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466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docx

《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docx

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

“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解析

如果我们要在数十年后回顾当今中国的文化生活潮流,我们看到的无疑将是一连串滋味难辨的狂飙突进,从“全民小资”到“忽然中产”,又到眼下这阶段最热的“布波族”。

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文化心理体验还算是独具中国特色,那么,到了“布波族”,我们也算是第一次和世界潮流实现了国际接轨。

在这个新的群体中,如果谁还把“小资”挂在嘴边的话,定会有老土之嫌,因为他们都不“小资”了,而是“BOBO”了。

 

一、从小资到中产再到布波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人生活档次的提升,人们有了一种命名生活的激情。

人们渴望为自己的生活样态赋予一个确切的名称,最好要能通过这个名称体现他们的地位、格调等。

“小资生活”是最早出现的一个时尚生活品牌。

小资即小资产阶级,自从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出现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都被看作是类似于臭虫、蟑螂的东西,直到上个世纪末才转为褒义。

其内涵体现为:

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稳定的生活,敏锐的时尚意识,并且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品牌化等。

 

  如果说小资代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形态发生转型之后的第一个生活品牌。

但不久部分媒体为一些经济能力已经超出小资档位的人赋予了一个新的生活品牌——“中产”,即中产阶级。

中产阶层在中国的大规模使用与上个世纪末房地产业在内地的全面挺进密不可分。

人们识别小资多少可以从音乐、电影等精神生活的层面入手,而对中产则必须依赖于豪宅、跑车等物质因素。

 

随着信息普及、科技发达的21世纪的来临,知识已经晋升为有价资产,创意也走向商品化,这两个个性鲜明的族群产生了交集,融合成一股社会新势力来弥补“中产生活”对精神生活的忽略,并强调日子过得更加充实。

这就是bobo族,是新经济时代的新族群。

作为一种生活品牌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BOBO(译作布波或者波波)”一词即由“布”,布尔乔亚(Bourgeois)+“波”,波西米亚(Bohemia)两个词的首字母组成。

这一新生词由美国《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戴维·布鲁克斯在其2000年写的大作《天堂里的布波士》(BoBos In Paradise)中首度提出,是既赞成资本主义的布尔乔亚,又崇尚自由与解放的波西米亚,是即拥有高学历、丰厚收入又讲究生活品位、注重心灵成长的一族。

随后它就被迅速当作一个对“新的社会菁英群体的崛起”的最贴切敏锐的观察和描述。

布鲁克斯在这本书中十分自信地宣布:

在这个年代里,创意和知识如自然资源与金钱资本一样,对经济的成功是同等重要的,当信息的无形世界和金钱的有形世界已经产生了交集,在这个时代能够崛起的人就是那些可以把创意和情感转化成产品的人。

这些高学历的人一脚踏在创意的波西米亚世界,另一脚却在野心的和追求成功的布尔乔亚领域当中。

其实,从构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布波族强调的是在经济实力、物质生活挡位达到了中产要求之后,还必须拥有波西米亚生活方式的反中产阶层的精神追求。

因此,布波族具有双重个性。

一方面是社会精英、成功人士,享受物质富裕;一方面又渴望心灵的自由和追求不羁的流浪。

二、“布波一族”的消费行为特征

  “布波一族”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对我们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性别、年龄、种族或者收入水平不再是决定他们消费动机的主导因素,他们的出现重新界定了消费者和市场的涵义,使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根据年龄、性别或者收入进行市场细分的方法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布波一族”追求的是真实、可信的购物经历,他们对商品所关注的也不再是商品的实体,而是非实体的“真实可靠性”。

 

  

(一)“布波一族”缺乏时间 

  对于“布波一族”而言,时间、注意力和信任度都是他们的稀缺资源,这些资源不是自发地存在于市场中,而是存在于自己身上。

“布波一族”总不断地抱怨一天之中没有足够的时间满足自己的所有需要。

令人遗憾的是,即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也不表示所有的工作都能做完。

时间的缺乏是由于在可支配的的时间里“布波一族”需要应付的事情太多,并且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工作领域里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家庭劳动分工还在减少。

