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问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900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15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问答.docx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问答.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问答.docx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掌握的知识问答

第一章      法规与标准

1--1压力容器设计必须哪些主要法规和规程?

答: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2003.6.1

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检局2000.1.1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质检局2003.1.1

4.《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质检局2003.1.1

5.GB150《钢制压力容器》

6.JB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7.JB/T4735《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8.GB151《管壳式换热器》。

1—2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职责是什么?

答:

1.应对设计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2.容器的设计文件至少应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样。

3.容器设计总图应盖有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标志。

1—3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适用和不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

适用范围:

1.      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的钢制压力容器。

2.      设计温度范围根据钢材允需的使用温度确定。

不适用范围:

1.      直接火焰加热的容器。

2.      核能装置中的容器。

3.      经常搬运的容器。

4.      诸如泵、压缩机、涡轮机或液压缸等旋转式或往复式机械设备中自成整体或作为组成部件的受压容器。

5.      设计压力低于0.1Mpa的容器。

6.      真空度低于0.02Mpa的容器。

7.      内直径小于150mm的容器。

8.      要求做疲劳分析的容器。

9.      已有其它行业标准管辖的压力容器,如制冷、制糖、造纸、饮料等行业中的某些专用压力容器和搪玻璃容器。

1—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适用与不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

使用范围: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最高工件压力(PW)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压力)的容器。

2.      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断面最大尺寸)大于0.15m,且容积V大于等于0.25m3的容器;

3.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容器。

不适用范围:

1.      超高压容器。

2.      各类气瓶。

3.      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4.      核压力容器、船舶和铁路机车上的附属压力容器、国防或军事装备用的压力容器、锅炉安全技术监察适用范围内的直接受火焰加热的设备(如烟道式余热锅炉等)。

5.      正常运行最高工件压力小于0.1Mpa的压力容器(包括在进料或出料过程中需瞬时承受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压力容器,不包括消毒、冷却等工艺过程中需要短时承受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压力容器)。

6.      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如压缩机、发电机、泵、柴油机的承压壳或气缸,但不含造纸、纺织机械的烘缸、压缩机的辅助压力容器)。

7.      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波纹管换热器、空冷换热器、冷却排管。

1--5《容规》和GB150-98对压力容器的范围如何划定?

答:

1.      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装置连接的:

容器接管与外管道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坡口端面;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螺纹接头端面;专用连接或管件的第一个密封面。

2.      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封头、平盖及其坚固件。

3.      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

1—6何谓易燃介质?

答:

易燃介质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气体。

如甲胺、乙烷、甲烷等。

1—7介质的毒性程度如何划分?

答:

参照HG《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1.      极度危害:

<0.1mg/m3;

2.      高度危害:

0.1-<1.0mg/m3;

3.      中度危害:

1.0-<10mg/m3;

4.      轻度危害:

≥10mg/m3;

1—8如何确定混合介质的性质?

答:

应以介质的组成并按毒性程度或易燃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介质毒性程度或是否属于易燃介质。

1—9如何划分压力容器的压力等级?

答:

按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等级:

1.      低压:

0.1Mpa≤P<1.6Mpa

2.      中压:

1.60Mpa≤P<10Mpa

3.      高压:

10.0Mpa≤P<100Mpa

4.      超高压:

P≥100Mpa

1—10压力容器的品种主要划分为哪几种?

答:

按容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

1.      反应压力容器:

主要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

如反应器、反应釜、分解锅、分解塔、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煤气发生炉。

2.      换热压力容器:

主要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管壳式余热锅炉、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等。

3.      分离压力容器:

主要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如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缓冲器、洗涤器、吸收塔、铜洗器、干燥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4.      储存压力容器;主要是用于盛装生产用的原料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1—11压力容器分为三类,其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答:

为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将《容规》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分为三类:

1.      低压容器为一类压力容器。

2.      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类压力容器:

(1)      中压容器;

(2)      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低压反应容器的储存容器;

(3)      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介质的低压容器。

(4)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5)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      下列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1)      高压容器。

(2)      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      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的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

(4)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的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Mpa.m3)。

(5)      低压容器:

(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

(6)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7)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8)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9)      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

(10)  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

(11)  低温液体储存压力容器(容积大于等于5m3)。

1—12《容规》与《条例》及标准有何关系?

