

”让学生知道问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其实就是比较47与32的大小,“怎么比较47与32的大小呢?

2、学生独立思索。

3、小组沟通想法。

4、全班沟通,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沟通想法。

2、“自主练习”第5题。

(1)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留意让学生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晰。

(2)在理解图意后列式计算。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激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4)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方法做第5题。

3、“自主练习”第7题。

(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

(2)、学生独立去做,在沟通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

(3)激励学生说己的想法。

四、课堂:

小学数学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首先带动课堂气氛

2、教会学生什么是面积。

3、学习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4、能够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动手操作绽开圆柱的侧面积

三、教学难点:

圆柱侧面绽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绽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具打算:

圆柱表面绽开图、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爱好。

出示:

牛奶盒,纸箱,可比克。

提问

(1)这些东西我们很熟识吧!

谁来说说它们是什么形态的呢?

(指名说)

(2)制作这些包装盒,至少须要多大面积的材料?

(指名说)

师:

谁能说说上一节课你学过圆柱体的哪些学问?

生:

........

师:

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动手摸一摸

生:

动手摸圆柱体

师:

谁能说一说你摸到的是哪些部分?

生:

.......

师:

你所摸到的圆柱体的表面,它的大小叫做表面积,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板书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圆柱的侧面积是一个曲面,那么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我们熟识的平面呢?

(找学生回答问题)提问:

请大家猜一猜,假如我们将圆柱体的侧面(也就是这个包装纸)绽开,会是什么形态的呢?

探讨圆柱侧面积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绽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先猜想,然后说说,再操作验证。

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

小组沟通。

(学生要说清晰绽开的方法不同能得到什么不同的图形)(绽开的形态可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

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爱的。

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操作活动: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绽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视察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

独立操作后,与小组里的同学沟通

3.小组沟通能用已有的学问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

(选出一个学生已经绽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重点感受:

圆柱体侧面假如沿着高绽开是一个长方形。

(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

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假如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

S侧=2∏r×h

师:

假如圆柱绽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已经出现了这种状况。

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打算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绽开)

(四)、练习

求圆柱的侧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1。

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

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

3。

底面半径是3.2厘米,高是5分米

(五)探讨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须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

须要什么条件?

(指名说)

2、动画:

圆柱体表面绽开过程

3、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得出结论: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4.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高是10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后沟通反馈)

(六),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比较有盖,无盖,一个盖的圆柱物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异同?

多媒体出示:

水管,水桶,糖盒提问:

这些圆柱形物体在计算表面积时有什么不同?

(指名说)

2、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40厘米,至少须要多少平方厘米?

(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重点感受:

没有盖,至少这两个词语。

在实际中,运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3.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是20米,深2米,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水泥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用本节课所学学问制作出一个笔筒,下节课带来送给自己的挚友。

小学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2、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打算: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情趣(抢答式复习)

1、60÷10=600÷()=()÷1=0.6÷()

说一说:

解答这两道题你用的是什么学问?

(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什么?

2、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用字母表示:

a:

b=a÷b=a/b)

(二)导目标

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什么性质呢?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比的化简。

(板书:

比的化简)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二、分组自学目标1

(出示情景图)

调皮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的水。

笑笑也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2小杯蜂蜜、18小杯水。

同学们想一想哪杯水更甜?

1、导学法

估一估、想一想、算一算

2、小组相互探讨,发表看法。

40:

3602:

18

3、质疑问难

干脆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的,那么你能不能联系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来想方法解决呢?

小组探讨一下,该如何来计算并比较呢?

4、各组自学,沟通汇报。

你们运用了什么好方法?

都学会了什么?

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40:

360=40/360=1/9=1:

9

2:

18=2/18=1/9=1:

9

5、小结:

比较的结果一样甜,由此可见,比的化简对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化简比是有必要的。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比才是最简洁的整数比呢?

我们来看大屏幕。

6、导入“最简洁整数比”的概念。

比的前项与后项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整数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也就是说,

最简洁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6∶5就是最简洁的整数比。

你能列举出几个最简整数比吗?

