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448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一、人物传记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

“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

“樊哙可斩也!

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

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

“巨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

“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

【注】①嫚(màn):

侮辱。

②瘳(chōu):

(伤、病)痊愈。

③使酒难近:

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

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肱:

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吕后大怒   怒而飞(《北冥有鱼》)

B.人有言其贤者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C.复有言其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D.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季布)为中郎将”中的“中郎将”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出师表》中的“侍中、侍郎”也是古代的官名。

B.“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中“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C.“太后罢朝”中的“罢朝”指帝王退朝或臣子朝罢退归,本文中的意思是退朝。

D.“孝文召”中的“孝文”即孝文帝,“孝文”是其年号。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1)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2分)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3分)

5.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这些事体现了季布怎样的性格特点。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4分)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

行县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

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使人言之王曰:

“杀人者,臣之父也。

夫以父立政②,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

”王曰:

“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③。

”石奢曰:

“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

王赦其罪,上惠④也;伏诛而死,臣职也。

”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

过听⑤杀人,自拘当死。

文公曰:

“官有贵贱,罚有轻重。

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李离曰:

“臣居官⑥为长,不与吏让位⑦;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

今过听杀人傅⑧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辞不受令。

文公曰:

“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

”李离曰:

“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

公以臣能听微决疑⑨,故使为理。

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行县:

出行属县。

②以父立政:

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

③子其治事矣:

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

④惠:

恩惠。

⑤听:

偏听,偏信。

⑥居官:

担当的官职。

⑦不与吏让位:

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

⑧傅:

推诿。

⑨听微决疑:

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

(1)纵其父而还自系焉________________

(2)不私其父________________

(3)王赦其罪________________

(4)公以臣能听微决疑__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2分)

(2)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

(2分)

4.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这些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

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亮以微①不闻人语,于坐上与书曰:

“服闻德行,饥渴历时,清浊异流,无缘咨觏②。

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

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

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着勋于竹帛也。

”微自乞老病求归,亮又与书答曰:

“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③刍狗④之有名也。

欲与群贤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

怪君未有相诲,便欲求还于山野。

今因丕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⑤欲求去乎!

”其敬微如此,拜为谏议大夫,以从其志。

(节选自《三国志·答杜微书》,有删改)

【注】微:

①指杜微,字国辅,梓潼郡涪县人。

②觏:

遇见、看见。

③土龙:

古代用来求雨的土制的龙。

④刍狗:

古代供祭祀用的用草扎成的狗。

这里用土龙刍狗比喻曹丕的有名无实。

⑤汲汲:

形容急切的样子。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于坐上与书曰    孤常读书(《孙权劝学》)

B.服闻德行    惟吾德馨(《陋室铭》)

C.无缘咨觏    悉以咨之(《出师表》)

D.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朝廷主公”中的“朝廷”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朝廷”都指帝王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B.“着勋于竹帛也”中“竹帛”的本义指竹简和白绢,古人曾用竹帛书写文字,后来引申指书籍、史册。

C.“并治甲兵”中“甲兵”指铠甲和兵器,这里代指披坚执锐的士卒。

D.《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历史的国别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5分)

(1)欲与群贤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

(2分)

(2)其敬微如此,拜为谏议大夫,以从其志。

(3分)

5.请结合选文及以下材料,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认识。

(3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出师表》)

四、(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

李密,字玄邃。

以荫为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

炀帝见之,谓宇文述①曰:

“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

”曰:

“蒲山公李宽子密。

”帝曰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

它日,述谕密曰:

“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

”密大喜,谢病去,感厉读书。

闻包恺②在缑山,往从之。

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

“何书生勤如此?

”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

“《项羽传》。

”因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

“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

”玄感遂倾心结纳。

尝私自密曰:

“隋历且不长,中原有一日警,公与我孰后先?

”密曰:

“决两阵之胜,噫呜咄嗟,足以詟敌,我不如公。

揽天下英雄驭之,使远近归属,公不如我。

”(选自《新唐书·列传》,有删改)

【注】①宇文述:

本姓破野头,字伯通,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武川县)人。

隋朝名将。

②包恺:

通经史,精究《汉书》,炀帝大业中为国子助教,时人视其为《汉书》宗师。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帝曰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君世素贵   则素湍绿潭(《三峡》)

B.谢病去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往从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D.公与我孰后先我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荫为左亲卫府大都督”中“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文中李密因为祖先功劳而在朝中为官。

