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测验考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350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docx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测验考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docx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

【网络综合-湖南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

  A.授训

  B.文化

  C.校规

  D.校风

  2.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的法规是()。

  A.《教师法》

  B.《儿童权利公约》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育法》

  3.()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怠好品德的方法。

  A.陶冶法

  B.锻炼法

  C.自我教育法

  D.榜样法

  4.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A.班级规章制度

  B.良好的师生关系

  C.明确的共同目标

  D.一定的组织结构

  5.下述不属于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观点是()。

  A.教育即生活

  B.教学应以经验为基础

  C.教育即生长

  D.教学应以课堂为中心

  6.直接决定教育目的性质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

  7.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

  A.隐性课程

  B.综合课程

  C.拓展课程

  D.校本课程

  8.促进个体发展从滑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学校教育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9.关于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

  B.教育中应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

  C.人的所有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支配

  D.格赛尔由实验得出的是“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原则的要求。

  A.直观性

  B.循序渐进

  C.启发性

  D.因材施教

  11.个体心理通常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不均衡性

  12.帕克赫斯特创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

  B.设计教学法

  C.分组教学

  D.特朗昔制

  13.()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4.“终身教育”概念的基本术语不包括()。

  A.生活

  B.终身

  C.教育

  D.社会

  15.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

  D.斯宾塞的《教育论》

二、填空题

  16.“狭义的教育”是指____。

  17.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____。

  18.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____关系。

  19.____、知识、儿童是影响、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

  20.“未来性”、“社会性”和“生命性”是新的______观所强调的特征。

  2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和______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2.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具有____。

  23.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滞后性与____。

  24.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看,洛克的“白板说”属于______论。

  25.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______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26.通过制定和执行班级的规章制度以及贯彻落实上级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模式被称为____。

  27.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和需要来确定,这是______论的教育目的观。

  28.我国儒家传统的教育目的侧重于____的介值取向。

  29.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感知教材和____。

  30.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____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恩想。

  31.________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3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和____三个基本特征。

  33.钻研教材从具体的展开程序来讲,分为“弄懂教材”、“吃透教材”、____三个阶段。

  34.内容型教学荒略可分为结构构化策略和____。

  35.一些学生之所以会屡犯错误,是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____规律。

三.解答题

  1.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

  4.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5.如何评价一堂课?

  四.论述题

  1.为体现教学的新理念,赵老师决定在教学中自己少讲,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和同学间合作学习,他还宣称,这样做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也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但经过两个月的实践,赵老师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试结合教学规律的相关知识对赵老师教学改革不成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2.某中学初二l班新转来一个学生小山,他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很少按时完成作业。

班主任李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与他讲学习的重要性,小山每次都点头,但回到班上却表现依旧。

李老师家访后了解到小山的父母几年前离异,他们极少关心他的学习,由于学习基础差,他跟不上班,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

  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做?

请依据德育中“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B4.C5.D6.D7.B8.D9.C10.C11.B12A13.C14.D15.B

  二.填空题

  16.学校教育17.孔子18.人—人19.社会20.教育21.科学知识22.个体差异性23.超前性24.外铄论25.可能达到(潜在)26.常规管理27.个人本位28.社会本位29.理解教材30.学—思—行31.活动和交往32基础性33.内化教材34.问题化策略35.长期性和反复性

  三.解答题

  1.【答案要点】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需要做以下几点:

  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答案要点】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②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答案要点】

  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4.【答案要点】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①课程功能改革;②课程结构改革;③课程内容改革;④课程实施改革;⑤课程评价改革;⑥课程管理改革。

  5.【答案要点】

  评价一堂课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组织严密;⑥气氛热烈。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①赵老师注重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值得肯定;

  ②赵老师可能未能很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③教学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④建议从以下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一,对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发挥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作用;第二,对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和态度发挥作用;第三,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答案要点】

  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这四因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②儿童思想品德的四因素各有其特点与作用,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在德育的具体实施中,具有多种开端;

  ③可从“动之以情”或“导之以行”入手帮助小山;

  ④知、情、意、行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

  ⑤对小山教育时,也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

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2.埃里克森认为,l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发展(  )

  A.自主性

  B.主动性

  C.自我同一性

  D.勤奋感

  3.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于(  )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5.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负迁移

  D.逆向正迁移

  6.下列选项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

  A.学习的定义

  B.产品的使用说明

  C.汽车驾驶方法

  D.问题解答思考过程

  7.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  )

  A.定向阶段

  B.模仿阶段

  C.熟练阶段

  D.整合阶段

  8.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  )

  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9.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笼子里的猫,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教师对该生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

  A.理性情绪法

  B.自我控制法

  C.松弛训练法

  D.系统脱敏法

  10.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

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问题的是(  )