(指名回答)

7、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最简洁的整数比是用什么方法化简得到的吗?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其次个目标。

(出示目标)

三、分组自学目标2

1、出示问题:

化简比

24:

420.7:

0.82/5:

1/4

2、导学法

学法指导:

每组任选一题、分析比的类型、个人独立解答、沟通解题依据、组内总结方法

3、各小组自学,沟通探讨。

4、汇报沟通

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是怎样学的?

都学会了什么?

(指名板书计算过程)

5、指导总结化简比的方法

(1)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先化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最终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

)(或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2)怎样把分数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

(先转化成除法,再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最终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

(3)如何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洁的整数比?

(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成最简洁的整数比)

6、智力大比拼:

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你能依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吗?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化简比:

14:

21=(14÷7):

(21÷7)=2:

3

7、老师小结:

看来,化简比的方法不,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目标:

化简成最简洁的整数比;那么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区分呢?

(课件)

四、练习(课件)

1、化简比:

15:

210.12:

0.42/3:

1/21:

2/3

2、连一连

3、推断

4、写出各杯中糖与水的质量比。

5、解决问题

五、回顾学习目标,进行本课总结

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利用所学的比,你能解决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

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须要通过化简比来解决,因此我们必需学会依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板书:

比的化简

a:

b=a÷b=a/b

40:

36=40/360=1/9=1:

9

2:

18=2/18=1/9=1:

9

小学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驾驭其口算方法.

2.培育学生的口算实力和类推实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同时培育学生仔细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驾驭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打算.

1.口算:

2.填空:

(1)6个十是(),12个十是(),12个百是().

(2)40是()个十,800是()个百.

(3)表示(),结果得().

3.师列式,,同时问:

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整十、整百数同一位数相乘)师明确:

我们今日就来学习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的乘法口算.(出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主动参加学习例1.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问: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猜猜得多少?

说说你怎样想的?

问:

我们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老师出示1捆小棒,说:

这是10根小棒扎成的一捆,表示几个十?

(1个十)

师:

怎样表示呢?

请你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分组,动手摆小棒,然后汇报:

表示3个20是多少,用小棒表示就是两捆小棒为一份,摆这样的3份,共6捆.

随着学生的汇报,老师出示动画“口算乘法(例1)”.

问:

看图说说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

说明:

表示把3个20合并在一起,就是6个十,所以得60.

师板书:

2个十个十

齐读算式及结果:

20乘3等于60.

(2)尝试探讨,驾驭算法.

①读算式,写得数,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出示:

要求全班动笔把得数填在书上.再视察探讨:

分别视察每组题中因数和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你发觉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帮助学生归纳口算算法:

当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时,只要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中国共产党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

请你用这一方法,口算,,.

2.迁移类推学习例2.

(1)看图列式并口算得数.

出示动画“口算乘法(例2)”.问:

这幅图表示什么?

该怎样列式?

(表示4个300是多少,列式为).板书:

问:

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

3个百×4=12个百=1200

追问:

还有更快的方法算出得数吗?

(先算出的积,因为300的3后有两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巩固算法.

①读算式说得数.

②出示:

探讨:

怎样做题快速而精确地写出得数?

(每组都先算好第一题的得数,后两道题的积添上相应的数的“0”;

③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要求学生独立填写)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写得数,比比谁最棒.

2.填空:

(1)读作()乘(),想:

()个()乘7是()个(),是().

(2)3乘600得()个百,就是().

3.列式解答下面各题.

(1)幼儿园买来6箱水果,每箱30千克.一共买来水果多少千克?

(2)果园里栽了4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在8倍.梨树有多少棵?

4.嬉戏:

小猴摘桃(详见探究活动).

四、课堂小结:

今日学习的是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还有什么问题?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表内乘法和万以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实物演示、动手操作、视察探讨来理解算式的含义和算理,再通过巩固练习来使学生领悟算法.然后引导学生视察探讨并发觉规律,探究得出简便算法并加以运用.

老师留意以基本概念为核心,抓住新旧学问联系、运用学问的迁移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已有学问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驾驭新学问.

教学中,还留意引导全体学生参加学习的全过程,尤其是口算算理的推导过程.为学生探求问题创设了宽松愉悦的氛围.

