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513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

类文阅读-20金字塔

蜜蜂的赞美

(1)人们对于蜜蜂的赞美,尤其充满哲理的情趣。

在思想史、艺术史上,许许多多人歌颂过蜜蜂。

这不仅仅因为蜜蜂能够酿蜜,而且也由于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它能够博采,又能够提炼,终于,黄澄澄、香喷喷的蜜糖给酿造出来了。

它的酿造可以说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2)蜜蜂采蜜时的辛勤,可以从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里面看出来:

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五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一公里半,那么,蜜蜂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四十五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

(3)看了这样的材料,尝过那味道浓郁的甜蜜,你怎能不对这世界上这种神奇的小昆虫由衷的赞美呢!

(4)蜜蜂,这小小的昆虫,人们献给它多少赞美之词!

它的酿蜜方式,使人想起了一切成功的学习、工作和经验。

(5)由于广泛的吸收,来源就丰富了。

(6)由于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而不是杂乱地搬取,材料就比较上乘了。

(7)由于搜集来的东西是经过自己的重新酿造,蜂蜜就比一般鲜花和甜汁要甜美和精粹得多。

虽然人们还能从蜜糖的色泽和味道上分辨它们究竟是橙花蜜、荔枝蜜、栆子蜜或者苜蓿蜜,但是在蜜糖中已看不到橙花、荔枝花、栆子花或者苜蓿花的影子了。

甚至作为花的甜液的那种状态也已经不见了。

“蜜成花不见”,它是经过蜜蜂的一番重新创造的。

——《秦牧散文》有删改

蜜蜂采蜜的8字舞

当春暧花开的季节,一些作侦察工作的蜜蜂就飞出去寻找蜜源。

当侦察兵在外面找到了蜜源,它就吸上一点花蜜和花粉,很快地飞回来。

回到蜂群后,它就不停地跳起舞来,舞蹈是蜜蜂用来表示蜜源的远近和方向的。

蜜蜂舞蹈一般有圆形舞和8字形舞两种。

如果找到的蜜源离开自己不太远,就在巢牌上(蜜蜂用来装蜜孵育小蜜蜂和住宿的地方)表演圆形舞;如果蜂蜜离得比较远就表演8字舞。

在跳舞时如果头向着上面,那么蜜源就是在对着太阳的方向,要是头向着下面,蜜源就是在背着太阳的方向。

1.《蜜蜂的赞美》中第

(2)段中的统计数字证明了

的观点。

2.《蜜蜂的赞美》中的第(6)(7)自然段和《蜜蜂采蜜的8字舞》都表现了蜜蜂是一种的动物。

3.结合第(7)段的有关语句,说说“蜜成花不见”的意思。

4.蜜蜂的工作方式,能让你得到什么启示?

试着写一点。

答案:

1.辛勤博采

2.充满智慧

3.蜂蜜酿成之后,在蜜糖中再也见不到花的影子了,甚至作为花的甜液的那种状态也不见了。

说明酿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4.在学习中要勤劳;要多动脑筋,寻找方法;要注意广泛求师,博采众家之长之后,又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仰望布达拉宫(节选)

进入拉萨,车窗外的林梢上空闪出一座宫殿的剪影:

两侧是白宫墙,中间是红宫墙,顶部的喇嘛灵塔、宝瓶、经幢等鎏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布达拉宫!

”心中一声惊呼。

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庄严与崇高。

 

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顶上。

宫前是拉萨最宽阔最漂亮的北京中路。

站在铺着长方形花岗岩的路上仰望布达拉,只见一片青绿的草坪后面,横着一堵高高的围墙,围墙后面便是红山及其山顶上的雄伟宫殿。

底部和东西两侧的宫墙为灰白色,称做白宫,正中顶部是褐红色,称做红宫。

无论白宫还是红宫,一排排窗口四周都涂了黑色,窗头那白色布帘在高原的劲风中波浪般的猎猎飘动。

白、红、黑三色的宫墙及窗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对比强烈,色彩鲜明。

巍峨、雄伟、神圣、庄严,布达拉犹如伫立在世界屋脊上的一位长者,一位哲人。

 

从红山西侧眺望,透过北京中路旁那三座白色佛塔金黄色的塔尖,看到的是布达拉宫的西侧,它屹立在巍巍山崖上,显得更为高峻、雄奇。

绕到红山北麓的宗角禄康,在一个宽阔的人工湖北岸眺望布达拉,看到的是布达拉背后的宫墙,雄踞于陡峭的崖壁顶部。

宫墙、峭壁、古柳、经幡的倒影一起映人湖里,使布达拉在雄伟中又增添了几分俏丽。

倘若站在八廓街头中心大昭寺的金顶上,放眼望去,又可看见布达拉雄伟的宫殿远远地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在拉萨,几乎随处都可以望见布达拉。