国务院发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属行政法规,是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的基本法规,是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的依据和准则。

依据《条例》制订的《容规》也属行政法规,是从安全角度,对压力容器安全监督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属民事诉讼范围,是设计、制造压力容器产品的依据。

《容规》是压力容器安全监督和管理的依据。

由于安全技术监督的内容同标准的任务、性质、工作进度和角度不同,有些与标准一致,有些可能不一致,这是正常的,并不矛盾。

二者无大小之分,作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单位,遵守《容规》和执行标准是一致的,二者不协条时宜按高的要求执行。

但作为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只要产品符合《容规》要求即可。

 

第二章材料

2—2碳素钢镇静钢Q235B级、C级的区别是什么?

适用范围是什么?

主要区别是冲击试验温度不同:

Q235B级做常温20℃V型冲击试验;Q235C级做0℃V型冲击试验。

适用范围:

1.      Q235B级:

容器设计压力P≤1.6Mpa,钢板使用温度0~350℃。

用于容器壳体时,钢板厚度不大于20mm,不得用于毒性为高度、极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

2.      Q235C级:

容器设计压力P≤2.5Mpa,钢板使用温度0~400℃。

用于容器壳体时,钢板厚度不大于30mm。

2—3碳素钢和碳锰钢在高于425℃温度下长期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

GB150-98规定,碳素钢和碳锰钢在高于425℃温度下长期使用时,应考虑钢中碳化物的石墨化倾向。

因为碳素钢和锰碳钢在上述情况下,钢中的渗碳体会产生分解,Fe3C___3Fe+C(石墨),而这一分解及石墨化最终会使钢中的珠光体部分或全部消失,使材料的强度及塑性下降,而冲击值下降尤甚,钢材明显变脆。

2—4奥氏体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

GB150-98规定,奥氏体的使用温度高于525℃,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0.04%,这是因为奥氏体钢在使用温度500~550℃时,若含碳量太低,强度及抗氧化性会显著下降。

因些一般规定超低碳(C≤0.03%)奥氏体不锈钢的使用温度范围,18-9型材料用到400℃左右,18-12-2型材料用到450℃左右,使用温度超过650℃时,国外对于304、316型材料一般要求用H级,即含碳量要稍高一些,主要也是考虑耐腐蚀,而且耐热及有热强性。

2—5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的使用温度范围是什么?

答: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的使用温度范围是应同时符合基材和复材使用温度范围的规定。

2—6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当达到何种厚度时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

为什么?

壳体厚度大于30mm的20R和16MnR;其它受压元件(法兰、管板、平盖等)厚度大于50mm的20R和16MnR,以及大于16mm的15MnVR,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

这主要是考虑国内轧制设备条件限制,较厚板轧制比小,钢板内部致密度及中心组织质量差;另外对钢板正火处理可细化晶粒及改善组织,使钢板有较好的韧性、塑性及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2—7调质状态和用于多层包扎容器内筒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为何应逐张进行拉力试验和夏比(V型)常温或低温冲击试验?

答:

低合金钢经调质处理后,屈服点大大提高了,但冲击韧性不够稳定,为了正确判断综合力学性能,所以要逐张进行拉力和冲击试验来验证。

多层包扎容器内筒是一种承受较高工作压力的设备内筒,其设计压力为10~100Mpa;同时高压容器还往往承受较高的温度和各种介质的腐蚀,操作条件苛刻,故高压容器的材料验收、制造、与检验要求都比较高,这样才能保证高压容器的使用安全。

2—8设计温度小于0℃时,名义厚度δn大于25mm的20R和δn大于38mm的16MnR、15MnVR、15MnVNR或任何厚度的18MnMoNbR和13MnNiMoNbR为何要进行夏比(V型)低温冲击试验?

试样为何取横向?

低温冲击功的指标是什么?

因为国产钢材:

16MnR、15MnVR、15MnVNR当厚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或18MnMoNbR和13MnNiMoNbR强度级别较高的任何厚度钢板,无延性转变温度可能就在-19.9~0℃之间,非常危险,但又未按低温材料对待,为避免这个问题,就要在上述温度区间做母材和试板V型冲击以验证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浇铸钢锭时形成化学成分不匀或含有杂质,则在热轧形后不均匀部分和杂质就顺着金属伸长方向延伸,形成所谓“流线”或纤维状组织,这时金属力学性能就表现出各项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