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产业集群.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720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产业集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读产业集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读产业集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读产业集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读产业集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读产业集群.docx

《解读产业集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产业集群.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读产业集群.docx

解读产业集群

解读产业集群

集群这个专有名词来源于英文中的cluster,美国商学院波特教授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并把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使得持续了一百年的对产业集聚的关注从纯学术讨论走进了商界和政界的讲坛。

集群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内涵的新型产业政策框架的理论基础。

从1999年开始,很多欧美国家实行了集群战略(clusterinitiative,简称CI,或译为集群动议),用组织的方法将区域内的企业、政府和研究共同体结成伙伴,共同促进集群的发展。

美国竞争力研究所和瑞典创新系统机构联合,发表了基于2003年对欧美和澳洲发达国家以及转型国家斯洛文尼亚的250个CI和一些集群实例调研的绿皮书,用详尽的资料对所谓“集群动议绩效模式”(clusterinitiativeperformancemodel)进行了详细论证。

之后,知识经济和企业发展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KnowledgeEconomyandEnterpriseDevelopment)也发表了集群政策白皮书。

此外,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D)、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积极研究、提倡和推广基于产业集群的政策,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

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集群还处在基于低成本的低端道路,应向以创新为本的高端道路升级。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发布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产业集群在全球新一轮投资热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外资流向的第一大热点,地方产业集群的贡献功不可没。

在《全球竞争力报告2001-2002》中,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到特别关注,但是中国的得分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

以上两个报告从不同侧面说明,产业集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很重要,但这些集群的持续发展能力也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1世纪初,“产业集群”一词走进了中国人的经济生活,无论是在政府经济部门,还是企业的决策部门和行业协会,关注它的人数与日俱增。

“产业集群”出现在各类媒体,进入了政府研究报告甚至正式文件,更见诸于科教机构的很多学科,例如地理、经济、管理、社会等学科的专著和研究论文中。

改革开放的机遇和企业家精神的焕发催生了我国的产业集群,它们主要分布于沿海,特别是人口密度高、自然禀赋资源缺乏但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广东、浙江和江苏省。

我国产业集群凸现的绩效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004年底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介绍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文章,并出示了一张地图,说明某些纺织业集群产量、销量和美国的进口量及对于美国的重要性。

我国产业集群对于经济增长和出口创汇有显著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纷纷采取利用外部能力(externalfocus)的政策,重视对产业集群的参与。

与产业集群相关的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如纺织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科技政策(支持集群建共性技术平台,促进创新)、就业政策(发展集群,增加创业和就业机会)、区域政策(强化组织间互动关系的区域集群计划)、城市政策(专业镇和开发区的发展政策)、外贸政策(发挥集群协会作用,应对反倾销压力)等方方面面。

我国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与以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密切相关。

然而,产业集群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统一的概念,全世界都在用产业集群说事,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的用法都有差异。

虽然产业集群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但迄今没有得到充分认识。

波特的集群概念地理界限十分含糊,他试图用一般模式去涵盖在起源、结构、组织动力和发展轨迹等方面都大不相同的各类集群。

结果,不同的分析者不得不各自选择不同的要素去适合不同类型的集群,用不同的方式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经验性观察。

这在国际上引起了普遍的争议,理论学派纷繁复杂。

根据我对集群研究的积累,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地理现象或实践经验,又可看作一类产业空间组织或经济理论模式;我们可能将它用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应把它作为认识区域经济的思维方法,即产业集群是是把区域经济视为相互依赖的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的经济系统的一种方法。

针对我国发展产业集群中的一些问题和政策需求,本文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实践者参考。

一、产业集群的狭义概念

(一)产业集群是作为提高生产力的商业环境(businessenvironment)以及区域竞争力和创新的决定因素(determinantsofregionalcompetitivenessandinnovation)而提出的,其初始概念是创新性集群的概念。

根据波特(M.Porter)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波特教授1990年在其研究里极力强调地理群聚现象对于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竞争力的基础是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以及灵敏地应对迅速变化的消费需求。

