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627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docx

《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docx

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

老子的智慧—阅世之道

 

 1、相对价值

    说到价值,有人类才有价值,为什么?

因为价值来自于选择和评价。

人类有思考能力,有选择的能力,可以使某样东西因为人的选择而呈现出价值。

举个例子,我教书教了几十年,常常碰到年轻学生问我,老师,什么是美?

美,就是一种价值。

我看到年轻的学生,会说年轻是美;碰到社会上一些中年朋友,我说健康是美;有些老人家也问我什么是美?

我回答自然就是美。

所以你看在没有选美比赛之前,年轻、健康、自然都是美,任何一个人活着都具有某种美感值得欣赏。

但是选美比赛一来,麻烦了,美似乎有了标准。

好像必须要合乎这样的身高、体型、比例,才叫美。

那么,举目四望,到处看到的人好像都不合乎标准,自己当然也离要求很远了,那就不美吗?

当然不是。

老子认为,美是一种相对的价值,人间任何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一方面,没有美就没有丑;另一方面,美之上还有更美,丑之下还有更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二章》)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

所以,有与无互相产生;难与易互相形成;长与短互相衬托;高与低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配合;前与后互相跟随,因此之故,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世,以不言的方法来教导。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古代“恶”这个字,很多时候当“丑”来讲。

“美之为美”就是美的标准,不合标准的就不美;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标准,就没有美不美的问题了。

就像选美比赛,大家知道了那样叫“美”,相对的“丑”也就出现了。

善也是一样。

你给善定下了标准,那么不善也就出现了。

譬如有人每年给孤儿院捐一百万,大家说他是善人,他在行善。

这样一来,我们不捐钱的或者没有钱捐的就变成不善了。

为什么?

因为你如果把善规定在某些事情上,那么做不到的人自然就变成不善了。

    换句话说,有美和善,就有丑和不善。

如果把美和善定格了,规格化了,让所有的人都以此为准,善和美就变成了一种外在价值,而人的价值是要以内在做基础的。

但是这样说,也不是要完全忽视外在。

譬如我认为我是个好人,我就是好人吗?

没有外在的行为,怎么判断呢?

行为有两种,一种是做给别人看的,大家都在看,我故意做好事;一种是由内而发,自己愿意做的,有没有人看我根本不在乎,照样做好事。

后一种,才是真正的善的价值。

美也一样,美其实就是四个字:

值得欣赏。

我们说欣赏一个人,说明那个人有美的方面值得你去欣赏。

一个人只要有好朋友欣赏,有爱人欣赏,你自然就是美的了,何必要拿外表去跟别人比较呢?

外表比来比去,谁比得过年龄的挑战呢?

再怎么美的俊男美女,到了一定年龄,都不要谈“美”了。

为什么?

岁月不饶人啊。

也有人把美说成是“心中有爱”,这些话我并不反对,只不过不要太刻意的去给美和善下定义。

因为美和善的价值不应该被外在化,变成某种名词或某种条件。

    接下来老子说了六个对比: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六者都在说价值的相对性。

譬如我看到一朵花,本来没有花的时候是“无”,现在有了花是“从无到有”,过了几天,花凋谢了,有就变成无了。

换句话,“有无相生”就是了解生命变化的状态是相对的。

我们今天所见的万物,本来都是没有的,现在“无变有”,将来“有变无”,万物都在变化过程中。

再譬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认为数学题目很难,读到三年级就觉得以前的题目易如反掌,所以难易也是相对的。

又譬如我说这个人很高,但是碰到姚明,他就变成矮子了,碰到另外一个很矮的人,他又变高了。

这叫什么?

相对价值。

    在相对价值面前,圣人怎么办?

他要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世。

道家的“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心而为”,不刻意做任何事,因为刻意去做,就有达成和达不成的情况,就有压力。

譬如现代人的压力往往不是来自工作本身,而是对工作有过度的要求,需要达到什么业绩,什么成果,反而失去了享受工作的乐趣。

圣人怎么教育百姓?

以“不言”的方法来教导。

当老师的人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

如果自己做不到,拼命要求学生做,学生一看,老师还没做到呢,我们为什么要做,教育的效果就达不到了。

圣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无所作为,缄默不语,让一切自然发展。

    总之,所有的价值观和判断,如美丑、高下、长短、难易、有无,都是相对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见的一切,不但在感官上是相对的,在认识判断上也是相对的。

老子强调相对价值的目的是让我们知道一切本来是一个整体,不要盲目进行价值判断,坚持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其实好与不好都在一个整体里;换一个角度,好就变成不好,不好就变成好。

总之,一切都来自“道”,最后又归于“道”,任何东西都会由这一面变成那一面,因为它是相反相成的。

    2、祸福相生

    “祸福相生”是老子说的,日常生活里经常有这样的例子。

古代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高原上住着一位老人,有一天他养的一匹马不见了,跑出去没有再回来。

邻居听说,都跑来安慰他。

老人说,你怎么知道马不见了不是一件好事?

