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总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6904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总汇.docx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总汇.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总汇.docx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总汇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金鸡小学赵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反复朗读,接受优美语言的熏陶。

2.联系全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和表达方法。

2.理解课题《月光启蒙》的深刻含义,感受母亲的启蒙教育和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品味歌谣魅力。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月光启蒙》,月光是那样的柔和,再读——《月光启蒙》。

2.读着课题,在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3.看来,母亲在月光下为我唱歌谣的情景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书:

歌谣)母亲唱了哪些民歌民谣呢?

课文写了5首,自己找出来读一读,可以把你喜欢的多读几遍,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4.学生交流,个性化朗读。

5.读了那么多歌谣,你对歌谣有什么新了解?

指名回答。

师:

同学们的认识和作者孙友田的认识是一样的。

那些民歌民谣明快、流畅、含蓄、幽默,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充满着浓浓的乡音乡韵,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

二、感悟月光、母亲、启蒙。

1.母亲是在什么时候为我唱歌谣的呢?

师生共读第一自然段。

2.刚才是同学们自己读歌谣,那么母亲唱出来的歌谣又是什么样的?

(听音乐说感受)

师:

作者的感受和你们是一样的,谁来读读?

(出示:

她用甜甜的噪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1)指名读。

师做适当点评

(2)你能感受到音韵的芳香了吗?

从这“芳香的音韵”你品出了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

3.学到这儿,老师有一个疑问,母亲不识字,为什么会不那么多歌谣呢?

请大家静下心来默读第五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1)学生默读。

(2)交流:

(出示: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这两句里有两“长”,第一个“长”指什么?

第二个也作“生长”讲吗?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出示:

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4.母亲吟唱的歌谣,像月光般洒进了我的心田,母亲真是我的启蒙老师。

母亲除了用歌谣给我启蒙,还用什么给我启蒙?

(故事,谜语)

快速默读后面的部份,看看从中又受到什么样的启蒙?

听母亲的故事,我看着高深莫测的夜空会想些什么?

(出示:

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月光下的母亲就像一尊玉石雕像呢?

5.孙友田对母亲充满感激、敬佩之情。

课文读到这儿,你知道课文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课题?

母亲在月光下用民歌民谣、神话故事、谜语给孩子播下了一粒粒爱生活,爱文学的种子,如今,孙友田成了名才华横溢的诗人,那是因为母亲从小给他——月光启蒙。

文章的最后这样写道,让我们满怀深情,一起来读读这诗一般的语言。

(配乐齐读)

三、表达怀念之情

1.师:

四十年后,母亲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

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每当孙友田看到那一轮明月,他会想起什么呢?

小练笔:

看到那一轮明月,“我”想起了起了学生回答交流。

是啊,看到那一轮明月,我们就会想起母亲吟唱的那一些美妙动听的歌谣,播放歌谣

2.下课后,请大家也去搜集家乡的民歌民谣,相信这些歌谣也会在你们的心中播下一粒粒种子。

2012年5月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鸡小学王建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

在读中感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你把这条鱼放掉”

2.生质疑,少写了“必须”两个字。

3.啊?

是吗?

不就是两个字吗,意思不是一样的吗?

都是把鱼放

4.有了“必须”是说一定要把鱼放掉,和没有必须是不同的!

5.齐读课题。

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6.生回答。

(课题上有一个引号。

对,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引号呢?

因为它是爸爸说的话。

7.过渡:

哦,能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一读吗?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二、体会坚定

1.你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坚定、斩钉截铁)再来看看这句话,你可以从哪儿体会到爸爸的坚定?

(课件出示句子“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

2.(必须、感叹号)指名读,齐读。

3.自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爸爸还说了什么话让你体会到了爸爸的坚定?

“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现在、还有)潜台词:

规则。

(了解一下这个背景)这是爸爸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说话从容但坚定。

练习读。

4.“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不管,都,应该)没有理由,必须遵守规定。

联系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理解。

练习读。

5.把三句话连起来对比读,再次体会坚定。

(指导读出坚定、斩钉截铁的语气)

三、体会鱼大

1.爸爸如此坚定,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

2.不就是一条鱼吗?

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吗?

这是一条怎样的鱼?

(这是一条大鲈鱼)

3.鲈鱼,说到鲈鱼,我就想起了一首诗,《江上渔者》。

鲈鱼的味道是那么鲜美,难怪汤姆舍不得放掉。

更何况这是一条(大鲈鱼)这是一条大鲈鱼,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自读找出相关语句)

(课件)

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

哇!

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

4.指名读,齐读

四、放?