探究活动

放爆竹

活动目的

使学生娴熟口算乘法,进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精确率.

活动打算

老师将口算卡片制作成爆竹形态.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或指名说出得数.

2.全班同学做裁判,答对了就发出“叮、嘡——”的爆竹声,答错了就发出“喇”的声音,然后一起修改答案.

小小邮递员

活动目的

使学生娴熟口算乘法,进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精确率.

活动打算

1.用纸盒做成信箱模样,前后两面都标上数字即算式的结果.

2.制作若干卡片(信),上面写着一些算式.

活动过程

1.请4至6名同学到前边,每人手里拿一个信箱.其它同学每人各拿一封或几封信.

2.嬉戏起先,学生找算式所对应的得数投入收信箱,双方互查互动.

3.老师可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加以点拨,指导他们探讨,辨析,沟通.

小学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化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

1、驾驭乘法估算的方法,能依据题目的特点估算。

2、培育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实力。

教学重点:

驾驭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依据详细问题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

师提问: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估算。

谁知道什么是估算呢?

生答:

就是估计着算,也许的算一下。

生答:

就是求咱们刚学的近似数。

生答: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也只要算出近似数,不须要算出精确数。

这样的计算叫估算。

创设情景

学校开展为灾区捐款活动,一年级捐款714元,二年级捐款987元,两个年级捐款共约多少元?

师:

你能帮老师估算出结果吗?

生:

714+987=1701

生:

714+987≈1700,把714看成700,把987看成1000。

师:

同学们,你们说哪种方法对呢?

生1:

第一种对,算得很正确。

生2:

其次种对,现在要我们算得是大约多少元。

学生绽开探讨

师总结:

在加法估算的时候,就是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后,再进行计算。

深化探究

1、引出乘法估算

师出示问题:

三年级每班平均捐款202元,4个班大约多少元?

师:

请你试着估算出他们的结果。

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把202看成200,然后200×4=800元

生:

乘法估算和加法估算一样,把要估算的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计算。

小组合作练习

你现在知道了乘法估算的方法,那就来完成下面的练习吧!

师出示练习题,

妈妈要买5袋饼干,每袋1元8角,带多少钱合适?

要求

(1)你试着估算;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生:

练习估算705×4≈2800298×3≈90099×299≈3000301×11≈3000

师:

你们的答案都一样吗?

生:

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师:

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用相同的方法而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呢?

生:

因为前三个算式都只有一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所以得数都一样。

而后两个式子都有两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有的同学只把其中一个数看成整十整百了,所以简单弄错。

师出示例11

生:

列式解答

生1:

58≈6060×3=180(元)

生2:

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

师:

用这些钱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74元,够不够。

学生解答,并汇报结果

生:

200元钱不够

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

四、小结

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回答

生:

学会了乘法估算的方法。

生2:

要想把乘法估算的结果与精确结果接近,就要依据题目的详细状况而定。

生3:

我们生活中如遇到要估算的状况,我们知道怎么做了。

教后反思:

从现在学生们的状况来看,他们习惯于精确计算,对估算的意识很淡薄,对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还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使他们在相识和行为上都“不太习惯”。

详细表现在:

估算方法的运用不敏捷,要求估算结果却进行精确计算等,因此如何让学生明白估算的作用与价值,弄清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分与联系,逐步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估算,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

但估算意识的培育,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须要有一个长期的练习与积累的过程,须要我们老师常常的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景与机会,作为估算的起始课,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驾驭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估算的意义与价值。

小学数学教案

托杏。

得细,钻小像稀清在下筋红春的,最了子字刚来,迷一了灯带的满子点香刚出树。

气着,儿的出下他了蜂儿绵大,微像的在们从。

味,欣睡枝稀烘屋片。

儿钻候。

天,草,带赶草边脚香慢眨闭脚......

小学数学教案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和初步概括......

小学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小熊购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五篇课题一:

长短执教:

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蔡宁教案设计:

河北省玉田县教化局教研室陈长胜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蔡宁指导老师:

河北省玉田县教化局教......

小学数学教案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和空间想象实力。

3、培育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实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驾驭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打算:

1、等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