隔了几天,真的是好事了,因为这匹马回来了,还带着一群野马,老人发了财。

邻居跑来道贺,老人家说,我们家赚了一群野马,你怎么知道这不是坏事呢?

邻居听了吓一跳,心想有这种想法的真是跟别人不一样。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老人家的儿子骑野马摔断了一条腿。

邻居又跑来安慰。

老人会怎么说,大家也猜到了。

他说你怎么知道我儿子摔断腿不是一件好事?

过了没多久,发生战争,所有健康的青年都要去打仗,很多人受伤,有的还战死了。

老人的儿子因为瘸了腿,不用打仗,父子俩反倒可以过着平安的日子。

在这个故事中,谁是那些邻居?

我们普通人就是。

只看到表面,看别人发财就可喜可贺,羡慕的不得了;看别人倒楣,就觉着不幸,想去安慰他;但是这类想法有时候会落空。

谁是那位老人?

老子。

只有老子有这样的智慧,能够看到事物的整体性,看到祸与福是相生相倚的。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

(《老子·五十八章》)

    为政者粗疏,人民就淳厚;为政者苛细,人民就狡诈。

灾祸啊,幸福紧靠在它旁边;幸福啊,灾祸潜藏在它底下。

谁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祸福是没有一定的。

    前两句讲到为政者。

为政者宽厚,粗枝大叶,老百姓就比较淳朴;相反,为政者如果斤斤计较,自以为聪明,老百姓就会躲躲藏藏,好像现在常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政治人物看起来朴拙反而是好事。

为政最怕刻薄,一刻薄就会伤害人心,尽量管得宽松一点,不要要求太苛。

但是老子在这里所讲的也并不是一种愚民政策,而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你对一个人好,他善良的一面自然就引发出来,反之也是一样。

    老子接着就说“祸福相生”的道理。

一个人遇到灾祸,如果经受住了考验,那么痛苦过后可能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一珍惜,幸福感就来了。

一个人表面上什么都有,恐怕灾祸就隐藏在底下。

譬如美国曾经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发现有钱人家的小孩特别容易在中年之后感觉到人生乏味。

因为他从小家里要什么有什么,一切都是父母给的,样样都可以轻易到手,中年之后反而觉得人生没什么意思。

穷人家的孩子从小打工,每一样东西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赚来,反而会觉得这些东西跟我内在的生命有一种关联,更值得去珍惜。

所以,人生的福与祸是很难说清楚的。

人年轻时受苦说不定是一种磨炼,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从小各方面都很顺利,也许将来碰到考验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韩非·解老》解释福与祸的关系说:

“人有祸则心畏惧,心畏惧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明事理。

”人因为遇到灾祸而心怀畏惧,畏惧自己做错事、想错事,畏惧自己的行为违背规范,畏惧自己忽略了别人所在意的事情,畏惧鬼神和上天,行为自然端庄和正直,行为端直则思虑自然比较成熟,也就是可以明白事理。

反之,“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

”有福气则有富贵,富贵的人在“衣食美”之后,个个都骄由心生了。

但是上流与下流的分野,怎么能够完全以金钱来衡量呢?

事实上,很多人靠不法的手段赚钱,有钱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上流人,而这种人正是最下流的!

所谓的上流,难道是指衣服有多少,或者衣服是哪种名牌吗?

这完全是把自己物化了,根本谈不上人的精神层次。

    老子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富贵加上骄傲,自己就会招致祸患。

其中因果由观察经验而得,世间少有例外。

因此,人活在世界上,要经常保持警觉状态,“敝而新成”,常常让自己处在一个不圆满的状态中,就会自我要求,继续成长发展。

而且不管是遇到坏事还是好事,都要看长远一点。

顺利的时候,要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倒楣的时候,也千万不要灰心丧气。

要知道,没有一个人一辈子都顺利,也没有一个人一辈子都倒楣。

西方有句谚语:

“上帝不会给一个人他不能够承受的苦难。

”什么意思?

