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2549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docx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docx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

课时2 农业生产和布局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结合区域的区位条件,会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

2.会综合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治理的对策、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一、农业生产和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

(2)林业

2.农业布局

(1)特点:

明显的地域性。

(2)布局

①自东向西

②自南向北:

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农林牧交错地带。

1.读教材P93图4-2-8、图4-2-9和图4-2-10,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东北三省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

(2)分析东北三省农业种植面积构成的特点。

(3)分析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构成的特点。

答案 

(1)东北三省的农业产值中,农业占主导地位,占一半以上;其次是牧业,占32.9%;渔业占8.9%;林业占2.3%,所以东北三省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

(2)东北三省农业种植面积构成中,以粮食作物最大,其次分别为油料作物和蔬菜作物。

(3)粮食产量构成中,谷物占绝对优势,其次是豆类和薯类。

谷物类中,玉米比重高达65.76%,其次为稻谷、小麦。

2.读教材P93图4-2-11,探究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

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2)东北地区主要糖料作物是什么?

商品糖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内?

(3)东北地区商品粮油基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案 

(1)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商品粮基地分布比较广泛,在各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2)甜菜。

 商品糖基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东部、黑龙江的西部和吉林省的西北部。

(3)商品粮油基地主要分布于辽宁省中部和南部。

3.读教材P94图4-2-12,探究下列问题。

(1)针叶林、阔叶林各主要分布于哪些区域?

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什么规律?

(2)经济林主要分布于哪些区域?

答案 

(1)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以东、松辽平原以北广大山地。

 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经济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和辽河平原。

读下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1)该种农业模式将会把哪些产业联系起来?

哪些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利用起来?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发展这种农业模式的意义。

答案 

(1)将种植业(水稻、蘑菇)、养殖业(养鱼、养貉)等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此模式中貉粪、稻谷、杂鱼、稻草、食用菌残渣等被充分利用起来。

(2)各环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得到循环、充分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保证了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

二、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主要方面

问题

对策

黑土的开发

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表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

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

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林业的发展

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下降

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湿地的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现存的天然湿地:

建立自然保护区;

已经围垦的湿地:

逐步退田;

已经退化的湿地:

采取工程措施恢复

1.根据东北地区水土保持的工程规范,5°以下的坡耕地应由顺坡垄改为横坡垄的耕作方式;5°~15°的坡耕地在改垄的基础上,修筑梯田,埂上栽种胡枝子、黄花菜等植物;坡度大于15°的地区,实施退耕还林。

以上做法属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哪类措施?

从农业开发的角度,你还有什么建议?

答案 体现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

建议: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改善生态环境等。

2.填写框图,说明东北林区森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和对策。

答案 

3.结合教材P98“活动”及图4-2-19“人参”、图4-2-20“林蛙”,探究以下问题。

(1)东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2)发展特色农业有什么意义?

(3)结合材料,进一步总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措施)。

答案 

(1)优势条件:

东北地区地域差异显著,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适合发展特色农业。

(2)意义: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可以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3)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生产链,促进农产品增产增值,推动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知识点拨

 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区域

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重点

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

延长产业链。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林木、人参、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和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双选)(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靠近黄河,灌溉便利D.地势平坦,黑土肥沃

2.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双选)(  )

A.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B.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C.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D.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答案 1.BC 2.BC

知识小结

下图是“某地区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1.以下不属于图示甲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2.图示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图示甲商品粮基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

第2题,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条件不足。

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据此回答3~4题。

3.该乡可能位于(  )

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

C.宁夏平原D.成都平原

4.关于该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②有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③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深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 ④有利于推动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 ⑤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⑤B.②③⑤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该乡种植业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且有野猪、狍子、山鸡等特色养殖业,应为松嫩平原。

第4题,该乡发展了多种经营,且对农产品进行了深加工,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此外,农、渔、副业的综合发展,以及合理地利用沼气,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③④无法体现。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读“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稻

油菜、棉花等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

该如何解决?

