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施工图讲义整理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091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1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设计施工图讲义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园林设计施工图讲义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园林设计施工图讲义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园林设计施工图讲义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园林设计施工图讲义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设计施工图讲义整理版.docx

《园林设计施工图讲义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设计施工图讲义整理版.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设计施工图讲义整理版.docx

园林设计施工图讲义整理版

归档资料,核准通过。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第一章园林绿地组成要素

一、园林地形

适当的地形整理和改造可使土石方工程量达到最低限度,并尽量使土石方就地平衡。

1、园林地形的功能:

a地形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骨架。

建筑、植物、落水等景观常常都以地形作为依托。

b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

利用地形、假山划分空间,还可以结合植物、建筑布置作为障景、对景、背景、框景、夹景等手法的灵活运用。

划分空间的手段很多,但利用地形、假山划分空间,使空间更富于性格的变化,具有自然和灵活的特点,特别是用山水相映成趣地结合来组织空间,使空间更富于性格的变化。

c控制游览视线。

d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

e改善局部小气候

f地形还能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功能的需要,或游览活动的需要各种类型的地形,同时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地表自然排水类型,避免过大的地表径流,又有利于地面排水的需要。

2、园林地形的设计原则:

a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b符合园林艺术要求

c符合自然规律要求

3、园林地形的设计类型

园林陆地—园林地形状况与容纳游人量及游人的活动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平地容纳游人较多,山地及水面的游人容量将受到限制。

一般理想的比例是:

陆地占全园的2/3—3/4,水体占全园的1/3—1/4。

平地占陆地的1/2—2/3,丘陵占陆地的1/3—1/2,山地占陆地的1/3—1/2。

a平地---在视觉上较为空旷、开阔,没有任何屏障,景观具有强烈的视觉连续性。

与水平造型相互协调,与垂直造型形成鲜明的对比。

使景物更加突出。

平地有:

土地面、砂石地面、铺装地面、绿化种植地面。

平地面地面坡度0.5%--2%。

绿化种植地面坡度最大不超过5%.并避免同一坡度的坡面延续过长,造成雨水冲刷。

4、山石:

中国园林讲究无园不山,无山不石。

早期利用天然山石,而后注重人工掇山技艺。

掇山是中国造园的独特传统。

其形象构思是取材于大自然中的真山,如峰、岩、峦、洞、穴、涧、坡等。

堆石为山,叠石为峰,垒土为岛,莫不模拟自然山石峰峦。

峭立者取黄山之势,玲珑者取桂林之秀,使人有虽在小天地,如临大自然的感受。

在有山水的园林中,山水交界处应有一定面积的平地,作为过渡地带;临山的一边应以渐变的坡度和山体相接,近水的一旁依较缓的坡度徐徐伸入水中,造成一种冲积平原的景观。

b坡地---分为缓坡(8%--10%)、中坡(10%--20%),陡坡(20%--40%)。

坡地用作种植观赏,提供界面、视线和视点,塑造多极平台。

坡地在景观中可作为焦点物或具有支配地位的要素,还富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c山地---构成自然山水的主景,组织空间,丰富园林的观赏内容,提供建筑和种植需要的不同环境,改善小气候,点缀、装饰园林景色,在园林中起主景、背景、障景、隔景等作用。

有土山、石山、土石山三种。

土山:

坡度较缓(1%--33%),在土壤的自然安息角(30°)以内。

土山占地较大,不宜设计的过高,可用园内挖出的土方堆置,造价较低。

石山—坡度较陡(50%以上),占地较小。

石材造价较高,不宜设计太高,体量也不宜过大。

造型各异的石材,由于堆叠手法的不同,可塑造成玲珑、峥嵘、顽拙等丰富多变的山景。

土石山---有土上点石和外石内土两种。

土上点石是以土为主体,在山峰、山腰、山脚等处的适当位置点缀石块,以增加山势,便于种植和营造建筑。

这种山坡占地较大,不宜太高,它有山有石,景观丰富,以土为主,造价较低,故在造园中经常运用。

外石内土是在山的表面包了一层土块,它以石块挡土,坡度可较陡,占地较小,可堆叠的高一些。

5、园林水体

园林无水则枯,得水则活。

理水与建筑气机相承,使得水无尽意,山容水色,意境幽深,形断意连,使人有绵延不尽之感。

在园景的组织方面,多以湖池为中心,辅以溪涧、水谷、瀑布,再配以山石、花木和亭、阁、轩、榭等园林建筑,形成明净的水面、峭拔的山石,精巧的亭、台、廊、榭,复以浓郁的林木,使得虚实、明暗、形体、空间协调,给人以清澈、幽静、开朗的感觉,

a水体的作用

水是园林的灵魂,为园林造景增加动感、空灵感、生机和清新自然;在功能上造成湿润空气,调节气候、吸收灰尘,有利于游人的健康,还可用于灌溉和消防。

b水体的分类

自然式水体和规则式水体

动态水体和静态水体

动态水体包括:

河、湾、溪、渠涧、瀑布、喷泉、涌泉、壁泉等。

静态水体包括:

湖、池、塘、潭、沼等。

c常见园林水体

湖池---园林中的湖池多按自然式布置,水岸曲折多变,沿岸因境设景,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常作为园林的构图中心。

水面的分隔与联系主要有岛、半岛、堤、桥、建筑与植物。

瀑布---流水从高出突然落下而形成瀑布。

瀑布的组成:

上游水流(蓄水池),落水口、瀑身、下游泄水(受水潭)。

主要欣赏瀑身的景色。

瀑布有直落式、叠落式、散落式。

喷泉---局部构图中心。

常与水池、彩色灯光、雕塑、花坛组合成景。

喷头形式:

直流形、雪松形、牵牛花形、蒲公英形、球形、涌泉形、扇形、旋转形。

溪涧---在自然界中,泉水由山上集水而下,至平缓时,流淌而前,形成溪涧水景。

一般溪浅而阔,涧狭而深。

在园林中,应选适当之处设置溪涧,溪涧应左右弯曲,萦回于左右山谷间,或环绕亭榭,或穿岩入洞,有分有合,有收有放,以形成大小不同的水面和宽窄各异的水流。

d自然式水体的设计要点:

自然式水体无一定形体,它是模仿自然界溪、河、潭、湖的局部片段,结合原地形加以人工创造而成的。

1水源来去明确、动态清楚

切忌水出无源,死水一潭。

为保持水体的动态感,在做水面时,要沟通水系,水的流向应明确;同时,水位的线形保持流动感,不形成死水。

2主次分流,自成系统

聚者辽阔,散者潆洄。

水体要有大小、主次之分,并做到山水相连,相互掩映,模山范水,创造出大湖面、小水池、沼、潭、港、湾、滩、渚、溪等不同的水体,并组织构成完整的体系。

3水岸溪流,曲折有致

水体的岸边,溪流的设计,要讲究“线”形艺术,不宜成角、对称、圆弧、螺旋线、等波状、直线等线形。

4阴阳虚实,湖岛相间

用岛、堤、桥、植物分割水面的层次,使水面景色丰富多彩。

水体设计讲究“知白守黑”,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间,景致万变。

园林中的水景分岛、堤、湖、河、湾、溪、瀑布、池等。

驳岸有条石垂直驳岸、山石驳岸、矶等形式。

有的水体还创造洲、渚、滩等景观,使水体丰富多彩。

大型公园忌讳一览无余,岛的作用,增加湖面的层次,同时又组织了湖面的空间。

小型园林,在湖、池中点缀小岛或山石,尤其以假山、驳岸或悬崖峭壁、山洞等处理,使水景更引人入胜。

5山因水活,水因山转

山与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系与山体相互组成有机整体,山的走势、水的脉络相互穿插、渗透、融会,而不能是孤立的山、无源的水。

从而达到景观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各类地表的排水坡度

地表类型

最大坡度/%

最小坡度/%

最适坡度/%

草地

33

1.0

1.5

运动草地

2

0.5

1

栽植地表

视土质而定

0.5

3-5

铺装场地

平原地区

1

0.3

-

丘陵地区

3

0.3

-

 

二、园路广场

园路与广场形成的系统将构成园林绿地的脉络,并起到交通组织、联系分割,以及满足游憩活动的作用。

1、园路的作用:

园路是园林的骨架和脉络,是联系各景区、景点的纽带,也是构成园林景色的重要因素。

A引导游览:

园路通过对导游路线和园路通过对导游路线和风景视线的组织,引导游人按设计者的意图、路线、角度来欣赏、品评园林风景,并按园林绿地风景连续构图展示程序逐渐展示园景,让游人领略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B组织交通:

园路起人流、车流的集散和疏导的作用,以满足各种游园和园务活动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C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线形,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以作为园景的一部分。

D作为水电工程的基础:

园路为园林给排水、电力电信等管网的布置提供一定的场所或条件。

2、园路的类型:

A主要园路:

是从园林入口通向全园各景区中心、各主要建筑、主要景点、主要广场的通路。

是园林内大部分游人所需要通过的路线,还要考虑园林管理用车的通行。

主干道两旁要重点绿化,并要有与公园性质和风格相适应的特色。

宽3m(最大路宽4-6m)。

B次要园路:

分散在各景区,连接着景区内的各景区,宽2.5m-3.5m。

C游憩小路:

引导游人深入到达各景区的的各个角落,多曲折、分布自由。

常设在山上、水际、疏林腹地等处。

路宽能满足两人行走,1.2-2m(有时为0.8-1.0m)。

按路面铺装材料,路面分为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简易路面。

A整体路面:

现浇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平整清洁,耐压平稳,适用于园林中的主路。

三合土路面不耐压,可用于园林中的次要园路。

B块料路面:

有预制混凝土块、块石、片石及卵石镶嵌等路面。

用于园林中的次要园路和游憩小路。

C简易路面:

有煤渣路面、砂石路面和夯土路面,只适用于游人较少游憩小路或临时性道路。

3、园路设计要求:

a道路的设计应当与地形巧妙地结合---园路设计应顺地形的变化而敷设,顺地形的地势而起伏。

切忌随意分割和拼盘。

b应体现园林的风格---主要表现在园路的线形设计和铺装设计中,在规则式园林中,园路主要以直线形居多,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园路则曲折多变。

采用卵石、青石板等作地面铺装材料,则显示出自然亲切的气氛。

用预制混凝土砖作铺装材料,可与现代建筑环境协调统一。

c游览性与交通性相结合—交通功能从属于游览要求。

园路的设计不是以便捷为准则,而是根据地形的要求、景点的分布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来布置。

d布局应主次分明、疏度得当---确定主路,主路在宽度和路面铺装上有别于次要园路,要使游人沿路能欣赏到主要园景和建筑,给人以深刻印象,让游人有较强的方向感。

在城市公园设计时,道路的比重可控制在公园总面积的10%--12%左右。

安静休息区的园路密度可小些,文娱活动区及各类展览区密度可大些。

游人多的地方密度稍大,地形复杂的地方,密度则较小。

园路不应过密,过密会增加投资,并造成空间分割过碎。

e按级合理确定道路的宽度和坡度---主路宽4-6m,二级路2.5-3.5m,小路0.9-1.2m、山道0.6-0.8m。

主路设计要大曲率,流畅通顺,起到游览的主动脉作用(组织游览、疏导游人),其纵坡宜小于8%,横破宜小于3%。

同时为了方便生产和管理(通车),主路不宜设梯道。

次路、小路宜顺地势而盘旋。

山道(羊肠小径)或“之”字形布列的小径,则更能起到宛转、自然的效果。

f慎重、合理地处理园路交叉口---避免多条道路交叉于一点,这样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两条道路成锐角斜交时,锐角不宜过小,并使两条道路的中心线教育一点上,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美观。

两园路成丁字形相交时,交叉点可设道路对景。

道路正交时,应在端头处适当地扩大做成小广场,有利于交通,避免游人过于拥挤。

g应处理好园路和建筑的关系---园林主体建筑,一般后退道路较远,采用广场或林荫道过渡的方法与园路相连,在功能上满足人流集散的需要,在艺术处理上可突出主体建筑的立面效果,又可创造出开阔明朗的环境气氛。

台阶--当道路坡度达到15°时,要考虑设台阶;

步石—是一种非连续的道路形式,一般设在草坪上;

汀步—是一种水中的步石,不得设计在深水大湖面,一般设在50—60㎝的浅水区。

4、园林广场:

园林中铺装范围较大,场地长宽比一般不超过3:

1的供人们集散、游憩的部分。

广场设计应有坡度,最小坡度3%。

a交通集散广场公园的出入口广场—在功能方面应处理好停车、售票、值班、入园、出园、候车等的相互关系,以便集散安全、迅速;在园林景观构图上,应使其造型具有园林外貌,富有艺术感染力,吸引游人。

公园大门的设计要新颖、别致,使广场与花坛、草坪、雕塑、植物等有机地结合,以形成独特的园林风貌。

一般园林绿地出入口广场的艺术布局有以下几种:

1/“先抑后扬”的布局形式入口处常设园林障景。

2/“开门见山”的布局形式入口前不设障景,游人一进园,观赏到的是一幅开朗的园林景观画面。

3/“外场内院”的形式从大门划分为外部交通广场和步行内院。

4/“T”字形障景形式进入园门后,广场与园内呈“T”字形相接,其前常设章景引导。

b游憩活动广场可以是草坪、疏林及各式铺装地,外形轮廓为几何形或自然曲线,也可以与花坛、水池、喷泉、雕塑、亭廊等园林小品组合而成。

宜布置在开阔、阳光充足、风景优美的草坪上供游人游憩之用,则布置在有景可借的地方,并可结合一些园林小品供游人休息、观赏。

C生产管理广场:

如晒场、堆场、停车场等。

布局与园务管理专用出入口、苗圃等有较方便的联系。

三、园林建筑与小品

1、园林建筑分类:

A游憩类建筑---指游览、点景和休息用的建筑。

具有简单的使用功能,更注重造景的作用,既是景观又是休息、观景的场所,建筑造景要求高,它是园林绿地中最重要的建筑。

常见的有亭、廊、榭、舫以及园林小桥等。

B服务类建筑---为游人在游览途中提供生活服务的建筑。

如各类小卖部、茶室、小吃部、餐厅、接待室、小型旅馆及旅馆等。

C文化娱乐类建筑---供园林开展各种娱乐活动用的建筑,如划船码头、游艺室、俱乐部、演出厅、露天剧场、各类展览馆、阅览室,以及体育场馆、游泳池及旱冰场等。

D管理类建筑---园林管理用房包括公园大门、办公管理室、实验室、动物兽舍及栽培温室。

E园林建筑装饰小品---此类小品虽以装饰园林环境为主,注重外观形象的艺术效果,但同时兼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如花架、园椅圆桌、园林展牌、园林景墙、园林栏杆、园灯等设施。

2、常见的园林建筑

A亭—在园林中是一种眺览、遮阳、避雨的点景和赏景建筑。

在造型上形态多样、轻巧活泼,易于与各种园林环境结合,并因其特有的造型而增加了园林景致的画意。

平面形状:

圆、方、扇面及三、五、六、八角亭;

屋面形式:

单檐、重檐、三重檐、攒尖顶、平顶、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单坡顶、卷棚顶、褶板顶。

B廊---

C榭---

D舫---

E园桥---

常见的园林小品---花架、园门、景墙、景窗、园桌、园椅、园凳、雕塑、栏杆等。

四、园林植物

1、园林植物的艺术功能:

a隐蔽园墙,拓展空间

b联系分隔,转折呼应

c装点山水,衬托建筑d渲染色彩,突出季相

e散发芬芳,招蜂引蝶

f充满生机,清新自然

3.4园林植物

一、园林植物的艺术功能

1、隐蔽园墙,拓展空间

植物在园林中造景的艺术性,即植物因其具备的姿态、色彩、气味等方面的自然美特征而被游人所欣赏,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通过视觉、触觉、嗅觉来获得对大自然的审美享受。

植物有不同于其他园林构成要素的独特的时空表现艺术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

沿园界墙垣种植乔、灌木或攀缘植物,以植物的自然生态体形代替装饰砖、石、灰、土构筑起来的呆滞的背景,即《园冶》所说的“园墙隐约于萝间”,不但在观赏上显得自然活泼,而且高低掩映的植物还可造成含蓄莫测的景深幻觉,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

2、联系分隔,转折呼应

植物还可以组织空间,即对园林空间进行联系和分隔,从而起到空间转折和景物相互呼应的作用。

在不宜采用建筑手段划分空间的情况下,以自然的植物材料,如乔、灌高低搭配或竹丛进行空间分隔,甚至可以达到完全隔断视线的效果。

在多数情况下,利用植物或花架(植物与建筑的结合体)取得似隔非隔的效果,相邻景观互相渗透,或以更为疏朗的配置,使景观含蓄,增加景深层次。

如上海植物园盆景园,利用法国冬青自然绿篱分隔空间,形成园中有院的结构。

相反,全园被分隔成若干景区的山水、建筑景观,可以通过普遍的植物配置以加强彼此的联系,使人工与自然要素统一到绿色的气氛之中(图3-76)