如果你今天受苦受难,你就要想到,上天给我的这个苦难不会是我无法承受的,我不光有能力承受,还应该从苦难中设法让自己成长,开发潜能,向前发展。

人生的路掌握在自己手上。

    3、慎始慎终

    慎始,开始要谨慎。

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基础打得好,以后的发展就容易。

譬如我数学一直没念好,是因为开始时基础没打好,后面念到几何、三角,愈念愈辛苦。

慎终,结束也要谨慎。

诗云:

“行百里者半九十”,要走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只能算一半,不能算百分之九十。

为什么?

因为最后十里才是真正的考验,就好像盖房子,盖到最后没有把屋顶加上,一样住不了。

《易经》有一个“井卦”,里谈到用瓶子从水井提水,拉上来的时候,碰到井口,瓶子碎了,水流光了,功败垂成。

    关于“慎始慎终”,《老子》里有一段话,讲得很完整也很生动。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制之于未乱。

    ……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六十四章》)

    情况安定时容易把握;情况尚无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化解;事物微细时容易消散。

要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好,要在祸乱尚未出现时就控制住……人们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时反而失败。

面对事情结束时,能像开始时那么谨慎,就不会失败了。

    前面几句话都是在告诉你,人做任何事情一开始就要做好。

《易经》坤卦初六说:

“履霜,坚冰至”,脚下踩到霜,就要知道坚冰快来了。

因为霜的阴气开始凝结,循着规律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坚冰。

这说明看待事物要有远见,要能够了解它细微的变化,见到叶落就知道秋天快到了。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会有迫在眉睫的忧虑,苦难来到时就会措手不及。

譬如在年底就预先规划好下一年。

有长远的考虑,才能知道什么时候会很忙碌,什么事情应该避开,又要如何调节。

如果这些都可以掌握,那么即使辛苦忙碌,也知道自己为什么愿意接受,因为事先经过思考和设计,已有心理准备。

不过,最怕答应太多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搞垮身体。

人要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少,不要超过那个范围。

    接下来,“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这句话实在太深刻了。

为什么事情快要成功时反而会失败呢?

因为得意忘形。

“哀兵必胜”是何道理?

谨慎小心,到最后一步都不敢大意的人,才可以维持优势。

所以老子说,能够慎始慎终,才不会遭致失败。

我在德国呆过一段时间,发现德国人做事很老实,不会取巧。

譬如街上的人行道,地砖一块块铺得平平整整,每个地方都铺得很好。

不像台湾的很多人行道,开始那段铺得很好,后面就崎岖不平了,下完雨,踩下去溅一脚水。

这说明做事的人缺乏一种训练,太过忽略自己工作的神圣性,留下很多后遗症。

我佩服一些基层的工人,他能把手边每样事情都做得扎实、彻底。

比如修水管,非要把它修得完美,好像修自己家水管一样。

对于这样的人,他要再多的工钱,你也乐意给。

西方讲企业管理,强调细节决定品质,每个细节做好之后,整体工作才能达到一种完美,这和老子“慎始慎终”的观点一致。

    孔子也一样。

有一次子路问他,如果老师统帅三军,要带哪个学生去啊?

子路心里一定以为老师会带自己,因为他最勇敢。

但是孔子说,你这样的人比较莽撞,我不愿意带你去。

他用“暴虎冯河,死而无悔”来描写子路。

子路空手就要打老虎,徒步就要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确实勇敢之极。

但是作战的目的是要成功,要胜利,不是说我是敢死队,死了就完了。

所以孔子说他要带“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遇到事情非常戒惕谨慎,好好筹划直到办成为止;要么不做事,要做就要完成,而且要有事先的准备筹划。

    事实上,大多数人只能做到“慎始”,做到“慎终”就不容易了。

譬如有些政治人物晚节不保,从政几十年还算清廉,但到了要退休时,就开始贪污。

他们的结果可想而知,非但不能安享晚年,反而要在监狱里度过残生,有时甚至连命都不保。

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慎始慎终”是一个做事坚持到底的过程。

譬如开学的时候,小学生也好大学生也好,开学第一周、第二周很用功,但是到了期中考试之后,很多学生就松懈了。

我当老师有经验,学生跷课大多是从学期中间开始的,这时候就分出高下了,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强行者有志”,能坚持到底才能成功;就跟跑马拉松赛一样,不能跑到终点,前面跑再快也没用。

所以,做任何事情,结束的时候要和开始时一样谨慎,这样事情才能够圆满完成。

我们应该这样要求自己。

 

 

 

 

    4、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是“天之道”的运行法则,没有人可以逃开这个法则。

但是自古以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寥寥无几。

“功臣身退”出自《老子》。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老子·第九章》)

    累积到了满溢,不如及时停止。

    锤炼到了锐利,不能长久保持。

    金玉堆在家中,没有人能守住。

    富贵加上骄傲,自己招致祸患。

    成功了就退下,这才合乎天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指累积,不累积就不会盈满。

“已”是指停下来,自我约束。

譬如钱累积到了满溢,要怎么用呢?