布达拉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徐治平《仰望布达拉宫》,有删改

1.填空。

(1)布达拉宫的宫墙及窗户主要有、、三种颜色。

(2)作者是透过看到布达拉宫的剪影,接着是站在

仰望布达拉宫,后来又分别从、、几个不同角度眺望布达拉宫。

2.布达拉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摘录文中有关词语回答。

庄严

3.联系全文,写一写你对题目中“仰望”一词的理解。

4.“布达拉宫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案:

1.

(1)白红黑

(2)车窗铺着花岗岩的路上红山西侧人工湖北岸大昭寺的金顶上

2.例:

崇高雄伟巍峨神圣雄奇高俊俏丽

3.“仰望”说明了布达拉宫在作者的心中十分神圣、庄严,表达了作者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布达拉宫的热爱和赞美,也说明了布达拉宫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类文阅读-21杨氏之子

文彦博树洞取球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B.代词,指树洞)

(2)球遂浮出(A.顺,如意B.于是,就)

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

请写出一个。

答案:

1.

(1)A

(2)B

2.球忽跃入树穴

3.穴深

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

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

 

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

“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寇莱公:

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

即中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

适逢,恰巧。

杨大年:

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

(2)因请其对()

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

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

轻风细柳

下联:

淡月隐梅花

答案:

1.

(1)是

(2)于是

2.正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

3.(说出理由即可)例:

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

4.舞

类文阅读-22手指

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更高的赞赏。

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

幽默的语言有时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和反击。

①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

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

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

“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

”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但是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与被幽默的胸襟与自信。

②有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来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

相反地,③另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

“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

”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

1.为什么说“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

2.短文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幽默感能化解尴尬,幽默者充满了自信,这两个例子是()。

A.②③B.①②C.①③

3.“敝国有个规矩:

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这是晏子面对楚王的讽刺给予的回答。

他的幽默起到了()的作用。

A.化解尴尬B.警世C.不露声色的自卫和反击

4.仿照下面的例子,写出你对幽默的独特感悟。

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

幽默是,是。

答案:

1.因为越是胸襟宽广的人、充满智慧的人,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所以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

2.C3.C

4.例:

生活的调味品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片段)

丰子恺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

我随口问:

“你最喜欢甚么事?

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

“逃难。

我倒有点奇怪:

“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甚么偏偏选择它?

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

我就设法探问他:

“你晓得逃难就是甚么?

“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啊!

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

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

这真是最可喜欢的事!

一个月以前,上海方面枪炮声响了,大家惊惶失色,立刻约了邻人,扶老携幼地逃到附近江湾车站对面的妇孺救济会里去躲避。

其实倘然此地果真进了战线,或到了败兵,妇孺救济会也是不能救济的。

不过当时张遑失措,有人提议这办法,大家就假定它为安全地带,逃了进去。

那里面地方大,有花园、假山、小川、亭台、曲栏、长廊、花树、白鸽,孩子一进去,登临盘桓,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

忽然兵车在墙外过,上海方面的机关枪声、炮声,愈响愈近,又愈密了。

大家坐定之后,听听,想想,方才觉得这里也不是安全地带,当初不过是自骗罢了。

有决断的人先出来雇汽车逃往租界。

每走出一批人,留在里面的人增一次恐慌。

我们集合邻人来商议,也决定出来雇汽车,逃到杨树浦的沪江大学。

于是立刻把小孩们从假山中、栏杆内捉出来,装进汽车里,飞奔杨树浦了。

所以决定逃到沪江大学者,因为一则有邻人与该校熟识,二则该校是外国人办的学校,较为安全可靠。

枪炮声渐远弱,到听不见了的时候,我们的汽车已到沪江大学。

他们安排一个房间给我们住,又为我们代办膳食。

傍晚,我坐在校旁黄浦江边的青草堤上,怅望云水遥忆故居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采花、卧草,争看无数的帆船、轮船的驶行,又是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

这是“逃难”。

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

然而人物一无损丧,只是一次虚惊;过后回想,这回好似全家的人突发地出门游览两天。

我想假如我是预言者,晓得这是虚惊,我在逃难的时候将何等有趣!

素来难得全家出游的机会,素来少有坐汽车、游览、参观的机会。

那一天不论时,不论钱,浪漫地、豪爽地、痛快地举行这游历,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快事!

只有小孩子真果感得这快味!

