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418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普通心理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普通心理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普通心理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普通心理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讲义.docx

《普通心理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讲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讲义.docx

普通心理学讲义

第三讲感觉

感觉:

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意义:

(1)地球上的所有动物均是靠感觉生存的,人和动物的感觉是其生存发展的必不可缺的条件。

例:

感觉剥夺实验。

(2)感觉是人和动物获取外界信息的门户。

(3)越是低等的动物,感觉对其越重要。

人的大多数活动是为了满足感觉,所以不要轻视自己的感觉。

(4)生物进化程度越高,感觉系统呈退化趋势。

(5)人不能仅凭感觉办事。

阅读材料3-1: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D.O.Hebbl)和贝克斯顿(W.H.Bexton)等人,进行一项著名的感觉实验,称之为感觉剥夺(sensorydeprivation)实验。

他们在社会上公开招募了一批志愿者作他们的被试,参与他们的实验过程,他们让被试进入一个专门设计的、完全与外界隔离的房间内生活一周。

当被试进入这个实验用的房间开始实验时,他们就断绝所有能够引起他们感觉的外界刺激,使实验室完全黑暗、隔绝声音、气味、并把实验室温度调节到恒温状态。

为了完全达到“感觉剥夺”的效果,要求被试躺在一张舒适的小床上、眼晴蒙上眼罩,耳朵被堵住,手也被套上。

除了进食与排泄外,不做任何事情。

在此情境中,有些被试还以为可以睡上几天好觉。

但是过不了几个小时,除了无聊地昏睡之外,被试就不由自主地开始胡思乱想了。

呆的时间越长,被试注意力就越不能集中,无法进行连续而清晰的思考,所有被试都感到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

即使给予再高的报酬,也很少有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上一周。

实验四天后,他们开始对那些表示不愿意再在实验室里呆一分钟的被试进行的各种心理测验,测验结果表明:

这些被试进行精细活动的能力、识别图形的知觉能力、连续集中注意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均受到严重的影响。

被试在实验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个实验证明,人时离不开感觉而生存的,没有刺激,没有感觉,人不能产生新的认识,也不能维持正常的心理生活。

二、感觉的发展

从种族的起源来看,感觉的发展是有机体积极适应环境的结果。

南美洲有一种四眼鱼,很能说明感觉器官的形成是动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这种鱼经常生活在浅水里,寻找水面上的食物。

因而这种鱼的眼睛便由一条横格分成两部分:

上半部分看空气中的东西,下半部分看水中的东西;每一半的结构也不同:

上半部分有透镜状的水晶体,下半部分有球状的水晶体,由于长期适应空气的水中的不同环境,便造成了这样奇特的眼睛结构。

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人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

这既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古老的心理学问题。

实际上,人类认识世界是从感觉开始的,也就是说,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些感觉器官来获取世界各种信息的。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持着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在个体身上的发展,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生活实践对感觉器官的工作提出的要求不同,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感觉器官的机能状况,影响着人的感觉的发展。

音乐家有高度精确的听觉,调味师有十分发达的味觉和嗅觉等。

他们的感觉机能都是在长年累月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三、感觉的种类

感觉反映事物的各种各样的属性。

根据它们反映事物的属性的特点,可以把全部感觉分为两大类:

(一)外部感觉:

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的感觉。

属于这一类感觉的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二)内部感觉:

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感觉。

属于这一类感觉的有:

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

第二节感受性及其测定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无论何种感觉,其产生均系由某种刺激影响到某种感受器所引起,视觉因光波刺激而产生,听觉由声波所引起。

刺激的强度必须达某种程度,才能引起感受器的感应,从而激起神经冲动例如;在一个安静的实验室内,出现一种极微弱的声音,最初受试者无从觉察有无声音存在,以后逐渐增加声音刺激的强度。

直到受试者确定声音的存在为止,此时的刺激强度,既称为阈限(threshold).阈限指界限的意思,在此界限之上,即生感觉,低于此一界限,感觉即无从发生。

惟阈限是按受试者的感觉经验判断的,是在没有其他刺激可比较的情境之下,以单一刺激为依据的,一般也称为绝对阈限。

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

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

相反,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越大。

因此,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用公式表示为:

E=1/R(式3-1)

3-1式中:

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在历史上,人们曾经把绝对感觉阈限理解为一个固定的刺激量。

超过这个数量,才能引起人的感觉;低于这个数量,人就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也不会对它有任何反应。