反倒令人担心,不如及时停止。

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是一个社会经济的循环,轮到你家时就留一点,日子过得舒服一点。

但是过得舒服就好吗?

可能各种问题都来了,就像很多人都患了富贵病或缺乏安全感。

了解这个道理之后,有钱就要给社会,给别人一种好形象。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道理。

年轻人有时候锐气很盛,要学会收敛。

譬如马英九以前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因为学生太多了,加上有些人是来骚扰或追求他的,以致每个星期都要换教室,每次上课前都紧张兮兮的。

他长得英俊潇洒,正因为外表太亮眼了,在任何地方都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像一把剑,麻袋包不住,一定会戳破。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就像《红楼梦》里说的“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为什么?

莫之能守。

家里金玉满堂,财宝堆了那么多,说不定这一代守得很好,也许到第二代、第三代就败掉了,或者因为意外的火灾烧光了都有可能。

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

但很多人只满足于争取一时的财富,毫不考虑长远的千秋万代,这就是问题。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从古至今,富贵的人最容易骄傲,也最应该避免骄傲。

子贡有一次请教孔子: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孔子认为这还不够好,最好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很多人说,穷了就没有“道”,其实如果了解“道”的话,穷不穷真的不重要。

我很幸运,有机会读哲学,哲学叫做爱好智慧,这里面也有“道”,所以我觉得人生的许多奢求没必要放在心上。

有空闲时读读书,从书中体会人生,可以知道很多事情,懂得很多道理,本身就有很多乐趣。

    至于“功成身退”就太难了,自古以来能够做到的只有少数人。

像范蠡在越国打败吴国之后,就带着西施隐居了。

李斯官至宰相,富贵加身却不肯下来,继续做到秦始皇死后,就一命难保。

《史记·李斯列传》载: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此谓死前大悟。

刘邦的时候也是一样,有多少功臣上来之后,还愿意功成身退?

每个人都要封王,封到最后全部死光。

还有明代开国的徐达、常遇春这些名将,替朱家打下大明江山,后来几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能避免当工具的命运,就一定要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天之道”,是自然界的运作规则,天地万物没有人可以逃脱。

“天之道”有什么特点?

首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冬天来临,气候变冷;春天到来,百花齐放;不必争,春夏秋冬四季就会依自然法则轮转。

因此,功成身退也是一种“不争”的修养。

其次,“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自然界的法则就像拉开弓弦一样,根据射箭目标的高低,将持弓的位置调整到合宜。

角度过高的就压低,角度过低的就抬高;再看射的目标是远是近,过满就减少一些,不过满就补足一些。

所以,功成身退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平衡与和谐。

再次,“天之道,利而不害”,自然的法则是有利万物而不加以损害,让万物不断地运作、活动,成住坏空。

“成住坏空”是佛教用语。

“成”即完成、出现,“住”即维持一段时间,“坏”是指开始变坏,“空”是不见了。

每样东西都是从成到空,就像人的生老病死。

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季节有春夏秋冬,国家有兴盛衰亡。

明白这个原则,我们的处世态度就会谦虚、退让,适可而止,然后功成身退,长保平安,这一切也就是要给别人留有余地。

    5、上善若水

    儒家、道家对水都非常推崇。

儒家强调道德,孟子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性是向善的,除了努力行善避恶,没有第二条路。

老庄不会教人行善避恶,因为一谈行善避恶就必须接受现成的规范,而这些规范往往是人定的。

如“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钩”是古时候男人衣服上面的饰品,很贵重,代表身分地位。

偷一个钩就被诛杀,但是偷一个国家却变成诸侯,不管用什么手段当了领导人之后,就有很多人效忠。

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都有。

这样一来该如何判断?

