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辉文献综述 3次修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6529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登辉文献综述 3次修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孙登辉文献综述 3次修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孙登辉文献综述 3次修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孙登辉文献综述 3次修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孙登辉文献综述 3次修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孙登辉文献综述 3次修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docx

《孙登辉文献综述 3次修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登辉文献综述 3次修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孙登辉文献综述 3次修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docx

孙登辉文献综述3次修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

姓名:

孙登辉

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班级:

092班

学号:

095205201

指导教师:

肖峰职称:

讲师

 

2012年12月15日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制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综述

孙登辉指导教师:

肖峰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土地,没有土地就没有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同时人类通过土地利用活动使土地的质量和利用方式发生变化,以求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依据土地的质量特性,协调和安排各种用地,这个过程就被称为土地利用。

现代社会土地利用广度扩展已经比较困难,向土地利用的深度挖潜,增加劳动投入,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从国内外两方面阐述了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的研究发展现状和研究特征,对于国内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较少研究局部地区这一问题,提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应该以县域为基础,多做分析评价。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发展;现状分析;评价

 

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是对土地利用系统有效性程度的最好的检验,也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改变的必要的依据。

1我国土地利用现状

1.1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1.1.1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土地总面积虽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0.9公顷(约13.4亩),只及世界人均2.76公顷(41.3亩)的三分之一。

已利用土地资源中耕地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9%,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仅0.12公顷(1.8亩),只及世界人均0.29公顷(4.4亩)的41%;有林地居世界第七位,但人均仅0.12公顷(1.8亩),只及世界人均0.84公顷(12.6亩)的七分之一;牧草地约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仅0.25公顷(3.7亩),只及世界人均0.65公顷(9.7亩)的三分之一强(以上均为1990年数据)。

从以上情况说明,我国的土地资源从总量上看属于世界前列,但从人均占有量来看,则远低于世界平均数,是属于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1.1.2山地高原多于平地,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从上述情况分析,我国的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占31%。

由于我国土地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又多,容易开发的土地已经较少。

初步调查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有7600万公顷(11.4亿亩),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仅约1388万公顷(2亿亩)。

1.1.3各类用地分布不平衡,土地利用地区差异大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如以400毫米降水等值线为界,可划分为面积大体相等的东南季风区和西北内陆区。

由于宜农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和开发历史的差异,形成了东南季风区和西北内陆区在土地利用上的差别,东南区绝大部分土地已经不同程度的开发,生产水平高,但由于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建设占用耕地多,人均用地矛盾突出。

1.1.4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不协调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而耕地仅占全国总量的36%,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量不到全国总量的20%,而耕地却占全国总量的64%,水、土资源分布不协调给土地利用尤其是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1.1.5土地供需矛盾尖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

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各类用地均不能满足需要,建设与农业以及农、林、牧之间争地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建设用地还要不断增加,每年尚需占用相当数量耕地,加之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断减少。

1985年,我国人均耕地仅0.12公顷(1.8亩),比1949年人均0.18公顷(2.7亩)减少了0.06公顷(0.9亩)。

耕地锐减和人口剧增使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断下降,直接制约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

1.1.6土地利用尚不充分,生产力和利用率均较低

从耕地利用状况看,中低产田占了三分之二,产量较高地区的耕地也还有相当的增产潜力。

不少地方农作物布局不合理,没有实行区域化种植,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林地利用率也低,全国有林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2%,单位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都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75%;已利用牧草地中,优质草地仅占27%,单位面积畜产品产量只及美国的三分之一;建设用地的利用也不充分,如村庄占地,由于大部分是平房,人均占地比城市高出一倍。

国营工矿建设和生产造成的废弃地约有200万公顷(3000万亩),已复垦利用的不到2%。

1.1.7乱占滥用耕地,浪费土地的问题不断发生

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对土地缺乏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微观管理也不严格,造成建设和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而过多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有些企业、机关受土地无偿使用影响,占地过多,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造成土地浪费。

