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三都旺道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后修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545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4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本三都旺道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后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文本三都旺道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后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文本三都旺道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后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文本三都旺道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后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文本三都旺道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后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本三都旺道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后修改.docx

《文本三都旺道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后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本三都旺道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后修改.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本三都旺道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后修改.docx

文本三都旺道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后修改

贵州省三都县旺道水电站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报批稿)

建设单位:

贵州从江湘能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中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三月

贵州省三都县旺道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编号:

审定:

审查:

校核:

编写:

姓名

上岗证书编号

王磊

魏忠幸

张青

勘测设计单位:

中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中山市东区起湾道沙岗圩侧综合楼四、五楼(总公司)

贵阳市云岩区毓秀路68号佳和花园12楼D座(贵州分公司)

86872468(贵州分公司)

86838178(贵州分公司)

1总论1

1.1建设项目概况1

1.2项目来源11

1.3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11

1.4编制依据12

1.5工作等级15

1.6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16

1.7水平年17

2项目区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分析18

2.1基本概况18

2.2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22

2.3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26

3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27

3.1取水合理性分析27

3.2用水合理性分析28

3.3节水措施与节水潜力分析29

3.4合理取用水量30

4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31

4.1依据的资料31

4.2可供水量计算36

4.3水资源质量评价59

4.4取水口合理性分析59

4.5取水可靠性分析62

5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63

5.1工程调度运用方式63

5.2最小下泄流量及其合理性分析63

5.3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64

5.4对第三者的影响65

6.1退水系统及其组成67

6.2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方式69

6.3退水处理方案71

6.4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72

6.5入河排污口(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73

7水资源保护措施74

7.1工程措施74

7.2非工程措施77

8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方案建议79

8.1补偿原则79

8.2补偿方案(措施)建议79

9结论与建议81

9.1结论81

9.2建议87

附图:

1、项目区域水系图;

2、项目位置图;

3、水功能区划图;

4、水资源论证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图;

5、梯级电站开发方案纵剖面图;

6、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图;

7、工程布置图。

以下相片于2014年9月14日摄于三都县旺道河段

拟建大坝坝址

拟建大坝坝址

坝址下游

拟建厂房位置

三都县旺道水电站水资源论证综合说明表

建设项目名称

贵州省三都县旺道水电站

建设项目建设地点

排调河下游三都县岩劳村上游约2.2km处

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或扩建)

新建

水资源论证委托单位

贵州从江湘能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水资源论证承担单位

中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承担单位资质证书编号

工作等级

二级

分析范围(km2)

排调河全流域782km2

水资源论证范围(km2)

旺道水电站坝址以上流域653km2

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km2)

取水影响论证范围:

旺道水电站回水尖灭点至下一个支流(岩捞河)汇合口区间范围13.1km2。

退水影响论证范围:

旺道水电站厂房退水口至下一个支流(岩捞河)汇合口区间范围0.35km2。

现状水平年

2012

规划水平年

2020

发电

装机容量(MW)

3.2

保证出力(P=80%)(MW)

473.41

年发电量(108kW?

h)

0.1229

工程等级

4级

开发方式

引水式

引水长度(km)

0.29

校核洪水位(m)

392.02

设计洪水位(m)

390.01

正常蓄水位(m)

388.5

死水位(m)

387.5

总库容(108m3)

0.0301

兴利库容(108m3)

0.0041

死库容(108m3)

0.0194

库容系数(%)

0.0008

调节特性(多年、年、季、周、日)

水量利用系数(%)

82.5%

正常蓄水位时水库水面面积(km2)

0.26

取水地点

建设期

排调河下游三都县岩劳村段

运行期

排调河下游三都县岩劳村段

最大取水流量(m3/s)

29

多年平均年取水量(108m3)

4.01

取水用途(发电、供水、灌溉等)

发电

取水方式

拦水坝

水源水质要求

Ⅲ类

多年平均流量(m3/s)

15.42

各月多年平均流量(m3/s)

