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111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 Word版含答案.docx

《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 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 Word版含答案.docx

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Word版含答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总的格局是(  )

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东北多,西北少

C.长江以南多,长江以北少

D.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答案】 D

【解析】 我国天然气分布不均,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

2.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

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

【答案】 B

【解析】 我国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且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该区域赋存量不匹配,为了促进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3.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答案】 B

【解析】 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储量不足,所以需要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4.下图为西气东输一期干线管道走向示意图,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西气东输干线管道(  )

A.穿过三大高原B.途经四大气候区

C.跨越三大河流D.跨过三级阶梯

【答案】 C

【解析】 西气东输工程管线穿越了内蒙古草原和黄土高原,跨越第二、第三级阶梯;沿途有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经过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跨越黄河、淮河、长江.

5.有关“西气东输”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能源地域分布不均

②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对接,它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为基础,以黄河三角洲为目标市场

③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④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读下面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6~7题.

6.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

A.中亚B.俄罗斯

C.西亚D.乌克兰

【答案】 A

【解析】 新疆以西为中亚地区,中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7.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

A.缓解能源紧缺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降污D.保证能源安全

【答案】 C

【解析】 东部地区通过利用输送来的天然气,减少污染大的煤炭资源的消耗,达到减排降污的目的.

下图中的图甲和图乙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8~9题.

8.结合两图的资源特点,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  )

A.图甲主要开发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图乙主要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B.图甲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图乙主要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C.图甲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图乙主要开发核能

D.图甲主要开发煤炭资源,图乙主要开发核能

【答案】 C

【解析】 根据经纬度及轮廓判断甲、乙分别为新疆和“长三角”地区.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长三角”地区常规能源很少,又因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主要开发核能.

9.有关两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乙到图甲植被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图甲的荒漠化非常严重,主要防治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大量植树造林

C.图乙有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该岛在未来可能与长江口北岸相连

D.甲区域由于降水少而干旱,而乙区域则因为用水量大和水污染而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

【答案】 B

【解析】 图甲的荒漠化非常严重,防治措施是退耕还草,但不提倡大量植树造林,因为新疆处于内陆,常年干旱,不能满足大量树木生长的水分需求.

(2013·大同模拟)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状况差异的原因是(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少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用电量和发电量都较大,说明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用电量大于发电量,说明能源资源缺少;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说明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较小.

11.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下列节流方面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降低能耗②进口煤炭

③开发新能源④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调整产业结构,都为节流措施.进口煤炭和开发新能源都为开源措施.

12.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A.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D.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答案】 A

【解析】 针对东部地区能源短缺,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的状况,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既可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状况,又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既会加重西部地区的生态压力,又不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二、综合题

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  )

A.波斯湾沿岸

B.塞拉利昂海域沿岸

C.额尔齐斯河沿岸

D.里海沿岸

(2)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的地形区为________,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5)为解决材料三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答案】 

(1)D

(2)河西走廊 地势平坦

(3)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4)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 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

(5)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跨区域输入能源,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14.阅读下面西气东输示意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设4200千米左右的管道,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东送,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9个省市区,供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各省(区)的工业和居民用气.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管道由东向西途经地区中,属于全国性农业生产基地的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中一线工程“西气”主要来源于________盆地.“东输”的重点是________.

(3)写出两个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盆地:

________、________.

(4)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切实可行的是(双选)(  )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B.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播撒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什么影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有哪些?

【答案】 

(1)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南疆

(2)塔里木 上海市

(3)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4)AB

(5)①改变东部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②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促进东部化学工业的发展 ③减轻东部铁路运输的压力等.

(6)加快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和积累资金,促进西部发展.

【解析】 本题以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线路图及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区域资源调配的线路选择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对相关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及沿线自然环境特点,西气东输是对东、西部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影响.第

(1)题,考查沿线农业生产基地分布,即太湖平原、江淮平原、南疆.第

(2)题,结合材料知识即可作答.第(3)题,我国西部油气丰富的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任选两个填写.第(4)题,C项的做法违反自然规律,不符合可持续发展;D项人工降雨的前提是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西北内陆干旱,在大的范围内不具备人工降雨的条件.第(5)题,注意题目界定的范围是经济发展与环保两方面的内容.第(6)题,对西部而言,天然气资源得到开发转变为经济优势,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也有利于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

知能拓展阅读

南水北调要统筹考虑南北方水资源的分配

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及南北方水资源需求形势看,南水北调势在必行.但是南水北调如何运作?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水资源如何分配?

需要统筹考虑.

从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干旱历史来看,两个地区之间降水的时间与空间在不同年份表现不同,总的来说,5~9月长江水量丰富,季节调水不会对长江中下游水资源产生影响.其他月份长江的流量正常或偏多时,适度的调水也不会对长江中下游产生重大影响.问题是当北方黄河与淮河流域干旱,长江中下游也是枯水年时(如1978~1979年),我们将面临两难的局面.1998年长江大洪水以后,1999年初的异常低水位,即是长江洪枯水情向两极发展的表现.人类活动导致洪水水位显著偏高,枯水时水位异常偏低.研究表明,长江流域的人类活动已对枯季入海流量产生显著的影响,直接后果是长江河口海水入侵的频率与强度都在加大.因此,南水北调工程应注意下述四个方面的问题:

1.南水北调应充分考虑到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海流量的影响,保证必要的入海流量.据中国科学院的咨询报告,在仅占全国土地面积1%的长江三角洲上,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15.1%,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8.7%.在北方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下,国外某些媒介亦已把长江作为我国的生命线.显然,确保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南水北调的前提条件,这一提法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解决北方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性,而是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开展流域生态系统变化研究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2.即使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北方流域也应把解决本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长远立足点放在本流域.这首先是因为我们会遇到长江、黄河、淮海与海河同时干旱缺水的局面,随着未来水资源需求的继续上升,这种问题将日益严重.其实,即使是可从长江调出部分水量,对于北方的干旱也是杯水车薪.其次,正如原水电部部长汪恕诚所指出,我国用水浪费严重,要把节水作为全社会的努力目标.不论在我国还是从全球规模来说,农业灌溉用水在水资源问题的利用中占主导地位.发展节水农业及其他产业才是解决本地水资源短缺的长远与根本的对策.不能把解决本地水资源的所有期望都寄托于长江之水.

3.南水北调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是单纯为了满足黄、淮、海流域不断增长的水资源需求?

目前现状是水资源利用率十分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如不以节水与治理环境污染为本,多调入清水即意味着多排出污水,进一步恶化区域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一份文件指出,人类往往强调人对水的需求,而忽视了大自然在维持其自然生态系统时对水的最基本需求.南水北调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在解决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燃眉之急的同时,帮助这些区域改善与恢复地表、地下及沿海的水环境及其相关的生态系统,这才是南水北调的长远与根本目标.但是,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取决于本流域的努力,本流域体系的综合管理才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

4.水资源分配将在未来地方与地方利益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须从国家整体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利益出发,协调好地区之间的利益.慎重考虑干旱缺水地区发展耗水型工农业项目问题,要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在高效有利的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