尽管信息与通讯技术使远距离通信传输加快,仍然需要人们在集群中近距离的互动,以刺激创新。

19世纪末就被认识的产业集聚现象是基于自然资源共生或追求降低交通物流成本的,与20世纪80年代之后认识到的产业集群的意义并非等同。

对产业集聚的再认识,即对产业集群的兴趣最初来自所谓“第三意大利”的成功经验。

意大利学者别卡提尼(G.Becattini)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用产业区(industrialdistricts)概念抓住了这些区域小企业集聚的特征。

之所以用产业区概念,是认为这种在后福特时代的集群与19世纪末马歇尔(A.Marshall)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所论述的具有创新氛围的手工业小企业集聚的产业区有很多相似之处。

(二)产业集群概念产生的经济、技术、组织、社会等结构变化背景

从世界各国来看,具有新的产业集聚意义的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背景条件有:

政府对国土治理权的分散和下放;国家支持主导产业政策的结束;大规模工业化与泰勒主义的结束;国家竞争对地方化合作的需求;发展知识经济对创新和提高生产力的需求;城乡社区提高就业率的需求;区域竞争对新的区域治理结构的需求;提高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追求,等等。

可以说,在由传统的“福特式”大规模生产方式(受标准化商品和服务所支配,用标准化生产方法、廉价熟练劳动力和价格竞争)向“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面向客户的生产和服务,运用灵活通用的设备和适应性强的熟练劳动力)转变的过程中,集群处于领导地位。

(三)具有创新潜力的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内部行为主体的结网和互动。

创新性的产业集群有以下特征:

∙企业的空间集聚和部门集中

∙地方经济主体之间有社会文化联系,产生共同的行为准则

∙物品、服务、信息和人员基于贸易和非贸易的相互依赖

∙有支持众多企业的公共机构或私营机构

产业集群反映了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在商务联系基础上所存在的地理群居现象,还代表特定的社区,那里的人们存在着有利于创新的联系,这种联系基于各方对法律规范的遵守,或是基于对某种文化习俗和人际关系的传统认同。

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是它有积极的渠道来促进商业交易、对话和交流。

因此,产业集群不应只是一般的企业扎堆。

(四)产业集群一般指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方生产系统

由于大企业及其转包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一定需要其他组织或机构参加,需要政策正确干预的重点是中小企业集群,使它们降低成本和促进创新。

为此,在大量文献中,集群的概念如果没有特指,一般被认为是由中小企业组成的。

在新技术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集群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集群的存在是其每个成员企业创新能力的要因。

通常认为,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复苏的产业组织模式,成为在全球生产系统中与巨型跨国公司互补乃至抗衡的一股力量。

在应对外部冲击方面,集群比单独的大型公司能力更强。

产业集群还具有繁衍新企业的功效。

(五)具有国土意义和地方化特征的产业集群参与由领导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过程

一般认为创新性集群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嵌入国土(territory)的关系特征,即集群内部行为主体的结网和互动,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本地化与全球化并不是完全对峙的,不应把区域看作创新的“容器”,轻视了非本地的联系和互动。

其实,地方产业集群需要和由大型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生产系统相联系,不断创新和升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那些产生地方集聚的全球联系并不总是和地方社会经济环境相吻合的,跨国公司与全球经济联系掌握着与东道国及其区域讨价还价的权力。

从全球联系的渠道所提供的知识是在地方中所没有的,这种知识可能促进已经在使用的技术的渐进创新。

然而,渐进创新难以保证集群必需的竞争力,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努力,通过嵌入性(或根植性)的地方化来发展核心能力。

但是,到目前为止,什么样的创新活动是依赖地理接近性的,而什么样的创新活动是跨越远距离而发生的,在理论研究中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二、产业集群概念的泛化

(一)泛化的产业集群概念包括基于低成本而创新不足的企业群居现象

在牛津词典(1979年)中,集群(cluster)定义为一组在一起发育的相似的事物。

根据英文的词义,有些虽然群居一个区位而没有什么联系的企业也可以称为集群,这就使得集群概念用得相当滥,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常把在一定地理区域内“扎堆”的企业集聚体(不论它们之间是否合作)都称为集群。

最近十余年产业集群概念从发达国家流传到发展中国家,从学术界流传到政界和商界,逐渐变成了一把“大伞”,涵盖了很多似是而非的集群现象,也逐渐遮住了提出产业集群的初衷。

