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pendorfresearch移液器使用手册说明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990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ppendorfresearch移液器使用手册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eppendorfresearch移液器使用手册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eppendorfresearch移液器使用手册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eppendorfresearch移液器使用手册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eppendorfresearch移液器使用手册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ppendorfresearch移液器使用手册说明书.docx

《eppendorfresearch移液器使用手册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ppendorfresearch移液器使用手册说明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ppendorfresearch移液器使用手册说明书.docx

eppendorfresearch移液器使用手册说明书

 

 

EppendorfResearch®

移液器使用手册

 

 

1.安全警告与应用限制

使用移液器前请参阅本操作手册。

为了保证用移液器安全无误地进行实验,请务必注意

以下安全警告:

1.1.移液

—只有装上移液器吸嘴后才能使用移液器

—只能使用配有滤芯的1-10ml移液器

—当移液器吸嘴吸满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放置

—转移感染性、放射性和/或毒性等危险液体时,请参阅本国相关的安全警告

—转移有机溶剂及侵蚀性化学物质时,请注意查对所用移液器吸嘴(PP=聚丙烯)与移液器是否适宜

—转移物理性质有别于水的溶液时(如甘油),按部分所述检查排液体积

—避免移液器、移液器吸嘴及所转移液体间的温差,因这可能导致排液体积的不准

—转移高蒸汽压液体时亦可能发生上述情况

1.2.养护

—勿使液体进入移液器

—切勿使用丙酮或其他侵蚀性液体清洗移液器

—仅使用原装零配件

2技术参数

Research系列,固定量程

量程Eppendorf吸头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Inaccuracy(Imprecision;CV)

10µl2-200µl±%<%

20/25µl2-200µl±%<%

50µl2-200µl±%<%

100µl2-200µl±%<%

200µl–1000µl50-1000µl±%<%

Research系列,可调量程

型号Eppendorf吸头量程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Inaccuracy(Imprecision;CV)

-µlµlµl±%<%

µl±%<%

µl±%<%

-µlµl1µl±%<%

5µl±%<%

10µl±%<%

2-20µl2-200µl2µl±%<%

10µl±%<%

20µl±%<%

10-100µl2-200µl10µl±%<%

50µl±%<%

100µl±%<%

20-200µl2-200µl20µl±%<%

100µl±%<%

200µl±%<%

100–1,000µl50-1000µl100µl±%<%

500µl±%<%

1000µl±%<%

500–5,000µl100-1000µl500µl±%<%

2500µl±%<%

5000µl±%<%

1–10ml1-10ml1000µl±%<%

Standard5000µl±%<%

10000µl±%<%

Research系列,多道,可调量程(8-和12-道)

型号Eppendorf吸头量程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Inaccuracy(Imprecision;CV)

-10µlµl1µl±%<%

5µl±%<%

10µl±%<%

10-100µl2-200µl10µl±%<%

50µl±%<%

100µl±%<%

30-300µl20-300µl30µl±%<%

150µl±%<%

300µl±%<%

技术参数仅适用于Eppendorf的移液枪头。

根据DIN12650和ISO8655,对带空气排带的活塞驱动移液器的测试,需要使用具有

标准湿度阱的精密天平。

测定数值:

10(多道移液器型号:

每道10);脱气的,双蒸水,20°C—25°C,容许±0.5°C;

移液枪头预湿;贴着容器内壁排液;由于蒸发危险性,<10µl的量程测试,必须移去

称重容器。

3功能原理

Research系列移液器均为活塞驱动移液器,其操作基于空气排带原理。

Research系列移液器包括固定量程、连续可调、八道及十二道移液器,多道移液器量程亦为连续可调。

所有型号移液器均具有独立的退头键。

多道移液器的每一通道均有一个独立的活塞,因此可与少于8或12的吸嘴相连使用。

八道与十二道移液器的下半段可互换,二者量程相同。

图2单道移液器和多道移液器下半段

1控制钮—第一档:

液体体积计量,吸入并排出液体

第二挡:

吹出吸嘴内剩余液体

2调节钮—用于设定移液量,对固定移液器而言,

此钮仅用于调节功能

3弹射键—弹除吸嘴

4调整开孔—对移液器进行调整时插入扳手

5弹射套筒

6多道移液器下半段

7盖板

8下半段分离键

9外罩

4.操作

.设定体积(不适用于固定量程移液器)