1月

3.99

4月

12.82

7月

34.43

10月

10.03

2月

4.76

5月

27.16

8月

22.67

11月

8.31

3月

5.98

6月

37.32

9月

12.79

12月

4.44

退

水质现状

Ⅱ类

退水地点

排调河下游三都县岩劳村段

退水方式

1、发电尾水直接排入原河道;

2、泄水系统退水直接排入原河道;

3、机组检修清洗废污水处理达到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

废污水污染物种类

主要污染物

污染物浓度

(mg/L)

施工生产污水

悬浮物

油污水

砂石骨料冲洗废水

生活污水

BOD5

COD

NH3-N

大肠杆菌

废污水总量

21.26万m3

水资

源保

护措

最小下泄流量(最小水深)[m3/s(m)]

1.542m3/s(0.15m)

最小下泄流量工程设施或调度运用方式

初期蓄水阶段通过坝后取水管下放生态水

运行期从取水管上设置一闸阀下放生态水

其他

/

注:

各建设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参照本表适当增减内容

1总论

1.1建设项目概况

1.1.1基本情况

本工程名称:

贵州省三都县旺道水电站。

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水力发电。

旺道水电站布置在珠江流域都柳江水系排调河下游三都县都江镇岩劳村境内的旺道河段,旺道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的水电工程,由重力坝、引水隧洞、电站厂房、升压站等组成。

工程规模为小

(1)型,多年平均发电量1229.33万kW·h,水库总库容301.22万m3,正常蓄水位为388.50m,电站坝址控制集水面积653km2,电站装机2×1600kW,最大坝高23.02m。

设计水头13.0m,设计引用流量29.0m3/s,设计保证率为80%。

图1.1-1旺道水电站水位--库容关系曲线

根据《贵州省排调河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报告》(2014.4),推荐排调河干流水电开发任务由九个梯级组成,旺道水电站位于排调河下游河段,是排调河水电规划梯级开发的第八级,其上游相邻梯级为已建成的马颈坳水电站,下游相邻梯级为规划的万响水电站。

建设地点:

三都县旺道水电站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南部,座落在珠江流域都柳江水系排调河下游三都县岩劳村境内的旺道河段,选择坝址位于岩捞村寨上游约2.2km处,厂房位于河湾下游,为地面式厂房。

建设项目位置示意图见附图2。

工程占地由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两部分组成。

本项目建设占地主要由枢纽工程、施工道路、施工营地、料场、弃渣场五大部分组成。

本工程无人口、房屋及其他附作物迁移,建设永久占地5.1亩(耕地),水库淹没永久占地26.3亩(其中:

占耕地14.3亩、灌木林地12亩),临时占地6亩(其中:

耕地2亩、荒地4亩)。

具体见表1.1-1占地面积汇总表。

建库河流为该区最低排泄基准面,附近无低洼地形和农田,不存在浸没问题。

1.1-1旺道水电站占地面积汇总表

序号

土地用途

土地性质

面积(亩)

1

淹没占地

耕地

14.3

灌木林地

12.0

2

工程永久占地

耕地

5.1

3

临时占地

耕地

2.0

荒地

4.0

旺道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2×1600kW,总库容301.22万m3,年平均发电量1229.33万kW?

h,年利用小时数3842h;设计引水流量29m3/s,年平均用水量4.01亿m3,设计保证率为80%。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19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旺道水电站枢纽工程规模为小

(1)型规模,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

相应主要建筑物大坝、厂房的工程等级为4级,次要建筑物工程等别为5级,工程静态总投资3966.95万元。

旺道水电站主要工程特性见表1.1-2。

表1.1-2旺道水电站主要工程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水文

1、流域面积

全流域

km2

782

工程地址(坝址、闸址)以上

km2

653

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

53

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亿m3

4.86

4、代表性流量

多年平均流量

m3/s

15.42

正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

p(%)m3/s

P=3.33%,1424

非常运用(校核)洪水标准及流量

p(%)m3/s

P=0.5%,2097

施工导流标准及流量

p(%)m3/s

P=10%,266.43

5、洪量

设计洪水洪量(d)

亿m3

1.015

1d

校核洪水洪量(d)

