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323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9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监理实施细则

 

国际金融中心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国金中心项目监理部

7.屋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29

8.一般抹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30

9.门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31

10.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34

11.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35

12.幕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37

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第一章本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名称:

融中心工程

1.1.2项目建设单位:

1.1.3设计单位:

1.1.4项目施工单位:

中建二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1.5项目监理单位:

1.1.6建设地址:

1.1.7建筑规模:

(1)、本工程建筑面积共1002887㎡,其中地下368277㎡,地上634610㎡,

建筑基地面积48336㎡,地下计容建筑面积90390㎡;

(2)、建筑层数:

地下7层(包括2层夹层),地上7层裙楼,95层T1塔楼及65层T2塔楼;

(3)、建筑高度:

塔楼T1屋面装饰体最高点452m,主屋面高约452m;塔楼T2屋面装饰体最高点315m,主屋面高约308m;

(4)、建筑结构形式:

T1塔楼为核心筒+框架+伸臂桁架+环带桁架结构体系;T2塔楼为核心筒+框架+环带桁架结构体系;

(5)、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T1、T2塔楼主要构件耐久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6)、本工程塔楼裙房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规范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而T1、T2塔楼及裙房的抗震等级根据所处部位分为特一级、一级、二级及三级等四种级别;

(7)、塔楼耐火等级为一级,底部商业耐火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8)、本工程地上结构工程概况如下:

1)、本工程裙楼地上共7层,T1塔楼95层、T2塔楼65层。

2)、塔楼核心筒除爬模处采用大模板作为墙体模板体系外,其余墙体、楼梯、梁板等均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

第二章本细则编制依据

1、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内容,开展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工作。

2、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施工技术标准、设计图及设计文件。

3、本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4、本工程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洽商以及有关的设计文件。

5、相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批文、规划红线、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

6、本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

7、《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房屋建筑部分)

第三章本工程质量通病的特点

质量通病的特点是涉及的面大量广,施工过程中容易被忽视,工程完工后易出现、易发生,影响房屋安全、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

第四章本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工作流程

1、审查并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2、编制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

3、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加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工作。

4、做好通病防治部位的隐蔽验收工作,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5、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6、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尽量一次性进场,对于大宗材料,不能一次性进场的,可以分批分次进场。

每次每批材料进场前,施工单位均应向现场项目监理机构提《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所书,对于要求在长沙市备案的产品,还要有长沙市备案证明。

经审查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后方可进场。

对混凝土供应单位、原材料、半成品外加工单位等相关单位的资质、人员、质保体系和生产能力进行考察并认可。

7、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在现场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的见证下按要取样,取样后,由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送样人员共同将样品送至检测机构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8、对工程中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应要求施工单位报送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和证明材料,并组织专题论证,经审定后予以签认。

9、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以及工程的实体检测工作实施旁站监理。

旁站监理记录是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存档备查。

10、加强监理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检查、复核,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与质量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程序进行处理与报告。

11、要求施工单位报送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审查同意后予以签认。

12、总承包单位选定分包单位后,向现场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分包资质报审表》包括附件。

附件内容:

(1)、分包工程的名称(部位),工程数量。

(2)、分包单位的基本情况:

分包单位的资质(名称),技术力量,所施工的业绩,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

(3)、分包协议书:

单位的材料供应(是包工包料还是包清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人员等。

13、现场项目监理机构对分包单位进行调查、了解,确认总承包单位申报的分包单位是否有能力完成分包工程任务。

若审查合格,同意分包单位进场施工,若审查不合格,要求总承包单位更换分包单位或劳务分包人员。

14、对于现场项目监理工作的落实,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人员对所监理的项目加强质量通病实施办法的落实,认真做好施工现场、施工过程的巡视、平行检验及关键工作、关键部位的旁站监理工作,对进场的材料,防止施工单位对经验收合格的进场材料进行更换,以次充好,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

若发现施工单位或分包单位不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的,现场项目监理人员应及时下达监理指令,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对限期未整改或拒不整改者,报告总监后书面报告建设单位,由总监下达工程暂停令,并书面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15、在监理过程中,将监理的部位、内容和质量控制要求及结果应如实在监理日志中全过程记载。

16、对工程施工不符合设计、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签发质量问题通知单,并复查质量问题整改的情况。

17、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参与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对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出具书面评价意见报告;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参与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第五章本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控制目标:

有效地预防、防治结合,治理工程质量通病,加强对本工程质量通病的管理,提高本工程的质量水平。

控制要点:

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墙体、砼楼板裂缝;地下室、外墙、屋面、门窗渗漏水;幕墙及钢结构几何尺寸偏差;墙面裂缝、空鼓等影响房屋使用功能及外观的质量缺陷通病控制。

第六章按分项工程编制的具体质量通病防治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混凝土构件自身的缺陷造成渗漏

原因分析:

(1)、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造成地下室渗水;

(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也是极易发生渗水的位置,其渗水主要原因为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施工缝清理不净,新旧混凝土未能很好结合;钢筋过密,混凝土捣实有困难等;

(3)、混凝土裂缝产生渗漏;

(4)、预埋件部位产生渗漏。

产生渗漏的原因有预埋件过密,埋件周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在混凝土终凝前碰撞预埋件,使预埋件松动;预埋件铁脚过长,穿透混凝土层,又没按规定焊好止水环;预埋管道自身有裂缝、砂眼等病,地下水通过管壁渗漏等;

(5)、地下室的后浇带处理不合理产生渗漏;

(6)、地下室外墙的穿墙螺栓眼位置处理不当造成渗漏。

防治措施

(1)、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造成地下室渗水,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准,坍落度过小,长距离运输和自由入模高度过大,造成混凝土离析;局部钢筋密集或预留洞口的下部混凝土无法进入,振捣不实或漏振,跑模漏浆等。

针对以上情况对混凝土应严格计量,搅拌均匀,长距离运输后要进行二次搅拌。

对于自由入模高度过高者,应使用串桶滑槽,浇筑应按施工方案分层进行,振捣密实。

对于钢筋密集处,可调整石子级配,较大的预留洞下,应预留浇筑口。

模板应支设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指派专人值班“看模”。

(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也是极易发生渗水的位置,其渗水主要原因为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施工缝清理不净,新旧混凝土未能很好结合;钢筋过密,混凝土捣实有困难等。

防止施工缝部位渗水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施工缝应按规定位置留设,墙面水平施工缝加止水条的形式防止渗水,防水薄弱部位及底板上不应留设施工缝,墙板上如必须留设垂直施工缝时,应与变形缝相一致。

其次施工缝的留设、清理及新旧混凝土的接浆等应有统一部署,由专人认真细致地做好。

还有设计人员在确定钢筋布置位置和墙体厚度时,应考虑方便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如发现施工缝渗水,可采用防水堵漏技术进行修补。

(3)、混凝土裂缝产生渗漏。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可由于干缩、温度、水泥用量过大或水泥安定性不好等因素引起。

防水混凝土所用水泥必须经过检测,杜绝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产品,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

对于地下室底板等厚大体积的混凝土,应遵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温度差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地下室外墙转角处,由于温度和收缩的作用特别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墙体开裂,为防止此类裂缝产生的,最好措施是,在设计时转角处增加适量的抗裂钢筋承受集中应力,避免裂缝。

(4)、预埋件部位产生渗漏。

产生渗漏的原因有预埋件过密,埋件周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在混凝土终凝前碰撞预埋件,使预埋件松动;预埋件铁脚过长,穿透混凝土层,又没按规定焊好止水环;预埋管道自身有裂缝、砂眼等病,地下水通过管壁渗漏等。

为防止预埋件部位产生渗漏,可采取以下方法:

预埋件应有固定措施,预埋件密集处应有施工技术措施,预埋件铁脚应按规定焊好止水环。

地下室的管线应尽量设计在地下水位以上,穿墙管道一律设置止水套管,管道与套管采用柔性连接。

(5)、地下室的后浇带处理不合理产生渗漏;产生渗漏的

原因为新旧混凝土未结合好,首先对后浇带处混凝土进行剔凿,剔凿出新茬,不得有松动石子,而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清除积水,均匀浇撒高一标号的水泥浆,最后浇筑高一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振捣密实,浇水养护,直到混凝土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6)、模板穿墙螺杆的防水处理。

渗漏原因为止水片焊缝不饱满,局部有砂眼;所有地下室外墙板,其支模用穿墙螺栓(里外)均双面满焊3㎜厚60×60止水片,并对焊好的穿墙螺栓逐一试水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在外侧模上衬厚度20㎜的木块,拆模后取掉木垫块,割去此段螺栓,用防水水泥砂浆封口。

2、卷材防水施工引起的渗漏

原因分析

(1)、地下室底板结构复杂,卷材防水施工时,卷材施工不到位,造成底板漏水;

(2)、含有地下水的底板,由于降水不到位,混凝土垫层潮湿,造成涂刷的冷底子油不沾,致使防水卷材与垫层无法结合成一体,造成底板渗水;