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中小企业集聚现象并不具备创新性产业集群的特征,产业集群概念的泛化也是理所当然。

但是,出于提高区域和国家竞争力之需,根据创新性产业集群的真谛来制定集群发展战略,认真钻研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的机制,又是十分必要的。

在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鉴于泛化的集群概念,又可以把集群分为两类:

基于创新的集群和基于低成本的集群。

1.高端集群(high-road,innovation-based),以欧洲成功的产业区为典型,依靠创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在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法规制度下企业间自觉地发展合作关系。

2.低端集群(lowroad,low-cost-based),其参与竞争的基础是压低成本。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之间的合作只是偶然的,甚至不存在。

即使企业家在很近的地理范围内一起生活和工作,也很少共享信息、讨论共同的问题。

(二)泛化的集群概念包括大企业为核心的集群。

在钢铁、石油化工、造船等一些重化工业部门,围绕核心的工业企业所造成的产业集聚现象早已被人们所认识,这些集聚区域(一般称为产业综合体)的产业联系往往指物质上的投入产出联系,由于相关企业的集聚,可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以及综合利用废气、废水和废渣,从而获得外部经济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效益)。

虽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业集聚思潮复苏和产业集群新概念崛起过程中,这类以垂直一体化为特征、内部规模经济明显的重化工业的配套现象与新的产业集群现象往往不相提并论,但在文献和政府文件中也不乏有混称的现象。

(三)泛化的集群概念包括非产业的集群,即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

根据牛津字典的集群词义,一组在一起发育的教育科研机构也可能称为集群,由于它们的互动对于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意义,也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

以大学和研发机构为核心的知识集群(knowledgecluster)和某类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集群(technologycluster),或研究与开发集群(R&Dcluster)有一点是与产业集群类似的,就是认定集群与否的关键是其中的行为主体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因此绝对不应该把那些互动微弱的智力密集区简单地称之为知识集群或技术集群,尽管发展集群是它们的努力方向。

三、创新性的产业集群

在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起初用作经济术语。

但随着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和非技术的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创新政策研究中逐渐用创新集群(innovativecluster)来替代产业集群,集群在这里用作科技政策或创新政策的术语。

实际上,所谓创新集群,是区别于低成本的产业集群(即低端集群)而言的,指创新性的产业集群或基于创新的产业集群。

集群内部所具有的创新活力来源于地方文化中蕴涵的企业家精神和催生新产业的企业网络,这种有利于创新思想传播的较为宽容的社会文化和有弹性的社会结构是创新集群和一般产业集群的显著区别。

由于人类的创造性行为会向各个方向发展,区域内部可能孳生的恶性竞争与肮脏勾结会瓦解产业分工合作的社会基础,以致扼杀本地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不断维系本地创新主体之间健康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多数在大公司研究与开发部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密集的地区发展,不仅因为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知识源,而且因为它们之间高效率的互动,形成强大的知识溢出效应。

因此集群在知识含量较高的产业中或在新产业发展初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此外,集群内供货商与富有经验的客户之间的频繁交流有利于改进产品质量,更快地了解市场潜在需求和发展趋势,本地供货商与转包商的成功对于以高技术产业为基础的集群的成功也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特别指出,创新集群不仅包括有潜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还包括“创新性的低技术集群”(innovativelow-techcluster)。

前几年曾经有人预言,经济竞争和财富创造越来越取决于知识创造活动,而对物质材料加工生产的依赖会日益下降,因此传统的低技术产业被认为是只能在具有低工资的产业环境中得到发展的“夕阳产业”。

新近研究表明,物质产品同样具有不可触摸性,或者说象征的形式,特别是一些文化产品如服饰等,其设计样式、颜色、质料的选择所具有的文化或知识特性,同样能使该产业在发达社会中确立领导地位。

在意大利、法国、德国、丹麦、瑞典和挪威的纺织、服装、鞋、家具等产业区里,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以及企业互动和合作而形成典型的创新集群。

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模式及其过程不同。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主要通过加强研究与开发,而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则主要通过知识密集的商业服务。