亿m3

0.666

1d

6、泥沙

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

万t

5.22

多年平均含沙量

kg/m3

1.15

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

万t

1.04

二、工程规模

1、水库

校核洪水位

m

392.02

设计洪水位

m

390.01

正常蓄水位

m

388.5

死水位

m

387.5

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库容)

万m3

301.22

调节库容(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

万m3

40.81

死库容(死水位以下)

万m3

194.24

回水长度

km

4.2

P=5%

库容系数

%

0.0008

调节特性

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m3/s

2057

相应下游水位

m

384.62

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m3/s

1387

相应下游水位

m

383.46

最小下泄流量

m3/s

1.92

相应下游水位

m

377.45

2、水力发电工程

装机容量

MW

3.2

保证出力

kW

473.41

多年平均发电量

万kW.h

1229.33

年利用小时数

h

3842

设计引水位

m

388.5

最低引水位

m

387.5

发电引水流量

m3/s

29.0

三、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

1、淹没占地

(p=20%)

耕地

14.3

园地

12.0

2、迁移人口

3、淹没区房屋

m2

4、工程占地

耕地

5.1

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挡水建筑物

型式

重力坝

坝顶部高程

m

392.02

最大坝高

m

23.02

顶部长度

m

137.6

2、泄水建筑物

型式

溢流堰

堰顶高程

m

384.5

溢流段长度闸孔尺寸及孔数)

m

75.0(9扇8.0*4.0翻板闸门)

闸门型式

液压翻板闸门

设计泄洪流量

m3/s

1387

校核泄洪流量

m3/s

2057

3、输水建筑物

设计引用流量

m3/s

29.0

进水口型式

塔式

进水口底槛高程

m

381.5

4、厂房

型式

地面式

主厂房尺寸(长×宽)

m×m

29.8×11.4

水轮机安装高程

m

374.4

5、开关站

型式

室内

6、主要机电设备

水轮机型号

ZDJP502-LH-160,φ=4°

台数

2

额定出力

kW

1703.6

最大工作水头

m

14.22

最小工作水头

m

11.72

额定水头

m

13.0

额定流量

m3/s

14.58

五、施工

总工期

22

六、经济指标

1、工程部分

建筑工程

万元

1878.11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709.62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204.46

临时工程

万元

149.52

独立费用

万元

370.24

静态总投资

万元

3477.90

2、水库移民征地补偿

静态总投资

万元

321.292

3、水土保持工程

静态总投资

万元

42.33

4、环境保护工程

静态总投资

万元

44.67

5、总投资

静态总投资

万元

3966.95

旺道水电站布置在排调河的下游旺道河段,由重力坝、压力输水隧洞、压力输水管道、发电厂房、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

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厂区枢纽顺河布置。

(1)挡水建筑物

三都县旺道水电站大坝为C15砼重力坝,坝顶高程392.02m,坝基高程369.00m,最大坝高23.02m,坝顶长137.60m,分溢流坝75m和非溢流坝段62.6m。

溢流坝顶高程384.50m,翻板闸门高4m,闸门顶高程(即正常蓄水位)388.50m,坝底厚22.0m;非溢流坝段坝顶厚4.0m,坝底厚18.20m。

根据溢流坝段以下地质勘探资料,先确定出可利用基岩等高线。

由于坝址河谷近梯形谷,所以用重力坝进行布置,使其适应地形变化。

满足应力和稳定要求。

在溢流坝坝顶设液压控制翻板闸门,设计洪水下泄流量为:

1387m3/s,校核洪水下泄流量为:

2057m3/s。

非溢流坝段为C15砼重力坝,迎水面为垂直面,背水面坡度为1:

0.8,在大坝379.00m高程设置一个放空底孔兼冲砂孔,布置在非溢流坝段的右侧,进口设一道平板工作闸,放空底孔底板高程为379.0m,进口断面尺寸2×2m(宽×高)。

(2)泄水建筑物:

旺道水电站泄水建筑物为坝顶液压控制翻板闸门接自由溢流宽顶堰,液压翻板闸门是利用水力和闸门重量平衡的原理,增设阻尼反馈系统来达到闸门随上游水位升高,而逐渐开启泄流;上游水位下降,而逐渐回关蓄水,使上游水位始终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即上游正常水位)。

结构设计为:

溢洪道布置在坝的中部,溢流坝顶设9扇液压控制翻板闸门,每孔净宽8.0m,高4.0m,溢流坝段桩号为0+032.6~坝0+107.6段,溢流段前沿长75.0m,堰顶高程384.50m。

堰面体形为宽顶堰,上游堰面为R=1.0m的1/4圆弧组成,下游堰面为R=5.0m,连接1:

0.8直线段,其后连接R=5.00m反弧段。

(3)引水建筑物:

引水隧洞主要为发电引水,布置在坝体右岸上游30m处,隧洞长290.00m,为有压引水隧洞。

进水口型式为塔式进水口,深式取水。

进水口由行进段、进口段、闸门段、闸门后渐变段和上部结构组成。

塔式进水口工作平台高程394.0m,其上启闭平台高程394.0m上设QPQ-2×150KN型启闭机2台,工作平台与岸坡有35m工作桥连接,桥宽2m。

进水口底板高程381.5m,进口段孔口尺寸及闸门段尺寸3.5m×3.5m。

闸门后渐变段末断面尺寸为直径3.2m、衬砌厚度为50cm的钢筋砼圆型隧洞。

进口段总长14m,进口喇叭口顶板轮廓采用1/4椭圆曲线,两侧边墙轮廓也同样采用1/4椭圆曲线。

闸门段顺水流方向长8m,渐变段长度6.0m。

(4)发电站厂房:

电站装机2×1600kW,厂房按4级建筑物设计。

厂房位于河湾下游,为地面式厂房。

主厂房尺寸(长×宽×高)29.8m×11.4m×21.5m。

主厂房长×宽×高=29.8m×11.4m×21.5m,主厂房建筑面积339.72㎡,副厂房建筑面积120㎡,副厂房布置在主厂房上游则,紧靠主厂房,地坪高程与主厂房同高,厂房内布置有高压开关室、厂变等主要电器设备。

厂房下游设计洪水位381.11m,校核洪水位382.22m,水轮机安装高程为374.40m,水轮机层376.451m,发电机层380.30m,尾水管底板高程370.723m,进厂公路直通安装间。

(1)为更好地解决两坝肩绕渗问题,建议在两坝端位置设置防渗墙,以增加绕渗长度。

(2)因岩层倾角较陡,加之裂隙较发育,洞顶常有掉块坍落,边墙也有失稳现象,建议及时支护。

(3)建议对坝基岩体进行固结灌浆处理,对坝下游作必要的抗冲处理,对基坑覆盖层边坡作临时支护处理。

(4)为减少工程环境影响,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需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加强环境监察管理力度。

开展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建设期和运行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5)施工单位要与项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开展工作。

旺道水电站施工总工期为22个月,其中工程施工准备期4个月,建设工期18个月。

(1)施工准备

根据电站管理单位要求和本工程进度安排,在第一个枯水期内要完成大坝、压力隧洞和厂房的开挖,大坝浇筑至380.0m高程。

(2)主体工程建设期

工程计划工期18个月。

分三个独立部分,既大坝部分、压力隧洞部分和厂房部分,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施工,合理并列施工,使工程能尽快完工。

(3)劳动力

工程总投工日5.2万工日,施工最高峰人数180人。

1、建设期取用水方案

(1)生产取用水方案

本水电站建设期间用水主要是供应工程混凝土拌和、浇筑、骨料加工等施工企业的生产用水。

施工生产用水取水方式为水泵提水,水源为排调河水,取水地点在其混凝土拌和站附近,并修建1个100m3的蓄水池,蓄水池紧邻沉淀池。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建设期为18个月,生产用水量为200m3/d,则建设期总用水量为10.1万m3。

