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193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docx

第一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一门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它的渊源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时代。

心理学的英文拼写是Psychology,由希腊文“ψνхо”和“λογια”两个字源组成,前者是灵魂的意思,后者是学问的意思,合起来即“灵魂之学”。

十六世纪以前,还没有出现心理学这一名词。

尽管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所著的《灵魂论》一书中曾有过对心理的描述,但他把人的心理看作灵魂,并认为植物和动物也有灵魂。

直到1590年德国哲学家葛克尔(R•Gockel)首次用心理学这个词来标明他的著作以及德国哲学家沃尔夫(B•Wolff)所著的《理性心理学》(1732年)、《经验心理学》(1734年)问世以后,“心理学”这一名词才得到公认和流行。

但当时它并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仍旧属于哲学范畴。

几千年来心理学一直是哲学的一部分,一直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之中。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心理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的迅速发展,科学成果不断涌现,这为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

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就是他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成果的总结。

从此,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从那时开始,冯特的名字就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直接地联系在一起了。

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实验室成了心理学独立的圣地,冯特成了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如果以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作为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开始,那么,迄今为止心理学只有一百多年的短暂历史。

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学与其他科学相比(如与物理学、生物学等相比),它又是一门很年轻的科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众所周知,最初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大学科,只是由于生产的发展和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需要,许多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才逐渐自成体系,陆续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这些分离出来的学科独立地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又反过来要求人们对自身进行研究。

而且,这些独立后发展起来的学科,又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为人们认识自己提供了可能性。

心理学即是在这种条件下,在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前人的不断探索、研究而产生。

二、心理的实质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这里先谈谈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基本知识。

心理学是从哲学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受哲学思想的影响。

唯心主义者把心理看作没有形体,超自然,超社会的东西,诸如“灵魂”呀,“宇宙精神”呀,等等。

到科学昌明的现代,这种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在心理学领域中,已难头角毕露,但种种唯心主义思想,在心理的实质问题的探讨中,对有些心理学流派,仍有深刻的影响。

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对心理学也很有影响,如近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只研究行为,排除意识,否定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关系,把人和狗、鼠等动物等同起来,把人和机器等同起来,人兽不分,人机无别。

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影响下的心理学,对心理的实质问题都不可能做出正确的解答。

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吸取各种科学研究的成果,对人的心理的实质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概括起来说: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人所特有的心理的最完善的形式,叫做意识。

人的心理、意识是在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所以人的心理、意识,从反映的生理机制来说,是由人脑实现的,从反映的内容来说,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等,都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特殊物质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总之,客观世界是人的心理的源泉,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

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的心理、意识不仅认识客观世界,而且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

心理是脑的机能,这说明人的心理、意识本身不是物质,而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

人的心理、意识是由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在脑中引起相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而产生的。

有些人把心理的“心”解释为唯心的“心”,说什么“心理学是搞唯心主义”,这是缺乏科学常识的一种误解。

还有,心理的“心”不是指心脏,心理活动的器官主要是神经系统的脑。

我国早在唐代流传的医书《灵枢》中已经载述髓海的充益与不足。

对肢体运动、听力、视力及精神活动等都能发生影响。

现在,我们都知道心理的器官不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心脏而是神经系统的脑。

列宁讲过:

“感觉、思维、意识是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

”列宁讲的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就是指以大脑为中枢的神经系统。

各种心理活动都是和以大脑为中枢的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密切联系着的。

现在,我们已能用脑电图来记录脑中产生的生物电流从而判断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

例如,人在思维的时候,大脑会发生脑电波的变化。

人脑受到损伤,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心理活动;脑的某一部分受到损害,与之相应的某种心理活动就受到阻碍。

例如,大脑的额叶损坏就会引起智力的降低和性格的破坏,使一个本来温良宁静、有理智的人变成粗野急躁、不能自制的人。

近年来,人们通过电子计算机来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为我们对人的思维活动进行客观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固然,电脑和人脑有实质的区别,但它对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提供了重要条件。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是和脑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密切联系着的,有力地驳斥了关于心理意识问题的种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我们说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为这关系到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人脑产生心理是自生自发的吗?