以后人们发现,这个阈限值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感觉的绝对阀限可能不同。

人的活动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个体的注意、态度和年龄等,都会影响阈限的大小。

因此,有人认为,把绝对阈限看成某个固定的刺激量是不妥当的。

一般说来,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受性都很高。

在黑暗而空气清鲜的夜晚,人们可以看见30英里外的一支烛光,它的强度相当于10个光子;在安静的环境中,人们能够听到20英尺远处的手表滴嗒声,人也能嗅到一公升空气中散布的1/10万毫克的人造麝香的气味等。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它们的强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才能引起差别感觉,即人们能够觉察出它们的差别,或把它们区别开来。

例如,几百人参加的大合唱,如果增减一个人,人们听不出声音的差别,如果增加或减少10个人,差别就明显了。

同样,两根长竹杆相差半寸,我们难以觉察它们的差别;而两支铅笔相差半寸,差别就非常清楚了。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做差别阈限(differencethreshold)或最小可觉差(justnoticeabledifference,简称JND)。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sensitivity)。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

差别阈限越少,即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1834)曾系统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

他让被试用手先后提起两个重量不大的物体,并判断哪个重些。

用这种方法确定了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结果发现,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一个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物增量与原刺激的比值。

比方说,如果手上原有的重量是:

100克,那么至少必须增加2克,人们才能感觉到两个重量(即100克与102克)的差别;如果原有的重量是200克,那么增加的重量必须达到4克;如果原重量为300克,那么增加的重量应该是6克。

可见,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这种关系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K=∆I/I(式3-2)

3-2式中: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为一个常数。

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Weber’slaw)。

对不同感觉来说,K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即韦伯分数不同。

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程度。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韦伯定律虽然揭示了感觉的某些规律,但它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换句话说,只有使用中等强度的刺激,韦伯分数才是一个常数。

三、阈下刺激的感觉效应

以上所讨沦的两种感觉阈限,只说明了感觉的敏悦程度及其测定的方法。

如果从另一角度去探讨感觉的特征,读者可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感觉阈限是吾人觉察到刺激存在的最低强度,如刺激强度降低至感觉阈限之下,而不能觉察其存在时,该刺激对人是否仍然有很大影响呢?

从表面看来,此一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即阈限刺激对人是没有影响的。

可是从心理学家们实际研究的结果发现,阈下刺激对人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该项实验的设计,是以两耳分听的方式进行的。

受试者两耳各带一个耳机,唯两耳机的声源不同;一耳倾听一篇文章,并规定受试者必须随声逐句朗读,另耳声源则是受试者从未听过的数段音乐曲调。

在这种实验情境中,因受试者的注意力必用集中于一耳,对另一耳的曲调声音,可视为阈下刺激。

像此种意识不到的阈下刺激,究竟有否产生影响呢?

或者在阈下刺激的情境之下,能否产生与学习有关的记忆呢?

该实验研究发现的结果是:

如将实验时听过的三个曲调和另外从未接触过的三个新曲调混合呈现,让受试者辨别何者在耳机中听过时,发现受试者的回答并不正确,此点说明阈限下刺激的影响并不明确。

但如改变问题方式,让受试者从混合的六段曲词中,凭自己的感觉指出,哪一个听起来比较熟悉顺耳时,却发现他们辨别得相当准确。

此点说明了,阈下刺激在不知不觉之中,仍然发生影响。

阈下刺激的感觉效应,非仅在听觉上可能存在,在视觉甚至其他感觉上,也可能存在。

多年来,广告设计学家们一直相信阈下刺激有其正面效用。

他们相信:

凡是在大众媒体上出现的讯息,只要接触到收受者的感觉器官,无论收受者有无注意,或多或少总会产生一些广告的宣传的效果。

第二节视觉

视觉(vision)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

它主要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所产生。

在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80%来自视觉。

为了了解视觉的特点,我们先要知道光的特点,光是视觉产生的外部条件;然后要知道视觉器官的特点,包括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这是视觉产生的内部条件;最后我们还应该知道视觉的一些基本现象以及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一、视觉刺激

要看见东西,就需要光。

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磁波。

人眼可感觉到的可见光波长范围为380—780毫微米。

在幅员广阔的电磁辐射中。

可见光只是其中的一个狭窄的区域。

在真空中,光按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运行。

当光线通过液体、气体或其他透明物质时,光速将下降。

由于介质的致密程度不同,光线在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将发生折射。

这对了解视觉成像及整个视觉现象都是十分重要的。

宇宙中能够产生光线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和各种人造光源(灯泡、蜡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太阳。

人眼的许多视觉特性主要是长期适应太阳光的特性产生的。

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线混合而成。

大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

可产生由红到紫的各色光谱,这种现象叫色散。

经过色散后不能再继续分解的光,叫单色光。

它们具有单一的波长。

如果把这些光汇合起来,又可以得到白光。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除光源外,大部分物体不能自行发光,它们只能反射来自大阳或人造光源的光线。

