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884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0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x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docx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马迹塘完全小学

教案

 

学科数学

二年班

执教者

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

一、数据收集整理六、有余数的除法

二、表内除法

(一)七、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图形的运动

(一)八、克和千克

四、表内除法

(二)九、数学广角

五、混合运算十、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四、方法措施

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

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教材分析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

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迁移能力,还可以省时。

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周

3.3---3.7

一、数据收集整理(3)

3

第二周

3.10---3.14

二、表内除法

(一)(14)

1、除法的初步认识

4

第三周

3.17---3.21

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第四周

3.24---3.28

4、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整理和复习

4

第五周

3.31--4.4

单元测试

三、图形的运动(6)

4

第六周

4.7--4.11

三、图形的运动

3

清明休一天

第七周

4.14---4.18

三、图形的运动

四、表内除法

(二)(10)

4

第八周

4.21---4.25

四、表内除法

(二)

4

第九周

4.28--4.30

4、表内除法

(二)

五、混合运算(5)

4

第十一周

5.5---5.9

五、混合运算

4

劳动节放假三天

第十儿周

5.12--5.16

六、有余数的除法(6)

4

第十三周

5.19---5.23

六、有余数的除法

7、万以内的认识(10)

4

第十四周

5.26---5.30

七、万以内的认识

4

第十五周

6.2---6.6

七、万以内的认识

3

端午节休一天

第十六周

6.9---6.13

7、万以内的认识

8、克和千克

(2)

4

第十七周

6.16---6.20

九、数学广角——推理(3)

4

第十八周

6.23---6.27

十、总复习(4)

4

第十九周

6.30---7.4

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二、目标导向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

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

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3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

课时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

(一)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统计表;

2.能力目标:

初步认识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时

重难点

重点:

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表。

难点:

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你们喜爱运动吗?

你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

(学生回答)

(2)这么喜欢运动,现在的天气又这么好,来组织个比赛好吗?

可是这么多运动项目,你想组织什么比赛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意见不一致)

(3)意见不一致,这该这么办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老师适时导入)

(4)收集整理一下数据,收集整理什么数据呢?

(学生:

最喜欢的运动)

(5)引入新知:

数据收集整理。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页的内容。

想一想:

1.全班共有()人。

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四、合作探究:

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过渡:

现在小组讨论开始,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认真,效率高。

1、看一看:

学生自由探讨“想一想”的3个问题。

(师不能辅导)

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

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五、精讲启发

过渡: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

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并说出理由。

(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师及时补充,并对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与肯定。

六、反馈练习

教材第4页,1、2题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1.全班共有()人。

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时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

(二)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将数据记录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并能根据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课时

重难点

重点:

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

难点:

能根据统计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师生活动

1、导入新课

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班上准备从王明明、陈小菲两人中选一位惨叫比赛。

选谁去呢?

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目标导学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主学习

认真看课本第3页的内容。

思考:

1、同学们是采用什么方法选出参加故事大赛的名单?

2、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

为什么?

3、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么样?

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四、合作探究:

过渡:

现在小组讨论开始,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认真,效率高。

学生自由探讨“想一想”的3个问题。

(师不能辅导)

5分钟后比哪个小组讨论得最激烈,高效率。

请小组回答,其余同学仔细听,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回答,并说出理由。

五、精讲启发

老师:

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可以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故事大赛。

同学们可以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画“○”、画“∣”、画“正”等,但是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六、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

(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课时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练习一

课型

练习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课时

重难点

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体验统计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

师生活动

一、目标导学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请同学们来看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投影,生齐读)

二、自主学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7题

思考:

每题分别统计的是什么?

是怎样统计的?

(学生独立完成)

三、合作探究

5分钟后比哪个小组讨论得最激烈,高效率。

请小组回答,其余同学仔细听,不同意见请举手回答,并说出理由。

四、精讲启发

师:

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五、反馈练习

班上如果要过“集体生日”,可以在哪个月举行?

选全班同学中生日最集中的月份。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二、目标导向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14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

课时内容

平均分

(一)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

重难点

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难点:

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师生活动

一、目标导学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主学习

仔细观察课本第7页,思考下列问题

(1)二

(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要准备什么呢?

(苹果、糖、、、、、、)

(2)二

(1)班的同学准备了什么?

他们是怎么分的呢?

三、合作探究

过渡:

现在小组讨论开始,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认真,效率高。

议一议:

学生自由探讨上面的2个问题。

(师不能辅导)

5分钟后比哪个小组讨论得最激烈,高效率。

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

分一分:

(1)师:

这里有6颗糖果,要分成3份,你们小组打算怎么分?

小组动手分糖果;

汇报与交流,说分配结果。

讨论公平的分配方案,得出“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并给这种分配方案取个名字。

(出示小精灵: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师: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请各组用实物图片分一分。

分完后交流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汇报结果

四、精讲启发

师:

像这样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

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还可以几个几个地分,但必须每份同样多。

五、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

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时内容

“平均分”

(二)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课时

重难点

重点:

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

师生活动

一、目标导学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平均分。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主学习

仔细观察教材第10例3

想一想:

小朋友在干什么?

她的做法和我们前面所学的分配方法相同吗?

有什么不同?

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

三、合作探究

说一说:

小组同学说一说小朋友如何分的果冻;

这种分法与我们上节课学的分法相同吗?

“每几个一份平均分”与“平均分成几份地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小节: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

四、精讲启发

师: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不论用哪种方法,最后结果是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五、反馈练习

(1)“做一做”第1题、第2题。

(2)拓展练习

有12个小朋友,要分成几个人数相等的小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

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平均分

(二)

8个果冻,每2个分一份,能分成几份?

分一分。

8个果冻,每2个分一份,能分成(4)份。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课时内容

练习二

课型

练习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课时

重难点

重点:

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师生活动

一、目标导学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这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我们就一起来练习一下,巩固学到的知识。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吧。

(出示投影,生齐读)

二、自主探究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1、12页练习二3~9题。

可以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

说一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2、那么把一个具体的数平均分,是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结果呢?

三、合作探究

过渡:

(15分钟后)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1、小组集体动手分一分,并和同学交流各自的方法。

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方法。

2、请生回答(小组同学可以帮助补充),其他小组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以举手回答并说明理由。

四、精讲启发

师在合作探究环节中适时补充。

个性修改二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课时内容

除法

(一)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课时

重难点

重点:

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

一、目标导学,自主学习

1、出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平均分。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投影,生齐读)。

2、谈话,出示情景图。

提出问题:

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

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合作探究,精讲启发

1、引入除法,教学例4

谈话: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

除法

问:

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

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12÷4=3,读作:

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4、把一个数量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有多少,用除法计算

三、反馈练习

1、课本“做一做”第1题,第2题。

2、练习三第1题,第2题

四、课堂总结。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除法

(一)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放(3)个

12÷4=3

除号

读作:

12除以4等于3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课时内容

除法

(二)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

重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

一、目标导学,自主学习

1、出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平均分。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投影,生齐读)。

2、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二、合作探究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

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三、精讲启发

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这种分法也是用除法来计算。

四、反馈练习

1、课本第14页“做一做”。

第1题,第2题

2、挑战园地:

(1)、练习第4、5题。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第6题:

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自己表现怎么样?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除法

(二)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发(5)盘

12÷4=3

••••

•••

•••

被除数除数商

读作:

12除以4等于3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课时内容

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

重难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目标导学

1、谈话: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同学们,在最近的学习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举例。

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二、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

三、合作探究

1、讨论自主学习时的练习题

请生回答,如有不同意见举手回答并说明理由。

老师根据同学们的作业情况做适当的精讲启发。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第7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