在未来几年中,这些压力会只增不减,使得时间对于“布波一族”只会更加稀缺。

因此,时间将会更具有商业价值。

为了在一天或者一周的时间里去完成尽可能的工作,他们希望市场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快捷、更方便的商品和服务,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迎接新的工作和挑战。

正如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广告宣传一样——“更快、更少、更便捷、更好”,这无疑迎合了“布波一族”的观点。

由此可见,“布波一族”非常讨厌在全是人流的时候购物,因为他们不得不在收款台前等候很长的时间。

事实上,我们通常会发现,当在收款台前排起长队时,“布波一族”会丢下手推车而离去。

因此,“布波一族”总是寻求能帮助他们节省时间的商品和服务。

而且他们不会像传统的消费者一样努力存款并耐心进行等待,以期购买一些大件物品,“布波一族”则无需等待,首先他们本身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而且即使在经济实力不具备的条件下,他们也会同样消费,因为他们非常相信自己的生活的能力。

 

  

(二)“布波一族”缺乏注意力 

  “布波一族”时间的缺乏常常意味着注意力的缺乏。

在一个商家和企业极力想引起消费者注意的经济社会里,注意力成为了消费者手中的一笔财富。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的膨胀使消费者注意力成为了商家争夺的最为宝贵的消费者资源之一,注意力经济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市场机会。

“布波一族”每天都置身于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信息中,要面对成千上万的诱惑。

每天除了睡眠和保持清醒以外,他们还要面对信息狂潮。

即使在每条信息上“布波一族”们只花60秒的时间,那么也要有800年的时间才能全部看完这些信息。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所说:

“信息非常明显要消耗的是信息接受者的注意力,因此过量的信息会导致消费者注意力的贫乏。

”除非“布波一族”能非常快速、容易地把某些信息弄清楚,否则这些信息通常会被他们忽略掉,特别是信息与他们个人相关性不很明显的时候。

新经济时代的商家和企业重要的是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布波一族”极其有限的注意范围,并被他们进行注意和信息加工。

  (三)“布波一族”缺乏信任度 

  “布波一族”在处理个人关系方面的信任度同传统消费者差不多,但很明显他们对供应商并没有表现出十足的信任。

例如,亨利中心(Henley Center)所做的调查表明,十个人中有九个人信任他们的配偶或者伴侣,有八个人信任他们的子女或者朋友,但信任商家的人就已不到三分之一(27%),信任政府或者做广告促销的人只有14%。

信任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中最为稀缺的,商家苦苦追求的资源之一。

由此可见,在生活方式以高期望值和即时需要的满足为行为特征的“布波一族”中,商家经常会做出一些必然使他们感到不满意的事情,因为“布波一族”希望能用钱换取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会不断地寻求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

他们很少表现出对某些商品或服务的忠诚,甚至认为那种忠诚于某一特定产品或者服务的消费者是傻瓜,他们肯定得不到尽可能好的产品和服务。

由于“布波一族”的共同特征之一是“社会精英、成功人士,享受物质富裕”。

因此,他们在消费行为上更追求符合自己的形象的产品和服务,根据他们的自我概念来选择与之相一致的产品。

也就是说,追求消费行为的自我一致性是他们最为明显的消费行为特征之一。

尽管他们的消费行为的确缺乏忠诚度,但他们对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产品有着很高的忠诚。

所以,要想真正赢得“布波一族”这个特殊而有潜力的消费群,企业和商家在注意产品与服务品质的同时更要注重产品形象的塑造与宣扬。

 

  (四)“布波一族”追求产品和服务的文化意味 

  过去,人们的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便利性需求的驱动,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物质的层面上,衣食住行都很实在,基本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

现在,“布波一族”的注意力已发生了转移,他们对文化的感觉灵敏起来,常常受到“意味”需求的驱动。

生活在一个基本需求能快速和轻易得到满足的新经济时代里,“布波一族”关心的不仅仅是基本需求的满足,他们将会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新颖、具有独创性又富有特色的意味消费上。

因此,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商品会遭到“布波一族”的拒绝,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很强文化意味的产品和服务。

 

  国外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布波一族”真正具有诱惑力的是其心理上的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即自我实现。