不,人脑不是从母胎里就自然地带来了心理活动的。

例如在印度北方邦勒克瑙,在1956和1972年都曾经发现过“狼孩”。

他们虽在母胎里生成了人体的脑,但由于幼年时期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意识。

因此回到人间后,不能说人话,只能发狼声;不能直立行走,只能用手和脚一起行走;很多生活习惯和狼一样。

经过多年的教育训练才能直立行走,学会极少的单词。

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证明。

人只有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种种实践活动中,外界的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传达到脑,引起脑的生理活动才能产生和发展心理、意识。

人们总是通过脑的机能来进行反映的,总是把外界的信息,以形象和概念的形式,接受下来而形成心理意识。

离开了客观现实对脑的作用,离开了由此而引起的脑的反映活动,就谈不上心理、意识的产生。

例如,简单的吃饭喝水,也是离不开机体的物质需要通过头脑而知觉到饥渴和饱足的心理活动。

又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情画意,乃是月亮和故乡的客观景物通过诗人李白的头脑,引起回忆和想象而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

任何科学的发现和发明,任何理想意图,总不外乎是客观世界通过头脑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系列心理意识的活动。

总之,心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是心理意识的源泉。

心理意识受客观世界所制约,同时又对客观世界起着作用。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像录音机和录像机那样直接地复写。

人的心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在生活实践中,人的感觉、知觉、事物的实际情况,就会由于认识的错误而导致行动的失败;失败的实践促使思维和理想的转变,端正认识而得到行动的成功。

总的来说,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心理意识的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的。

共产主义所以成为伟大的理想力量,就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客观世界的决定作用和心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统一。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心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也证明了人不但能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己,而且能够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己,使事物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在创造新社会的同时,造就一代新人。

第二章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

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

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在目前世界上并没有统一。

我们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或她与大多数人、特别是与同龄人、同性别的人是否一致。

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

在心理咨询中,发现绝大多数来访者这一条都具备。

通过说话、察言观色便很容易确定来访者智力是否正常。

一般不需要进行心理测验。

2、情绪稳定乐观:

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与这一条相对立的是喜怒无常。

这并不是说心理健康的人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是说他们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而且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3、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心理健康的人,能信任和尊重别人,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能以恰当的方式让别人理解自己。

因而,无论他或她在哪个单位,和本单位的同学、同事关系都很融洽;对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很亲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是与别人没有任何矛盾,而是在发生矛盾时能积极地有效地去解决矛盾,重新让别人理解自己。

4、行动自觉果断:

这是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标志。

心理健康的人干什么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便果断地采取决定,不盲目、不犹豫、把自己的决定贯彻如一,决不是说是一样而做又是一样。

这并不是说不能改变决定,而是说不能轻易地改变决定。

5、热爱学习、生活和工作: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热爱生活,感到生活非常有意思;爱学习,如爱学外语、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把学习看作是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爱工作,不仅按时上下班,而且创造性地去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把分担的工作看作是一种乐事。

6、正确的自我观:

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有正确的自我观的意思是:

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能积极地去发扬,对不足能自觉地去改进;不因为有优点而骄傲自大,也不因为有不足而自卑;总是知不足而进去不懈、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愉快乐观。

上述标准是互相联系的。

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不一定表现在所有方面,而往往表现在几个方面。

三、和谐社会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1、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我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推进,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为市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另一方面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

我国“体制创新进人攻坚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许会产生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可能引发人们心理的不适和心理障碍。

但是在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当今国际与国内环境中,社会中的每个人能否保持独立而清醒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正确的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十分重要,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关键是每个人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高的心理素质。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端正自己的态度,保持宽容的心态,发挥高度的应急能力及和应变能力,才能灵活的应对社会和自己的人生。

我们认为这就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中的高生存质量,并保持身心健康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2、心理健康是适应社会变革的基础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当一个人心理疾病产生以后,比导致生理疾病产生的人,病变来得更隐蔽,更强烈。

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较为关注的只是生理的疾病和躯体的健康,往往忽略了心理的健康。

而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适,就有可能会引发社会某些不安定因素的萌动,会给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留下隐患。

所以如何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任何一个人的心理反应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并且存在着“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似的机械的反应,而是能动的反应。

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外部现象,还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特性。

但是要使全体人民基本能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就有必要去了解、分析我们的人民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认知程度,以及人们心理是否处于健康状态。

要使全体人民做到既能各尽其能,又能各得其所,并且和谐相处地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国度中,必须使全体人民保持身心健康。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这也清楚指明,由大脑活动所支配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社会活动中的反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和谐社会是心理、生理健康的保证

从社会调查中发现,在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社区”,按不同类型居住人群对健康的认知程度分类,发现除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和接受过专门的生理学、心理学以及高等教育的人群有较为正确认识外,其他各类人群,对健康的认知程度均较低,有将近65%以上的人,基本上都错误的认为身体“无病、无缺陷就是健康”。

