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099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细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细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细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细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菌.docx

《细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菌.docx

细菌

课时课题:

第三章第二节细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

②认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回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了解细菌对人类的两面性,帮助学生树立一分为二辨证看待事物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以探究法为主,结合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结合助学内容预习新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5分钟

【视频导入】

播放小么哥《拉呱》节目:

婚宴食物中毒,饭后宾客全部拉肚子,食物变馊变质了。

提问:

食物变馊变质是谁引起的呢?

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二节——细菌。

观看视频,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后异常活跃,纷纷回答食物变馊变质是细菌引起的。

通过演示视频资料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举例,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导入新课。

预习展示

5分钟

1、结合本节<<助学>>自主学习预习本课内容。

2、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学生进行预习展示,并提出自己在预习中的困惑。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

合作探究

(一)

25分钟

【过渡】请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看一看今天的学习是不是能解决你的问题。

【提问】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手上有细菌吗?

衣服上有细菌吗?

空气中有细菌吗?

书桌上有细菌吗?

引导学生发现,细菌分布广泛,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微生物。

 

【过渡】的确,我们身边细菌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一、细菌的形态

出示钉子后提问:

老师这儿有个钉子,不知道它上面有没有细菌?

你能不能看到?

【图片展示】课件分别显示显微镜下放大33倍、300倍、1000倍、30000倍的钉子图片。

引导学生将细菌和针尖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细菌个体的微小。

教师讲述:

细菌非常小,10亿个细菌相当于一颗小米粒的大小,仅1毫米左右,2000---3000个并排能穿过缝衣的针线孔。

引导学生总结:

细菌个体十分微小。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一下显微镜下的细菌吧!

布置学生对照课本110页演示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永久装片。

(由于课程时间或实验器材限制,如果不能安排学生进行显微镜的实际操作,可也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

【提问学生】:

你观察到的细菌有哪几种形态?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细菌有三种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

(教师点拨:

虽然有的细菌一对对地靠在一起,有的细菌聚成一团或连成一大串但是每个细菌仍然是独立生活的。

 

二、细菌的结构

【过渡】每一个细菌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单位。

那么细菌的生命结构是什么样呢?

【出示细菌结构示意图】

【自学】布置学生对照课本111页图2.3—6细菌结构示意图自学认识细菌的结构,说出每个结构的功能。

认识细菌细胞特殊结构,结合课本111页第一自然段说出鞭毛和荚膜的功能。

【学生讲述】请学生代表到大屏幕前讲述细菌各结构和功能。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①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遗传物质。

②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荚膜、纤毛。

鞭毛:

运动;荚膜:

保护。

【出示细菌结构示意图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小组讨论,列表】比较细菌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差异。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细菌细胞与植物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还没有叶绿体和液泡。

三、细菌的生命活动

【提问】细菌没有叶绿体,它就不能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那么它怎么进行生命活动呢?

【自学】布置学生阅读课本111页细菌的生命活动部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细菌怎么获取有机物的呢?

2、细菌的营养方式可以分为哪两种?

各举两个例子。

3、说出寄生和腐生的区别。

4、细菌分解有机物时需要氧气吗?

【学生代表讲述】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①细菌营养方式为异养,分为腐生、寄生两种。

②寄生和腐生区别在于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摄取营养,而腐生从生物遗体、粪便等获取营养。

③细菌可以分为好氧、厌氧和兼氧三种。

【出示资料】生活中,我们总是在饭前洗手,饮食中由于清洗、加热等过程减少了食品中的细菌含量,胃的强酸性又可以阻止许多食物中外来细菌进入肠道,而人排出的粪便干燥后,大约1/3的重量又都是细菌,可人的肠道中仍然还生活着大量的细菌,这是为什么?

那么细菌是怎样繁殖的呢?

繁殖能力有多强呢?

【播放视频】展示“细菌的分裂生殖”的视频。

大家看完后,想想细菌是怎么繁殖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①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繁殖,也就是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

②条件适宜时,细菌每20—30分钟繁殖一次。

【算一算】

你手上现在有1个细菌,每二十分钟繁殖一代。

四个小时后,你手上细菌的数目有多少?

如果继续计算下去:

48小时后呢?

2.23007451×1043个的细菌的重量大约和4000个地球差不多,有就是说:

理论上讲,如果你手上有1个细菌,两天后它能变成4000个地球那么多。

【提问】为什么我们手上的细菌没有变得那么多呢?

【出示细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分析回答】

(1)解释2段变化的原因。

(2)为什么3段会保持相对稳定?

(3)4段变化的原因。

由于环境变得恶劣,细菌大量死亡,但有些细菌没有死亡,它们形成了休眠体芽孢,用于度过不良的环境。

【出示资料】

人类登月之前,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

两年半后,美国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机带了回来。

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培养液里,几小时后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

它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可以推算,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

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

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

【提问】

1.细菌如何在月球上度过恶劣的环境的?

