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301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docx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docx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穆罕默德建立了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赢得了人心。

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A.政治口号

B.经济实力

C.个人魅力

D.宗教信仰

2.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下列关于这场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3.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下列关于这场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B.仿效英国建立共和制度

C.改革后,大和政权开始统一日本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4.646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据此可知,日本这一“改新”的主要特点是

A.独创新法B.生搬硬套C.兼收并蓄D.盲目排外

5.在大和统一日本时期,王室和贵族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成为

A.农部B.田部C.海部D.文部

6.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

“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是同时建立的

B.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

C.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

D.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7.《阿拉伯通史》中写道:

“千余年来,朝覲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程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对于联系各种不同的教派,发生了最有效的纽带作用。

这种制度几乎是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

”穆斯林朝觐的“圣地()

A.麦加B.京都C.耶路撒冷D.巴格达

8.2019年5月1日,日本新任天皇德仁继位,其年号为“令和”,打破了从公元七世纪中叶日本“大化”以来天皇年号均取自中国典籍的传统。

日本大化时代,通过学习中国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A.阶级矛盾得以缓和,政局稳定

B.日本进入到幕府将军统治时期

C.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和制度

D.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9.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后,其中央政权的鲜明特点是

A.武士效忠的对象是国家而非其主公B.武士阶层控制中央政权,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

C.孝德天皇掌握中央大权D.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10.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

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发动宫廷政变B.实行幕府统治C.建立庄园D.大化改新

11.某同学针对欧洲大学的兴起整理了如下资料

①巴黎大学,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

1193年教皇西勒士丁三世赐给巴黎大学许多特权。

1231年,罗马教皇以谕令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

②牛津大学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

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探讨学问的中心。

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

资料反映了

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12.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

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

C.出现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

D.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13.“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

”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

14.《全球通史》中提到:

“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④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③

15.下面是8世纪时一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后的见闻,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国家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B.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多是奴隶

C.土地是国家的,不能自由买卖

D.有才学的人都有机会当官

16.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阿里巴巴以排名第23位居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上。

该网站名称出自哪个国家(地区)的民间故事集?

(  )

A.古代希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阿拉伯

17.《阿拉伯文学史》:

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

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

C.国家重视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18.一条“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岁月悠悠。

昔日阿拉伯商人留下的足迹,至今依旧令世人向往探寻。

下列关于这个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C.穆罕默德开创了地跨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D.《天方夜谭》是欧洲文学塊宝

19.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

B.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

C.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

D.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20.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等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A.西方文明之源B.城市的兴起C.走进近代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21.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

22.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A.政治口号B.经济实力C.个人魅力D.宗教信仰

23.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推动古代日本迅速发展的重要改革是

A.大化改新B.农奴制改革C.明治维新D.倒幕运动

24.“希腊建筑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希腊建筑的是

A.

B.

C.

D.

25.在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宗教是()

A.佛教B.犹太教

C.基督教D.伊斯兰教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各部落的重要纽带,而正是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伊斯兰教,号召人们信仰真主,才统一了阿拉伯半岛,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645年……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结合所学知识,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选项符合题意;ACD与大化改新不符,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日本大化改新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3.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A项符合题意;排除B项;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排除C项;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排除D项;故选择A。

【点睛】

“645年”“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第二年”“《改新之诏》”是解题的关键,即646年日本孝德天皇进行的改革,据所学,这次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

4.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46年,日本以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为典范,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进行了大化改新的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到了封建社会,据此可知,日本这一“改新”的主要特点是兼收并蓄,C项符合题意;独创新法和盲目排外没有学习外来事物的内容,AD项不符合题意;生搬硬套是盲目学习外来事物,不强调内在的事物,B项也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题干的意思,大化改新是在学习唐朝的基础上,日本本身也保留了自己的特点,属于学以致用,兼容并蓄,其他几个词语都不全面,可排除。

5.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在大和统一日本时期,王室和贵族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成为田部,故B符合题意;农部、海部、文部与题干无关,故ACD排除。

故选B。

6.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610年,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

8世纪中期,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

“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是同时建立的。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耶路撒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奉为“圣地”,所以每年都有大量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信奉者前往朝圣。

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C。

8.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七世纪中叶,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制国家逐渐发展成集权封建国家,故D符合题意;根本性变化是指日本的社会性质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日本进入到幕府将军统治时期是在12世纪末,故B不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将唐朝制度和日本实际相结合,并非全盘唐化,故C不符合题意。

故D符合题意。

9.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当时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故B符合题意。

A是武士道的特点,但不是中央政权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

CD是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时期,此时幕府统治尚未建立,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646年开始,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故D符合题意;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确立了大化改新的推动力量,故A不符合题意;幕府统治是日本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有形式,是天皇大权旁落的表现,故B不符合题意;建立庄园,并形成武士集团,为随后幕府统治的出现提供了基础,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巴黎大学主要研习神学、罗马教皇以谕令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探讨学问的中心。

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欧洲的大学受基督教影响,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出现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无关。

故选C。

1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效仿中国唐朝时期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改革,使得日本由奴隶社会成功的过渡到封建社会,促进了日本的发展进步,B符合题意;伯里克利改革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改革,不是日本的革新,A不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是俄国1861年的改革,不属于日本的革新,C不符合题意;明治维新是日本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不是学习中国的革新,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题干的内容,总结出关键信息“学习中国”“日本革新”,结合日本的历史以及四个选项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1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促使日本出现了大化改新的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②④符合题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都是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后产生的影响,排除①③。

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日本大化改新的改革和明治维新的改革产生的影响,不要混淆相似知识点。

1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8世纪时一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后的见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所以8世纪时一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看到在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多是奴隶是错误的,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现实热点,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掌握情况。

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

【详解】

依据题干给出的“阿里巴巴”,结合所学可知,阿里巴巴出自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经典故事.

17.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阿拉伯文学史》:

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

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

题干材料强调了“为求学而游历欧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

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

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析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关键信息。

18.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故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阿拉伯人把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传到欧洲,所以习惯上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创造者是古印度人,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穆罕默德的后继者开创了地跨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文学塊宝,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7世纪早期,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帝国,他们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故A项说法错误。

阿拉伯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点睛】

结合所学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进而得出答案。

20.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属于暴力冲突。

日本大化改新是7世纪中期日本学习隋唐文化进行的改革、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中国,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属于和平交往,所以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古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D。

2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可知,题干表明罗马法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B符合题意,ACD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2.D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内容。

题目要求选出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各部落的重要纽带,而正是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伊斯兰教,号召人们信仰真主,才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2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的改革从奴隶社会转变为了封建社会,选项A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是近代俄国进行的额改革,排除B;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的改革,排除C;倒幕运动是日本明治维新前进行的改革,排除D,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古代日本”,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历史上的改革,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2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建筑富丽堂皇,其艺术特色最主要体现在古希腊神庙。

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共和国首都雅典卫城,在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筑物,这就是世界艺术宝库中著名的帕特农神庙,又名巴特农神庙。

古希腊神庙融入了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并对欧洲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是帕特农神庙故,D符合题意,ABC项均不是古希腊的建筑,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622年他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630年,穆罕默德带兵攻打麦加,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因此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