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894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docx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docx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能进行光滑管、粗糙管、闸阀局部阻力测定,测出湍流区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曲线图;

2.能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测出扬程、功率和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

3.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了解涡轮流量计、C1000、电动调节阀以及相关仪表的原理和操作。

二.装置整体流程图:

1—水箱;2—进口压力变送器;3—离心泵;4—出口床力变送器;5—涡沦流量计:

6—管路选择球阀:

7—均压环;8—连接均压环和压力变送器球阀;9—局部阻力管上的闸阀;10—差压变送器;11—出水管路闸阀;12—水箱放水阀;13—宝塔接头;14—温度传感器;15—离心泵的管路阀;16—旁路阀;

17—电动调节阀;

图1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1

Pg

实验三、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

轴功率N及效率H与泵的流量Q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农现形式。

山于泵

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

1.流量的测定

流量是在实验过程中设定值,nJ'直接设定流量3m3/h——12m3/h共取10组数据。

也可设定出口阀的开度从10%——100%共取10组数据。

2.扬程H的测定与计算

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P\"1”P1妬

+—+—+//=+

PS2g_pg2g

(1-1)

由于两截回间的筲长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YH厂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可忽略,则有

(1-2)

式中:

乞一石,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

P流体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m/s2;

Pi、P2——分別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

U|>u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Z】、z2——分别为真空表、压力农的安装高度,mo

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就可计算出泵的

扬程。

3.轴功率N的测量与计算

(1-3)

(1-4)

N=Nexk(W)

泵的有效功率Nc可用下式计算:

Ne=HQpg

其中,Ne为电功率表显示值,k代表电机传动效率,可取《=0.95。

4.效率n的计算

泵的效率H是泵的有效功率Ne与轴功率N的比值。

有效功率Ne是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泵时所获得的实际功,轴功率N是单位时间内泵轴从电机得到的功,两者差异反映了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人小。

故泵效率为

7=:

=^xl00%(IT)

二.实验装置与流程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装置流程图如下:

1—水箱;2—离心泵;3—泵进口压力传感器;4一泵出口压力传感器;5—灌泵口;

6—涡沦流量计;7—离心泵的管路阀;8—电动调节阀;9—旁路闸阀;10—排水阀

图2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实验步骤:

(1)清洗水箱,并加装实验用水。

给离心泵灌水,排出泵内气体。

(2)检查各阀门开度和仪表口检情况,试开状态下检查电机和离心泵是否止常运转。

开启离心泵之前先将出口阀关闭,当泵达到额定转速后方可逐步打开出口阀。

(3)实验时,通过组态软件或者仪表逐渐增加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大流量,待各仪表读数显示稳定后,读取相应数据。

离心泵特性实验主要获取实验数据为:

流量Q、泵进口压力门、泵出口压力P2、电机功率N电、泵转速n,及流体温度t和两测压点间高度差(0」m)。

(4)测取10组左右数据后,对以停泵,同时记录下设备的相关数据(如离心泵型号,额定流量、额定转速、扬程和功率等),停泵前先将出丨I阀关闭。

2.注意事项:

(1)一般每次实验前,均需对泵进行灌泵操作,以防止离心泵气缚。

同时注意定期对泵进行保养,防止叶轮被固体颗粒损坏。

(2)泵运转过程中,勿触碰泵主轴部分,因其高速转动,町能会缠绕并伤害身体接触部位。

(3)不要在出口阀关闭状态下长时间使泵运转,一般不超过三分钟,否则泵中液体循环温度升高,易牛一气泡,使泵抽空。

五、数据处理

记录实验原始数据于表1。

实验日期:

实验人员:

学号:

装置号:

离心泵型号:

额定流量:

额定扬程:

额定功率:

泵进出口测压点高度差:

流体温度:

1.数据记录

实验次数

流量(Q)

m3/h

泵进口压力(pj

kPa

泵出口压力(P2)

kPa

测量功率N电kW

2.数据处理:

根据原理部分的公式,计算各流暈下的泵扬稈、轴功率和效率。

实验次数

流量(Q)

m3/h

扬程(H)

m

轴功率(N)

kW

泵效率(H)

%

六、实验报告

分别绘制一定转速下的H〜Q、N〜Q、H〜Q曲线。

七、思考题

1.离心泵在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2.启动离心泵之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

如果灌泵后依然启动不起來,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用泵的出口阀门调节流量?

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

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调节流量?

4.泵启动后,出口阀如果不开,压力表读数是否会逐渐上升?

5.用淸水泵输送密度为1200Kg/m3的盐水,在相同流量下你认为轴功率是否变化?

实验四.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流体流经直管、管件和阀门时阻力损失的一般实验方法。

2.测定宜管摩擦系数九为雷诺准数Re的关系,验证在一般湍流区内九与Re的关系曲线。

3.测定流体流经管件、阀门时的局部阻力系数S

4.识辨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门,并了解其作川。

二.基本原理

流体通过由直管、管件(如三通和弯头等)和阀门等组成的管路系统吋,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应力的存在,要损失一定的机械能。

流体流经直管时所造成机械能损失称为直管阻力损失。

流体通过管件、阀门时因流体运动方向和速度人小改变所引起的机械能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

1.冇管阻力摩擦系数久的测定

流体在水平等径宜管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为:

/纶

(1)

ppd2

2dApf

R卩兄=—

(2)

plu

式中:

久一直管阻力摩擦系数,无因次;

d—直管内径,m;

g—流体流经/米直管的压力降,Pa;

為一单位质量流体流经/米直管的机械能损失,J/kg;

—流体密度,kg/m3;

I一直管长度,m;

u一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平均流速,m/So

滞流(层流)时,

Re

式中:

Re_雷诺准数,无因次;