他们逃难回来以后,常常拿香烟簏子来叠作栏杆、小桥、汽车、轮船、帆船;常常问我关于轮船、帆船的事;墙壁上及门上又常常有有色粉笔画的轮船、帆船、亭子、石桥的壁画出现。

可见这“逃难”,在他们脑中有难忘的欢乐的印象。

所以今晚我无端地问华瞻最欢喜甚么事,他立刻选定这“逃难”。

原来他所见的,是“逃难”的这一面。

唉!

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

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我在世智尘劳的实生活中,也应该懂得这撤网的方法,暂时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

唉,我要向他学习!

1.从结构上来说,短文记叙“逃难”的情节属于描写。

2.从行文中,你能感受到丰子恺散文的哪些语言特色?

请结合具体词句指出。

3.孩子们最喜欢“逃难”是因为()。

A.“逃难”非常好玩B.“逃难”所到之处景色非常美

C.孩子并不知“逃难”背后的紧张危险,只享受过程的新奇愉快

4.“我”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1.插叙

2.朴素自然,明白如话。

如开篇作者和四岁孩子华瞻的对话,家常式的口语,让读者倍感亲切

3.C

4.作者主张成人应该向孩子学习,抛开世俗外在的功名利禄的累赘,学会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如此这般,即使在危险或艰难的境遇下,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幸福。

类文阅读-23童年的发现

奇妙的蜘蛛网

每年快到暑假时我就特别期待,因为我可以回农村去过一个有趣的暑假。

在那里,我可以跟爷爷长很多见识,还可以见到我的小伙伴。

终于盼到暑假了,我回到了向往已久的农村。

有一次在场院乘凉,爷爷说:

“要下雨了,咱们回家吧!

”后来,果然下雨了。

我好奇地问爷爷:

“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

”爷爷笑着说:

“你常看看蜘蛛网,就知道了。

于是,每天傍晚我都去观察蜘蛛网,一连几天,我看蜘蛛网都是平平地挂在那里,没有什么变化。

又过了几天,我发现蜘蛛离开了原来的蜘蛛网,从屋檐下面的篱笆上竖着拉了一条条长丝,好像一根根的细柱子。

然后,蜘蛛就沿着这几根竖丝,侧着身子来回地爬着,绕上一圈一圈的细丝,不一会儿,蜘蛛就结了一个竖网挂在那里。

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爷爷。

他让我第二天再去看看蜘蛛网。

夜里“哗啦啦”地下起了大雨。

第二天,我就跑出去看那些奇妙的蜘蛛网。

噢!

我看出来了,平挂着的蜘蛛网被雨水砸坏了,而竖挂着的蜘蛛网还完好无缺。

原来,下雨前,气压低,蜘蛛感觉出来了,便赶在下雨前先结个竖网,以免雨后无家。

哈哈,今天,我揭开了蜘蛛网的奥秘!

1.根据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好天气时蜘蛛网。

(2)将要下雨前蜘蛛。

2.第四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画龙点睛,点明主题B.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C.解释说明,加深理解

3.写出你读了短文后的想法或启发。

4.你还知道哪些现象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

写一写你的发现吧。

答案:

1.水平的织竖网

2.B3.大自然有很多奥秘,要勤于观察,善于发现。

4.例:

蚂蚁搬家,燕子低飞,都预示着要下雨。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

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周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球鞋,因为他明天要参加学校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

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

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听过好些遍了,实在让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

”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

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

“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

“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

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

“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

”保罗反驳道,“要不然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

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爸爸坚持着,“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手的手指钩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

“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赢兔子。

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一个父亲的智慧》有删改

1.乌龟之所以能够取胜,小保罗认为靠的是,而他爸爸认为靠的是。

2.读完全文,你认为文章标题“父亲的难题”中的“难题”到底指什么?

3.细读第三、四自然段,然后摘录原文填空:

此二段中表现小保罗对爸爸所讲故事的态度的一个词语是

,体现这个态度的一个具体细节是

4.最后一个自然段言简意赅,颇有意蕴。

请发挥想象,用几句话描写爸爸此时的心理活动。

答案:

1.运气踏实和韧性

2.因为父子意见不一,对乌龟取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弄不清楚。

(或:

教育子女时,因为子女有自己的思考.不能顺从大人,又无法说服子女,父亲感到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教育引导是好。

3.似听非听(或:

神情困惑)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

(或:

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

4.例:

我要告诉保罗,你的思维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也要明白,这个故事要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如果一开始就放弃,那乌龟根本没有机会胜利。

但它一直坚持不懈,所以才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