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方案.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0403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方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方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方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方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方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方案.ppt

《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方案.ppt(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方案.ppt

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方案,郑州市疾控中心,主要内容,一、监测目的二、监测地区及填报范围三、监测病种(ICD-10编码)四、报告内容四、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五、监测工作要求六、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监测目的,1.建立持续、高效的郑州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系统。

2.掌握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死亡流行趋势。

3.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地区,郑州市16县(市、区)为监测实施地区。

全市各级各类诊疗机构应开展监测工作。

(慢病防控达标要求),填报范围,患者户籍在郑州市16个区县范围内。

患者发病时间4周(28天)后再发病,应予以二次报告;发病时间4周(28天)内重复报告的应予以剔重。

尽量包括门诊、急诊、住院、来院就诊和院外发病患者,监测病种(ICD-10编码),

(一)脑卒中1、脑梗死(I63)2、脑出血(I61)3、蛛网膜下腔出血(I60)4、未分类脑卒中(I64)

(二)冠心病1、心肌梗死(I21-I22)2、心脏性猝死(I46),报告内容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俗称中风,是脑部血管阻塞或出血,使脑组织损伤而出现的各种症状。

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口眼歪斜,流口水,言语不利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脑出血,血管狭窄阻塞,脑梗死,血管硬化变脆出血,高血压,1、脑梗死(I63):

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

2、脑出血(I61):

指非外伤性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

监测病种脑卒中分类

(1),3、蛛网膜下腔出血(I60):

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4、未分类脑卒中(I64):

临床有明显症状,且医师已作卒中诊断,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未作影像学检查,遗失详细的病历)而无法明确归为上述

(1)

(2)(3)类的卒中病例。

监测病种脑卒中分类

(2),1、急性心肌梗死(I21-I22):

28天(包括28天)以内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发作。

2、缺血性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I46):

指急性症状发作后,短时间内以意识突然丧失、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死亡。

不是由医疗干涉、触电、溺水或其它严重的生理损害引起的心脏骤停。

监测病种冠心病,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简称,供应心脏的动脉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后血管腔变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患者胸痛、胸闷,严重可死亡!

冠心病有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不需报告,需要报告,I21.0前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1.1下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1.2其他部位的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1.3未特指部位的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21.4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I21.9急性心肌梗死,未特指,I22.0前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I22.1下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I22.8其他部位的随后性心肌梗死I22.9未特指部位的随后性心肌梗死,非监测病种,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3)冠心病发病;(4)严重的颅(脑)外伤;(5)肿瘤,如原发性或转移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或良性);(6)代谢障碍或体液与电解质紊乱所致的昏迷,如:

糖尿病、低血糖、癫痫、低血容量、中毒、药物过量、尿毒症或肝脏疾病所致者;(7)颅神经炎,如面神经炎的周围性面瘫等;(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脓肿,肉芽肿,脑膜炎,脑炎及其它任何累及脑膜的感染;(9)药物,如应用抗凝血药物引起的出血;(10)其他,如脑梗死后继发出血;抢救引起的出血;28天(包括28天)内原发灶的复发等。

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

(一)监测地区各级医疗机构诊治的符合本方案诊断标准的具有户籍户口的脑卒中和冠心病新发和死亡病例均为监测对象。

(二)监测内容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情况;脑卒中和冠心病诊断、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死亡日期、诊断依据等医疗信息。

监测工作要求,

(一)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二)报告程序及时限(三)信息平台与数据管理(四)漏报调查(五)病例结局随访(六)质量控制(七)各类资料统计(八)监测资料的保密性,监测工作要求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报告单位: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为报病单位,包括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企业医院,收治地方病人的部队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

报告人主管医生为第一报告人,各单位要指定本院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负责部门和总负责人,设专人负责全院脑卒中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卡的收集、核实、登记、上报工作(急诊、神经内科、心内科)。

监测工作要求报告单位和报告人,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病程序

(1)医疗单位门诊、病房医生,对当天确诊的新发病例,应及时填写报病卡片(7天内)。

(2)各科门诊和病房应设专人负责每日报卡的收集、整理和质量检查,将卡片及时交院内分管报病工作的职能科室。

(3)职能科室设专人负责全院报卡的收集、整理、审核,并登记卡片到郑州市主要慢性病发病登记册,7日之内进行网络报告。

监测工作要求报告程序及时限,2、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报病程序

(1)村卫生室负责收集和核实本村有关病例信息,上报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所辖乡镇各村(居委会)上报的以及本院填写的发病和死亡卡片,审核、剔重后登记在郑州市主要慢性病发病登记册,7日之内进行网络报告。

监测工作要求报告程序及时限,监测工作要求报告程序及时限,3.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如HIS系统等)的医疗机构,可利用医院信息平台,根据ICD编码及疾病诊断关键字,收集汇总符合上报条件的门、急诊(留观)及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常住地址、联系电话、诊断分型、诊断依据、疾病编码、是否新发、确诊日期、报卡单位、死亡日期、死因编码等),将本院门诊及住院心脑血管病例信息导出,补充完善后导入或录入监测信息系统。

4、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程序

(1)日常工作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管理人员每个工作日需上网对辖区内报出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信息进行审核、整理和查重,发现填写不合格者应注明具体审核意见后反馈、督促报告单位核实、纠正;