“布波一族”在对文化意味的需求过程中,一直在寻求能实现自我的东西,尽管他们知道很多产品或者服务的文化意味是被商家煞费苦心地制造出来的。

例如,商家会为某一产品的上市而设制各种与产品有关的故事情节,电影《蜘蛛侠》的广告宣传曾在我国上海等城市就体现了商家的这一思想,但“布波一族”并不会因为他们的仿造甚至虚假而拒绝这些商品和服务,反而会非常渴望拥有并体验这些产品或者服务中所谓的“文化意味”。

因此,商家应该意识到,如果要想说服“布波一族”购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商家必须围绕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构造一个故事或者情节,它不仅包含情感诉求,还应传达一种文化意味的信息。

“布波一族”对产品的选择不再是产品的实体,更重要的是与之相关的故事和情感联系,而且他们似乎对这种具有文化意味的产品更容易感受到满意,甚至建立起对产品的忠诚。

其实,他们对产品和服务文化意味的寻求,这不仅仅反映了产品具有上乘的质量,还体现着这种“文化意味”能为消费者在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构架一座桥梁。

 

  总之,“布波一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中已经发挥着支配性的作用。

因此,针对“布波一族”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我国企业和商家要想取得商业成功就必须注意和了解他们的消费行为特征,其产品的生产、服务的提供以及营销策略也应随之而改变。

消费行为大破解

白羊座

  白羊座买东西非常的高效率,他们完全不接受“货比三家不吃亏”的观念,对他们来说,“货比三家是费时间”,他们一定是看准了目标,心无旁骛的掏钱付账,就算是杀价也是简单明了,能少就少,不能少还是照买,是Sales心中的最佳阿莎力顾客。

金牛座

  和白羊座完全相反,金牛座可是对“货比三家不吃亏”这句话奉行不逾,他们要买最好而且最便宜的东西,每一分钱他们都要用在刀口上,譬如这样说,如果要买卫生纸,一般人只会大慨的看看价钱或品牌,但典型的牛座人会先检验品牌、然后比价钱,再除以包数及抽数(如果有秤他们还会量一下重量),确定“品质/功能/价格/数量比”为再也无法板到的真正第一后,才会拿出也是精心检验过的刷卡红利最高的信用卡,来付出那可怜的几元。

双子座

  双子座是属于实际型或贪小便宜型的冲动购买型消费者,举例来说,一个双子座原本打算花2万元买一台顶级配备的梦幻个人电脑,但当他到了大卖场,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各式周边配备,他可能会加买一套电脑专用音响、多功能的电脑桌、无线鼠标、数位板……,钱从哪里来?

就从原本的2万元来扣,于是顶级内容的梦幻电脑就成了一般配备的大众电脑,对双子座来说,买的好不如买的多、买的巧……于是双子座就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去他最爱的跳蚤市场交换了。

巨蟹座

  巨蟹座宁愿花大把的钞票去买一件有品牌、好料子,可以穿很久的衣服;或是一部可以绝对保障他安全、开到18年后仍能交给他儿子的好车,但就是不愿意趁大减价时花一堆小钱去买他可能只有这个冬天会用的东西,即使他发挥浪漫之心,买了一颗圣诞树,那么你肯定会在以后的每一个圣诞节看到这棵树!

狮子座

  有很多狮子座有一种几近犯贱、令人发指的消费心理——决不在大减价时去买东西,因为他们才不要和那些凡夫俗子一起东抢西挑,而且万一被朋友或同事看到了,以为他们是个专挑便宜货或减价品的,那该有多没面子啊!

当然,狮子也会有拮据的时候,不能每次都这么耍酷的,但至少他们会做一些防护措施,例如上班时间请假去或是跑到外县市的百货公司去与别人争夺廉价的猎物,总之,他们是不会在自己的地盘出糗的。

不过以上的心态或行为其实都还好,狮子座还有一点已经超越犯贱,而达到人神共愤的行为,需要旁人特别严加看管的——千万别让他去拍卖场,因为一遇到“砍价”这档子事,他的兽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不论有没有金山银山,他都一定要和别人比个高下、致死方休。

处女座

  前面的金牛座,不论如何的精打细算,但总是会买,但遇到了处女座,就算试穿了店里所有的衣服,他们还是可能不买,他们可以一眼就看出这件针织杉中勾错的那一针,或是因为那罐香水瓶的一颗直径0.01cm的小气泡,而将它淘汰出局,当店员终于找到了一件毫无瑕疵的完美作品后,他可能会说……“谢谢,但是我今天没带钱,是看看而已”。