旋转调节钮可对体积进行连续设定(图2-2)。

自顶端示窗读取显示的数字。

最好自大量程调节体积,即先将体积调节钮调过目的量程,再向下回调。

4.2移液器吸嘴

只有当移液器吸头安装到所吸液部位时移液器才能运行。

移液器控制钮的颜色与标准吸嘴盒架的颜色一致,可帮助您选择恰当的吸嘴。

当转移性质有别于水的溶液时请参考部分的建议。

向多道移液器连接吸嘴:

按图2方式操作

4.3吸液

—自适宜的容器中吸取待吸液体(对多道移液器而言我们建议使用Tip-Tub)

—与恰当的吸嘴牢固连接(参照颜色标记)

—1-10ml型号:

使用配有滤芯的移液器

—按下控制钮至第一档

—执移液器将吸嘴浸入液面下约3mm。

Research连续可调500-5000ul移液器约为5mm

—使控制钮缓慢滑回原位

—Research连续可调500-5000ul和1-10ml移液器移出液面前略等待3秒

—缓慢提出移液器

—确保吸嘴外壁无液体

注意:

应用Research连续可调500-5000ul和1-10ml移液器时

如吸嘴移出液面过快将可能有液体溢出吸嘴,

造成移液量过低。

排液

—将吸嘴以一定角度抵住试管或微孔板孔的内壁

—缓慢将控制钮按至第一档并等待至无液体流下

—将控制钮按至第二档使吸嘴完全排空

—按住控制钮将吸嘴沿内壁向上拉

—慢放控制钮

按压液器侧面的弹射键射出吸嘴

切勿在吸嘴中有液体时平置移液器,以防液体流入移液器!

特别注意

为达高精准度,我们建议使用新移液器吸嘴时反复吸、排2-3次。

将吸嘴离开液面,抵在容器内壁将吸嘴完全排空(吹出)。

解释:

为什么移液器吸嘴需预先湿润

对液体性质进行补偿:

液体(血清、去污剂)会在吸嘴内壁形成一层薄膜,因此首次排出的液体量将过少。

当移血清或高黏度液体时,吸、排液时均应多等待数秒。

5测试/调整

移液器的枪身号位于控制钮上。

5.1测试

Research单道移液器:

体积<1ul时:

建议采用分光光度计测试。

若需要,我们可以提供有关“测试小量程的精确度的分光光度计测试”手册。

体积≥1ul时:

对移液器的测试可通过在指定灵敏度的分析天平上称量双蒸水重量进行。

双蒸水、称量容器、移液器和移液器吸嘴须达同一温度!

计算液体体积时,用称量的双蒸水重量除以其密度(20°C时为)。

体积为1-10ul:

测试时采用干燥吸嘴自一盛满水的已称容器中吸出一定体积水的方法。

体积>10ul时:

用一预先湿润的吸嘴将双蒸水移入某一容器并称重。

Research多道移液器:

多道移液器通常采用一预先湿润的吸嘴将双蒸水移入某一容器并称重的方法进行测试。

5.2调整

5.2.1何时应进行调整

Research系列移液器在出厂前均经测试,测试条件如第2部分所述。

当对移液器准确性有疑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移液器有无漏液(此为移液量过少的原因之一)

—样品温度(在敞口的试管中,处于室温的水会有蒸发)

—移液器温度

—空气温度

—是否已将ml换为ul

—样品密度是否有别于水

—移液速度是否过快

在Eppendorf的SOP(标准运行程序)里有这些问题的答案,若需要我公司可提供。

若这些检查不成功,则移液器调整已经被改变(例如一些部件已被替换)。

5.2.2错误时的后续调整

从技术工艺角度而言这属于零点偏移。

移液器设置值的偏移在整个量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例如,对10-100ul移液器而言,如果100ul处的后续调整为1ul(=1%),则10ul处移液器仍应

调整1ul(=10%!

a、移液器、吸嘴与水必须具有同等温度(20-25°C±0.5°C)

b、调整移液器时,将移液器设定为指定移液体积

c、接吸嘴,移液并重复称量该液量10次(多道移液器应对每一道分别进行),计算平均值并按以下公式转换为ul:

体积=重量/液体密度(在特定温度下),得到移液器实际应显示吸入的液体体积(在20°C时水的密度为)。

d、为调整液量显示,将扳手D端水平插入移液器把手的调整开孔内(图2-4)。

(此操作时

应垂直握执移液器)旋转至垂直位。

e、Research连续可调及多道移液器

旋转调节钮时(不论方向为+或-),移液器活塞的位置会改变(尽管体积调节显示

未变)。

旋转一圈对应以下体积:

Research连续可调移液器

Research多道移液器

10-100ul

约5ul

2-20ul

约1ul

30-300ul

约10ul

10-100ul

约5ul

20-200ul

约10ul

100-1000ul

约50ul

500-5000ul

约250ul

1-10ml约510ul

Research固定量程移液器

若需减少体积,将调节钮顺时针旋转。

若需增加体积,将调节钮逆时针旋转。

10ul

200ul

约38ul

20ul

250ul

约38ul

25ul

约4ul

500ul

约38ul

50ul

约4ul

1000ul

约38ul

100ul

约4ul

f、取下扳手,前后移动调节钮直至部件结合紧密

g、重复步骤c。

读数应位于给出的技术参数的许可范围内。

若目标值与测量结果不符,重复步骤d和e。

由于这些调节会影响整个量程,必须检查技术数据所规定的移液器量程。

然后用现有的校准密封圈封上调节口。

5.2.3对密度不同于水的液体进行移液的调整

对密度不同于水的液体可调整其在某一特定体积时吸液量等同于显示液量。

此时其他量程将无法再进行调整,意即该连续可调移液器变为固定量程移液器!

按5.2.2部分步骤a至g所述进行。

这样设置过的移液器移取的液体量和使用的液体以及测试体积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建议给调整的移液器贴上用于“溶液y”的“固定体积”的标签。

具有高蒸汽压的液体(如有机溶剂)出现的错误无法用此方法进行调整。

6、维护/消毒

维护

根据使用的频率,所有的移液器应定期用肥皂水清洗或用60%的异丙醇消毒。

再用双蒸水清洗并晾干。

密封圈是免维护的。

在清洗或更换时应用包装中提供的硅树脂润滑油对活塞进行润滑。

对多道移液器,其下端的O形圈应在清洗后进行润滑,并用无麻布擦拭。

损坏的O形圈必须更换。

拆开移液器后可将液体进入移液器所造成的污染物清除。

消毒

移液器的下半段可高温高压消毒(121°C,1bar,20分钟)。

将消毒部件在室温下晾干。

在移液器完全冷却后再重新组装。

6.2.1单道移液器

单道移液器的弹射套筒(1-12图)与移液器下半段(1-10图)可高温高压消毒。

操作时按住弹射键钮拔下弹射套筒,然后旋下移液器下半段(对1000ul移液器而言这可能需要在扳手的帮助下完成)。

可调量程1-10ml

从吸头连接部件中拉出滤芯,高压灭菌过程中滤芯会有轻度膨胀,重新安装时需轻轻挤压,这样不影响移液功能,滤芯只能高压灭菌一次,向左旋把整个下半部从手柄旋松,不要同时旋转脱吸头套筒。

脱吸头套筒在旋转时会在托架中自动脱落,从而在下半部中移出。

单道,可调量程500-5000µl

在移液器下半部能被旋开以前,必须先移走活塞。

6.2.2多道移液器

多道移液器的整个下半部分可高温高压消毒。

操作时按住弹射键钮,逆时针旋下移液器下半段。

所有Research移液器均可用紫外线照射。

任何可能的移液器褪色均不会影响其功能。

7.疑难解答

错误

原因

解决方案

吸头内壁挂液

-塑料内壁的不均匀浸润

-使用吸头的浸润性不好

-更换新吸头

-使用eppendorf原产吸头

移液器漏夜或移液体积不准确

 

-吸头太松

-使用了不配套的吸头

-所移液体的蒸气压大

500-5000µl/1-10ml移液器:

-移液速度太快

-吸头从液体中移出速度过快

移液器漏夜:

-活塞污染

-活塞损坏

-密封圈损坏

 

-移液器下部松动

多道移液器:

-O型圈受损

-装紧吸头

-使用eppendorf原产吸头

-推荐使用活塞置换式移液器

-慢慢将控制钮滑回

-慢慢从液体中提起吸头

-清洁和润滑活塞

-更换活塞和密封圈(见B部分,维护)

-更换所有的密封圈(见B部分,维护)

对500-5000µl和1-10ml型号,更换活塞(

见B部分,维护)

-用手拧紧下半部

-更换损坏的O型圈(见B部分,维护)