3、装点山水,衬托建筑

假山、土丘、置石之间以及各类水型的岸畔或水面,常采用自然植物或植物的配置来美化。

在景观构图上,特别重视其主要观赏面,更需要树木花草来装饰。

在这里,植物往往是构图的关键,它起到补充和强化山水气息的功能。

亭、廊、轩、榭等建筑的内外空间,也依靠植物的衬托来表现与自然的关系。

园林建筑设计,在形体和空间上应该考虑与植物的构图关系,不仅庭院如此,建筑的主要观赏景观也离不开植物配置。

4、渲染色彩,突出季相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但是“绿化”的元素,而且也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

再观大自然的园林景观,就要求它同大自然的现象一样具备四季变化,以表现季相的更替,这正是植物所特有的作用。

花果树木春华秋实,或绿叶成荫,或硕果累累,其季相更替不已。

一般落叶树的形、色,随季节而变化:

春发嫩绿,夏被浓荫,秋叶胜似春花,冬季则有“枯木寒林”的画意。

如“花港观鱼”的牡丹、芍药;“曲院风荷”的荷花;“平湖秋月”的桂花等,都有力地烘托了景点的气氛。

在东西方园林的植物造景中都无一例外地注重植物的季相交替的变化,以营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植物景观(图3-77)。

5、散发芬芳,招蜂引蝶

园林艺术空间的感染力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其中不只是造型、色形的作用,还有音响和气味的效果。

对于游人来说,体验一个园林作品,往往是由几种感觉器官综合接受的,它既有视觉、触觉、听觉,也有嗅觉。

园林艺术的嗅觉效果,主要是由植物来起作用的,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每当夏日荷风扑面之时,清香满堂。

留园的“闻木犀香轩”,因其遍植荷花,开花时异香袭人;杭州曲院风荷,水面中也遍植荷花,既有“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视觉效果,更有清香漫溢、沁人心脾的嗅觉感受。

由此可见,许多花木不仅以其干、叶、花、果为人所观赏,而它们散它的馨香,同样令人陶醉,并可“招蝶引鸟”,营造令人神往的“鸟语花香”的境界。

6、充满生机,清新自然

植物因其具有蓬勃的生命和盎然的绿色以及具有新鲜的空气和丰富多样的色彩,而令人倍觉清新自然、充满生机。

从而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身心感到愉悦,使眼前景色更觉赏心悦目。

植物的这种特殊作用是任何园林要素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园林中有时可以没有建筑、山石、水体和铺地,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绿色植物,只有植物才使人贴近自然、充满活力,才使园林景观显得生动而有灵气。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类型

2、园林植物配置类型:

孤植

对植

列植

丛植

群植

林植

绿篱和绿墙

树木整形

植物景观空间及植物景观组合

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

覆盖空间

完全封闭空间

垂直空间

园林植物和其他景物和要素的关系

a水景的植物配置

b园路的植物景观设计

c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

在园林中,乔、灌木通常是搭配应用互为补充的,它们组合首先必须满足生态条件。

第一层的乔木应是阳性树种;第二层的亚乔木可以是半阴性的,分布在外缘的灌木可以是阳性的,而在乔木遮阳下的灌木则应是半阴性的,乔木为骨架,亚乔木、灌木等紧密结合构成复层、混交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

在艺术构图上,应该是反映自然植物群落典型的天然之美,要具有生动的节奏变化,由于要考虑园林各项功能上的需要,故乔、灌木的组合形式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也就多种多样了。

同时,应充分认识到:

乔、灌木因其生长速度快、体量大、寿命长而对园林构图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选择种植方式时应慎重考虑。

下面就介绍植物景物设计中主要的植物配置类型。

1、 孤植

孤植一般是指乔木或灌木的单株种植类型,它是中西园林中广为采用的一种自然式种植形式。

但有时为构图的需要,同一树种的树木二株或三株紧密地种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单元,其远看和单株栽植的效果相同,这种情况还是属于孤植(图3-78)。

在园林的功能上,一是单纯作为构图艺术上的孤植树;二是作为园林中庇荫和构图艺术相结合的孤植树。

孤植树主要表现植株个体的特点,以突出树木的个体美,如奇特的姿态、丰富的线条、浓艳的花朵、硕大的果实等。

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孤植树应选择那些具有枝条开展、姿态优美、轮廓鲜明、生长旺盛、成荫效果好、寿命长等特点的树种,如银杏、槐树、香樟、悬铃木、山桦、无患子、枫杨、七叶树、雪松、云杉、桧柏、白皮松、枫香、元宝枫、鸡爪槭、乌桕、樱花、紫薇、梅花,广玉兰、柿树等。