不放?

1.是呀,这么大的鲈鱼,味道一定异常鲜美,这是我钓上来的!

然而,爸爸却说: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

2.汤姆舍得吗?

(不舍得。

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2至11自然段,这里讲述了汤姆钓大鲈鱼、放掉大鲈鱼的过程,这里有一段这对父子的对话。

(课件)

4.同桌合作,自由读。

指名读。

五、得与失

1.从爸爸坚定的语气中,从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中,汤姆(引读——知道已经)

2.指名读。

(从你的朗读,我听到了一丝遗憾。

不舍……)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

出示:

“真的……”

3.汤姆非常遗憾、不舍得放掉了大鲈鱼,他得到了什么呢?

4.学生谈体会。

六、迁移明理

1.是的,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之中,我们有的时候也需要这一份坚定,比如:

过马路时,不管(),都()。

自习课上,不管(),都()。

在公园里,不管(),都()。

……

2.好,让我们也坚守这份“坚定”,去收获更大的“鱼”,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一些大鱼的时候,我们也能坚定地对自己说(齐读课题)。

附:

板书设计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

惊喜→不情愿

爸爸:

赞赏→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2012年5月

《狼和鹿》教学设计

金鸡小学邵爱花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不仅要关爱、救助动物,有时,也要遵从自然之道,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存规律,要懂得怎样做才能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重难点

明白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懂得怎样做才能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

逐个出示狼和鹿的图片,在生活中,狼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板书:

狼,出示:

凶恶、凶残;)出示:

鹿图,这是什么?

在生活中,鹿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板书:

鹿,出示:

温驯、美丽、活泼;)(板书:

和齐读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9、狼和鹿)

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课文告诉我们凶残的狼是森林和鹿的(生:

“功臣”),活泼而美丽的鹿却是森林的(生:

“祸首”)

3.凶残的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活泼而美丽的鹿却是森林的“祸首”,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看。

二、森林对比,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就是100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着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这美丽的森林吗?

①准备交流(同桌说给同桌听听)

②指名交流

2.学生介绍森林。

师:

是啊,森林郁郁葱葱,小河静静地流淌,鸟语花香,多么美丽的森林呀!

文中也有写到凯巴森林的句子,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描写森林的句子来读一读。

(指名回答,师出示句子:

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谁能将这个句子读好?

(指名读,点评,齐读,伴乐朗读)

3.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可事隔25年,这座森林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示:

二十年森林变化的图)

(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二十后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指名回答)

(2)指名读: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出示动漫,理解“蔓延”、“消退”)

(3)师引读:

二十年过去了,整个森林……绿色在……枯黄在……(范红再读句子,指名读,点评,齐读。

(4)出示:

两种不同森林的图及句子。

伴乐朗读。

师:

这是一百多年以前的凯巴伯森林,(女同学伴乐朗读这一段文字);这是二十多年以后的凯巴伯森林(男同学伴乐朗读这一段文字)

4.同学们,同一座森林,25年前郁郁葱葱,25年后却是一片枯黄,看着两幅画面,此时此刻,你最想问什么?

(学生质疑)

(1)是呀,同是一座森林,二十多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第二、第三小节。

(交流:

是什么原因使森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指名回答)

师(小结):

使森林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大量的捕杀狼。

(板书:

人捕杀狼)

(2)人们大量的捕杀狼,是因为美丽而活泼的鹿群后面,(出示句子:

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

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师:

这里有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读准它【提防dī】,还有另一个读音【提高tí】

(3)狼总是吃可爱的鹿(板书:

狼吃鹿),为了保护鹿(板书:

保护),美国总统罗斯福还特意颁布了一条“剿杀狼”令。

(4)有了法令,人们就肆无忌惮地大量捕杀狼。

(出示枪杀狼图)

(5)师引读:

同学们,可爱的、美丽的鹿要被狼吃光了,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于是人们大量地地捕杀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

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人们大量地捕杀狼,所以(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二十多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再齐读。

(6)引读:

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二十多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师:

二十多年杀掉了六千多只,算一算,平均一年杀死了多少只鹿?

(大约300只)

(7)使森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什么?

(指名回答)

三、探究谁是森林的祸首

1.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被杀掉了,至此鹿(生:

大量繁殖)。

(看课本):

引读:

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杀狼前,鹿的数量是(四千只),杀狼后,鹿的数量(超过了十万只)。

算一算,鹿一年繁殖多少只?

(将近五千只)

2.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

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

到处密密麻麻的鹿呀,让我们看看这个景象吧!