天秤座

  如果你以为风象星座的天秤座会和另两个风象水瓶和双子一样,也有着莫名其妙的二百五消费行为,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典型的天秤座买起东西来可说是集金牛座和处女座之大成,在还没把所有同类型商品都一一检视、盘算过之前,他们是不会下最后决定的,而且往往他们的最后决定是——再多看看后再决定。

天蝎座

  天蝎座也许平常会防东防西或是怕东怕西,但骨子里,蝎座人是真正的享乐主义者,一旦遇到周年庆、大减价这样的阵仗,往往会解除防备,大肆采扣、胡玩瞎搞一番,所以这个时候的天蝎座就算不是凯子(或凯子他娘),至少也是个出手干脆的豪客级人物,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怎样的花钱,天蝎座还是会坚守风格强烈的个性化商品的购买原则。

射手座

  射手座一旦决定了要买某样商品,其短时间所爆发出来的执着力是非常惊人的,譬如说,它可以只为了某一厂牌、某一型号、某一种触感,但正在缺货或已停产的电脑键盘,就跑遍整个西单商场、北台湾的所有大小电脑卖场,不过好在他们的这种行为只有五分钟热度;另外,射手座在买东西时是非常有主见的,销售员的任何谗言通常都对他们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不过他们对电视购物的内容却是深信不疑),除非……对了!

除非是俊男美女的销售员!

摩羯座

  摩羯座的人买东西一切以自然、实用为原则,而且摩羯座和金牛座并称为节俭双雄,不过摩羯座比较不会去货比三家,摩羯的品牌忠诚度较高,一旦认定了什么,他就会在大减价时买足半年份以上的备份,而且决不会改买别的品牌,总之他就是口味与牌子都不变。

水瓶座

  和双子座一样,水瓶座也是标准的冲动型购买型消费者,所不同的是,水瓶座的冲动比较虚无飘渺一些,原来要买裤子的,可能会买到一双直排轮鞋;原来要买CD唱片的,却变成了一台电脑萤幕……总之,如果你有幸和水瓶座一同逛街购物,那就请你帮……帮个忙,看紧他们一点。

双鱼座

  虽然双鱼座出了不少伟大的哲人或慈善家,但我不认为你的运气可以好到认识那种升华后的双鱼座;所以一般来说,不论有钱没钱,双鱼座都会极度的享受与享乐,购买他认为最好的东西,以满足他们浪漫情怀,不过在实际行动上,他们倒还算节省,总是会在还没降价之前,就先收集好情报(这有赖于他们平时浪费的许多闲逛时间),一旦开始降价,总能抢在第一时间掠夺到一些真正便宜的好东西,算是他们乱花钱的不幸中之大幸;而在所有属于他的物品中,最不浪漫也最没价值的,大概就是他的存款簿了吧!

聚焦杭州城市“月光”族花钱如流水每月花光

  一帮人聚在一起观看天上的月亮,是一件赏心悦目的雅事。

但“月光俱乐部”中的成员不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月光”,就是每月都把钱花光的意思。

当我们在为本期专题进行采访调查时,发现这个城市中的“月光”原来已经如此之多。

从我们采集的“月光”样本中可以看出,“月光”不仅是一种消费方式,更是一种消费观念。

对于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月光”现象,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对此痛心疾首,有人却认为可以理解。

我们并不鼓励这样一种消费方式,但也认为没有必要加以反对。

一个健康而日趋多元的社会,理应催生并宽容更加多元的消费行为。

  “月光样本”一:

钱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往外走

  子矜/文

  子矜,女,32岁,工作八年,年收入4-6万元,主要花费:

购买家电、手机话费、打的、买衣服、请客吃饭

  工作8年,结婚4年,积蓄为0,因买房欠债20余万元。

  跑到银行柜员机上,把所有的信用卡全部查询一遍后,我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还算蛮节约的,没有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在这充满诱惑的消费时代,谁能捂得住每个月薄薄的几张票子呢?

  要问我钱都花哪儿去了?

