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6299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docx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docx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

 2014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

一、一般散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

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一)粉碎与过筛

  内服:

细粉

  儿科、外用:

最细粉

  眼用:

极细粉

 二、特殊散剂的制备

  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倍散:

指在小剂量的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制成的稀释散。

  0.01-0.1g:

10倍散

  0.001-0.01g:

100倍散 等量递增法混合

  <0.001g:

1000倍散

  剂量上限×稀释倍数=1

  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低共熔现象: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低共熔药物:

薄荷脑+樟脑;

        薄荷脑+冰片

        樟脑+水杨酸苯酯

  视药理作用变化,决定是否低共熔

  药理作用增强或无变化——可低共熔

  药理作用减弱——避免出现低共熔

  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

  

  4.眼用散剂

  无菌、过200目的极细粉

  极细粉:

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二、合剂的制备

  1.工艺流程:

浸提→纯化→浓缩→配液→分装→灭菌。

  2.制备要点:

  浸提:

煎煮法、双提法(芳香挥发性成分)。

  纯化:

离心分离→水醇法→吸附澄清法。

  方法及其参数的选择(如含醇量、澄清剂用量以及离心的转速等)应以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

  浓缩:

每次服用量——10~20ml。

  配液:

  添加矫味剂、防腐剂,调节pH,加液体药料(酊剂、醑剂、流浸膏,应以细流缓缓加入药液中,随加随搅拌,使析出物细腻,分散均匀)。

  灭菌:

  小包装:

流通蒸汽、煮沸(100℃,30min)  大包装:

热压

三、糖浆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

  

 二、煎膏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

  

炼糖方法:

  蔗糖+水+酒石酸—→加热溶解—→微沸熬炼—→滴水成珠,脆不粘牙,色泽金黄(糖转化率达到40%~50%)

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二、分类和制备

  

注射液的配制:

  稀配法:

一次配成→原料质量好,配制小剂量注射剂。

  浓配法:

半成品加入部分溶剂中,配成浓溶液,加热滤过后再加溶剂稀释至全量→原料质量一般,配制大剂量注射剂。

  处理措施:

水处理,冷藏;热处理,冷藏;活性炭处理;加入附加剂;

  已经调配好的注射液应在当日完成滤过、灌封、灭菌。

  注射液的滤过:

先粗滤后精滤。

2.安瓿的处理

  工序:

切割→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与灭菌

 注射用水的制备

  工艺流程:

  饮用水→细过滤器→电渗析装置或反渗透装置→阳离子树脂床(H+被置换到水中)→脱气塔→阴离子树脂床(过2次交换:

先强后弱,OH-被置换到水中)→混合树脂床(消灭漏网之鱼)→纯化水→多效蒸馏水器→热贮水器(80℃)→注射用水

  ★背记技巧★

  渗阳阴、混合床、纯蒸馏

 二、中药注射用半成品的制备

  1.蒸馏法:

   2.综合法:

  根据有效成分的性质,采用水醇法进行提取分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效成分的性质,选择以下方法进一步精制以达到注射用半成品的质量要求。

  溶剂萃取法

  酸碱沉淀法

  吸附分离法

超滤法

一、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制备工艺流程:

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

  

 二、输液剂的制备

  1.容器的处理(自学)

  2.制备要点:

  配制→滤过→灌封→灭菌→质检与包装

  灌封后的输液立即灭菌:

热压、115℃、30min

四、滴眼剂的制备(自学)

  

  用于眼外伤或眼部手术的滴眼剂,应单剂量包装;

  灌装后再进行灭菌处理。

1.软膏制备方法

  

(1)研合法

  操作方法:

将药物细粉用少量基质研匀或用适宜液体研磨成细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的制备方法。

  适用:

当软膏基质稠度适中或主药不宜加热,且在常温下通过研磨即能均匀混合时,可用此法

  

(2)熔合法(热熔法)

  操作方法:

将基质先加热熔化,再将药物分次逐渐加入,同时不断搅拌,直至冷凝。

  

  (3)乳化法

  操作方法:

将油溶性组分(油相)混合加热熔融;另将水溶性组分(水相)加热至与油相相同温度(约80℃)时,两相等温混合,不断搅拌,直至冷凝。

大量生产,

2.黑膏药的制备

  工艺流程:

  药料提取(炸料)→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

3.橡胶膏剂的制备

  ①溶剂法(常用)

  工艺流程:

药料提取—→膏浆制备—→涂布—→回收溶剂—→切割—→加衬—→包装。

  ②热压法

4.凝胶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药物→基质→混匀→膏料→涂布→压防粘层→切割→包装。

附:

制备每粒栓剂所需基质的理论用量(X)为:

  

四、栓剂的制法

 1.搓捏法——临时小量制备脂肪性基质栓剂

 2.冷压法——大量生产脂肪性基质栓剂

 3.热熔法——最为广泛,油脂性基质及水溶性基质的栓剂均可用此法

  制备工艺流程:

熔融基质→加入药物(混匀)→注模→冷却→刮削→取出→成品栓剂

   1.空胶囊的制备流程

  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截割→整理。

  2.空胶囊的规格及选用

  规格:

000、00、0、1、2、3、4、5

  大——————————→小

  空胶囊的选择—一常用0~3号

3.软胶囊的制法

  1.压制法(软胶囊、块状茶剂)