例如,月亮就是一个不能发光的物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表面反射的太阳光。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眼不可能直接朝向光源,接受刺激,因此我们接受的光

线主要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

总之,当我们讲到视觉刺激物——光的特性时,既包括光源的特性,也包括具有反射作用的物体表面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决定了人的视觉特性。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一)眼球

人眼是我们的视觉器官。

形状近似于一个球。

前端稍突出,前后直径约为25m,横向直径为20mm。

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构成。

人的眼球壁分三层。

外层为巩膜和角膜。

角膜具有屈光的作用,光线通过角膜发生屈折进入眼内。

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

虹膜在角膜后面、晶体前面,中间有一个孔叫瞳孔。

虹膜是一种饲服一控制系统,它随着落在网膜上光线的多少而调节瞳孔的大小。

眼球壁的内层包括视网膜和视神经内段。

网膜(retina)为一透明薄膜,是眼球的感光部分,其中有感光细胞:

锥体细胞(conecell)和棒体细胞(rodcell)。

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晶体和玻璃体,它们都是屈光介质。

这些结构加上眼球前端的角膜,组成眼睛的屈光系统。

晶体起调节作用。

在近视时它的曲率半径下降,放大率提高,并进一步增加由角膜造成的折射。

当眼睛注视外物时,由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使物像聚焦在视网膜中央凹部位,这就是眼睛的光路系统。

(二)视网膜的构造和感觉机制

光线透过角膜穿入瞳孔经过水晶体折射,最后聚焦在视网膜上。

光线到达视网膜后,首先穿过视神经纤维的节状细胞、两极细胞,再引起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变化,然后这两种感光细胞通过一定的光一化学反应影响两极细胞和节状细胞,从而引起视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入视觉中枢。

视网膜上韵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二者在数目,功能,形态和分布上都有不同。

棒体细胞较锥体细胞多.锥体细胞为粗短锥形,棒体细胞为细长棒形。

锥体细胞多分布于视网膜中央窝,在视网膜边缘很少;视网膜中央窝处无棒体细胞,离开中央窝的地方,棒体细胞数目急剧增加。

功能上,棒体细胞为暗视感觉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

暗,在暗视时起作用,锥体细胞是明视感受器,主要

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在明视时起作用。

当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器时,棒体细咆与锥体细张春兴P89

咆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它所释放

的能量,激发感受细胞发放神经冲动。

(三)视觉的传导机制图3-1眼睛剖视图

由于棒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某些化学物质分子结构的变化而释放的能量,激发感受细胞发放了神经冲动,光能从而转换为神经电信号。

这种电信号经由三级神经元传至大脑。

第一级传递为视网膜上的两极细胞:

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进行部分交叉,鼻侧处交叉至对侧,与颞侧束合并,传至丘脑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从外侧膝状体出发,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状区。

视觉传导机制不仅将神经兴奋从外周传至中枢,而且在传递过程中对输入的信号也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处理。

现代生理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做到用微电极监视一个神经细胞的电位活动,从而使人们发现,大脑视觉中枢的每一个细胞和视网膜上的一些感受细胞有对应关系。

刺激视网膜上的一些细胞,就会引起视觉中枢某一细胞的兴奋或抑制。

这样视网膜上的某些细胞就成为视中枢里某一细胞的感受野。

不同的感受野感受不同的刺激,如感受线条、面积、角度,运动方向等等。

三、基本视觉现象及其规律

光有三个物理特征,即波长,振幅及纯度。

波长决定了光的色调,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颜色;振幅表示光的强度,它所引起的视觉的心理量是明度;纯度表示光波成份的复杂程度,它引起视觉的心理量是饱和度。

由于光的这些物理特性,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视觉现象。

(一)视觉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1.明度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在正常情况下,人对光的强度具有极高的感受性,感觉阈限很低。

据测定,人眼可以觉察10-9蚀光/平方米以上的光强。

但超过107烛光/平方米光强,对人眼有破坏作用。

在中等强度的光强时,明度的差别阈限符合韦伯定律。

明度的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的大小,与光刺激作用在视网膜的部位有关。

棒体细胞多分布在远离中央窝的地方,据棒体细胞的特性,因而明度的绝对阈限值低;反之,锥体细胞聚集在中央窝部位对光强的差别感受性较高。

明度的感受性受光刺激作用的时间、面积,以及个体的年龄、营养情况等因素有关。

2.波长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在整个光波中,人眼只能看见全部波长中的很小一部分。