还真说不上来。

记忆中也没有什么大的开销,无非是一堆散沙,从指缝间一点点地漏光了。

  钱财的概念,从小就很淡漠。

父母是普通的职工,只是父亲极宠我,总是偷偷地塞零花钱给我。

长大了,一个人离了家乡到杭州读大学的时候,父亲在电话里最后总要关照一句:

钱够不够用?

  工作后,父母总觉得单身在外生活不容易,所有的收入都让我自己支配。

这一放开了闸,就更收不起来了。

  因为要保修,一些年前买大件的很多发票,至今仍夹在一本册子里:

电视机4240元,滚筒洗衣机3000多元,热水器加浴霸2000多元,空调2000多元,CD播放机1600元(可恨的是我放在办公室里,几个月后的某天被偷了),爱立信手机4500多元,移动入网费2500元(那时入网真是贵啊)……几乎隔几个月就要添置一大件东西,但是又有哪一件是可以少得了的呢?

  还有,出租车是不能不打的,一个月下来少则600元,多则上千元;衣服是不能不买的,打折,买就送,这样的诱惑怎么受得了;饭是不能不吃的,自己懒得开火,不是请人吃饭,就是被请,反正你来我往。

再有,看看电影、蹦蹦迪、淘淘书、买买碟片。

倒是同学朋友帮我省钱。

当时,有同学看我要买冰箱,就把家里更新换代下来的冰箱送给我,让我乐颠颠得不行。

还有个朋友家里急用,问我借25000元钱。

我刚好发了年终奖,加上卡里透支的钱,拼拼凑凑借给他了。

过了两个月,他说,“钱还给你,不过我替你存了半年的定期,密码先不告诉你。

”还真是亏了他,我把那张存单随便往某本书里一夹,到了年底,这笔钱成为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积蓄。

  工作4年后,该添的东西也添了差不多了,除了吃喝玩乐,大项的开支猛减。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下半年,我认识了现在的LG(老公),开始谈恋爱。

悲惨的是,我们南北两地相隔,每个月的手机话费加上电话费要2000多元。

后来我把电话单据打印出来,上面记录大部分通话时间都在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左右,最长的聊了3个多小时。

幸好3个月后,两个人到一个城市了。

但每一个过来人都可以想见此后的开销:

结婚、买房、装修、生孩子,钱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往外走。

  我是一直想省钱的,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生活压力重了很多,但更是省不下来。

譬如交通,基本上靠走路,路远就坐公交,但省了一个月的交通费,吃上两顿饭也就没了,顿时觉得挺灰心的。

有个同学收入只有我一半,但工作5年攒了10万元,我听着也很羡慕。

聊了一晚上天,取了一肚子经,雄心壮志地准备回来照做。

方法也很简单,无非是每月列计划,按预算操作,能省的则省,尽量回家吃饭。

坚持了一个礼拜,就不行了。

就像减肥的人,忍了一段时间不吃,忍不住了,吃得更多。

  后来跟LG说起这事,LG说,有钱不花,死了白搭。

只好自我安慰,活得这么辛苦,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先快乐了再说。

  

  “月光样本”二:

30岁之后再来说“理财”

  张磊/文

  项海涛,男,工作两年,月收入4000元左右,主要花费:

朋友聚会、旅游、看电影和购买书刊、数码产品

  我刚刚收到上个月的信用卡账单———4544.58元,今天正从各张卡里取出来还信用卡财单呢!

在MSN上向死党诉苦,却换来让我郁闷很久的话:

你不是每个月都这样么?

  以我的收入,在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中也不算低了,每个月公司打到卡里的钱有3000多元,有时候给杂志社写写影评、碟评,每个月稿费也有500来元,再加上公司发的补贴、津贴,每个月到手的钱差不多总有4000多元吧。

我是杭州人,住在家里吃在家里,可以省下一大笔开销,暂时还不用买房买车,可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两年多下来,每个月卡里的结余基本保持在三位数。

  有时候在老妈面前抱怨钱不够花,往往要被她唠叨一顿:

你有再多钱还不是照样被你吃光用光,老买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她的话也对,我特别喜欢样子好看的东西,每次去上海宜家,即便心里再怎么提醒自己要理性消费,在收银台前面对一推车的东西挑来拣去,拿起这个放下那个,最后还是搬一大堆好看却没用的东西回家。

