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718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市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呼和浩特市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呼和浩特市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呼和浩特市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呼和浩特市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市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docx

《呼和浩特市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市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和浩特市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docx

呼和浩特市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

呼和浩特市2019版中考一模化学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13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g的甲

C.t1℃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t2℃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2.下列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放鞭炮

B.贴春联

C.包饺子

D.洗衣服

3.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质量为32.07g

C.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4.下列事实不能证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强的是()

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存在单质形式

B.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

C.甲能从乙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乙

D.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

5.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节约资源

B.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D.制作计算机芯片的材料硅是一种金属

6.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

A.1:

1

B.2:

1

C.2:

32

D.4:

32

7.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Na2CO3(NaCl)

溶解、过滤

B

H2(HC1)

NaOH溶液

洗气

C

KCl(NaOH)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D

KNO3溶液(KOH)

FeCl3溶液

沉淀、过滤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气体验满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放热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在点燃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10.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稀盐酸至过量

B.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

C.

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D.

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至加入镁粉至过量

11.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C9H8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由21个原子构成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2.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呈酸性的溶液一定都是酸溶液

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属于酸雨

C.碱溶液一定能使酚酞试剂变红,但是能使酚酞试剂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4.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都正确的是()

A安全知识

B生活常识

图书档案着火—用水灭火

“干冰”灭火原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用铁矿石炼铁尾气要净化处理—

有毒

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活性炭

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熟石灰

用洗涤剂去油污—溶解作用

C物质的微粒观

D物质的鉴别和除杂

碘酒是混合物—组成中的分子种类不同

稀硫酸能导电—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温度计测体温时汞柱升高—汞原子体积增大

鉴别

溶液和蒸馏水—用肥皂水

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灼烧闻气味

除去碳酸钙粉末中的碳酸钠—用水

A.A

B.B

C.C

D.D

15.下列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K+、OH-、NO3-、H+

B.K+、Ag+、NO3-、Cl-

C.Ba2+、H+、Cl-、SO42-

D.Na+、Ba2+、OH-、NO3-

二、填空题

16.如图A、B是碳元素和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C、D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仔细观察,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

(2)氮元素的质子数是___.

(3)若D粒子的化学符号为O2﹣,则X=___.

(4)上述四种元素都属于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5)上述四种元素可组成几种常见的化肥,请写出其中一种的化学式___.

17.用化学用语表示: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     

(2)3个碳酸根离子____;

(3)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____;           (4)氯化亚铁中铁显+2价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

18.

(1)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_功能。

(2)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______ 现象,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在农村,生石灰也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

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

上述用于消毒的浆状物要现配现用,放置过久,就没有消毒作用了,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根据实验回答:

(1)取两份等量的氧化铜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图的实验:

①从实验一、二小军得出氧化铜的性质有________(物理和化学性质,各填一条)。

②实验二中的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______(填“a”或“b”)端。

②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___(填字母)装置,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

20.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②_____。

(2)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如图所示,在锥形瓶内装适量的水,使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液面以下,将活塞缓慢往外拉,若观察到_____,则装置不漏气。

(3)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表达式_____。

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_____(选a或b)通入。

检验E装置中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5)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常温下反应制取。

若实验室要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氢气可以选择装置_____(填序号)。

(6)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请看图回答问题:

①B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E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

②D中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

四、简答题

21.化学语言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符号或含义

①2个氯原子_____; 2H2的意义_____。

②空气中的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____。

③生石灰可以作为“旺旺雪饼”的干燥剂,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④清凉油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C10H10O),它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_____,73克薄荷脑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1mol薄荷脑分子中含有_____个氢原子。

⑤2017年5月18日我国。

我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消息传出,举世关注。

可燃冰外观似冰,主要还有的是甲烷水合物。

甲烷作为燃料,因为它具有_____性。

甲烷完全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

⑥如图A和B是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

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

五、推断题

22.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白色沉淀丙是_____________,无色溶液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BaCl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无色溶液A能使酚酞变蓝

B无色溶液B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无色溶液C中不可能只有一种溶质

六、科学探究题

23.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人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

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

图一实验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图描述了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____________。

(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用检验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继续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来证明反应的发生。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1:

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没有

实验2:

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含有

实验3:

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有___________产生

证明有

生成(注:

实验1已证明没有氢氧化钠)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得出“溶液中含有

”证据不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24.为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将100g该废水与50g硫酸铜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45.1g不饱和溶液。

请计算这一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