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241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docx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docx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

  2.记忆恢复

  3.同伴关系

  4.实证研究法

  5.移情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

  2.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______________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

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3.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关系比______________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

  4.儿童在音乐的世界里主要扮演着三种角色,它们是音乐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______________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6.儿童记忆策略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______________。

  8.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______________行为。

  9.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儿童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______________。

  10.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11.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教师对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

  2.格塞尔学派提出哪些教育的忠告?

  3.儿童评价一幅画的标准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试论述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6分,共20分)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

  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

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

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

  2.具体形象思维

  3.记忆策略

  4.自传体记忆

  5.亲社会行为

  6.依恋

  7.观察学习

  8.关键期

  9.知觉

  10.亲子关系

  11.象征性游戏

  二、填空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 )。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 )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 )、( )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和( )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 )、( )、( )三种方法。

  6.调查法包括( )、( )、( )和( )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 )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

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 )。

  10.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 )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11.多通道知觉主要指( )、( )、( )之间的联合。

  1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 ),再( ),然后是( )。

  13.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 )在先,( )随后,( )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4.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 ),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 )。

  15.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 )。

  16.学前儿童晚期其思维出现了( )的萌芽。

  17.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 )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

  18.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 )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19.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 )的评价。

  20.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 )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21.对于婴儿来说( )和( )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22.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

  23.教育既要( )儿童的智慧结构,又要( )这个结构的不断发展。

  24.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 )。

  25.儿童记忆策略的表现有( )、( )、( )、( )、( )。

  26.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 )有重要联系。

  27.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 )、( )以及( )的发展等方面。

  28.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分为( )(0—2岁)、( )(2—7岁)、( )(7—12岁)。

  29.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 )更为妥当。

  30.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 )、( )、( )、( )、( )。

  3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 )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32.电视的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体的( ),或者是( )的原因造成的。

  33.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 )。

  34.心理学家Parten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 )、( )、( )和( )。

  35.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 )为主。

  36.( )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37.儿童的社会化语言有( )、( )、( )、( )、( )。

  38.电视的负面效应并不是电视媒体天生就有的,相反,这些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体的( ),或者是( )的原因造成的。

  39.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 )。

  40.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 )、( )、( )。

  41.观察他人的过程有( )、( )、( )、( )等4个组成部分。

  42.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 )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43.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 )、( )和( )的角色。

  44.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 )、易( )、易( )、易( )的特点。

  45.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 )。

  46.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儿童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 )。

  47.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 ),一种是( )。

  48.喜欢的( )和( )是儿童评价作品好坏的两个标准。

  49.儿童在玩皮球,一会儿皮球滚走了,他玩皮球的事也就结束了。

这一过程反映了他们思维的( )的特点。

  三、简答

  1.简述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2.心理学家Parten是怎样划分游戏种类的?

  3.简述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

  4.对于婴儿来说,身体的和心理的分离会产生什么影响?

  5.简述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6.简述儿童在音乐世界扮演的角色?

  7.简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8.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9.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0.简述儿童情绪调控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11.简述电视对儿童发展有何影响?

  12.简述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

  四、论述

  1.试论述思维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2.试论述皮亚杰理论在儿童教育实际中有什么价值。

  3.试述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对我们儿童教育的借鉴及现实意义。

  4.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5.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儿童发展观?

  6.结合儿童发展的实际谈谈儿童社会化发展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7.联系实际谈谈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关注性别化的问题。

  五、案例分析

  1.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

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

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

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

“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2.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

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

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

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3.当孩子遭遇挫折时

  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

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

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

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具体形象思维:

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3.记忆策略:

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

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5.亲社会行为: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6.依恋:

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7.观察学习:

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8.关键期:

(见简答题)

  9.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0.象征性游戏:

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二、填空题

  1.社会条件

  2.特定的发展阶段

  3.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

  4.实证研究法理论研究法

  5.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6.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产品分析法

  7.噪音

  8.1280

  9.发展的普遍性

  10.视觉偏爱

  11.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

  12.上下前后左右

  13.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14.得以协调组织起来

  15.幼儿期

  16.抽象逻辑思维

  17.依从性评价

  18.主观情绪性

  19.内心品质

  20.自我评价教师

  21.身体心理

  22.视力

  23.适应促进

  24.自传体记忆

  25.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复述组织性策略提取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