控制按钮被卡,不能平滑移动

-活塞污染

-密封圈污染

 

-溶液进入移液器内部

-清洁和润滑活塞

-从移液器下半部移开活塞(见B部分,维护),用温水淋洗下半部,然后用双蒸水淋洗晾干。

如有必要更换密封圈。

-从移液器下部卸下活塞,通风,

清洁和润滑活塞

 

EppendorfReference®

移液器使用指南

 

 

5安全警告与应用限制

使用移液器前请参阅本操作手册。

为了保证用移液器安全无误地进行实验,请务必注意

以下安全警告:

1.1移液

—只有装上移液器吸嘴后才能使用Reference系列移液器

—当移液器吸嘴吸满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放置

—转移感染性、放射性和/或毒性等危险液体时,请参阅本国相关的安全警告

—转移有机溶剂及侵蚀性化学物质时,请注意查对所用移液器吸嘴(PP=聚丙烯)与移液器是否适宜

—转移物理性质有别于水的溶液时(如甘油),按部分所述检查排液体积

—避免移液器、移液器吸嘴及所转移液体间的温差,因这可能导致排液体积的不准

—转移高蒸汽压液体时亦可能发生上述情况

1.2养护

—勿使液体进入移液器

—切勿使用丙酮或其他侵蚀性液体清洗移液器

—仅使用原装零配件

2、技术指标

固定量程

型号

µl

Eppendorf吸头

µl

系统误差Inaccuracy

随机误差(Imprecision;CV)

1

lightgray

±%

<%

2

lightgray

±%

<%

5

lightgray

±%

<%

10

lightgray

±%

<%

10

yellow

2-200

±%

<%

20

yellow

2-200

±%

<%

25

yellow

2-200

±%

<%

50

yellow

2-200

±%

<%

100

yellow

2-200

±%

<%

200-1000

blue

50-1000

±%

<%

1500-2500

red

500-2500

±%

<%

 

可调量程

型号

µl

Eppendorf吸头

µl

量程

µl

系统误差Inaccuracy

随机误差(Imprecision;CV)

%

±%

±%

<%

<%

<%

Light

gray

 

1

5

10

±%

±%

±%

±%

<%

<%

<%

<%

2-20

Light

gray

2

10

20

±%

±%

±%

<%

<%

<%

2-20

yellow

2-200

2

10

20

±%

±%

±%

<%

<%

<%

10-100

yellow

2-200

10

50

100

±%

±%

±%

<%

<%

<%

50-200

yellow

2-200

50

100

200

±%

±%

±%

<%

<%

<%

50-250

blue

50-1000

50

100

250

±%

±%

±%

<%

<%

<%

100-1000

blue

50-1000

100

500

1000

±%

±%

±%

<%

<%

<%

500-2500

red

500-2500

500

1000

2500

±%

±%

±%

<%

<%

<%

技术参数仅适用于Eppendorf的移液枪头。

根据ISO8655,对带空气排带的活塞驱动移液器的测试,需要使用具有

标准湿度阱的精密天平。

测定数值:

10,脱气的,双蒸水,20°C—25°C,容许±0.5°C;

移液枪头预湿;贴着容器内壁排液;由于蒸发危险性,<10µl的量程测试,必须移去

称重容器。

3、功能原理

Reference系列移液器均为活塞驱动移液器,其操作基于空气排带原理。

Reference系列移液器包括固定量程、连续可调移液器。

控制键为多功能的。

移液器的功能运行取决于控制键按下的程度。

移液器操作前先进行以下三步骤:

1、计量档

按住控制钮到第一档。

液体体积计量,吸入并排出液体。

2、吹出

再将控制钮向下按到第二档。

吹出吸嘴内剩余液体。

3、退头

将控制键按到底。

移液器枪吸头脱卸。

4、操作

可给每只移液器做标记,贴在移液器顶部的可以高压消毒的标签上可以用永久性的标

记笔作记号。

移液量设定

按住移液器侧面凸钩同时旋转控制钮。

建议从高向低设定移液量,例如首先提到设定量以上然后返回到低值。

移液器吸嘴

切勿不连接吸嘴即进行移液!