(2)生活取用水方案

本项目建设期平均每天上工人数97人,施工最高峰人数为180人。

施工人员用水定额按150L/人·d计,则日均用水量为14.5m3/d,施工高峰日用水量为27.0m3/d,施工期生活总用水量为0.79万m3。

生活用水取自排调河河水,经过净水设备处理后进入高位水池,水池容积50m3。

设计采用混凝沉淀+催化氧化过虑+消毒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处理能力2m3/h),经处理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2、运行期取用水方案

(1)生产用水取水方案

取水地点:

取水口为深式进水口,布置于大坝上游侧30m处(坐标为()),取水口底板高程381.5m。

取水规模:

设计引用流量29m3/s,多年平均取用水量4.01亿m3。

水电站设计丰、平、枯年取用水量分别为5.07亿m3、3.45亿m3、2.84亿m3。

该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在排调河上建拦河取水坝(坝顶高程392.02m,最大坝高23.02m,为无调节性),抬高水头,积蓄水力资源,经压力管道,将水引至发电厂房,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尾水通过尾水渠道退至排调河。

取水方案如下图所示。

→→→

(2)电站技术供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取水方案

本电站供水系统包括电站技术供水、消防供水以及生活用水。

电站编制人员6人,按每人每天用水定额按150L计算,电站技术供水、消防供水按每人100L计算,则年用水量共为0.037万m3。

采用水泵供水,设两台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向425.00m高程(水池正常高水位)的清水池供水,经沉淀过滤后,再向技术供水干管、消防供水干管以及厂区生活用水管道供水。

在水池旁布置12.0×5.0m2的消防泵房,内设消防水泵两台,一用一备,单台泵流量为90m3/h。

另外,设置MHW-II-J02型一体化净水设备一台,处理能力为2m3/h,以满足全站生活用水需要。

1、建设期退水方案

本项目建设期生产废水主要由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和基坑废水、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产生的含油废水等组成;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用水。

其中的混凝土系统废水、基础开挖排渍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SS),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以CODcr作为衡量指标)和粪大肠菌,汽车、机械设备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

所形成的生产废水污染特性主要表现为悬浮物增多、河水浑浊,PH增高。

施工区废水如果直接排入排调河,将对河水水质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需进行相应的处理。

处理方法为在各主要施工区布置排水沟和沉淀池,生活废水可通过化粪池进行无害处理。

生产废水排放量约为150m3/d,排放总量为8.1万m3,建设期废水经处理后用于生产回用。

2、运行期退水方案

旺道水电站运行期退水即为厂房发电尾水。

由于电站运行期的取水仅用于发电,不会改变取水的水质,发电退水对河水水质不会产生影响。

工程运行期的生活污水来自电站厂区管理人员。

生活污水日排放量为0.72m3/d,年污水排放量约为262.8m3,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氨氮、大肠杆菌,污水经化粪池或建沼气池进行无害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

1.2项目来源

委托单位:

贵州从江湘能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承担单位:

中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根据《贵州省三都县旺道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报告》,该电站设计水库总库容301.22万m3,电站装机2×1600kW,设计引水流量为29m3/s,年取水量约4.01亿m3(年利用小时数为3842h),年均发电量1229.33万kW·h。

受贵州从江湘能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单位根据建设项目区工程建设情况及所在流域区域的河流状况,对工程建设取水进行了水资源论证工作,并编制《贵州省三都县旺道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水资源论证报告编制委托书见附件1。

1.3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旺道水电站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目的:

⑴贯彻“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的水资源利用方针,保障工程取退水河段内生态环境用水和沿岸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支撑流域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⑵预防并消除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可能引发的水事纠纷;⑶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⑷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取水许可申请提供技术依据。

旺道水电站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任务:

中小水电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举措,三都县境内有着相对丰富的水力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对缓解三都县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旺道水电站工程的涉及区——排调河流域的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对水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工程的取水地点、取水量、取水方式、用水工艺及退水方式进行研究,论证本工程开发(取水)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分析论证工程取水和退水的影响;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和对受影响方的补偿方案;提出本工程水资源论证的结论和建议。

充分发挥和利用水能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促进排调河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1.4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

(2)《中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