在园林中,孤植树种植的比例虽然很小,却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孤植树在园林中往往成为视觉焦点。

种植的地点,要求比较开阔,不仅要保证树冠有足够的空间,而且要有比较合适的观赏视距和观赏点,让人们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恰当的欣赏位置。

最好还要有天空、水面、草地等自然景物作为背景衬托,以突出孤植树的形体、姿态等方面的特色。

庇荫与艺术构图相结合的孤植树,其具体位置的确定,取决于它与周围环境在整体布局上的统一。

最好是布置在开敞的大草坪之中,但一般不宜种植在草坪的几何中心,而应偏于一端,安置在构图的自然重心上与草坪周围的景物取得均衡与呼应的效果;孤植树也可以配植在开阔的河边、湖畔,以明朗的水色做背景,游人可以在树冠的庇荫下欣赏远景或活动(图3-79)。

孤植树下斜的枝干自然也成为各种角度的框景。

孤植树还适宜配植在可以****辽阔远景的高地上和山冈上。

一方面,游人可以在树上纳凉、眺望;另一方面又可以使高地或山冈的天际线丰富起来。

孤植树也可与道路、广场、建筑结合,透景窗、洞门外也可布置孤植树,使其成为框景的构图中心。

诱导树,种植在园路的转折处或假山蹬道口,以诱导游人进入另一景区。

如在较深暗的密林作为背景的条件下,选用色彩鲜艳的红叶树等具有吸引力的树种。

孤植树还可以配植在公园前广场的边缘,或人流少的地方,还有园林院落等地方。

孤植树作为园林构图的一部分,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周围环境和景物相协调,即要求统一于整个园林构图之中。

如果在开敞宽广的草坪、高地、山冈或水边栽种孤植树,所选树木必须特别巨大,这样才能与广阔的天空、水面、草坪相协调,才能使孤植树在姿态、体形,色彩上突出。

在小型林中的草坪,较小水面的水滨以及小的院落之中种植孤植树,其体形必须小巧玲珑,可以选择体形与线条优美、色形艳丽的树种。

在山水园中的孤植树,必须与假山石协调,树姿应选盘曲苍古的,树下还可以配以自然的卧石,以作休息之用。

建造园林必须注意利用原地的成年大树作为孤植树,如果绿地中已有上百年或数十年的大树,必须使整个公园的构图与这种有利的条件结合起来;如果没有大树,则利用原有中年树(10~20年生的珍贵树)为孤植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孤植树最好选乡土树种,可望“树茂荫浓”,健康生长,树龄长久。

2、 对植

对植是指用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相互对称或均衡的方式种植。

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出入口,同时结合庇荫和装饰美化的作用,在构图上形成配景和夹景。

同孤植树不同,对植很少作为主景。

对称种植,主要用在规则式的园林中。

于构图中轴线两侧,选择同一树种,且大小、形体尽可能相近,与中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如公园建筑入口两旁,或主要道路两侧。

拟对称种植,主要用在自然式园林中。

于构图中轴线两侧选择的树种相同,但形体大小可以不同,与中轴线的距离也就不同,以求得感觉上的均衡,彼此要求动势集中。

因此,对植并不一定是一侧一株,可以是一侧一株大树,另一侧配一个树丛或树群。

在规则式种植中,利用同一树咱,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轴线做对称布置,两树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这在园林建筑入口和道路两旁是经常运用的。

规则种植中,一般采用树冠整齐的树种,而一些树冠过于扭曲的树种则需使用得当。

种植的位置既要不妨碍交通和其他活动,又要保证树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一般乔木距建筑物墙面要在5m以上的距离,小乔木和灌木可酌情减少,但不能太近,至少要2m以上。

在自然式种植中,对植不是对称的,但左右仍是均衡的。

在自然式园林的入门两旁;桥头、蹬道的石阶两旁;河道的进口两边;闭锁空间的进口;建筑物的门口,都需要自然式的入口栽植和诱导栽植,自然式对植最简单的形式,是与主体景物的中轴线支点取得均衡关系。

在构图中轴线的两侧,可用同一树种,但大小和姿态必须不同,动势要向中轴线集中;与中轴的垂直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