(出示图片)

3.鹿群的大量繁殖,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出示句子(老师请两位同学来读句子,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

):

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树木的嫩枝、绿叶、树皮……一切能吃的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4.师:

哪位同学来告诉大家,鹿大量的繁殖,会带来什么后果?

(指名回答)

5.是啊,鹿群的大量繁殖,把森林糟蹋得这样惨。

引读: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

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6.师:

八千只病鹿;同学们,超过十万只的鹿,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啊,算算,死了多少只?

(超过九万多只)

过渡:

多么惊人的数据呀!

为什么人们大量捕杀狼后,鹿还会死这么多呢?

7.联系课外常识,说说人们大量捕杀狼后,鹿大量死去的原因?

(小组讨论交流)

用“狼被大量捕杀,鹿死得更多,是因为……”来回答鹿的死因。

8.饥荒带来的是一个寸草不生,荒凉不堪的森林,饥荒也导致了大批的鹿被饿死。

鹿死的原因还有吗?

四、明理

1.美丽的森林正慢慢地枯黄,活泼可爱的鹿也正陆续地死去,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啊!

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罪魁祸首是谁呢?

此时此刻人们才刚刚醒悟:

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而美丽、活泼的鹿却成了“祸首”。

(板书:

“功臣”、“祸首”齐读第四自然段)

2.狼为什么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联系上下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3.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样就切断了传染源,再有,狼要去咬鹿,鹿会怎样?

鹿在逃的过程中,鹿的身体就会怎样?

“生命在于运动”狼要吃鹿,鹿要跑,想想,那四千只鹿是怎样的鹿?

鹿群被控制了,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

所以,狼间接地保护森林。

(板书)

4.美丽、活泼的鹿为什么成了“祸首”?

(联系上下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师:

鹿群一旦大量繁殖,成了破坏森林的“祸首”(板书:

破坏)

5.鹿是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难道鹿真的是“祸首”吗?

真正的祸首是谁?

(人)

6.人们杀狼护鹿原本是让鹿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居然让鹿过上了?

(对着板书,让学生说说,人、狼、鹿三者的关系)这个悲惨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7.森林被破坏了,最终危害到谁?

(人,描红)

8.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得怎样的启示?

小结:

故事告诉我们:

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所以我们要保护生态平衡(板书:

保护生态平衡)。

如果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能做到保护生态平衡,那么大自然给我们最大的礼物就是地球的美丽和人类的幸福。

(出示:

地球的美丽和人类的幸福)

9.穿过时光隧道,来到那个年代。

如果你是一名环保者或者是罗斯福总统的助理,又或者……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交流,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2012年6月

《老师,您好!

》教学设计

金鸡小学邵爱花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及体会教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制作小贺卡。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任课教师照片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任课教师照片粘贴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调动情感,激情导入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说说老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看着黑板上各任课老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3.教师节马上就要来临了,你想如何表达你对我们的任课老师的祝福,感激呢?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二、品读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

第一节哪一句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

按顺序从前往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在昨天--------架起金桥)指导理解:

A.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老师是铺路.架桥的吗?

B.小结: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C.指导朗读这两句。

(2)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

指导理解:

A.这里:

“哪个人”是指哪些人?

(所有人.每个人)“哪一项”是指多少项?

(所有的.每一项)把这两句话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B.举例说明(名人名家都是在教师的培养下成才的。

如--------)

C.指导朗读这两句。

4.引读:

教师的事业这么崇高,对社会的贡献这么大,我们对教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齐读第一节最后一句。

(每当看到-------老师您好!

A.指导理解:

这句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对老师的感情强烈?

(“涌起——这种感情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强烈)

B.指导朗读这一句。

C.指导朗读第一句。

四、品读第二节,自由读.指名读,要有感情的读,找出一些优美的句子。

1.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又是哪句话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

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默读课文,思考:

这一节哪几句话具体写出教师事业是美好的?

按顺序从前到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用真理-------心灵闪耀)

指导理解:

A.释词:

春晖(春天是温暖的阳光)朝霞(早晨太阳出升的云霞)

B.师讲解:

教师的工作塑造人才,美化了心灵。

所以说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映示文字灯片)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指导理解:

A.这两句把教师的事业比喻成什么?

(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洒向新苗)

B.“笔尖飞舞”指的是什么?

(教师粉笔书写,钢笔备课批改作业)“笑语盈盈”是什么意思?

(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C.指导朗读。

4.引读:

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劳的,我们除了要赞美老师还应该对老师有什么感情?

齐读这节的最后一句(每当看到---------教师,您好!