(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 

(1)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

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不及甲区域,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

(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

 解决办法:

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

(3)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

解析 

(1)甲是洞庭湖、鄱阳湖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是东北平原,纬度高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不及甲区域的,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两平原主要是水热条件的差异产生了农业的地域差异。

(2)C是松嫩平原、D是三江平原;两地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易发生低温冻害。

农业发展中应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提高作物抗寒能力;采取工程措施,如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

(3)甲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作物的熟制多;纬度低,热量条件优越,人口多,开发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

专项提能11 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早在19世纪60年代,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农业就开始步入现代化进程。

经过长期发展,现代农业成为美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美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拥有量居世界前列,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美国农业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的经营模式,现代化、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率在世界居于前列。

从图中找到农业区分布的位置信息。

主要农业区的分布:

小麦区和玉米带位于中央大平原;乳畜带位于五大湖沿岸;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位于西部内陆地区;南部沿海为亚热带作物带。

分析该农业区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等)。

①中央大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工业、交通发达,利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②东北部气候温凉,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利于发展乳畜业。

③西部内陆地区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草场广阔,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和灌溉农业。

④南部热量丰富,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

根据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并根据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问题

措施

水资源缺乏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土壤肥力下降

休耕与轮作、免耕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雪菊花是生长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一种稀有高寒植物,花期短促,采摘艰难,产量小,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既有独特的药用功效,又有茶的色泽和醇厚,适宜大多数人群饮用。

新疆达坂城地区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品质高寒雪菊。

2014年栽培面积达到3100多亩,着力打造我国高寒雪菊的重要产地。

下图示意达坂城所在区域山脉走向。

(1)分析达坂城地区打造高寒雪菊重要产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为促进达坂城地区高寒雪菊种植和雪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优势:

有雪菊生产所需要的最佳海拔高度(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品质好;深居内陆,环境污染小;有高山雪水灌溉;高海拔地区,病虫害少;光照充足,温差大;内陆高寒地区,地广人稀,可栽种面积广;靠近陇海—兰新铁路,交通便利;靠近乌鲁木齐,面向全国,市场需求大;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等。

(2)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加大雪菊花的药理研究,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创建雪菊规范种植基地,积极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强化管理,合理安排;积极促进雪菊花规模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等。

解析 

(1)达坂城地区打造高寒雪菊重要产地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角度考虑。

包括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结合材料中雪菊的生长习性,从地形、气候、水源等角度考虑。

从材料可知,“天然雪菊花是生长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一种稀有高寒植物”,达坂城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为雪菊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气候和地形条件。

且该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了水源。

地处内陆,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为雪菊的品质提供了保障,同时,该地区人烟稀少,环境优良,适宜雪菊种植。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适宜大多数人群饮用,说明市场广阔。

从交通条件看,靠近兰新铁路,交通便利等。

(2)促进达坂城地区高寒雪菊种植和雪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需要从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

入、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等角度考虑。

具体包括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加大雪菊花的药理研究,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创建雪菊规范种植基地,积极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强化管理,合理安排;积极促进雪菊花规模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等。

40分钟课时作业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

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

第2题,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3.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是(  )

A.自然土壤肥沃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商品率高D.水热条件优越

4.为保证该地区农业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改良土壤

D.培育良种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该区种植油菜和甘蓝,判断是我国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土壤肥力较差,人均耕地面积少,商品率低,但水热条件优越。

第4题,南方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变化大,所以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良土壤、培育良种主要有增产效应。

下图是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分布图,“三大荒”为北大荒、西大荒和南大荒,如今它们已经变成了“三大仓”。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三大荒”开发较晚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不便

B.它们人口密度小,劳动力不足

C.“北大荒”热量不足,沼泽较多

D.“西大荒”水源不足,沙漠较多

6.“三大荒”已经成为“三大仓”,关于它们种植较多的农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大仓”——冬小麦、玉米

B.“北大仓”——水稻、玉米

C.“西大仓”——棉花、水稻

D.“南大仓”——天然橡胶、棉花

答案 5.D 6.B

解析 第5题,“三大荒”均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劳动力不足;其中“北大荒”纬度高,热量不足,沼泽较多;“西大荒”虽然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然而其分布位置是绿洲,水源较丰富,不是其开发较晚的原因。

第6题,“北大仓”不产冬小麦,主要生产水稻和玉米,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西大仓”水稻产量较小,C选项错误;“南大仓”不产棉花,D选项错误。

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

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

读“2010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完成7~8题。

作物类型

用水定额(m3/hm2)

单方水净产值/(元/m3)

单位面积净产值/(元/hm2)