  2.滴制法(软胶囊、滴丸)

一、水丸的制备——泛制法

工艺流程:

  

1.原料的准备

  

2.起模——关键操作

  

二、蜜丸的制备

  工艺流程:

物料的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搓圆→干燥→整丸→质检→包装

  制丸块——关键工序

  影响丸块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干燥:

老蜜制备无需干燥,立即分装 

 4.糊丸的制备

  

  塑制法糊粉用s量:

药粉总量30%

三、蜡丸

3.制备:

塑制法 

四、滴丸的制备

1.滴制法

工艺流程:

基质熔融→加入饮片提取、纯化物制成滴制液→滴制→冷凝→洗涤→干燥→质检→包装

  ★考点回顾★滴制法(软胶囊、滴丸)

牛黄解毒丸:

大蜜丸、塑制法

  苏冰滴:

滴丸、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6000)、油脂性冷凝液(液状石蜡)

  香连丸:

水丸、泛制法——米醋加水

 一、水溶颗粒剂的制备

  制备工艺流程:

  饮片的提取—→提取液的纯化

制(软材)颗粒—→干燥—→整粒

包装。

.干燥

  干燥温度:

60~80℃、逐渐上升

  干燥程度:

含水量≤2%(注意区别于颗粒剂的含水量6.0%)

  干燥设备:

沸腾干燥床、烘箱、烘房

二、酒溶颗粒剂的制备

  提取:

渗漉法、浸渍法或回流法

  溶剂:

60%左右(以欲制药酒的含醇量为准)的乙醇

三、混悬颗粒剂的制备

  混悬颗粒剂:

含有药材细粉,用水冲后不能全部溶解,而成混悬性液体。

  

四、泡腾颗粒剂的制备

  泡腾颗粒剂:

由药物与泡腾崩解剂制成,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药液产生气泡而呈泡腾状态的颗粒剂。

  特点:

速溶、矫味。

  

第十四章 片剂

 一、湿制颗粒压片法

  

(一)工艺流程

  

(半)浸膏片制备工艺流程:

  中药材—→净选、炮制、粉碎、提取—→浸膏(半浸膏片为部分浸膏、部分粉末)—→加辅料(润湿剂或黏合剂)—→制软材—→制颗粒—→干燥—→整粒(加润滑剂、崩解剂)—→压片—→(包衣)—→质检—→包装

  

四)湿颗粒的干燥

  

  颗粒干燥的程度可以含水量控制,但不同品种差异较大。

含水量过高压片时会产生黏冲现象,含水量过低则易出现顶裂现象。

第十五章 气雾剂与喷雾剂

 一、气雾剂的制备

(一)工艺流程  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饮片粉末或提取液的制备、配制与分装→填充抛射剂→质量检查→成品

二.胶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滤过澄清(明矾)→浓缩收胶(豆油、冰糖、黄酒)→胶凝与切胶(麻油)→干燥与包装

  制备要点☆

  

(1)原料的处理

  皮、骨、甲、角——水洗或浸泡→碱水洗除油脂→水反复冲洗净

三、膜剂的制备

  

  制法:

涂膜法

  工艺流程:

溶浆→加药及辅料→脱泡→涂膜→干燥→脱膜→分剂量→包装

2.涂膜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溶解成膜材料→加药及增塑剂→混合→分剂量→包装(无干燥)

第十七章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

 2.环糊精包合物的制法

  

  ★背记技巧★

  冷喷饱研(冷鹏保研,一个叫冷鹏的同学保研了)

 (三)微囊的制备

  

  ★背记技巧★

  微囊有3法,物理和化学,凝聚单和复

  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固体或液体药物在高分子溶液中的分散程度影响微囊的粒径大小,pH值等影响微囊的成囊,甲醛固化条件影响微囊的稳定性以及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1.单凝聚法制备微囊

  ★考点回顾★

  高分子溶液:

 三、固体分散技术

.类型

  

  ★背记技巧★  共溶各成双

3.制备与应用

  

(1)熔融法:

对热稳定的药物

  

(2)溶剂法(共沉淀法):

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

  (3)溶剂-熔融法:

小剂量的药物

  ★背记技巧★

  分散3法熔或溶

第十八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半衰期和有效期的计算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药物含量降低50%所需的时间):

一级反应的有效期(药物含量降低10%所需的时间):

  复习小贴士:

注意区别于生物半衰期

  ★背记技巧★

  半衰期是6个九三学社的人

  有效期是10个五四青年

  半衰期大有效期小

  不管浓度只反k值

第十九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

★考点回顾★——剂型选择的4条基本原则

  一、根据疾病防治需要

  二、根据药物性质

  三、根据“用、产、带、运、贮”五方便的要求

  四、根据方药不同剂型的生物有效性参数和生产条件要求☆

★考点回顾★

  需要掌握的具体计算

  1.液体药剂:

混合乳化剂HLB值的计算

  2.注射剂:

调节渗透压的计算(冰点降低数据法、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3.栓剂:

置换价的计算

  4.片剂:

片重的计算

  5.稳定性试验:

经典恒温法的计算、半衰期和有效期的计算

  需要掌握的计算公式

  1.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的计算

  2.单室模型单(多)剂量静注、静脉滴注、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关系计算公式——共9组公式

  3.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