现在,老妈每次用我买来的餐具煮饭不得法时,总会啰嗦我不懂得省钱。

  FB也是每月账单上必定出现的项目,我和另外两个单身朋友,每个星期总会聚一两次,每次总会找新地方吃饭,吃完了总得找个地方消磨时间,去钱柜唱唱歌,或者到星巴克喝喝咖啡,稍微花费一下几百元就没有了。

每个月我们还会组织一次短途旅行,平均每次花费在500元左右。

国庆的时候去了趟南京,出游前精打细算安排行程做预算,但到最后还是超标不少。

  我还有一大块收入是花在了个人爱好上———买书和杂志、看电影、买数码产品。

特迷烧钱的数码产品,每次上网看到新款数码产品,总会心生一种占有欲望,尤其是那些不断更新换代的数码相机、手提电脑和手机。

因此每个月可能会有一笔短期存款,存两三个月然后一次性消费完,10月份就是这么买了一台苹果的ipod。

现在正进行下一笔短期存款,准备在春节前买台PPC呢!

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好好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但是每次准备理财时面对那一堆票据,都让我感到头晕,后遗症就是更加爽快地花钱。

现在唯一养成的理财习惯就是:

花钱得记账,免得以后不记得钱花哪儿去了。

和朋友玩过一个网上很流行的“现金流”游戏,我每次都是第一个破产的,被人嘲笑之余常常自我安慰“每个月就这么点钱,理什么财呢!

”一次在高中同学聚会上,听说有人工作一年就存了5万元,心里颇为景仰,也很想效仿,但一转身就和朋友泡吧去了。

“你现在不存钱,以后怎么买房子结婚啊!

”老妈经常用这句话来威胁我。

她还经常说起自己最引以为豪的光荣往事———当年和我爸谈恋爱时,两个人工资总和只有60元,每月都还能存30元,到结婚时已经攒了2000多元———这在当时真算一个天文数字了。

两人把婚礼办得体体面面,没用家里一分钱。

鉴于她的经验,现在老妈逼我每个月交1500元给她,存起来给以后做准备。

对她的这种想法,我虽然理解,也知道以后的负担会越来越重,但想想以后结了婚就得为了钱服务,不如趁没这个负担时让钱为我服务,就算几年也好。

节约理财?

等到30岁之后再说吧。

  

  “月光样本”三:

有种花钱办法叫“按揭”

  叶全新/文

  小雷,男,工作七年,月收入2000元—6000元不等,主要花费:

购书、购碟,欧洲旅游

  都说三十而立,小雷今年正好三十。

他换过很多单位,没有固定职业,目前刚刚“招安”到某文化单位。

  而立之年的小雷很有点得意,有妻子、有房子、有车子,很快又要有儿子(但他希望有女儿)。

除了位子不稳之外,还有点儿五子登科的意思。

但要问他有没有存下钱———没有!

他可以算是70年代人中最早一批的“月光”族成员。

小雷参加工作将近五年,单位先后换过五个,月工资从两三千、五千、六千再到三千、两千,像一条抛物线。

钱对他的意义是———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答案:

钱不是个东西。

  工资高的时候,小雷说钱不是万能的;钱花光了,他又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无论钱多钱少,在他手里都只是过客,并且匆匆。

这过客为他换来了整屋子的书籍,整面墙的碟片;还有照相机、摄像机、数码相机;还有从宽屏、纯屏、背投电视到不断升级更新的笔记本电脑;还有欧洲旅游,法国小镇的浪漫、威尼斯水城的浪花……一个人如果这样过日子,美是美滋滋,但那钱怎么还存得起来?

所以古人早有说法,叫做花钱如流水。

人的手指伸出来很像河流,看手相的往往叫人五指并拢,如果指缝很宽,说此人一定是很会花钱的败家子。

小雷的朋友们全是一批宽指缝,但他们没有成家,所以无家可败,充其量是败自己,吃了上顿不考虑下顿,考虑的是摇滚乐,是顶级大师的碟片,是只有自己懂的油画,是莫名其妙的古董。

  但小雷偏偏有一个不花钱的爸,一辈子只有一种活法———那就是存钱。

衣服不露出胳膊就行,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