(3)、基础为桩基础的,由于桩头防水处理不好,造成底板渗水;

(4)、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完后,拆模后,还未等混凝土表面干透,就开始做防水,造成卷材与墙体不粘接,致使墙体卷材渗漏;

(5)、做卷材防水时,卷材搭接不够,阴阳角附加毡做的不规矩,这些部位容易造成破坏,致使漏水;

(6)、外墙回填土时,防水保护层对卷材造成挤压,致使卷材破坏,造成墙体渗水。

防治措施

(1)、地下室底板结构复杂,卷材防水施工时,卷材施工不到位,造成底板漏水;防治措施,重点加强集水坑、电梯井坑、底板高低差位置的阴阳角的处理,为了保证卷材做到位,这些位置均应抹成八字面,卷材附加层做到位后,经检查合格后,开始大面积做防水卷材。

从混凝土底板下面甩出的卷材可刷油铺贴在永久墙上,但超出永久保护墙部位的卷材不刷油铺实,而用附加保护油毡包裹压在基础底板上面,待基础施工完毕后撕去保护油毡再刷油铺实在地下室外墙上。

(2)、做卷材防水时,卷材搭接不够,阴阳角附加毡做的不规矩,这些部位容易造成破坏,致使漏水;防止措施:

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保证搭接尺寸,在防水搭接头收头粘贴后可用火焰或抹子沿搭接缝边缘再行均匀加热抹压封严,或用密封材料沿缝封严,宽度不小于10mm。

(3)、阴阳角附加毡处做的不规矩,致使漏水;预防措施:

基层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转角处使用的卷材应采用强度高、延伸率大、韧性好的无胎油毡或沥青玻璃布油毡。

二、基础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

原因分析:

(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

防治措施:

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泵连续排走或自流入较低洼处排走,使水位降低至开挖棉以下0.5~1.0m。

处理方法:

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可根据情况采取排水、凉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换土(三七灰土)夯实,或挖去淤泥加深基础等措施。

2、基坑(槽)回填土沉陷基坑、槽回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散水坡空鼓下沉。

原因分析:

(1)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

(2)基层宽度较窄,采用手夯夯填,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3)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

(4)回填土采用水沉法沉实,密实度大大降低。

防治措施:

回填前,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按要求采取严格分层填、夯实;控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

处理方法:

若散水坡面层已经裂缝破坏,应视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局部处理可用锤、凿将空鼓部位打碎,填塞灰土或碎石黏土混合物夯实,再重做面层。

3、房心回填土沉陷室内回填土局部或大片下沉,造成地坪面层空鼓、开裂或塌陷。

原因分析:

(1)回填土料含有大量有机杂质和大块。

(2)填土未按规定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或底部松填,仅表面夯实,密实度不够。

(3)房心处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地坑、坟坑、积水坑等地下坑穴,施工时未处理或未发现,使用时超重造成局部塌陷。

防治措施:

适当选用回填土料,认真控制含水量在最优范围内;严格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对房心

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有机杂质清理干净,地坑、坟坑、积水坑等进行认真处理。

治理方法:

同“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三、砌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填充墙与砼柱、梁、墙连接不良

现象:

填充墙与砼柱、梁、墙连接处出现裂缝,严重时受撞击倒塌

原因:

(1)砼柱、梁、墙未按规定预埋拉接筋,或偏位.规格不符2)砌填充墙时,未将拉接筋调直或未放入灰缝中,影响钢筋的拉接力;3)钢筋砼梁、板与填充墙之间未楔紧,或未填实

预防:

1)砼结构中按规定要求合理留置墙体拉接筋,并在墙体砌筑时将其凿出调直砌在墙体内。

2)砌筑砂浆要饱满,将墙体与砼结构根据有关规定楔紧

2、墙片整体性差:

现象:

墙体沿灰缝产生裂缝或在外力作用下造成墙片损坏,影响墙片的整体性。

原因:

1)砌块含水率大;2)砌块砌筑排列混乱砌块强度低,承受剧烈碰撞能力差;3)砌块体大,竖缝砂浆不易饱满;4)随意凿墙破坏墙体整体性;5)大载荷处未用砼填实,造成压碎

预防:

1)砌筑前绘制砌块排列图;提前湿润砌块;2)砌筑时采用同样干密度及强度的砌块3)灰缝横平竖直;4)不得随意凿墙

3、填充墙裂缝

现象:

填充墙临时施工洞口周边易产生裂缝;填充墙内暗敷线管处易产生裂缝。

措施:

1)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材料至少养护28天后方可用于砌筑。

2)严格控制砌块的含水率,墙体材料现场存放时应设置可靠的防潮、防雨淋措施。

3)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应采取钉钢丝网等抗裂措施。

钢丝网与不同基体的搭接宽度每边不小于100mm。

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20mm×20mm,其钢丝直径不应小于1.2mm,应采用热镀锌电焊钢丝网,并宜采用先成网后镀锌的后热镀锌电焊网。

钢丝网应用钢钉或射钉加铁片固定,间距不大于300mm。

4)在填充墙上剔凿设备孔洞、槽时,应先用切割锯沿边线切开,厚将槽内砌块剔除,应轻凿,保持砌块完整,如有松动或损坏,应进行补强处理。

剔槽深度应保持线管线壁外表距墙面基层15mm,并用M10水泥砂浆抹平,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

5)填充墙砌体应分次砌筑。

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灰缝砂浆应饱满密实,嵌缝应嵌成凹缝,严禁使用落地砂浆和隔日砂浆嵌缝。

6)填充墙砌筑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间,至少间隔7天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宜采用梁(板)底预留30-50mm,用干硬性C25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方法。

7)填充墙砌体临时施工洞处应在墙体两侧预留2Φ6@500拉结筋,补砌时应润湿已砌筑的墙体连接处,补砌应与原墙接槎处顶实,并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100mm。

8)消防箱、配电箱、水表箱、开关箱等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其线管穿越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剔凿,其背面的抹灰层应满挂钢丝网片。

4、砂浆不饱满砖层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竖缝内无砂浆,有瞎缝。

原因分析:

(1)采用M2.5或M2.5以下水泥砂浆砌筑,搅和不匀,和易性差,挤浆费劲,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易产生空穴,砂浆层不饱满.

(2)采用大缩口铺灰方法,使砌体砖缝缩口深度达2~3cm,使砂浆饱满度降低。

防治措施:

砌砖尽可能采用和易性好,掺加塑化剂的混合(微沫)砂浆砌筑,以提高灰缝砂浆饱满度;改进砌筑方法,避免采用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括浆法、挤浆法,“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的砌筑方法),严禁用干砖砌墙。

5、砂浆强度不稳定砂浆强度忽高忽低,或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原因分析:

(1)水泥不合格,受潮或过期,活性降低。

(2)砂子内泥土杂物含量超过规定。

(3)计量不准确或材料不计量。

(4)制作、养护砂浆试块不合标准,试块未按实际养护温度换算强度。

防治措施:

进场水泥必须有合格证明才能使用,立窑水泥抽样检验体积安定性必须合格;砂子应满足材质要求,如使用含泥量超过规定的砂,必须增加水泥用量或增加搅拌时间,以除去砂子上的泥土;采用重量配合比,设磅秤,坚持计量;无底试模,必须放在铺上报纸的干砖上;气硬性混合砂浆试块,应放在不通风的室内(气温20±3℃,自然湿度)养护;水泥砂浆试块,应放在潮湿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0%)保存6昼夜,其余时间放在水池内养护;当试块养护的室温达不到规定标准时,应将28天强度按实际养护温度换算。

6、墙面凹凸不平墙体表面里出外进凹凸不平。

原因分析:

1)砌墙时未挂线;砌块未精心挑选,使平整大面摆放在正面。

(2)砌块上部组合柱或圈梁时,将砌块挤出,造成墙面不平。

防治措施:

砌墙时认真跟线,并把较方、大的一面朝外,球形、椭圆形、粽子形或扁形石块不能使用,浇灌混凝土组合柱或圈梁时必须加好支撑,要坚持分层浇灌制度,避免振捣过度。

7、砌体粘结不牢砌体中石块与砂浆粘结不良,存在瞎缝和砂浆不实等情况。

原因分析:

1)砌体灰缝过大,砂浆收缩后与石块脱离。

(2)石材砌筑前未洒水,造成砂浆失水过早。

(3)砌筑方法不当,采用铺石灌浆法,造成砂浆不饱满。

(4)一次砌筑高度过高,造成灰缝变形,石缝错动。

防治措施:

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控制灰缝厚度;砌石前视气候情况适当洒水湿润;砌筑方法应先采用坐浆法砌筑,过大缝隙用碎石填充,砂浆填塞密实;毛石砌体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分段砌筑时,留槎高度不超过一步架,且应砌成踏步槎。

四、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的空隙。

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浇灌上层混凝土。

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合适;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露。

原因分析: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黏土块,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4、露筋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原因分析

(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防治措施:

浇灌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