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0280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7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

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

(一)

化学试题

(解析版)

2020年6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姓名、考生号和座号。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Cl-35.5Fe-56Ga-70Zr-91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别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B.《本草纲目》记载“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其原理与蒸馏相同

C.用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快餐盒,可减少木材

使用

D.用来制作N95口罩“熔喷布”的原料聚丙烯是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棉织物主要成份为纤维素,纯毛织物主要成份为蛋白质,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别棉织物和纯毛织物,A正确;

B.蒸令气上,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其原理与蒸馏相同,B正确;

C.聚氯乙烯受热能够产生有毒物质,不能用于快餐盒,而且能够引起白色污染,C错误;

D.熔喷布材料主要以聚丙烯(PP)为主,是口罩最核心的材料,纤维直径可以达到1~5微米,聚丙烯属于高分子,是混合物,D正确。

答案选C。

2.按系统命名法,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2,4,4-三甲基戊烷B.2-乙基-1-丁烯

C.2-甲基-3-戊炔D.2,2-二甲基-3-丁醇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

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详解】A.该有机物为烷烃,根据烷烃命名规则:

主链最长的含有5个C,选取支链最多为主链,编号从支链最多、距支链最近的C原子开始编号,命名为:

2,2,4−三甲基−戊烷,故A错误:

B.该有机物为烯烃,根据烯烃的命名规则,应选取含有碳碳双键、碳原子数目最多的为主链,最长碳链含有4个C,主链为丁烯;编号此距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双键在1号C,命名为:

2−乙基−1−丁烯,故B正确;

C.根据炔烃的命名规则,应选取含有碳碳三键、碳原子数目最多的为主链,最长碳链含有5个C,主链为戊炔;编号此距离三键最近的一端开始,三键在2号C,命名为4−甲基−2−戊炔,故C错误;

D.该有机物为醇,根据醇类的命名原则:

应选取含有羟基、碳原子数目最多的为主连,最长的碳链为4个碳;编号应距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羟基在2号碳上,3号碳上有两个甲基,则命名为3,3-二甲基-2-丁醇,故D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

B.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元素都位于周期表IIA族

C.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IIIA族

D.基态原子p能级电子半充满的原子第一电离能一定大于p能级有一对成对电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强,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故A错误;

B.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元素有的位于周期表IIA,还有的位于0族,例如氦,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位于IIB族,故B错误;

C.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的元素是31号元素镓,核外共有4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IIIA族,故C正确;

D.基态原子p能级电子半充满的原子第一电离能不一定大于p能级有一对成对电子的,例如磷(1s22s22p63s23p3)的第一电离能小于氧(1s22s22p4),故D错误;

答案选C。

4.关于实验室中的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容量瓶、④量筒、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蒸馏烧瓶、⑧蒸发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直接加热的有①⑧

B.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⑤⑦⑧

C.使用前应进行检漏的有③⑤⑥

D.标有使用温度的有③④⑥⑦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能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容量瓶、量筒、分液漏斗、滴定管不能加热;烧杯、蒸馏烧瓶可以垫上石棉网加热,故A正确;

B.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蒸馏烧瓶用于沸点不同的溶液,蒸发皿用于除去溶液中的溶剂,故B正确;

C.使用前应进行检漏的带塞子或活塞的仪器,有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故C正确;

D.标有使用温度的有容量瓶、量筒、滴定管,蒸馏烧瓶不标温度,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所有的具备体积测量功能的玻璃仪器都要注明使用温度,这是考虑到环境温度的大幅度变化会导致仪器的测量值误差较大,热胀冷缩引起的变化,高中阶段仪器需要标明温度的有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

5.已知某种锂盐的结构如图,它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其阴离子由W、X、Y、Z四种同周期主族元素构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的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箭头指向表示共用电子对由W提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W>Y>Z>X

B.阴离子中X与Z的杂化方式相同

C.原子半径X>Z>Y>W

D.该物质中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和离子键

【答案】B

【解析】

【分析】

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Y

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的次外层电子数只能为2,则四种元素都位于第二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为O;四种元素与锂组成的盐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Z可形成4个共价键,X可形成3个共价键和1个配位键,则Z为C、X为B,W可提供电子对,且易得到1个电子,则W为F,以此来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W为F,Y为O,Z为C,X为B,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F>O>C>B,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W>Y>Z>X,故A正确,不选;

B.X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对,采用sp3杂化,Z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采用sp2杂化,阴离子中X与Z的杂化方式不相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除稀有气体外,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B>C>O>F,原子半径X>Z>Y>W,故C正确,不选;

D.该物质中含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硼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硼原子和氟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硼原子和氟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这种锂盐中还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不选;

答案选B。

6.法匹拉韦(Favipiravir)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被用于治疗新型和复发型流感,主要通过阻断病毒核酸复制的方法抑制病毒增殖,其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法匹拉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5H4FN3O2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所有碳原子的杂化方式都是sp2杂化

D.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氢气等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法匹拉韦的结构式可知,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氮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氧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它的分子式为C5H4FN3O2,故A正确;

B.含两个氮原子的环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故所有环上的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氨基上的氮原子采用sp3杂化,氮原子和氢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故B错误;

C.所有碳原子都和其他原子都以双键相连,碳原子的杂化方式都是sp2杂化,故C正确;

D.分子中含有氟原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氨基,具有碱性,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B。

7.我国有世界储量第一的天然石膏(主要成分CaSO4),同时也有大量磷酸工业副产品石膏,可用于硫酸及水泥的联合生产。

硫酸钙在高温下被CO还原,发生的反应有:

I.CaSO4(s)+4CO(g)⇌CaS(s)+4CO2(g)K1

II.CaSO4(s)+CO(g)⇌CaO(s)+SO2(g)+CO2(g)K2

III.3CaSO4(s)+CaS(s)⇌4CaO(s)+4SO2(g)K3

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II的△H>0

B.lgK3=4lgK2−lgK1

C.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D.调控适当的温度可以抑制反应I促进反应III而得到较纯净的CaO

【答案】C

【解析】

【详解】A.lgK越大,K越大,根据图像显示,反应II升高温度lgK增大,反应II的K值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吸热反应,△H>0,故A正确;

B.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Ⅱ×4−反应Ⅰ得反应Ⅲ,以此可得焓变△H3=4△H2−△H1,由反应转化平衡常数时,化学计量数扩大n倍,新平衡常数是原来的n次方幂,两方程式相减,新平衡常数为两者之商,两方程式相加则为两者之积,则平衡常数K3=

则lgK3=lg

=4lgK2−lgK1,故B正确;

C.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则不能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故C错误;

D.lgK越大,K越大,根据图像,反应I升高温度,lgK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反应I被抑制,反应III升高温度,lgK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反应III被促进,则调控适当的温度可以抑制反应I促进反应III而得到较纯净的CaO,故D正确;

答案选C。

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甲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B

苯(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C

乙酸乙酯(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D

乙醇(水)

氯化钙

蒸馏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故 A错误;

B.苯(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苯酚具有弱酸性,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苯与水分层,用分液方法分离,故 B正确;

C.乙酸乙酯(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再用分液方法分离,而不是蒸馏,故 C错误;

D.乙醇(水),加入生石灰(氧化钙),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增大混合物的熔沸点差异,再蒸馏得到乙醇,不能使用氯化钙,故 D错误;

答案选B。

9.碳酸亚铁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铁剂。

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向装置③中通入CO2至溶液pH=7,然后滴入FeSO4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制得Fe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a是饱和NaH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