在可见光波范围内,人对不同波长的感受性有差别。

在明视觉时,人眼对波长500毫微米的光最敏感。

捷克学者浦肯野(J.E.Purkinje)发现,人在黄昏时视觉最敏感的波长是511毫微米,即当明度相同时,黄昏视觉随光波波长向偏短波方向移动,其感受性上升。

这个现象称为浦肯野现象。

在可见光波的不同区域,人眼对波长不同色调的光波,辨别能力不同。

(二)颜色混合

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它决定于光线中占优势的波长。

但相同的颜色,有时却有明暗程度的差别,即明度会有不同。

明度由光的强度或物体的反射率所决定。

同样是700毫微米的红光,振幅大的就要比振幅小的看上去明亮。

同样是反射510毫微米绿色光,皱纹纸就不如蜡光纸看上去明亮。

相同的颜色,有时还分深的,浅的,浓的、淡的。

这是由于颜色的纯杂程度有不同,即饱和度不同。

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

完全不饱和的即灰色,夹在黑白之间。

颜色、明度、饱和度三者的关系可用色轴来表示。

1.互补律。

每种颜色都有另一种和它混合能产生白色或灰色的颜色,这两种颜色为互补色。

如黄色与蓝色,绿色与紫色。

但497.78~565.52毫微米这一段颜色找不到其互补色。

2.混合律。

混合两种非互补色,可以产生一种新的介于这二者之间的颜色。

如红色加黄色得橙色,红色加蓝色得紫色。

取光谱上的红,绿、蓝三种基本原色,择比例混合可以产生一切颜色。

3.代替律。

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的相同颜色,可以彼此互相代替。

红色加绿色得的黄色,与纯光谱中的黄色,二者在视觉效果上大致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色光混合不同于颜色的混合,两种混合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一种加法,后者是一种减法,前者混合后明度增加,后者则明度减弱。

(三)色觉缺失

色觉缺失包括色弱与色盲。

色盲是英国化学和物理学家道尔顿(J.Dalton)发现的。

色弱者能够区分光谱上的各种颜色,但对颜色的感受性较低。

分为甲型色弱和乙型色弱。

色盲分全色盲和部分色盲。

全色盲者丧失对颜色的感受性,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

他们缺乏锥体细胞,对光过分敏感。

这种人比较罕见。

部分色盲可分为红一绿色盲和黄一蓝色盲。

前者较为常见。

他们将短波部分看成蓝色,将长波部分看成黄色,后者将短波部分看成绿色,将长波部分看成红色。

色盲常为先天的.因为色觉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具有伴性遗传的特点.女子多为色盲基因的传递者。

视网膜疾病。

视神经障碍、维生素缺乏等,会造成后天的色盲。

(四)视敏度

视敏度包括空间视敏度和时间视敏度两种。

1.空间视敏度。

视觉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为空间视敏度,医学上又称为视力。

物体通过眼睛节点而形成一个夹角,称为视角,空间视敏度的大小常以视角大小来表示。

视角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及物体离眼睛的距离有关。

在一定距离内,眼睛能分辨的两点间的距离愈小,则说明空间视敏度越高。

在临床上,通常在5米的距离上,让受测者观察视力表的“视标”,以此来看定空间视敏度。

视力表的视标有c型和E型两类。

空间视敏度一般可分为最小可见视敏度、最小间隔视敏度和游标视敏度。

空间视敏度受许多因素影响。

如视网膜受刺激的部位,背景的照明等,都会影响空间视敏度。

2.时间视敏度。

当外界有一闪光刺激时,人眼视网膜并不是立即产生反应,闪光消失时,视网膜的反应也不是立即消失。

也就是视网膜上的反应,在时间上有一迟滞,从而产生视觉后像。

后像所保留的时间约0.1秒。

假如有多次闪光,并且间隔时间足够短,也就是说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人眼则不再能分辨这一次一次的单个闪光,而将其感觉为一个稳定的连续的光。

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闪烁刚达到融合时闪光的频率叫临界融合频率(CEF)。

人与人之间临界融合频率相差相当大,一般30-50赫兹之间。

临界融合频率越高,时间分辨感受性越高,时间视敏度愈好。

临界融合频率是一种视觉指标。

它受刺激的面积、视网膜的部位等影响。

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从而产生后像。

但这种暂存的后像在性质上与原刺激并不总是相同的。

相同时的后像称为正后像。

例如注视打开的电灯几分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产生一片黑背景,黑背景中间还有一电灯形林的光亮形状,这就是正后像。