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及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各个集群在历史根源、知识基础、国家条件、集群所处的阶段、网络关系状况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诸如音乐、电影、广播、出版、游戏、软件等在城市中也是以集群形式存在的,称为创意集群(creativecluster),它是一种另类的创新集群。

“创意经济”观点认为,创新性的经济需要有创造力的人,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因此城市发展不仅需要经济战略,而且需要“人的战略”(peoplestrategy),需要支持研究与开发,建设优美的环境,创造文化区和公共空间,并发展在知识基础上的都市服务业。

四、关于我国发展产业集群中的若干问题

鉴于我国媒体和有关规划工作中所出现的概念和表述混乱的情况,我提出以下看法供讨论。

(1)要充分重视制造业集群升级问题,还要研究产业集群抗风险的对策。

作为制造业大国,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产业集群(包括高新技术的)是现阶段我国集群发展的主流,在发展过程中大都遇到了成本上升、产业转移、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等障碍,创新和升级迫在眉睫。

此外,产业集群是具有生命周期的,一些研究表明,集聚也可能正是造成国家或区域竞争力降低的原因,因为太靠近的、太排外的、太僵化的本地联系是危险的,正如一些衰退的钢铁、煤炭、造船、纺织等老工业区那样,这种社会关系将对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造成威胁,使地理靠近的集群变成孤立的、内向的系统。

这正是集群不断保持创新活力的必要性所在。

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力一方面来源于本地企业家精神以及行为主体的互动联系,这些联系又基于对法律规范的遵守,或是对某种文化习俗和人际关系的认同;而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宽容的社会环境等都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外资和对外科技合作在集群中的技术转移和知识溢出等重要性逐渐凸现,产业集群的对外知识联系和技术吸收力应特别值得关注,但是,如何引导外资企业参与本地集群并发挥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培育其本地供应商并使它们不断学习和升级,这些问题尚需在实践中认真探讨。

从价值链的概念出发可以将产业升级类型分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

其中,工艺流程升级是提升价值链条中某环节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的效益,从而超越竞争对手。

例如,提高存货周转率和原料利用率等;产品升级是引进新产品或改进已有产品,从而超越竞争对手;产业功能升级是重新组合价值链中的环节来获取竞争优势,包括设计、生产、品牌、市场营销等价值链的四个环节及其许多独立的分支环节的升级;价值链条升级是从一产业链条转换到另外一条产业链条的升级方式,例如台湾企业从晶体管收音机—计算器—电视—电脑监视器—掌上电脑等产品生产的升级过程,这种升级一般都来源于突破性创新。

集群升级战略至少应包含三方面含义:

其一,培育专有要素。

在已经出现的和正在出现的产业集群中,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专业学校,加强专业人才和劳动力的培训;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共性技术的研发;在有创新潜力和创新环境良好的区位,发展研究性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等科技知识基础结构,逐渐培育核心竞争力。

其三,建立有效的对外合作机制,吸收和学习来自区域外部的专业技能。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集群更需要对外开放,并在全球价值链上攀登。

第三,完善法规制度,并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维护和发展集群中的企业联系和合作关系,促使稳定高效的地方协力生产体系的形成。

对海外市场依赖程度很高的产业集群与服务于国内市场的产业集群之间的治理模式具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性直接决定着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特点。

因此需要探索本地各个产业集群的正确升级路径;另外,由于品牌战略是有国内外差异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可能在为海外企业代工的基础上提升产品和工艺流程水平,借此打开国内和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逐步完成产业的全面提升。

(2)关于工业园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政策特区在我国外向型加工工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凭借优越的基础设施环境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在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都产生了良好效益。

在当前新一轮全国工业投资热潮当中,工业园区再次成为促进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

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2003年土地整改的推行,新时期工业园区的发展背景已经显著改变,工业园区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和建设已经不能沿袭早期的模式。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在理论渊源和发展历史上看都是不同的,前者是主要是内力驱动,而后者是外力驱动。

但是,由于很多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如我国浙江的专业化产业区和广东的专业镇)在发展起来之后建立了工业园区,而以招商引资为主的工业园区中也出现了由具有功能联系的企业集聚而成的产业集群(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和浙江嘉兴平湖以日本电产为核心的光机电产业集群),这就使得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概念出现交叉,有时容易被混淆。