“一流体粘度,kg/(m-s)«

湍流吋2是雷诺准数Re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须由实验确定。

山式

(2)可知,欲测定儿需确定/、d,测定△〃/、u、“、“等参数。

I、d为装置参数(装置参

数表格中给出),“、“通过测定流体温度,再查有关手册而得,"通过测定流体流量,再由管径计算

得到。

例如木装置采用涡轮流量计测流量(V,m3/h)o

V

U=7

900加2

A”,可用U型管、倒置U型管、测压直管等液柱压差计测定,或采用差压变送器和二次仪农显示。

(1)当采用倒置U型筲液柱压差计时

式中:

R—水柱髙度,m。

(2)当采用U型管液柱压差计时=(A)-式中:

R—液柱高度,m;

Q)—指示液密度,kg/m\

根据实验装置结构参数/、d,指示液密度°。

,流体温度S(查流体物性小”)及实验时测定的流量V、液柱压差计的读数R,通过式(5)、(6)或(7)、(4)和式⑵求取Re和久,再将Re和久标绘在双对数坐标图上。

2.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

局部阻力损失通常有两种农示方法,即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

(1)当量长度法

流体流过某管件或阀门时造成的机械能损失看作与某一长度为的同直径的管道所产生的机械能损失相当,此折合的管道长度称为当量长度,用符号厶表示。

这样,就可以用直管阻力的公式来计算局部阻力损失,而且在管路计算吋可将管路中的直管长度与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合并在一-起计算,则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的总机械能损失工/为:

(2)阻力系数法

流体通过某一管件或阀门时的机械能损失表示为流体在小管径内流动时平均动能的菜一借数,局

部阻力的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阻力系数法。

即:

式中:

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

△巧一局部阻力压强降,Pa;(本装置中,所测得的压降应扌II除两测压口间直管段的压降,直管段的压降由直管阻力实验结果求取。

p一流体密度,kg/m3;g—亜力加速度,9.81m/s2;u一流体在小截血管中的平均流速,m/s。

待测的管件和阀门山现场指定。

本实验采用阻力系数法表示管件或阀门的局部阻力损失。

根据连接管件或阀门两端管径中小管的直径〃,指示液密度几,流体温度5(査流体物性p、小,及实验时测定的流量V、液林压差计的读数R,通过式(5)、(6)或(7)、(10)求取管件或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1—水箱;2—管道泵;3—涡轮流量计;4—管路选择球阀阀;5—均压阀;6—局部阻力管上闸阀;

7—连接均压环和压力变送器球阀;8—差压变送器;9-!

1!

口阀;10—排水阀;

图3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2.实验流程

实验流程是由贮水箱,离心泵,不同管径、材质的水管,各种阀门、管件,涡轮流量计和倒U型压差计等所组成的。

管路部分有三段并联的长直管,分别为用于测定局部阻力系数,光滑管直管阻力系数和粗糙管直管阻力系数。

测定局部阻力部分使用不锈钢管,其上装有待测管件(闸阀);光消管直管阻力的测定同样使用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管,而粗糙管直管阻力的测定对象为管道内壁较粗糙的镀锌管。

水的流量使用涡轮流量计测量,管路和管件的阻力采用差床变送器将差床信号传递给无纸记录仪。

3.装置参数

装置参数如表1所示。

由于管子的材质存在批次的差异,所以可能会产牛管径的不同,所以表1屮的管内径只能做为参考。

表1装置参数

装置1

名称

材质

管内径(mm)

测量段长度

(cm)

管路号

管内径

局部阻力

闸阀

1A

20.0

95

光滑管

不锈钢管

1B

21.0

100

粗糙管

镀锌铁管

1C

22.0

100

实验步骤

1.泵启动:

首先对水箱进行灌水,然后关闭出口阀,打开总电源和仪表开关,启动水泵,待电机转动平稳后,把出口阀缓缓开到最大。

2.实验管路选择:

选择实验管路,把对应的进口阀打开,并在出口阀最大开度下,保持全流量流动5—lOmino

3.流量调节:

手控状态,变频器输出选择100,然厉开启管路岀口阀,调节流量,让流量从1到4n?

/h范围内变化,建议每次实验变化O.5m3/h左右。

每次改变流量,待流动达到稳定后,记下对应的压差值;口控状态,流量控制界面设定流暈值或设定变频器输出值,待流暈稳定记录相关数据即可。

4.计算:

装置确定时,根据Ap和u的实验测定值,可计算X和g,在等温条件下,雷诺数Re=dup/^i=Au,其中A为常数,因此只要调节管路流量,即可得到一系列九〜Re的实验点,从而绘出九〜Re曲线。

5.实验结束:

关闭出口阀,关闭水泵和仪表电源,淸理装置。

5.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上述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写于下表。

实验口期:

实验人员:

学号:

温度:

—装置号:

立管基本参数:

光滑管径粗糙管径局部阻力管径

1.数据记录

序号

流量

(n?

/h)

光滑管压差

(KPa)

流量

(m3/h)

粗糙管压差

(KPa)

流量

(m3/h)

局部阻力压差

(KPa)

 

2.数据处理

序号

流速(u)

雷诺数(Re)

阻力系数(九)

局部阻力系数(4)

光滑

粗糙

局部

光滑

粗糙

局部

光滑

粗糙

6.实验报告

1.根据粗糙管实验结果,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出入〜Re曲线,

2.根据光滑管实验结果,对照柏拉修斯方程,计算其误差。

3.根据局部阻力实验结果,求出闸阀全开时的平均g值。

七、思考题

1.在对装置做排气工作时,是否一定要关闭流程尾部的出口阀?

为什么?

2.如何检测管路中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净?

3.以水做介质所测得的九〜Re关系能否适用于其它流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