2.芽孢有哪些特点可以抵抗恶劣的环境?

3、芽孢是生殖细胞吗?

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①在恶劣的环境中,细菌会形成休眠体,叫做芽孢。

当外界环境适宜时,芽孢会萌发成新的个体。

②芽孢对干旱、严寒、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生存十几年;又小又轻,能随风四处飘散,寻到适宜的环境。

③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孢,数目没有增长,不是繁殖。

四、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联系生活】一提起细菌,许多同学会立刻想到细菌可使人患病,使食物腐败变质。

想到这些,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心里感到害怕甚至于很讨厌细菌。

事实果真全都如此吗?

既然大家各持已见,到底细菌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

【自学】阅读课本112-113页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谈谈你对细菌的认识。

指导学生总结: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包括有害有益两个方面。

多数有益:

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可以抵御病菌侵入,改善肠道环境,合成维生素;甲烷细菌可以产生甲烷;苏云金杆菌可以制造杀虫剂。

有害:

结核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可以使人生病;腐生细菌会使食物腐败变质。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细菌,知道了细菌的“庐山面目”,也为细菌强大的繁殖能力所惊叹。

同学们都表现的非常好!

 

学生回答,都有细菌。

学生总结:

我们周围细菌无处不在,细菌分布广泛。

 

通过将细菌和针尖的比较,学生能体会到细菌个体的微小。

生观察得出结论:

细菌个体十分微小。

 

生观察得出结论:

细菌个体十分微小。

 

进行实验或观察图片。

 

观察细菌,结合课本总结细菌有三种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

有些学生能说出细菌是单细胞的,可有些学生却会说葡萄球菌是多细胞的。

 

对照课本认识细菌的结构,说出每个结构的功能。

认识细菌细胞特殊结构说出鞭毛和荚膜的功能。

 

学生代表讲述细菌各结构和功能。

 

观察图片,小组间讨论并列表比较,说出细菌细胞与植物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还没有叶绿体和液泡。

 

学生自学课本,自主思考后小组讨论后归纳总结。

 

学生阅读并思考,说出原因是细菌繁殖了,而且繁殖能力很强。

 

归纳总结。

 

学生计算四小时后手上细菌212=4096个!

学生抢着按计算器48小时后手上细菌:

2.23007451×1043个!

学生惊讶,既而发笑说,不可能!

学生说出2段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条件适宜细菌大量繁殖。

3段会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细菌繁殖数和死亡数保持稳定。

4段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环境变得恶劣细菌大量死亡。

 

学生惊讶,思考细菌怎样度过恶劣环境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归纳芽孢的特点。

 

学生说出自己所知的细菌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例子。

 

自学课本后谈谈对细菌的认识。

 

通过提问,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细菌的分布。

 

通过观察,对比和结合教师的讲述,对细菌大小有一个感性认识。

 

趣味性、形象化和科学性并重的资料,能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教材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己观察得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

 

通过自学获取知识,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学生的学习的效果更好。

 

学生来讲,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学生讲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使其他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和胆量。

 

通过细菌的结构示意图与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的对比,可以总结出细菌的主要特征,从而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具有趣味性的材料能给学生很清晰的感受。

 

通过播放“细菌的分裂生殖”的视频让学生体会细菌的生殖方式。

 

再通过计算让学生对细菌的繁殖速度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对曲线的观察,了解细菌的数量变化的原因,了解细菌繁殖、稳定、死亡、形成芽孢出现的阶段。

 

有趣的资料使学生兴趣盎然,印象深刻。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概括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细菌与人类关系两个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

巩固总结

5分钟

现在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吧!

1、谈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总结本课内容,并谈谈收获,提出还未解决的问题请教师帮助解答。

通过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梳理知识体系,巩固本节课所学。

测试评价

5分钟

过渡:

同学们总结的都不错,让我们来检测一下自己能不能将自己所学的学以致用。

1、为什么罐头、腌肉、腊肉在很长的时间内

都不会腐败变质?

2、如何将食物保存的时间更长一些,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消毒手套和口罩,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4、自然界中,为什么不会有大量的动植物遗体堆积?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布置

课下作业

课下作业:

A类:

《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当堂达标”;B、C类:

《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当堂达标”和“自我感知”。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分层作业。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菌

 

三、生命活动

1、营养方式寄生

异养腐生

2、对氧的需求好氧

厌氧

兼氧

3、繁殖分裂生殖

4、休眠体芽孢

四、与人类关系

有益

有害

一、形态

1、十分微小

2、球状、杆状、螺旋状

二、结构

1、单细胞生物

2、基本结构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遗传物质

3、特殊结构鞭毛

荚膜

纤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