这种对健康认识的误区,带来的有可能是当人们心理处于亚健康或非健康状态时,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已存在心理问题并主动的去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医生的指导和治疗,而失去最佳的调适自己的心理平衡的时机,从而给身体产生更大程度上的伤害,最终可能导致给家庭、社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留下不利的因素或隐患。

所以在社区有组织地加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系统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作为社会构成的基层单位“社区”,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生活、活动及生存时间最长的地方。

如何抓好、抓紧这里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社会快节奏发展的需要,避免因为有心理问题而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社会的危害,应该看成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第一章心理障碍和精神防御机制

一、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由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

我们可以从一个人行为上的偏离程度来判断这个人的“障碍”程度。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偏离社会生活的规范程度越厉害,那么“障碍”程度越深。

“障碍”主要是在后天生活经验当中,因一些不良适应形成习惯造成的。

心理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适应性障碍。

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失调。

通常表现为不能正常地适应工作、生活和学习,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等。

(2)焦虑性障碍。

焦虑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达到目标和不能克服障碍时表现的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忧心忡忡;遇到一点紧张的心理压力,便会慌张地不知所措,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完成工作任务,并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口干、心悸、嗓子有堵塞感、失眠等。

(3)抑郁性障碍。

主要表现是情绪持续低落,郁郁寡欢,悲观厌世,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不愿与人交往,情绪呆板,总以“灰色”的心情看待一切。

(4)恐怖性障碍。

患有恐怖性障碍的人,所害怕的对象在一般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但仍出现强制性的回避意愿和紧张、焦虑、眩晕等心理反应。

如恐高症、利器恐怖、动物恐怖、广场恐怖及社交恐怖等。

(5)强迫性障碍。

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

常见症状有:

①强迫观念,如强迫回忆、强迫怀疑等;②强迫意向或强迫冲动等;③强迫动作,如反复检查门锁等。

(6)疑病性障碍。

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健康状态过分关注,经常诉述不适,顽固地怀疑、担心自己有病,经实验室检查和医生的多次解释后仍不能接受,反复就医,甚至影响其社会功能。

二、精神防御机制

精神防御机制,一般来说是在人们遇到困难时,所采取的一种能够回避面临的困难,解除烦恼,保护心理安宁的方法。

换句话说,由于运用了精神防御机制,才免除或减轻了心理痛苦。

但运用过份,就是病态了。

精神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其效果越差;离意识的逻辑方法越远,则越近似于变态心理。

然而这种对付心理上困难的作法,本人大多不能清楚地意识到,需要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来揭露它。

尽管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精神防御机制,但这种运用是继发的,是个人在其生活经验中学会的。

因此人们所掌握的精神防御机制的方式又往往做为该人人格的一部分而表现出来。

精神防御机制的种类很多,下面就较有定论的部分做一介绍。

1、压抑作用:

就是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情感和行动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里去的作用。

是精神防御机制最根本的方式。

例如,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

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遗忘”了。

这些潜意识中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影响她的情绪,果然她每年十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

2、否定作用:

把引起精神痛苦的事实予以否定,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

例如,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

3、退化作用:

当人们感到严重挫折时,放弃的成人方式不用,而退到困难较少、阻力较弱、较安全的境地——儿童时期,无意中恢复儿童期对别人的依赖,而不积极求治自己的疾病,害怕再负成人的责任。

4、幻想作用:

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这些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

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

5、转移作用:

指对某一对象之情感,因某种原因(发生危险或不合社会习惯)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时,而转移到其它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

例如,一个售货员或一个服务员因家中一大堆烦恼问题既无法解决又不能向孩子或老人发泄,只好迁怒于顾客,服务态度极差。

6、合理化作用:

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

虽然这理由常常是不正确的,在第三者看来是不客观或不合逻辑的,但本人却强调这些理由去说服自己,即用一种能为自己所接受的理由来替代真实的理由,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

例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

7、投射作用:

一般是指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的现象。

例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属于这种作用。

8、摄入作用:

或称内向投射,与投射作用相反。

指广泛地、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的事物,而将它们变为自己内在的东西。

如常言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由于摄入作用,有时候人们爱和恨的对象被象征地变成了自我的组成部分。

如当人们失去他们所喜爱的人时,常会模仿他们所失去人的特点,使这些人的举动或喜好在自己身上出现,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

相反,对外界社会和他人的不满,在极端情况下变成恨自己因而自杀。

9、反向作用:

又称“矫枉过正”现象,为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及冲动所采用的方法。

这是由于人的许多原始的行动欲望,是自己和社会规范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常被压抑而潜伏到潜意识中去,不为自己所察。

但它们仍有极大的的动力,随时在伺机蠢动。

人们为了害怕它们可能会突然冒出来,不得不加以特别防范。

例如,有很强烈的吃手动机的小孩,见到妈妈马上把双手背在身后,声明“妈妈我没有吃手”。

有的人对伺机报复的对象内心憎恨,而表面却非常温和,过分热情。

可见如果人的某些行为过份的话,表明他潜意识中可能有刚好相反的欲望。

10、补偿作用:

即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

例如,盲人的触觉、听觉敏锐。

又如,一个一向淘气的十岁男孩,由于突然同时失去了母亲和妹妹,他的父亲就把全部爱和希望给予了他,使他感到自己应该懂事了,不能再淘气了,于是一下变为好学生。

但是过份的补偿则可导致心理变态。

11、仿同作用:

把一个他所钦佩或崇拜的人的特点当作是自己的特点,用以掩护自己的短处。

仿同有两种,一种近似模仿。

例如,在不知不觉中,男孩模仿父亲,女孩模仿母亲。

另一种是利用别人的长处,满足自己的愿望、欲望。

例如,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子喜欢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作朋友,她可以为别人夸奖她的女友而感到自豪。

  

12、隔离作用:

把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的不愉快。

最常被隔离的,乃是整个事情中与事实相关的感觉部分。

如老人常不说死而说“归天”“长眠”等。

在心理治疗中,医生注意发现病人使用隔离作用的现象,可帮助找到病人的重大心理问题。

因为病人在潜意识中所要掩饰的,正是心理治疗可能针对的问题。

13、抵消作用:

是指以象征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事情,以补救心理上的不适与不安。

例如,按我国习惯,过阴历年时不要打破东西。

万一小孩打破了碗,老人则赶快说“岁岁平安”。

14、升华作用:

人原有的行动或欲望,如果直接表现出来,可能会受到处罚或产生不良后果,从而不能直接表现出来。

如果能将这些行动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建设性,有利于社会和本人,这便是升华作用。

例如,一位具有强烈嫉妒心的人,理智又不允许他表现出嫉妒别人的成就,于是他发奋学习,成绩超过别人。

这对于社会和他本人均有积极意义。

15、幽默作用:

也是一种积极的精神防御机制的形式,是较高级的适应方法之一。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常可以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的心理平稳。

例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不幸有位脾气暴躁的夫人。

有一次,当他在跟一群学生谈论学术问题时,听到叫骂声,随着他夫人担一桶水来,往他身上一泼,弄得人全身都湿透了,在场的人都很尴尬。

可是苏格拉底只是一笑,说:

“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

本来很难为情的场合,经此幽默,也就事情化解了。

  在了解了这些精神防御机制以后,每一个人都可以试着侦察一下自己时时无意中运用的精神防御机制是哪几种,如果它们本身比较原始,或过份地被适用了,就有意地改变一下,以求身心健康。

第二章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语词,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卫生、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目的的方法。

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比如,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谦虚”;在遭遇挫折时,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等。

学习自我暗示,需要坚强刚毅的意志,要对自我及自我暗示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并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使自我暗示得到恰如其分的应用。

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自我暗示的方法:

一、冥想放松法

可以用一件真实的物件,如某种球类,某种水果,或者手头可以找到的小块物体,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具体做法是:

(1)凝视手中的橘子(或其他物体),反复、仔细地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纹理脉络;然后用手触摸它的表面质地,看是光滑还是粗糙,再闻闻它有什么气味。

(2)闭上眼睛,回忆这个橘子都留给你哪些印象。

(3)放松肌肉,排除杂念,想象自己钻进了橘子里。

那么,想象一下,里面是什么样子?

你感觉到了什么?

里面的颜色和外边的颜色一样吗?

然后再假想你尝了这个橘子,记住它的滋味。

(4)想象自己走出了橘子的内部,恢复了原样,记住刚才在橘子里面所看到的、尝到的和感觉到的一切,然后做5遍深呼吸,慢慢数5下,睁开眼睛,你会感觉到头脑清爽,心情轻松。

二、自主训练法

又叫适应训练法,其中较简单的一种方法如下:

(1)取坐姿,把背部轻轻靠在椅子上,头部挺直,稍稍前倾,两脚摆放与肩同宽,脚心贴地。

(2)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静静地深呼吸3次,排除杂念,把注意力引向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把意念排导在手心。

(3)不久,你会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慢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