作物种植面积/hm2

小麦

8700

0.13

1164

1414

棉花

8700

3.62

31493

5390

蔬菜

12300

1.81

22313

5393

瓜类

4500

5.30

23861

604

7.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品质优良,其主导因素是(  )

A.昼夜温差大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

8.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今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是(  )

A.棉花B.蔬菜

C.瓜类D.小麦

答案 7.A 8.C

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可知,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故品质优良。

第8题,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水资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图中数据可知目前,瓜类种植面积较小,单位面积净产值较高,用水定额小,单方水净产值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应大力发展耗水少、单方水净产值大的瓜类作物。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情况。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乙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A.无霜期较长,热量条件较好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人口密度小,适合机械化生产

D.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10.图中甲地位于大兴安岭山区,其农业发展的最佳方向是(  )

A.种植春小麦B.发展畜牧业

C.发展林业D.发展基塘农业

答案 9.B 10.C

解析 第9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定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乙地为松嫩平原,纬度较高,无霜期较短,热量不足,但地形平坦,土壤肥沃,A错,B对;C、D为社会经济条件,与题意不符。

第10题,大兴安岭山区最适宜发展林业,C正确;平原地区适合种植小麦,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珠三角适合发展基塘农业,因此A、B、D错。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7万平方千米,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

下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化水平较低 ②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③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④人多地少,人口压力大

A.②③B.③④

C.①④D.①②

12.与1954年相比,2005年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D.洪涝灾害更频繁

答案 11.A 12.D

解析 第11题,该地形区耕地面积扩大,而林草地、沼泽地和滩地面积缩小,说明该地粮食需求量大,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口增加。

第12题,与1954年相比,该地区林地、草地、沼泽地和滩涂明显减少,而耕地面积增加,城乡工矿用地增加;由于沼泽和滩涂面积减少,蓄水功能下降,所以洪涝灾害更频繁。

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宁夏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为200至400毫米,平均气温5℃~10℃。

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达3000小时,无霜期170天左右,是全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特别适宜农作物及瓜果生长。

材料二 在贺兰山东麓的洪积平原建立的酿酒基地,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压力主要来自市场和品牌。

市场劣势:

来自国外大量优质廉价的葡萄酒及来自国内其他葡萄产地的葡萄酒竞争;品牌劣势:

宁夏酒业没有品牌,只卖原酒,使当地的酿酒基地成为品牌酒的“发酵站”或“第一生产车间”。

材料三 宁夏局部地区示意图。

(1)据材料分析贺兰山东麓的甲处地形的形成原因。

(2)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该地所产葡萄品质优良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为振兴该葡萄酿酒基地,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该葡萄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后,可能会带来哪些生态问题?

答案 

(1)贺兰山东侧夏季多地形雨,雨水携带泥沙至山麓地带;山麓地势平坦开阔,水流速度慢;大量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冲积扇连接成片,形成洪积平原。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污染少。

(3)改进酿酒工艺与技术;树立自身的品牌优势;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4)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

解析 

(1)首先应知道甲处形成什么地形,然后考虑其形成的过程。

材料二中提到贺兰山东麓为洪积平原,是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2)从材料一中可以总结出结论,宁夏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全年日照达3000小时,说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该地区工业少,污染少。

(3)该题应认真研究材料,从材料中挖掘信息,材料中提到其压力主要来自市场和品牌。

所以应从扩大市场和建立品牌角度考虑;提到只卖原酒,所以应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角度考虑。

(4)宁夏平原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过度发展葡萄种植,往往会因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14.读“中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该区域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甲地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地带性植被是______。

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农业用地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请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4)简述该地形区综合治理后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答案 

(1)山地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沿河、沿海分布

(2)种植业 过度开垦或毁林开荒

(3)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特色的林果业、种养业、观光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退耕还林还草;营造薪炭林。

(答对3点即可)

(4)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加;调节气候;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或严重程度)降低。

(答出其中四项即可)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气温比较低,一般来说,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地形为山地。

从纬度看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沿海地区可以利用海运来发展经济,所以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

(2)材料二图中可以看出农业用地比重最大的是种植业。

种植业比重太大,说明在农业发展当中把不该发展成为种植业的陡坡变成了耕地。

(3)本地区为山区,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特色的林果业、种养业、观光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退耕还林还草;营造薪炭林。

(4)如果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加;调节气候;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或严重程度)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