B.“挂《汉书》一帙角上”中提到的《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

C.“中原有一日警”中的“中原”即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又泛指中国。

D.“决两阵之胜”中“阵”指军队,也指作战时的布置,与《出师表》中“必能使行阵和睦”的“阵”意思相同。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5分)

(1)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

(2分)

(2)揽天下英雄驭之,使远近归属,公不如我。

(3分)

5.文中的李密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分)

五、(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

博通群书,晓战阵法。

气志高迈,略细节。

安禄山反,巡遂起兵讨贼,从者千余。

巡驰骑决战,身被创不顾,士乃奉巡主军。

至睢阳,被围久,食尽,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

贼①知外援绝,围益急。

众议东奔,巡、远②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

且帅饥众行,必不达。

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

巡西向拜曰:

“孤城备竭,弗能全。

”城遂陷,与远俱执。

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

“安之,勿怖,死乃命也。

”众不能仰视。

子琦谓巡曰:

“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嚼齿皆碎,何至是?

”答曰:

“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

”子琦怒以刀抉其口齿存者三四。

巡骂曰:

“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

”子琦服其节,将释之。

或曰:

“彼守义者,乌肯为我用?

且得众心,不可留。

”乃以刃胁降,巡不屈,呼曰:

“男儿死尔,不可为不义屈!

”(选自《新唐书·张巡传》,有删改)

【注】①贼:

指叛军。

至德二年,安禄山死,安庆绪称帝,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南侵江淮屏障睢阳。

②巡、远:

张巡,许远,当时均为睢阳守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子琦怒以刀抉其口齿存者三四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至睢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B.吾欲气吞逆贼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C.安得久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且得众心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贼乘胜鼓而南”中“鼓”指击鼓进军,《曹刿论战》中“公将鼓之”的“鼓”与本文意思相同。

B.“十月癸丑”中“癸丑”为天干之一,“十月癸丑”是一种用天干地支来计算时间的方法。

C.“乃犬彘也”中“犬彘”指狗和猪,古时候以“犬彘”连用来形容卑劣或卑劣之人,在文中表现了张巡蔑视叛贼,忠于国家的精神品质。

D.“乃以刃胁降”中的“刃”本义指刀口、刀锋,引申指刀、剑之类利器,用作动词有杀义,文中指刀。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5分)

(1)巡驰骑决战,身被创不顾,士乃奉巡主军。

(3分)

(2)男儿死尔,不可为不义屈!

(2分)

5.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张巡的形象特点。

(3分)

六、(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4分)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

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与大猷⑦均为名将。

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

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

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①戚继光:

明朝抗倭名将。

②卫指挥佥事:

官名。

③卫所:

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

④慓悍:

矫捷勇猛。

⑤薮泽:

湖泽。

⑥审步伐便利:

从行军便利的角度考虑。

⑦大猷:

俞大猷,明朝名将。

⑧飚发电举:

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

⑨并著声:

都有突出的声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

(1)通经史大义________________

(2)乃因地形制阵法________________

(3)赏罚信________________

(4)名更出大猷上__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

(2分)

(2)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2分)

4.“戚家军”为什么会闻名天下?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4分)

二、劝谏说理类

七、(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

(14分)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

“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

”襄子曰:

“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

”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

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

“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①虚,囹圄②实。

子以奸事我者也。

”乃烹之。

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

此刑省奸禁者也。

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

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

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

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

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选自《淮南·汜论训》,有删改)

【注】①仓廪:

仓库。

②囹圄:

监狱。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

(1)费少而劝众________________

(2)国家殆________________

(3)子以奸事我者也________________

(4)因民之所恶而禁奸__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2分)

(2)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2分)

4.本文用怎样的方式论证了什么道理?

(4分)

八、(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

景公燕①赏于国内,万钟者三,千钟者五。

令三出,而职计②莫之从。

公怒,令免职计。

令三出,而士师③莫之从。

公不说。

晏子见,公谓晏子曰:

“寡人闻君国者,爱人则能利之,恶人则能疏之。

今寡人爱人不能利,恶人不能疏,失君道矣。

晏子曰:

“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

今君赏谗谀之臣,而令吏必从,则是使君失其道、臣失其守也。

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其立恶,以禁暴也。

昔者三代④之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及其衰也,行安简易,身安逸乐,顺于己者爱之,逆于己者恶之,故明所爱而邪僻繁,明所恶而贤良灭,离散百姓,危覆社稷。

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

”公曰:

“寡人不知也,请从士师之策。

(节选自《晏子春秋·卷一》)

【注】①燕:

同“宴”。

②职计:

官职名,掌管钱粮会计之类。

③士师:

职官名,掌管司法。

④三代:

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景公燕赏于国内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令三出,而职计莫之从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十二章)

C.君正臣从谓之顺 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

D.而令吏必从军中闻将军令(《周亚夫军细柳》)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景公燕”中的“景公”指齐景公,即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文中的“晏子”即晏婴,是齐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

B.“万钟者三”中“万钟”指优厚的俸禄,与《鱼我所欲也》中“万钟于我何加焉”的“万钟”意思相同。

C.“令三出”中“三”表示多次,《曹刿论战》“再而衰,三而竭”中的“三”和《孙权劝学》“士别三日”中的“三”也表示多次。

D.“危覆社稷”中“社稷”的原意指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用来代表国家,文中的意思即国家。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5分)

(1)今寡人爱人不能利,恶人不能疏,失君道矣。

(3分)

(2)寡人不知也,请从士师之策。

(2分)

5.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谏景公的?

他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九、(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陈时政曰:

“臣历睹前代,夏、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多者八百余年①,少者犹四五百年②,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

岂无僻王,赖前哲以免尔!

自魏、晋以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五六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亡。

良由创业之君不务广恩化,当时仅能自守,后无遗德可思。

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日浅固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

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

以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务。

往者贞观之初,率土霜俭,一匹绢才得粟一斗,而天下帖然。

百姓知陛下甚忧怜之,故人人自安。

自五六年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而百姓皆以陛下不忧怜之,咸有怨言。

又今所营为者,颇多不急之务故也。

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惟在百姓苦乐。

太宗曰:

“近令造小随身器物,不意百姓遂有嗟怨,此则朕之过误。

”乃命停之。

(选自《贞观政要·卷六》,有删改)

【注】①多者八百余年:

指周传三十七王,历八百六十七年。

②少者犹四五百年:

史书载,夏从禹至桀共十七君,十四世,有王与无王,共历四百七十一年。

殷凡三十一世,历六百二十九年。

东西两汉共二十四帝,凡四百二十四年。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而积德日浅固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良由创业之君不务广恩化非学无以广才(《诫子书》)

B.后无遗德可思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C.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D.咸有怨言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贞观十一年”中的“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十一年”即唐太宗在位的第十一个年头。

B.“侍御史马周上疏陈时政曰”中“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上疏”即指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

C.“岂无僻王”中的“僻”的意思是“不正”,“僻王”指邪僻不正的国君,即昏庸之王。

D.“一匹绢得十余石粟”中的“匹”是量词,“石”是一种容量单位,“十余石粟”即十几斗粮食。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5分)

(1)百姓知陛下甚忧怜之,故人人自安。

(2分)

(2)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惟在百姓苦乐。

(3分)

5.马周劝谏太宗的话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

体现了马周怎样的形象特点?

(3分)

十、(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

齐将求九鼎①,周君又患之。

颜率曰:

“大王勿忧,臣请东解②之。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

“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齐王曰:

“寡人将寄径于梁③。

”颜率曰;“不可。

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④之下,少海⑤之上,其日久矣。

鼎入梁,必不出。

”王曰:

“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颜率曰:

“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醢⑥壶酱甄⑦耳,可怀扶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⑧止于齐者。

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⑨所以备者称此。

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

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齐王曰:

“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颜率曰:

“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节选自《战国策·东周策》)

【注】①九鼎:

周王室的传国之宝。

②东解:

东,齐国在周国的东边;解,解决。

③梁:

即魏国,魏惠王迁都大梁,所以魏国又称梁。

④晖台:

台名。

⑤少海:

地名。

⑥醢:

醋。

⑦甄:

瓮。

⑧漓然:

水流动的样子。

⑨被具:

运鼎士卒需要准备的器具。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谋之晖台之下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B.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子固非鱼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臣窃为大王私忧之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

D.疾定所从出不以疾也(《三峡》)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君又患之”中的“周君”指周国的国君,《陈太丘与友期行》“待君久不至”中的“君”则是对对方的尊称。

B.“昔周之伐殷”中的“周”和“殷”本是朝代的名称,在这里分别指“周武王”和“殷纣王”。

C.“弊邑迁鼎以待命”中“弊”是谦辞,“弊邑”即指周国,像这样的词还有愚、鄙、敝、拙等。

D.《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5分)

(1)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

(3分)

(2)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2分)

5.颜率是怎样劝说齐王放弃向周国索取九鼎的打算的?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十一、(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7分)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谢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选自《论语·子罕第九》)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

(1)或谓君不善学,信乎________________

(2)凡师之所言________________

(3)王生益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