当前,国家在规定审批土地,计划管理方面不完善,以及缺乏总体规划,层层设开发区等问题,出现了新的浪费土地和乱占耕地现象。

1.2我国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小城镇正走向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

目前我国现有各类小城镇5万多个,小城镇的总人口到达1.5亿人左右,用地规模逐年扩大。

在小城镇建设用地中以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比重大,占总用地面积的50%以上;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重低。

1998年建制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74平方米,占用地面积的0.18%,有些集镇甚至很长时间都没有绿地面积。

小城镇街道狭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难以分开,街头绿地少,房屋楼层低而拥挤,土地空间的利用率低,用地结构不合理。

这在农村集镇和中心城镇,表现尤为突出。

1.2.1用地结构中以居住用地为主,工业用地比重也相对较大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土地实行无偿转让制度,土地级差效益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加上城镇规划滞后,小城镇发展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造成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偏高,而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及绿化用地一般都比较偏低,面积不足。

同时小城镇的企业一般规模小,绝大部分以家庭或联户股份制小企业为主,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含在居住用地中。

从而使小城镇的用地结构呈现出居住用地为主的主要特点。

1.2.2小城镇土地利用技术逐年提高,人均土地面积逐年下降

大多数小城镇在发展初期,或是因人口较少,或是因建筑技术落后,或是因规划控制不力,其土地利用一般比较粗放,城镇形态多为低层高密度建筑物分布,土地集约利用不够,建筑容积率低下,人均用地大部分超标。

随着小城镇发展中土地管理政策的加强,综合开发及高层建筑技术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广泛运用,使小城镇土地利用向深度发展,土地利用开始走向集约化,规划控制技术逐渐在土地利用中受到重视,尤其是小区综合开发最为可能。

小城镇土地利用技术的进步,将促进单位土地的人口承载量提高以及人均用地标准的下降。

1.2.3城镇扩展占用耕地比例高

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或者由于人口增长,或者由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小城镇规模扩大,土地需求增加。

由于小城镇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即它散落于整个农村社会中,因此其扩展用地多是农用地,并且农用耕地占农用地90%以上。

加速发展小城镇,小城镇土地规模就会逐年扩大,占用农用耕地的比例也就逐年上升,农用耕地则逐年减少。

[1]

2国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研究现状

2.1国际上第一个土地评价工作系统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针对严重的水土流失,为合理利用、保护、开发土地初步提出了土地利用潜力分类系统(LCC),后几经演变,于1961年正式提出土地潜力分类系统,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土地评价工作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所属土地进行了生产潜力评价,为农场、城市和区域规划提供了基础性资料,但由于该系统偏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评价结果未能具体到土地对特定作物的适宜性和特定的最佳利用方式,其应用受到限制。

针对美国土地利用潜力分类系统的不足,1972年荷兰的Beek.K.J,等。

[4]提出了为农业土地利用规划服务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体系,它是基于土地质量是否满足土地用途的程度而对土地所进行的评价,FAO粮农组织接受了上述土地评价思想和观点,于1976年出版了《土地评价纲要》,其后经过长期应用和实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

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利用潜力分类系统相比,具有下列两个明显的特点:

1可根据不同土地属性或特征对某一特定土地用途的影响,进行分层逻辑判断,符合人的常规逻辑思维过程,评价对象与指标具体且多样化,土地评价结果可直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服务。

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应用比较广泛,它不仅被应用于农业用地的评价,而且还被普遍地应用到城市建设用地、旅游用地等非农业用地的评价。

2.2国外土地评价的发展与应用

土地评价结果作为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的主要决策依据,伴随着理论体系完善和研究手段及方法的革新,其应用领域日趋广泛、方法更趋综合。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评价也朝着为耕地保护和规划服务的方向发展。

美国原农业部土壤保持局于1981年率先提出了应用于农地保护的“土地评价和立地分析系统”(LESA),它首先在伊利诺伊州和华盛顿州应用实践,而后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州的农地保护评价中。

