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0694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docx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docx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省科技顾问团2008年

系列研究报告之六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215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办公室编

二○○八年八月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专题研究报告》215期

 

反馈意见:

 

回函请寄: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七楼省科技顾问团办公室

邮政编码:

610041

E-mail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按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格局的要求,2008年,省科技顾问团组织专家,针对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进行了六个方面的的研究。

目前各课题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各课题研究报告陆续付印,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本期付印的报告是: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省委九届四次全委会提出了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0年、2015年、2020年“三步走”的目标,到202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接近或达到当年全国水平。

本课题是在对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未来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议。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惠及全国亿人口的农村实现全面小康。

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2006年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到%,比2005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全国分省区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上海、北京、天津3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0%以上,走完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4的路程,进入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期。

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实现程度分别为%、%和%。

第二层次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和辽宁6个省,实现程度分别为%、%、%、%、%和%,走完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半的路程。

第三层次包括吉林、河北、黑龙江、湖北、江西、湖南、海南、山西、内蒙古和河南10个省区,实现程度分别为%、%、%、%、%、%、%、%、%和%,走完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4的路程。

第四层次包括安徽、陕西、四川、重庆、广西、新疆、云南、宁夏、贵州、甘肃、青海和西藏12个省区市,实现程度小于25%。

其中安徽、陕西、四川、重庆和广西实现程度分别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良好的开端。

新疆、云南和宁夏实现程度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刚刚起步。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四省区没有实现2000年总体小康,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负值。

排在第20位至第31位的,除了安徽省外都是西部的11个省区市,这些省区市的农村小康建设水平与2010年的预期目标都还有较大距离。

四川进程为%,比全国总体进程%低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序居第22位,处于第四个层次的靠前位次。

四川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由2002年的%提高到2006年的%,平均每年提高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年均提高个百分点的水平,呈现出加速推进之势。

据四川省统计局测算的结果,包括城市在内的全省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比2000年提高个百分点,每年平均提高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同期2%的水平,也呈加速推进之势。

但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与全国比较差距还很大

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

1.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落后。

我省实现的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指标都在全国排20位以后,与人口大省极不相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比全国许多省区市更重。

2007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12893元,比全国平均少582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处于全国各省区市的第24位,在西部的12个省区市中还低于内蒙、新疆、重庆、陕西、青海、宁夏等6省区市。

人均财政收入1600元,比全国平均少2282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的%。

2.居民收入增长慢、水平低。

2002年至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年均增加1072元/人,我省仅增加743元/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国年均增加270元/人,我省仅增加235元/人;在全国所处位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17位降到23位,农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0位降到21位。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占农民人口总数的%,我省仅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5000元的,占农民人口总数的%,我省仅占%。

以上进入高收入和较高收入的两部份,我省比重仅%,大大低于全国的%。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4000元的,占农民人口总数的25%,我省则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3000元的,占农民人口总数的%,我省则占%。

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上述中等和中下等水平的人数(即属4000—2000元/人),占农民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三,这是影响全省收入水平的关键,而全国处于这一收入水平的只占农民人口总数的一半。

四川与东部一些省比较差距更大,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江苏只占%、浙江只占30%、山东只占%,这些数字充分反映了我省多数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全国不在一个层次上。

3.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大。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差距比许多省大。

江苏、浙江两省都达到了∶1,超过了全面小康目标(∶1),山东省∶1,己接近全面小康目标。

4.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2007年全国已分别降至%和%,而我省仅降至%和%,城市高于全国平均个百分点,农村高于全国平均个百分点,农村与全国差距进一步拉大。

5.反映结构变化指标与全国的差距更大。

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全国平均42.6%,我省为48.9%;小城镇人口的比重全国平均%,我省19%,只相当于中部平均水平,与江苏29.4%、浙江29.8%、福建23%、山东25%、湖北%、广东28%差距很大。

四川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由2002年%,下降到2007年的%,降了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的增加值比重比全国低个百分点。

城乡从业人员结构,全国平均为37.1∶62.9,我省为26.8∶73.2,农村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全国平均个百分点,在农村从业人员中,我省以农牧渔业为主,比重达68%,而浙江不到35%,山东是50%。