移液器控制钮的颜色与标准吸嘴盒架的颜色一致,可帮助您选择恰当的吸嘴。

当转移性质有别于水的溶液时请参考部分的建议。

吸液

—所吸液体应从适合的容器中取出

—连接恰当的吸嘴(使用颜色对照)

—按下控制钮至第一档(计量档)

—垂直执移液器将吸嘴浸入液面下3mm

—使控制钮缓慢滑回原位

—缓慢将吸嘴拉出液面

—用不含纤维的纤维素材料擦拭遗留的液体。

以确保吸嘴外壁无液体

排液

—将吸嘴以一定角度抵住容器内壁

—缓慢将控制钮按至第一档并等待约1-3秒(等待时间依移液量而定)

—将控制钮按至第二档使吸嘴完全排空

—按住控制钮,沿容器内壁拖出吸嘴

—慢放控制钮

—将控制钮按至最后一档弹射出吸嘴

切勿在吸嘴中有液体时平置移液器,以防液体流入移液器!

 

特别注意

为达高精确度,我们建议使用新移液器吸嘴时反复吸、排2-3次以预湿。

最后将吸嘴离开液面,抵在容器内壁将吸嘴完全排空。

解释:

为什么移液器吸嘴需要预湿

以预先湿润的吸嘴对特殊性质液体进行补偿。

液体(血清、去污剂)会在吸嘴内壁形成一层薄膜,因此首次排出的液体量将过少。

当移血清或高黏度液体时,吸、排液时均应多等待数秒。

5、测试/调整

移液器的枪身号位于控制钮上。

5.1测试

体积<1ul时:

建议采用分光光度计测试。

若需要,我们可以提供有关“测试小量程的精确度的分光光度计测试”手册。

体积≥1ul时:

对移液器的测试可通过在指定灵敏度的分析天平上称量双蒸水重量进行。

双蒸水、称量容器、移液器和移液器吸嘴须达同一温度!

计算液体体积时,用称量的双蒸水重量除以其密度(20°C时为)。

体积为1-10ul:

测试时自一盛满水的已称容器中吸出一定体积水。

体积>10ul时:

用一预先湿润的吸嘴将双蒸水移入某一容器并称重。

5.2调整

5.2.1何时应进行调整

Reference系列移液器在出厂前均经测试,测试条件如第2部分所述。

当对移液器准确性有疑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移液器有无漏液(此为移液量过少的原因之一,见第七部分的疑难解答)

—样品温度(在敞口的试管中,处于室温的水会有蒸发)

—移液器温度

—空气温度

—是否已将ml换为ul

—样品密度是否有别于水

—移液速度是否过快

在Eppendorf的SOP(标准运行程序)里有这些问题的答案,若需要我公司可提供。

若这些检查不成功,则移液器调整已经被改变(例如一些部件已被替换)。

5.2.2错误时的后续调整

从技术工艺角度而言这属于零点偏移。

移液器设置值的偏移在整个量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例如,对10-100ul移液器而言,如果100ul处的后续调整为1ul(=1%),则10ul处移液器仍应

调整1ul(=10%!

固定量程Reference调整:

我们提供有箭头的圆标签以助于您调整设定。

-将此调整帮助粘贴至控制钮上。

称重计算出量程

(见可调量程Reference中a-c点)

 

用包装盒内的工具扳手B端刺穿调整口上贴的校准密封圈。

将旋钮向里旋转一点以使控制钮能转动。

 

e由所定量程调节控制钮。

旋转此控制钮就是与以下水设定值相符:

ReferencefixVol./revol.

1,2,5,10µl大约µl

10,20µl大约1µl

25,50µl大约µl

100µl大约5µl

200,250µl大约12µl

500,1000µl大约46µl

1500,2000,2500µl大约118µl

顺时针旋转:

减少量程

逆时针旋转:

增加量程

f拧紧旋钮直到控制钮不能旋转。

然后按调节可调量程的f和g步骤操作。

若设定量程不符计量结果,重复d-g步骤。

然后用所提供的校准密封圈再次封上调节口。

调节可调量程Reference:

a、移液器、吸嘴与水必须具有同等温度(20-25°C±0.5°C)

b、将移液器设定为指定移液体积

c、接吸嘴、移液并重复称量该液量10次,计算平均值并按以下公式转换为ul:

用包装盒内的工具扳手B端刺穿调整口上贴的校准密封圈。

将旋钮向里旋转一点以使控制钮能转动。

体积=重量/密度,得到移液器应显示吸入的液体体积(水的密度为20°C:

 

e、旋转扳手(此时活塞位置不变)将移液体积显示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