(2)病例结局随访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监测信息系统登记的病例信息进行汇总,反馈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其对病例结局进行随访,填写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结局随访调查表,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随访信息录入监测信息系统。

监测工作要求报告程序及时限,监测工作要求报告程序及时限,(3)各县(市、区)疾控中心每年组织一次对医疗机构和人群漏报调查。

(4)年报各县(市、区)写出全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总结/质量分析,报送至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报送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

监测工作要求报告程序流程图,村卫生室(核实和填写),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卡、审核剔重后网络直报),县区疾控(审核剔重辖区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数据信息,每年3月底前完成漏报调查和年报),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填卡、审核剔重后完成网络直报),1、慢病监测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在有条件开展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由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分配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所需账号及初始密码,各医疗机构可通过网络登录河南省慢病监测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报告信息进行审核、剔重。

无条件开展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报告卡片的资料录入由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

监测工作要求信息平台与数据管理,2、医院信息平台:

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如HIS系统等)的医院,可由医院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负责人在负责医院信息平台管理科室的协助下定期进行发病信息的收集工作。

根据ICD编码及疾病诊断关键字,对符合上报条件的门、急诊(留观)及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汇总,定期以电子版(EXCEL文件格式)形式导出并上报至所在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监测工作要求信息平台与数据管理,心脑血管疾病病例结局随访调查由县区疾控机构组织实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可在当年第四季度或次年第一季度进行,数据上报须于次年3月底前完成。

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监测信息系统登记的病例信息进行汇总,反馈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其对病例结局进行随访,填写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结局随访调查表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随访信息录入监测信息系统。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失访的,可与死因监测数据库比对,将获得的信息更新到慢病监测系统中。

监测工作要求病例结局随访,质量控制贯穿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各地应按照自身特点,在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制定工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程序,并严格执行。

1、加强领导,落实制度。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3、保证卡片填写规范,信息无误。

监测工作要求质量控制

(1),4、开展查重工作信息收集汇总阶段,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通过核对及时发现重复病例,尤其对疾病后遗症的转院治疗应尽可能避免重复上报。

对前期无法避免的重复,应在数据录入后,根据数据库信息,确认为相同的病例时,将重复上报的病例予以剔除。

监测工作要求质量控制

(2),5、做好补漏工作

(1)在医院可以通过定期查阅病史或出入院情况等资料,进行查漏。

在社区可以通过结合定期的各种上门调查进行查漏。

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作为基层监测点,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并补充报告符合监测病种的病例。

(2)各级医疗机构在收集、审核死亡医学证明书、居民死亡推断书的时候,发现因脑卒中、冠心病导致死亡的病例应及时核对郑州市主要慢性病登记册,发现未报病例应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补填发病卡片。

(3)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发病报告的专业人员应定期与死因监测系统进行核对,发现脑卒中、冠心病死亡病例无发病报告卡后,应通知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填相应的发病报告卡,并及时登记到郑州市主要慢性病登记册。

监测工作要求质量控制(3),

(1)各类诊断依据所占百分比:

诊断依据越充分可靠性越高,单纯的临床诊断是很少的。

(2)各类诊断单位所占百分比:

分乡(镇)、区县级、地区级、省级,省级医院诊断的比例越高,可靠性越好。

(3)根据由死亡补发病的病例数与登记的总发病数比例:

如大于10%,说明登记报告的全面性很差。

评价及时登记报告的指标

(1),(4)同期登记的发病与死亡数之比:

一般来说,在县市级水平上,同地、同期登记的脑卒中、冠心病新发病数不应低于脑卒中、冠心病死亡数。

(5)趋势稳定:

同一地区脑卒中、冠心病的逐年发病死亡率是否基本稳定,不应出现骤升或骤降现象,骤然下降往往表明报告的全面性出现问题。

(6)评价指标数据报告及时率98%,报告率90%,录入准确率95%;死亡病例同时具有发病报告的比例90%;漏报率10%,年度随访率95%。

评价及时登记报告的指标

(2),1.人口统计。

以户籍人口为准,按公安部门的人口登记资料统计平均人口数,填报人口统计表。

计算公式:

平均人口数=(本年末人口数+上年末人口数)/22.发病率、死亡率统计。

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以年为观察期间,用10万分率表示。

某病发病率=(某年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数/同年该人群平均人口数)10万某病死亡率=(某年某人群中某病死亡病例数/同年该人群平均人口数)10万,监测工作要求各类资料统计

(1),3.发病统计。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及卒中发病的期限均定为急性发病后28天,28天(包括28天)内如有新发展或第二次急性发作均不另登记;如28天(不包括28天)后有新发展或急性发作则另行登记一次。

4.死亡统计。

急性心肌梗死及卒中死亡发生在急性发病28天(包括28天)以内的为急性心肌梗死及卒中死亡。

发病28天(不包括28天)后的死亡如无再次急性发作,则列为冠心病死亡及脑血管病死亡。

监测工作要求各类资料统计

(2),广义的医学资料保密性原则同样适用于脑卒中、冠心病监测资料,登记数据具有隐私性和保密性,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翻阅和利用登记数据。

主要内容有:

1、遵从医学资料保密性原则2、用户的账号的安全性3、资料的利用4、资料保密原则适用范围5、对死者数据的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