  A.建筑设计

  B.剧本创作

  C.技术革新

  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12.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  )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  )

  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

  15.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教师(  )特征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

  B.认知

  C.人格

  D.技能

  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教育哲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2.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政治学》

  D.《大教学论》

  3.《学记》中“藏息相辅”教学原则强调( )

  A.教学要遵循一定顺序进行

  B.启发式教学

  C.教学要把握最佳时机

  D.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A.精神

  B.物质

  C.组织

  D.制度

  5.学生文化的特征包含( )

  A.过渡性、统一性、生成性

  B.过渡性、非正式性、生成性

  C.稳定性、正式性、互补性

  D.适应性、多样性、互补性

  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形成学生品德

  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开班会

  D.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

  8,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县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课程标准

  9.制订课程汁划的首要问题是( )

  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

  C.课时分配

  D.学生兴趣

  10.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 )理论。

  A.自学一辅导式

  B.发现教学

  C.范例教学

  D.教学过程最优化

  11.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

  B.清华大学

  C.京师同文馆

  D.蒙学院

  12.利用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来教育学生,这属于(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3.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学生相应的小红花,这种做法属于( )

  A.强化法

  B.示范法

  C.代币奖励法

  D.系统脱敏法

  14.老师两次用同一张试卷测试相同的学生,结果两次学生的分数相同,这种分数的稳定和不变是测验的( )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5.班主任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方式称为班级(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是由——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17.青春期里,学生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要迅速得多,这是由个体身心发展的决定的__________。

  18.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普及__________学说和发现法。

  19.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__的要求。

  20.______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21.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重视__________的培养。

  22.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属于迁移种类中的__________。

  23.__________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24.__________既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25.教学直观包括:

实物直观、__________和言语直观。

  26.青少年的道德评价能力发展,一般经过从他律到__________的阶段。

  27.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二是寻求发展。

  28.学生集体的特征首先是要有明确的__________。

  29.从__________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30.教育中介系统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媒介和__________。

  31.问题的形式主要有开放式问题和__________。

  32.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教师劳动的__________。

  33.__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34.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以__________为主的教学方法。

  3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__________为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我国当前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37.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38.与传统课程相比,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有哪些方面的转变?

39.贯彻正面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0.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有哪些特殊功能?

  42.某大学化学系的高才生,分配到一中学任教高中化学,他每节课尽心讲授,渴望将其化学才智传给学生。

但结果却与愿违:

学生埋怨教师讲的东西他们无法理解;老师责备学生太笨,自己的苦心得不到回报。

  试以教学原理分析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及名家精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2.【精析】B《论演说家的教育》是昆体良的代表作,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学记》是世界最早的教育论著,注意两者的区别。

  3.【精析】D《学记》指出: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强调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

  4.【精析】A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5.【精析】B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识记题。

  6.【精析】B“授人以渔”即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

  7.【精析】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8.【精析】C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9.【精析】A制订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学科设置。

  10.【精析】c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11.【精析】C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即北京大学的前身。

  12.【精析】C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13.【精析】C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

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14.【精析】B信度即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程度,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性程度。

  15.【精析】A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题中所述为常规管理。

  二、填空题

  16.教与学17.不平衡性18.结构主义19.初等教育20.校风21.创新能力22.横向迁移23.下位学习24.课程评价25.模象直观26.自律27.学会调适28.共同目标29.课程功能30.教育环境31.封闭式问题32.示范性33.政治经济制度34.探究活动35.教学

  三、简答题

  36.①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实现的。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②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③教师要发展学生的自信心。

④树立新理念、确立新角色。

⑤建立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38.①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②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③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④既强调健康体魄,又强调健康心理。

  39.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能不能自觉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能力、经验的体现,更是一种责任感的考验。

贯彻这个教育原则,在内容和方法的结合上,应该体现正面教育的坚定性和教育方法的民主性、灵活性的统一。

它的基本要求是:

①毫不动摇的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世界观的正面教育。

②坚持救学中的民主精神,循循善诱,积极疏导。

  40.①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因此,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

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级是学生全体活动的基础,是学生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组织中存在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组织层次和工作分工。

  四、论述题

  41.【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引导和培养,塑造功能。

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或期望有体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达到规划的目标,学校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发展的内容,也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方向。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有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发展的进程。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对个体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功能,学校教育能够发现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地采取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特殊才能和个性的发展。

  42.【参考答案】这个案例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理清,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师生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良好关系。

另外,这个教师也没有掌握好教学规律。

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坚持学生为主体,备课要备学生,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1)协调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在众多的教师素质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文化知识,尤其是教师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

其次,必须把正确的“学生观”付诸教师的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2)转换教育思想,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指导方针。

主体性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