与原刺激性质相反的后像叫负后像。

在前面例子中,看到正后像后眼睛不睁开。

再过一会会发现暗背景上的光亮形状变成暗色形状。

这就是负后像。

颜色视觉中也存在后像现象,一般均为负后像。

在颜色上与原颜色互补,在明度上与原颜色相反。

例如先注视一黄色方块,再将视线转向白墙壁。

在白墙壁上会看到一绿色方块。

(五)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可分为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

同样的两个灰色正方形,一个放在白色背景上,一个放在黑色背最上,结果,在白色背景上的正方形看起要比黑色背景上的正方形要暗得多,这是明暗对比。

颜色对比时,将两个相同的灰色环分别放在红背景下和黄背景下,会发现红背景下的环呈绿色,黄背景下的环呈蓝色,即向着背景的补色方向变化。

.人们对视觉对比的规律了解还很少。

但视觉对比有着重要意义,如没有对比的存在,我们就无法辨别物体的轮廓,就无法辨别物体的形状。

第三节听觉

人的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

对于其它一些动物,如一些低于灵长类的哺乳动物,听觉比视觉更为重。

一、听觉刺激

听觉的刺激是声音,它产生于物体的振动.物体振动时能量通过媒质传递到人耳,从而产生听觉。

声波在不同媒质中传传递的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速度约是340米/秒。

声波振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分纯音和复合音。

敲击音叉得到的音就是纯音,波形是单一的正弦曲线。

这种音在自然界中是很少的。

复合音是由若干正弦声波合成的复合声波。

复合音可以通过仪器分解为若干纯音,根据频率规则与否又可分为乐音和噪音。

乐音是频率规则呈周期性的声波振动,噪音是频率不规则无周期性的声波振动。

语音是一种复合音。

声波振动有三个物理属性,振动的振频、振幅和相位。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与周期呈倒数关系。

在标准状态时,振动在媒质中传播速度与频率相比可得振动的波长。

振幅表示振动的强弱。

振动的相位说明各振动点振幅大小的关系。

振动的频率,振幅和相位这三个物理属性,分别引起听觉的三个心理感觉量,即音高(音调),响度(音强)和音色。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朵是听觉的器官。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搜集声音刺激,中耳将声音的振动传送到内耳,内耳的感受器将振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神经能。

(二)听觉的传导

毛细胞的兴奋由听神经向大脑传送,其通路由

三级神经元组成。

听觉的神经兴奋传导是感觉系统张春兴P99

通路中最复杂的的一种,每一水平的活动对较高水

平和较低水平上的活动都有影响,并且从脑的一边

到另一边有广泛的交叉。

(见图3-2)

三、基本听觉现象

(一)音调图3-2人耳的构造

音调是由声波频率引起的一种心理量。

频率高,声音听来就尖高,频率低,声音听起来低沉。

但除频率之外,声音强度即振动的振幅大小也影响音高。

低频的音高随强度增加而降低,高频音高随强度的增加而升高。

人能感觉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16—20000赫兹,对1000赫兹左右频率的声音感受性最高。

对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和5000赫兹以上的声音则需根据频率的不同相应的增加强度才能被感觉到。

年龄的增加对音调的感受性有影响,一般随年龄增大而感受性降低。

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人的感受性不同,一般频率越低,差别感受性越高,例如,40分贝2000赫兹的声音,差别阈限为3赫兹,同样40分贝10000赫兹的声音,差别阈限为30赫兹。

(二)音响

音响是由声波振动的幅度引起的.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听起来就响,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听起来就弱.振幅影响音响之外,频率对音响也有作用。

音响的感受范围是0~140分贝。

140分贝以上的声音引起的不再是听觉而是痛觉或触压觉。

(三)声波的相互作用

1.共鸣。

一个振动物体产生的声波使邻近的其它物体产生振动的现象叫共鸣。

产生共鸣的条件是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与邻近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这样才会产生共鸣。

例如,将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邻近而置,敲击其中一个,另一个也会振动发音。

2.强化与干涉。

当两个声波振动频率相同,相位相反时,它们的相互作用使得合成声波振幅减小,音响减弱。

当两个声波振动频率相同,相位相同时,它们的相互作用使人感觉音响增强了。

如果两个频率相近的声波相互作用,其结果是交替地发生强化与干涉,合成波的振幅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人将听到一种音响有起伏的拍音。

3.差音与和音。

当两个声波,振幅大致相同、频率相差30赫兹以上,进行相互作用时,可以听到差音与和音,也可以听到拍音。

差音是两个声波频率之差的音调,和音是两个声波频率之和的音调。

辨别差音与和音需要一定的训练。

4.声音的掩蔽。

两个音混合相互作用后,只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