所以与道德相比,道家更强调的是智慧,认为水就与智慧有关,与“道”有关。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二十八章》)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很接近“道”。

居处善于卑下,心思善于深沉,施与善于相爱,言谈善于检证,为政善于治理,处事善于生效,行动善于待时。

正因为不与万物争,所以不会引来责怪。

    “上”即最高。

在老子看来,如果要在世界上找一样东西来描写“道”,最适合的应该是水。

孔子也称赞水,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聪明人欣赏水,因为水活泼、流动,能随着地形而变化,放在圆的杯子里就是圆的,放在方的杯子里就是方的。

智者就像水,可以适应环境的挑战,随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老子用水描写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外好像是无为,事实上没有什么事做不到。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是接近的意思,水接近“道”,却并不等于“道”。

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是西方第一位哲学家,他提出宇宙的本源就是水。

理由是:

凡有生命之物都需要湿气,没有水的话,植物无法生长;没有植物的话,动物无法存活。

但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没有“道”的话,哪里有东西可以存在,水也不会存在。

譬如水总是居于卑下之地,而“道”对万物无所不容,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好恶的问题。

所以水接近“道”但不等于“道”,原因就在这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老子总结的水的“七善”,苏辙对此的注解是:

第一、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

水总是向下流,这个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第二,空虚寂寞,深不可测,善渊也。

一个水潭,表面上风平浪静,里面却深不可测。

“心善渊”就是内心平静,不表露自己的意向。

第三,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

从下雨开始,水利泽万物而不求回报,爱护诸多生命。

第四,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

“信”即见证,水可以印证,它进入圆的地方会旋转,进入方的地方会转弯,塞住水源水流就停下来等。

第五,洗涤群秽,平淮高下,善治也。

水可以清洗一切脏东西,城市的灰尘和污浊的空气,一场大雨过后就一切如新了。

水平可分高下,山倒影在水面上就看得很清楚。

第六,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

古人没有镜子,就用水来代替,任何东西都会在水面上显出形状,牛来就照见牛头,马来就照见马面,人来就照见人脸。

水不会选择,只是适应能力很强,怎么变化都可以。

第七,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

水在冬天凝固,春天结冰,什么时节应该缺水就缺水,应该满出来就满出来,能够配合节气,把握时机。

    苏辙从七种角度说明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境界。

用水来对照人生很贴切,任何一动、一静、一言、一行,都能合乎这七种善,就可以达到无往而不利的境界。

最后,“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争也”,有优点而不能免于别人的非议,是因为与别人相争。

“水唯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这也就是“夫唯不争,故无尤”的道理,表面上根本不与人争,但最后整个大势依然往你指的方向发展,也不会惹祸上身。

关于水的这一特性,非常具有哲学意味。

    6、天地不仁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天灾人祸不断,荣枯变易无常。

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老子并没有给出答案,也没有对灾难进行直接的描述,而是说了一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五章》)

    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万物当成刍狗,让它们自行荣枯。

圣人没有任何偏爱,把百姓当成刍狗,让他们自行兴衰。

    “仁”指偏爱,“不仁”就是完全没有偏爱,一视同仁。

“刍狗”根据庄子的说法,是指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人祭祀祖先,祭桌上要放一些刍狗,等于陪伴在祖先身边;向祖先跪拜时,刍狗也在供桌上接受祭拜;而一旦活动结束,用草扎成的狗就被丢在地上,任人践踏,甚至被捡回去当柴烧了。

    老子是一个清醒的观察者。

他看到上有天,下有地,中间的万物就好像老百姓一样,有自己的荣枯兴衰;到了一定季节,就生长繁荣;到了一定时候,就枯萎死亡;最后归于幻灭。

在从生到灭的过程中,天地是没有任何偏爱的。

一朵花春天开了,夏天谢了;或者秋天开了,冬天谢了。

它不能说,不行,我四季都要开放。

那别的花怎么办呢?

自然界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你在繁荣的季节,上了台面,非常得意自在;一旦过了时节,就必须下台鞠躬,接受命运的安排。

所以,人碰到许多自然灾害,也尽量不要怀有太复杂的情感,不要老想着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或者老天对我不好,有时候自然界的问题是没有人可以想得透的。

    圣人效法天地,所以对于人的世界,也让他们生生灭灭,自行兴衰。

古代帝国有兴盛衰亡四个阶段,上帝不需要特别照顾谁,趋势该如何就如何,不会介入其中有所偏爱。

因为一旦有了偏心,就必须挪东墙来补西墙,最后左支右绌,反而麻烦。

这就是所谓的“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

    人活在“不仁”的天地之间,有没有痛苦?

当然有。

如何看待这些痛苦,老子也说过一句话: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

(《老子·十三章》)

    我所以有大祸患,是因为我拥有这个身体,如果我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