)释词:

“衷心”(发自内心地)

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节。

四、听录音,欣赏;

听录音,现在你可以把你的祝福与感激送给你的老师。

指名到黑板前进行朗诵。

2012年9月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金鸡小学李云华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散文。

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好文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天空、云彩、西山等天地万物。

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幅变化多样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阳美景图。

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供学生观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全文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在朗读中品读感悟夕阳之美。

2.通过图片等音像资料,试图让学生入情入境并内化为自己的真实体会。

学情分析:

日落的景象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都应该见过,但很少会有学生静静地欣赏过夕阳落山的的整个过程,即使看见过,印象应该也不会太深。

所以我觉得学生都有这样一个模糊的印象:

夕阳很美,但是他们对太阳落山这样一个过程的美认识往往是不够的。

而这篇课文就给我们描述了日落整个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美。

我想学生通过学文,应该会对夕阳有一个动态美的认识。

另外我想夕阳真美,除了指景美,还有一层意思是情美,这个学生一般是体会不出来的,这个就需要教师的点拨,让他们感受爷爷奶奶晚年的幸福生活也像这夕阳无限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大家初读了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了,读流利了,也理解了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大家还认识吗?

1.大屏幕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傍晚光芒深蓝起伏余晖壮丽慢慢下沉涨红灿烂日落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掌握得真好,现在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课文,看看夕阳到底有多美?

二、精读课文,感受夕阳的美

㈠.自学思考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段落具体讲了夕阳的美?

其它段落又讲了什么?

2.介绍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㈡.学习总起段

1.谁能说说什么叫夕阳?

指名答。

谁知道,夕阳的反义词是什么呢?

(朝阳)

2.爷爷和奶奶想带着你一起去看日落,想去吗?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他们都看到了什么呢?

㈢学习西斜部分

1.自由读课文后指名读并及时评价。

2.他们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用铅笔圈出这些景物的名称。

指名回答

3.这时,太阳是什么样的?

指名读第一句。

(板书:

西斜)(补充太阳运行规律)

4.引读第二句:

这时的天空——一片深蓝。

5.理解“连绵起伏”(点课件,让学生认识体会)

6.感受“壮丽”:

想不想看看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是什么样?

(点课件)你觉得这时的景色怎样?

(板书壮丽)

7.谁来读一读这壮丽的画面,看谁能读出这壮丽的美?

及时评价

8.齐读第二段:

让我们一边想象这壮丽的画面,一边齐读第二段

(四)学习下沉部分

过渡:

最奇妙的是,调皮的太阳还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我们接着来学第三段。

1.太阳慢慢往下沉了,这时的景色有什么变化呢?

指名说一说

2.你都看到了什么颜色的云彩?

这么多的云彩真漂亮啊,能用一个词语说出它们的颜色吗?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认识省略号的用法)

4.指名读第三段:

连云彩都这么美了,谁能读一读这奇妙的景象?

读后评价

(五)学习落山部分

过渡:

太阳还在变呢,它又变成了什么样?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1.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夕阳的脸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板书落山)这时的天空怎么样?

(指名答)(板书:

霞光灿烂)

2.书上是怎么写的呢?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太阳把什么留在了遥远的天边?

(灿烂的霞光)谁来读好它?

--读的真好(点图片)--老师要奖给你一片灿烂的霞光--谁再来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片灿烂的霞光(齐读)。

3.这么美的夕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多媒体出示图片)

(六)学习总结段

1.看到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课文中的爷爷奶奶有什么反应?

2.爷爷为什么满面红光?

此时爷爷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他为何要看着奶奶说?

爷爷因为高兴而满面红光,爷爷牵着奶奶的手、牵着小孙孙的手,多开心,多幸福,多浪漫呀!

3.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4.谁能读一读这一段。

看谁能把爷爷的感受读出来

5.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夕阳真的很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再次感受一下夕阳的美吧!

三、延伸

你们也有爷爷奶奶,他们幸福吗?

能说说爷爷奶奶的幸福事吗?

四、总结

夕阳很美,幸福的生活更美,今天我们欣赏了夕阳的美景,其实大自然中有更多的美景,有机会的小朋友可以和爷爷奶奶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大自然!

让爷爷奶奶也感受一下晚年的幸福生活,享受儿孙带来的天伦之乐。

板书设计

23、夕阳真美

 

西斜太阳不刺眼真

夕天空深蓝

西山壮丽美

下沉涨红五光十色啊

落山更红灿烂的霞光

2012年11月

《九色鹿》教学设计

金鸡小学邵爱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