土地评价和立地分析系统由土地评价子系统和立地分析子系统两部分组成。

土地评价子系统由土地利用潜力分类、重要农田鉴定和土壤生产力三部分组成。

土地利用潜力分类是根据土壤对大田作物或牧草的限制性将其分为8个等级4个亚级,土地亚级表示土地限制因素类型,如侵蚀、水涝、土壤和气候;重要农田鉴定主要是按照生产粮食、精饲料、纤维和油籽作物的适宜性对土壤进行评价;土壤生产力评价则是以高水平经营管理下某一作物的预期产量为依据,评价内容可包括土壤潜力、克服限制因素的措施、应用这些措施的费用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存在的限制因素,它是土地利用潜力和重要农田鉴定的细化,是作为更加广泛地评定土壤价值的方法。

立地分析子系统是用于鉴别除土壤以外的有助于一个地区保留农业用地适宜性土地的其他种种因素,通常包括土地分布、位置、适宜性、时间性以及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税收政策。

这两个子系统结合成为一个全面综合的土地评价系统,除考虑土壤物化特性外,也反映了经济因素,既考虑土地管理措施,又考虑了土地税收和相关法规,同时又结合了地方政府的农地政策。

利用该土地评价系统鉴别基本农田,其结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精确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2]

3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的发展概况

3.1我国土地评价工作的起步阶段

我国较系统的土地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荒地调查,按照荒地的水热条件,将全国分成十一个分区,反映区域间宜农荒地自然生产力的差别,区下按农用适宜程度、生产潜力、改良难易分为五等。

这个体系有比较明确的自然特性分级指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荒地质量,属土地自然评价范畴。

3.2我国土地评价工作80年代的发展

8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编委会,参照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土地评价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拟订了1∶100万土地资源分类系统,分土地潜力区、适宜类、质量等、限制型和资源单元,为后续的耕地保护的宏观规划提供了科学基础。

原农牧渔业部有计划地开展了大比例尺土地评价工作,重点在于评定农业用地的质量等级,为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进入80年代中后期,随着土地利用规划和耕地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开展,土地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异常活跃,在研究手段上也有较大的改进。

具体呈现如下几个趋势:

1在定性土地评价框架体系基础上的半定量土地评价方法的发展。

其主要标志是利用数学和决策模型对土地评价因子、各因子权重和土地等级划分等土地评价环节的定量或半定量处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土地定量或半定量评价方法体系,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以及景观生态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土地持续利用理论在土地评价中得到应用,使我国土地评价理论全面深化,评价手段和服务对象日趋多样化。

目前,农地分等定级和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估)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集约利用评价也成为目前土地评价研究的热点,[2]同时土地开发整治项目的经济和环境评价体系研究也开始被重视起来。

3.3我国土地评价工作的现状

上述土地评价理论和方法成果的积淀,为制定服务于耕地保护规划的土地评价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观我国土地评价研究工作进展,从总体上来讲,土地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由于受土地评价基础资料的限制,我国土地评价工作从整体上处于半定量评价阶段,另一方面,尽管土地评价方法和手段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土地评价深度、土地评价结果的针对性和精确性与国外同类研究尚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国在对土地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与土地评价相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基础资料的积累和完善,唯有如此,才能使土地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和耕地保护提供更好的服务。

[3]

4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探究

4.1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的研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研究内容广泛。

不仅注重理论研究,更深入实际,进行具体区域的个案研究;不仅对土地利用的现象和过程进行描述和解释,而且探究和总结了各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不仅研究土地利用现状,更注重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过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是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客观实际,而且还依据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提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二是研究方法多样。

遥感图像解译数据越来越多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又为对多种来源海量时空数据综合处理、动态存取、集成管理及建模和模拟等提供了主要手段。

多样化的数学模型及指标体系成为土地利用的定量化研究重要手段和数据依据。

[5]