我省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艰巨。

6.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全国平均实现值24%,我省仅%;农村养老覆盖率全国平均实现值%,我省仅%。

2005年万人农业科研人员数,全国平均人,我省人。

医疗卫生机构的病床位,我省万人平均张,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但医疗人员平均每万人仅拥有人,比全国少人,加上投资不足、医疗条件差、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7.农村人口教育素质低。

我省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年,低于全国平均的年,也低于邻近重庆市的年和湖北省的年。

(二)省内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均衡

少数发达地区与多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结构转变等方面,不但不均衡,而且差距还有继续拉大之势。

1.按21个市州行政区划分析,2007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己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25000元/人的占%,超过全省平均实现进度的只有攀枝花、成都、德阳、自贡、绵阳、乐山等6市。

市州之间人均值最高的攀枝花和最低的巴中差距高达倍。

全省超过全国人均进度%的只有攀枝花、成都两市和181个县市区中的16个县级区、5个县和2个县级市,其余多数市州不仅低于全省的平均数,而且与全省的平均数差距比2006年又进一步拉大。

如巴中市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5632元,实现进度虽然由上年的%提高到%,但与全省平均的差距由上年的个百分点扩大到个百分点。

2.农民纯收入按自然地域分析,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3547元,比上年增加545元,是1997年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

全省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7500元的%,但是在平原、丘陵、山区、高原民族地区等区域之间差异很大,最高的武候区达8556元/人,最低的色达县是1486元/人,高低差倍。

3.平原地区有27个县市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农村人口(户籍)比重%。

农民人均纯收入5796元,跨入省内农村居民高收入线,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其中成都市中心的五城区人均都超过8000元,最低的安县人均4247元,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6年27个县市区平均的人均生产总值23334元,是全省平均数的倍。

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己降到32%,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己具备提前跨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条件。

4.丘陵地区有68个县市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农村人口(户籍)比重达%。

全省百万以上人口的22个大县全部集中在这一区域,是我省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最多的区域,也是粮食、油、生猪等集中发展区。

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占%。

农民人均纯收入3897元,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虽略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是县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

靠近平原地区的蒲江县、崇州市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地处深丘的平昌县人均收入仅2490元,两者差一倍还多,达州、巴中、南充的10个深丘县,只实现小康目标的%,低于全省平均数。

丘陵地区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工业化程度低,工业增加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数,仅达到%,其中有30多个县的工业比重还长期低于30%。

2006年68个县市区人均生产总值平均7616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数的%。

5.山区有35个县,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农村人口(户籍)比重占%。

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占%,其中15县的比重达60%—80%,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3529元,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但是,由于区内各县的工业化程度上的差别,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攀枝花的5区县,工业增加值率达到60%,而其他30个县工业增加值率仅%。

2006年攀枝花的5区县人均生产总值达24000元,为全省平均数的227%,其他30个县人均生产总值只有7939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数的%。

6.民族地区有51个县,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农村人口(户籍)比重占85%。

但是,处于川西北高原的甘孜、阿坝和处于川西大山区凉山各县,由于气候、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的差异,在居民收入和县的经济发展等方面水平也是很不一致的。

农民人均纯收入,甘孜州18个县平均只有1692元,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阿坝州13个县平均2406元,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而凉山州17个县平均3187元,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

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51个县平均为7163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数的%,但甘孜州18个县仅为61%。

从以上几组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受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历史基础、产业布局、投资强度、发展快慢、转型程度等因素影响,省内既存在城乡之间的差距,更呈现区域之间的差距,集中表现为平原发达区域与丘陵、山区欠发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不同步、不均衡,要改变现状,实现惠及全省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工作重点需要加大力度支持丘陵和山区的经济发展。

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的预测与分析

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除了经济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必须在2000年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外,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就业结构转变、提高城镇化比重、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要有较大步伐的新跨越,这就必须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解决这几项弱项和难点。

