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生产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539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石油大学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北石油大学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北石油大学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北石油大学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北石油大学生产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石油大学生产实习报告.docx

《东北石油大学生产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石油大学生产实习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石油大学生产实习报告.docx

东北石油大学生产实习报告

东北石油大学

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类型生产实习

实习单位大庆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测控实验室

实习起止时间2013年7月17日至2012年7月27日

指导教师段志伟周彦艳

所在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10-3班

学生姓名王林虎

学号100601240322

2013年7月27日

第1章地震勘探原理与地震数据采集

勘探石油的方法主要有三类,分别为地质法、物探方法和钻探法。

地质法通过观测、研究裸露在地面的地层、岩石,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了解一个地区有无生成油气和储存油气的条件,最后提出对该地区的含油气评价,指出有利地区。

有时在岩石裸露的地区,也可能直接发现油气藏。

物探方法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领域的新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勘探石油方法。

利用各种物理仪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

现代应用于石油勘探的主要物探方法有:

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

其中地震勘探便是我们此次实习的主要学习内容。

而钻探法则是利用物探方法寻找到的地质构造是不是储存了油气,还需要通过钻探才能确定。

其成虽然本较大,但探明可信度较高。

1.1地震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引起地壳振动,如利用炸药爆炸产生人工地震,再用精密仪器记录下爆炸后地面上各点的震动情况。

利用记录下来的资料,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

那么人工地震为什么能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呢?

我们知道,当投一块石头到平静的水池里,平静的水面就会出现一圈圈的波纹,向四面八方传播,形成了“水波”。

“水波”传到水池边或遇到障碍物时还会返回来,发生所谓的“波的反射”。

地震勘探的原理与此十分类似,在地面上某点打井放炮后,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向下传播。

地震波遇到地层(速度与密度的乘积有差异)的分界面时,通常会发生反射;同时另一部分地震波还会继续向下传播,碰到相似的地层界面后还会产生反射和透射,即一部分地震波的能量反射回地面,另一部分继续向下传播。

与此同时,地面上精密的仪器把来自各个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引起地面振动的情况记录下来。

然后根据地震波从地面开始向下传播的时刻和地层分界面反射波到达地面的时刻,得出地震波从地面向下传播到达地层分界面,又反射回地面的总时间,再用别的方法测定出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的速度,最后就可得到地层分界面的埋藏深度了。

如图1-1所示是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图。

 

图1-1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图

 

沿着地面上的一条测线,一段一段地进行观测,对观测结果进行处理后,就可得到形象地反映地下岩层分界面埋藏深度起伏变化的资料-地震剖面图。

在一个可能有油气的地区(称为工区)内,布置多条测线,形成测线网,并在多条测线上进行这种观测之后,可得到地下地层起伏的完整概念,再综合其它物探方法和地质、钻井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就能查明可能储存油气的地质构造,最后确定钻探的井位。

概括地说,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情况,查明地下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标的一种物探方法。

1.2地震勘探基本技术

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弹性波,来定位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确定考古位置、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地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与其它的地球物理资料、钻井资料及地质资料联合使用,并根据相应的物理与地质概念,能够得到有关构造及岩石类型分布的信息。

地震勘探的生产工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阶段是野外工作。

在地质工作和其它物探工作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地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并用野外地震仪把地震波传播的情况记录下来,得到记录了地面振动情况的磁带。

第二阶段是室内资料处理。

将野外记录的地震信息,转换成便于进行地质解释的形式,即将磁带上的资料转换成经过校正的类似于地质构造显示的地震记录剖面。

资料处理更重要的目的,是消除或压制地震记录上的噪声,改善或加强反射信息,并提高反射信号的分辨率。

第三阶段是地震资料的解释。

运用地震波传播理论和石油地质学的原理,综合地质、钻井和其它物探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确定地质构造的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和层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圈闭及含油气可能性,直接为钻探提供井位。

   

1.3物探公司参观

为了能使我们对所学的地震勘探技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学校今天组织我们实地的去参观一个公司——大庆物探一公司。

1.3.1公司简介

大庆物探一公司为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下属的一个专业子公司,其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松辽石油勘探局地质调查处,有着44年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经历,是大庆油田惟一一家集物探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为一体,专门从事寻找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及油气共生矿藏的高科技含量、技术密集型、装备精良现代化、生产体系配套的专业化公司[1]。

公司现有员工3168人。

其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060人,包括高级技术人员110人;中级技术人员540人。

有地球物理、地质和计算机博士、硕士49人。

公司现有21个物探队和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两个项目经理部,其中16个地震队、1个小折射队、1个MT队、1个VSP队、1个GPS队、1个大地测量队,1个处理解释和综合研究为一体的研究所、1个仪器服务中心、1个装备服务中心。

公司现有资产净值4.7亿元,各类设备3043台套,可开展各种复杂地表环境下的二维、三维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服务。

已具备年30000km二维和5000km2三维的地震勘探能力及1000km2的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能力。

20世纪末,在大庆石油企业中率先走出国门,占领和巩固了南美洲勘探市场,开辟了东南亚市场。

通过优化和实施ISO9002和HSE管理体系,公司以优质服务、高质量和良好信誉赢得国内外客户的美誉和支持。

1.3.2参观内容

7月26号下午,我们准时从学校出发,乘车来到了大庆物探一公司。

公司的师傅们为了使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收获,为我们的参观安排了三个部分:

首先我们来到投影室,由工人师傅们为我们讲解物探过程、发展及物探中用到的仪器和设备,也为我们展示了有关图片。

由于师傅重于实践,通过他们的将解,我们对物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次,是对物探中用到的仪器的参观,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所谓的检波器,采集站,仪器车等。

最后,师傅们又带位我们详细讲解了地震勘探仪器的工作原理,从中我们知道地震勘探仪器的种类很多,一般常用的是数字地震仪。

这种仪器是把检波器输出的信号数字化,并将数字化的信息按一定格式记录在磁带上,仪器的特点是动态范围大、频带宽、精度高等。

仪器的主体包括3个箱体:

模拟箱体﹑逻辑箱体和磁带机。

另外还有两个辅助箱体:

覆盖开关(包括电台)和照相记录仪。

60道或120道地震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信号,经过滤波前置放大器,模拟滤波,再经多路转换开关对各道地震信号进行采样,瞬时浮点放大和模数转换,送至控制箱体,经过记录逻辑系统再送入磁带机最後记录在磁带上[2]。

后来又去了大庆油田科技馆参观。

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位于大庆市让胡路区,隶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有很多展厅,我们主要在讲解员和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钻采厅和勘探厅,这是比较专业的两个展厅。

钻采厅主要展示钻井完井、采油采气、测井和试井等专业技术。

介绍了大庆油田地址开发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要求,钻采工程系统发展行程了优质快速钻井和同井分层开采为代表的技术系列。

勘探厅展示了在陆相生油和构造聚油论的指导下,松辽平原油气勘探发展过程,并发现了大庆油田。

还找到了油气田50多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60亿吨,天然气近3000亿立方米。

这些展厅的参观更加深了我们对油气生产的认知,动态的展示和生动的讲解增加了我们对石油事业的兴趣。

1.3.3参观的收获

同过对物探公司的参观和师傅们详细的讲解,我了解到野外信息采集工作只是物探过程的一小部分,而最重要的是地震资料数字的处理和解释。

地震数据处理强烈地受野外采集参数的影响[3]。

共中心点(CMP)记录是最广泛使用的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它给地震工作提供冗余度(以覆盖次数衡量),以提高信号质量。

覆盖次数是使最终剖面的信号水平产生最大不同的原因。

地表条件对野外数据采集质量起很大作用,环境及人口因素也会显著影响野外数据质量,气候条件、记录仪器条件同样对野外数据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地震数据采集往往不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我们只能希望在处理时压制噪音,并将信号增强到数据采集质量所允许的范围。

经过数字处理得到的成果资料主要是水平叠加地震时间剖面,此外还有经过时深转换的水平叠加深度剖面或经过偏移处理的时间剖面或深度剖面[4]。

这些地震剖面,特别是水平叠加时间剖面,是目前地震资料解释所依据的最主要的资料。

目前,地震资料解释基本上都采取人机联作解释方法,尤其是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工作,其数据量及所包含的信息量都是相当庞大的,如果不采用特殊的解释手段,仅仅使用常规的手工解释方法,其难度之大简直无法想象。

第2章MP3播放器原理与安装调试

我们这次组装的插卡式MP3播放器主要使用了4片集成电路,其中U1(8002B)是单通道BTL功率放大器,3W输出功率用于推动扬声器;U2(AC2092-M)是可以与USB和SD卡接口的具有DSP功能的微处理器(具体资料见附件介绍);U3(5807M)是FM收音机芯片,具有硬件频率合成搜台功能;U4(24C02)是EEPROM;用于程序和中间数据的存储[5]。

2.1MP3音乐文件格式概述

MP3是一种有损数字音频压缩格式,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 3,其中MPEG是Moving/MotionPictureExpertsGroup的缩写,意为活动图像专家组。

它是一种压缩比较大的活动图像和声音的编码标准。

MPEG-1音频文件的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根据压缩对象和编码复杂程度的不同可分为3层(MPEGAudioLayer1/2/3),分别对应MP1、MP2、MP3这三种声音文件。

第一层标准的压缩率为l:

4,第二层为l:

6~l:

8,第三层的压缩率则高达l:

10~l:

12。

2.1.1MP3播放器的基本原理

Flash存储器

图2-1MP3原理图

串口/调试口

按键键盘

LCD显示

USB接口

DA输出

中央处理器MP3解码

MP3播放器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Processer)来完成处理传输和解码MP3文件的任务的。

DSP掌管随身听的数据传输,设备接口控制,文件解码回放等活动。

DSP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完成多种处理任务,而且此过程所消耗的能量极少[6]。

简单的来说MP3首先将歌曲文件从内存中取出并读取存储器上的信号→到解码芯片对信号进行解码→通过数模转换器将解出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再把转换后的模拟音频放大→低通滤波后到耳机输出口,输出后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音乐了。

其原理框图如2-1所示。

 

2.1.2MP3播放器的基本结构

MP3播放器大多采用微小型的集成电路和其他零部件组成,结构紧凑精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实就是一个特定功能的微型电脑。

较为典型的MP3播放器的内部主要包括数据端口、内存储器、微处理器(MCU单片微型控制器)、解码器,数模转换器、显示屏、播放及功能控制、音频输入输出端口、放大器、话筒、电源控制管理和耳机音频信号输出端口等部分。

其工作流程图如2-2所示。

加电启动

MCU加载引导程序

接收操作指令

访问存储介质

音频文件读入内存中

MCU或DSP执行解码操作

模拟音频信号传到耳机

数字音频信号传到数模转换器

MCU加载操作系统程序

图2-2MP3工作流程图

 

2.2MP3的安装和调试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对电路板有进一步认识,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一项MP3焊接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