4.1.1土地利用/覆被(LUCC)变化研究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因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加强了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研究。

“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领域计划”(HDP),于1995年联合提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计划,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

中国的许多学者及时跟踪LUCC研究的国际动向,积极开展LUCC研究,也取得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丰硕成果。

[6]

4.1.2理论研究

在理论上,一部分学者深入挖掘LUCC的内涵,分析LUCC的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探讨其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

李秀彬[7]1996年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中对其理论内涵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并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项目。

4.1.3区域个案研究

学者们结合我国特殊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针对具体区域展开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的LUCC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两类地区:

一类是人文和自然驱动力极为活跃的“热点地区,如京津塘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城市边缘带;另一类是“脆弱区”,我国的研究者多选择了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典型地区如农牧交错带。

4.1.4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方法

从总体上看,LUCC研究主要围绕时间域和空间域两个角度,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和采用数学建模两种途径,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是时空变化特征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分析其驱动机制。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的技术方法是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或土地利用图进行空间叠加运算,求出各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矩阵(ConvertionMatrix),结合有关的地形图、土地利用图和历史统计资料,进而分析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

[8]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分析主要通过构造LUCC模型,其目的—是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等进行科学解释;二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三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模型主要有:

回归模型、马尔柯夫模型、系统动力模型、空间分析模型。

5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综上所述,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我国土地不合理利用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我国学者积极投入到土地利用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

5.1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模式的研究相对薄弱

目前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的研究甚少。

对区域可持续利用研究模式的研究中只限于自然条件较差的生态脆弱区或者只是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的优化研究。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如何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实现内涵式扩展,建立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模式,应该成为土地利用研究的重点之一,但由于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受社会经济等人文因素影响大,难以定量化表示,也就很难构建土地利用模式,因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

[9]

5.2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目前学者们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因而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综合判断和度量尚未形成系统一致的标准。

土地利用系统又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内部和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亦相当复杂,虽然有些学者在不断探究,仍没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评价指标和体系。

5.3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缺乏统一的理论作指导

虽然李秀彬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概念框架,对LUCC的理论构建做出了有益探索和重大贡献,有些研究者运用了一些特殊的人地关系理论如生态学、地理学、农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论,但都是分散的、孤立地的,有待于归纳和总结,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5.4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研究比较薄弱

只注重不同类型、不同建设阶段植被对环境要素的影响。

在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方面,较多注意了土壤水分、侵蚀产沙和养分的分析研究,对于区域性侵蚀土壤的抗侵蚀性变化、植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却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

所以不能形成植被建设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对环境影响的全面认识。

[10]

6论点

经过上面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随着3S技术的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理论也不断地丰富起来。

但是,对于土地利用评价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的。

土地利用评价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于某区域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更应该是通过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与评价,来反映区域用地情况好坏,考察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情况和规划本身的不足之处,然后再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实施的调整,以求达到最优利用。

土地利用分析与评价是结合自身区域实际状况进行调查评价,是微观的。

所以土地利用分析与评价更应该在可耕地方面,人口,区域经济水平,各类自然资源等方面详细分析评价,已达到该研究具有实际实施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贵春.小城镇土地资源利用评价研究.网络出版年期2004年02期.

[2]陈百明.基于区域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分区方案[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

247-253.

[3]李宪文,林培.国内外耕地利用与保护的理论基础及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4]BeekKJ.BennemaJ.Landevaluationforagriculturallanduseplanning:

anecologicalmethodology[M].Depart-mentofSoilScienceandGeology,AgriculturalUniversity,Wageningen,theNetherlands,1972.

[5]胡文生.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及持续利用探讨.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6]于兴修,杨桂山.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地理科学进展,2002,21.

[7]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地理学报,1996,51.

[8]李仁东,庄大方;王宏志,洞庭湖区近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地理科学进展,2003,22.

[9]樊翔云,张秋义;傅桦.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10]李锐,杨勤科等.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益研究综述.水土保持通报,200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