(一)经济发展方面

过去5年我省经济年均增速达到%,高于全国年均个百分点。

生产总值规模排在我省前面的8个省市发展得更快,增速都在13%以上。

因此,经济总量规模短期内升位和人均生产总值在各省区市中排序再提前,难度都比较大。

2020年要达到全国当时的平均水平,需在经济发展上,有新的超人谋划和更大、更实的作为。

初步测算,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2020年都可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并可在2014年左右提前实现。

今后十多年若能按1995—2007年13年来保持的年平均增速%,2020年的GDP总值可达40000亿元;如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到%,将比前13年的平均增速约高个百分点,可实现47000亿元。

在人口继续实现低速增长,人均GDP增速按%、%测算,2020年人均GDP可达到45000—53000元,增速提高到12%,可实现55000元的目标。

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大体分别达到5%、17%、13%,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每年需转移%左右,城市化率年均需提高%,实现这个目标有一定难度,必须要有高超的谋划和高超的发展方案。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

2007年按现价计算都比上年增长18%以上,这是多年来少有的。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96—2005年的10年平均增长%,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除了两年出现过两位数增长外,其余8年平均只增长%。

按一般的规律测算,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554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7676元,与2020年设置的目标比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低2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近3000元。

(三)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难度比较大

一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多,经营的耕地少,农民家庭经营耕地2006年只有亩,为全国平均数的%。

二是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经济较为单一,2006年乡镇企业增加值亿元,只占全国总量的%,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仅为全国平均数的%,只相当于浙江的42%、河北和山东的55%。

三是种植业除少数品种外,多数农产品商品率低,加工增值比重更低,农业比较效益差。

据调查资料,2007年每亩水稻收益369元,每亩玉米收益165元,生猪养殖散户每头赢利150—20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部份在全国排第24位。

四是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门路窄,就业不充分,“十一五”时期,将有近千万人需要转移,而省内每年可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不足100万人。

(四)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需降到35%以下,而2007年仅下降到%,比上年下降%,若按此速度,既定目标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容乐观。

2000年—2006年,我省劳动力资源总数由5820万人增加到6103万人,增加283万;同期就业人员从万人增加到4715万人,仅增加万个工作岗位。

就业的弹性系数也在下降,“十五”期间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仅提供个就业岗位,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劳动力的需求。

(五)实现惠及全省大多数人的全面小康,关键在三分之二左右的中、低收入县

丘陵、山区和民族地区的县市区中,除了地级市所在行政中心区和新老工业集中发展县区、特色产业明显县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实力较强外,全省三分之二左右的县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劳动力就业以第一产业为主,县内居民以农民为主,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丘陵地区长期干旱问题还没解决,生产条件和投资环境改变不大。

地处山区的县不仅开发较迟,而且生产和生活环境极差,生产生活方式比较落后。

这些县财力弱,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很低,有一半的县年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靠自主改变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条件相当难。

按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目标衡量,平原地区的县能够提前实现,并高于既定目标;丘陵地区的县平均可实现90%左右,山区县平均可实现60%;民族地区除少数条件好的县外,多数实现不到60%。

(六)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稳定

自2000年降到5‰以后,近几年一直稳定在3‰左右的水平。

但在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下,人口增长的绝对量仍然保持每年30万人左右,2020年人口总量将接近9000万人,必将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

综合分析,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原定2020年目标是基本可以实现的。

实现省委九届四次全委会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标,需进一步加快发展,把经济总量规模做得更大。

为此,今后要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上下大功夫、真功夫,在提高第一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指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向城镇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的发展步伐,加快城乡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加快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些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从2008年到2020年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总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着力抓关键、抓弱项、抓基础。

这里讲的关键,是指增加居民收入和提高就业率;弱项是指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提高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的进程;基础是指包括教育、卫生在内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打好牢固的基础。

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多做工作。

第一,要围绕实现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增加,抓重点人群。

要创造能更多增加就业、增加收入的门路,使目前人均收入处于中下水平的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有较多的提高,“十一五”末达到5000元左右,跨入中上水平收入层次。

第二,要围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抓关键地区。

把丘陵地区的市县作为实现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上要抓的重点,加强这一区域的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的进程,尽快提高这一区域的经济实力和水平。