对于工业园区来说,产业集群是一种系统性的发展理念,无论是改善现有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还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都要从加强产业联系出发,并以提高区域竞争力、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为指导思想。

在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及时地实行产业联系推动战略,并转化为实际的对策措施,将会推动工业园区进一步发展。

为实行产业联系促进战略,工业园区需要确定长期的发展目标。

在园区评价方面,不能简单的从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来评价,也不能单纯以规模、面积、企业数量、投资总额、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之类的数量指标来衡量,而应当首先从园区经营模式是否有利于区内相关企业的竞争协作的角度加以评判。

对于有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的工业园区,可以从行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园区的规模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以及组织管理方式。

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可以从一级政府转向企业经营,依靠有深厚行业背景的企业家管理,通过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实现园区的自我发展。

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单纯的土地经营大多是短期行为。

政府应该在工业用地规划控制方面继续加强对单纯土地经营模式的工业园区的限制,并需要在规划中限制短期行为,支持产业的持续发展。

(3)关于“打造产业链”和“打造产业集群”

世界上绝大多数产业集群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造出来的。

政府作为“催化剂”,对于已经出现和正在产生的产业集群的支持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在认识到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所具有的威力之后,促进产业集群成为很多国家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认为,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方式的产业集群,可能通过有意识地规划发展而成。

但是如何才能通过规划来发展产业集群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浙江省“块状经济”那种孕育于农村的产业集群是一种民众自发的初始的产业生态环境,实现外部经济而降低成本,进一步地,通过政府的支持,可以加强集体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创造更大的成功机会。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诺基亚星网工业园是由跨国公司价值链关系而构筑的,如果当初没有北京市政府招商引资的努力,这个产业集群也不能形成。

产业集群的基础是本地的产业文化和创业氛围,其主要特征是产业集聚和产业联系,也就是说政府最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本地的中介组织和生产者服务业,促进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在我国经济发达区域,一般都活跃着专利代理、商标代理、律师、经济师、会计师、评估机构、企业咨询、广告策划,以及商会、行会等组织机构,在频繁的正式和非正式交流中,越来越精确的交易关系才能得到发展,分工细化的经济网络和人脉网络才能得以形成。

最近两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在招商引资和鼓励民间投资时,为了突出重点产业的地位,引导投资方向,纷纷提出了“打造(或拉长、延伸)产业链”的战略,甚至提出做大做全某某产业中心。

当然,由于我国多年“条条块块”分隔和不同产权体制的企业各自为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业链的建构;而由于“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僵化问题凸现,也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本地的专业化分工,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这些城市或区域往往把本地经济的发展问题简单地归结为

(1)重点产业不突出;

(2)产业链条短,延伸不足,缺乏终端产品或缺乏原材料市场;(3)产业链内结构单一,链条之间缺乏关联性;(4)“本土产业链”未形成气候,自有品牌不多。

有些地方甚至企图强制进行不自然的联合,或者将区域发展看作一种纯技术的建构,臆想通过技术专家的分析,找出产业链缺失的环节来设法补救。

还有的把产业链的构筑看成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认为只要产业链长并完善,产业链上的企业多,就自然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的实力就会越强。

这种认识有很大片面性。

所谓完整的产业链,是指从原料采集、运输、半成品、成品生产,到产品进入分销渠道,最终到达消费者,实现商品市场价值的整个过程,包括调研产品市场信息,加工制造流程控制、品质管理和投放市场,所有这个过程涉及生产者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及利润分配。

产业链上的环节可以在本地完成,也可能跨越数千公里。

在通讯和交通技术进步背景下,大量企业跨国、跨地区发展的事实说明,正如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不一定要纳入到同一个企业一样,不同生产环节也不一定要布局在同一个区域。

客观上,由于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每个环节有自己的区位需求。

在一定的程度上,多厂多区位企业的出现也正是适应产业链上多样性区位要求的结果。

例如,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链可能跨越很远的距离,标准化的成衣制作属于低成本的加工工业,往往由发达国家的大型百货公司和连锁店控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下订单,在低工资国家进行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