第三,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协调,抓薄弱领域。

一是城乡的用水保证和安全供水,二是实行城乡统筹,改善缩小城乡教育、卫生事业等公共设施发展的差距,实行城乡统筹。

(一)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步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未来工业要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提下,使发展的步伐更快,起点更高,路子更宽,以工业的大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

1.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一方面要尽快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4%以上的比重,另一方面更为迫切的是要加快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整个产业的升级,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协调配套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工业,满足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消费品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

积极支持中小工业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发挥中小民营企业在与大工业配套协作、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使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转变。

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比较效益。

要把现在的农产品加工比重不到20%提高到60%—80%。

为此,要制定支持具有优势农产品加工实现产业链延伸的政策措施,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力量,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实现以工促农,推动乡镇流通、运输、包装及其他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富余农业劳动力拓展有效的就业岗位,这也是我省从农业资源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

据有关部门调查测算,仅茶叶和生猪的精深加工即可新增产值3000亿元左右,增值、增收潜力很大。

3.实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动推进,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的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工业的集聚发展;统筹城乡二、三产业的发展,构建城乡统筹的产业体系;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城市群的形成,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1.我省人口众多并处于内陆,要实现第一次产业的稳步发展,到2020年农业增加值需达到6000亿元左右,增速达到5%以上。

要确保粮食及油、猪、菜等大宗农产品省内基本需要的供给,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畜牧业比重,发展特色农产品,确保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能稳定增长。

要制定经济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和养猪的积极性,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推动传统养殖方式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提高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缓解农村水、路、电的制约。

2.为保护和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实行更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基本农田不减少,土地质量不下降,土地用途不改变。

控制非农建设大肆占用土地造成更多失地农民,加快土地制度的改革步伐,保持基本农田的稳定和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3.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和产业群,扶持一批生产大户,培育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水平,使农业成为工业加工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逐步成为各类专业协会的成员。

要积极引导城镇的资金、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形成城乡之间若干紧密关联的利益共同体,使农村成为整个全面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份。

4.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引导农业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科学发展轨道,坚持走科技驱动型、内涵提升型的现代农业道路。

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从而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断提高我省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构建收入稳步增长机制

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是我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一。

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优先发展、尽快实施更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要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置于更为优先的战略地位。

要积极发挥政府对能多吸收就业的企业和行业提供政策方面的优惠和扶持,千方百计促进并实现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的良性循环。

在四川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真正实现就业的快速增长。

多管齐下,高度重视构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机制。

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理顺收入分配机制。

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入手,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快建立和形成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常规机制。

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比重等手段,缩小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保障城镇居民低收入者的收入。

当前,要以低收入职工为重点,把提高城市居民最低工资和以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改善来带动社会工资水平的稳步提高。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在加快劳务转移中提高农民收入,在农业产业化中提高农民收入,在提高土地的集约程度上提高农民收入,在提高农民素质上提高农民收入,在整体改善的同时逐步提高低收入困难群体的收入水平。

并建议尽快将扩大就业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行政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的重要考核指标,这对四川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四)加快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缩小省内区域之间差距,应根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不同进度和条件,实行分类指导。

从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格局看,能起龙头带动作用的是在成都平原区域的各县市区。

虽然人口不到全省的20%,而生产总值确占到全省的40%以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指标的实现程度都快于全省,应继续发挥其产业、科技、人才、交通、区位等优势,继续坚持统筹城乡,加快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率先进入全面小康,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

继续加大对高原、山区老少边穷县的扶持力度,根据资源禀赋和条件,进一步突出产业开发和产业扶贫,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山区林木和畜产经济,强化交通、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保,尽快改变这一区域生产生活的落后状况。

推进全省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面上的重点应盯住人口密集、农业份额大、占全省人口60%经济欠发达的丘陵地区县。

从全省整体角度看,县虽不多,人口多,要实现多数人的全面小康,这一区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22个百万以上人口大县的全面小康与否,影响着整个丘陵地区,没有这一区域众多县的全面小康,就不能轻言全省进入全面小康。

首先要加强这一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尽快启动已规划建设的骨干水利工程,通过工程措施彻底解决这一区域长期遭受干旱和洪涝灾害制约发展的问题,抓住进出川几条大通道建设的契机,完善区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